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孟荀君臣民论及其特点 被引量:2
1
作者 商国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4-70,共7页
孔、孟、荀有关君、臣、民相互关系的论述,前后承继发展,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既充分考虑到三者的相互利益,又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民主精神;既较为符合当时的实际与需要,又为后世提供了相应的启迪。
关键词 孔孟荀 君臣民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责任心是美德吗?——美德伦理学视域下重思孔孟荀的主张 被引量:2
2
作者 马俊(译)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8-156,165,共10页
“责任心”和“美德”都是先秦儒学的重要概念,但二者之间存在微妙而本质的差别.“责任心”意味着一个人有意识地确保自己履行职责.孔子、孟子和荀子都讨论了“责任心”的问题,尽管他们并没有使用一个统一的概念来概括它.细读 论语 孟子... “责任心”和“美德”都是先秦儒学的重要概念,但二者之间存在微妙而本质的差别.“责任心”意味着一个人有意识地确保自己履行职责.孔子、孟子和荀子都讨论了“责任心”的问题,尽管他们并没有使用一个统一的概念来概括它.细读 论语 孟子 荀子 三种文本可以发现,他们也都认识到了责任心的两面性:一方面,责任心具有重要的正面意义,能够帮助道德学习者提升道德境界;但另一方面,“责任心”也隐藏着深层的问题,因为它缺乏可靠性、灵活性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发自美德的礼节,因而也会阻碍一个人变得更有道德.从责任心出发还是从美德出发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孔子所谓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意味着最高的德性无须强迫自己尽责,而是发自内心的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心 孔孟荀 先秦儒家 美德伦理 乡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儒学向政治儒学的转向——以孔孟荀思想衍化为脉络的考析
3
作者 郭淑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7-73,171,共7页
思想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汉代之所以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略,正因为先秦儒学在其衍化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从文化儒学向政治儒学的转向。这一转向,不仅使得先秦儒学成为超越具体时代而相通于人类... 思想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汉代之所以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略,正因为先秦儒学在其衍化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从文化儒学向政治儒学的转向。这一转向,不仅使得先秦儒学成为超越具体时代而相通于人类精神的文化儒学,而且还成为与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政治儒学;不仅为儒学的推廓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进行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孟荀 文化儒学 政治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孟荀伦理思想散论
4
作者 王克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5期17-21,共5页
孔子、孟子和荀子,是我国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学说,构成了一脉相承又同中有异的三大体系,成为传统文化的基石之一。本文重点对孔孟荀三家的伦理思想,作一个综合的比较研究。一就三家伦理思想的核心言,孔子讲“仁”“礼”的结合,... 孔子、孟子和荀子,是我国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学说,构成了一脉相承又同中有异的三大体系,成为传统文化的基石之一。本文重点对孔孟荀三家的伦理思想,作一个综合的比较研究。一就三家伦理思想的核心言,孔子讲“仁”“礼”的结合,孟子讲“仁义”,而荀子则讲“礼义”。“仁礼”、“仁义”、“礼义”的异同,典型地反映了孔孟荀伦理思想的基本倾向和相互关系。“仁”“礼”的结合是孔子学说体系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思想 孔子 孔孟荀 道德修养 孟子 理想人格 荀子 先秦儒家 仁义 道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对君子人格的界定 被引量:1
5
作者 韩石萍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9-81,共3页
荀子对君子人格的界定韩石萍君子是儒家的理想人格,先秦大儒孔孟荀对君子人格的界定各有特色。学术界对孔孟的君子人格论论述较多,而对荀子的君子人格论则涉及较少。本文就荀子对君子人格的界定试作阐述。一、重师法、守礼义是君子的... 荀子对君子人格的界定韩石萍君子是儒家的理想人格,先秦大儒孔孟荀对君子人格的界定各有特色。学术界对孔孟的君子人格论论述较多,而对荀子的君子人格论则涉及较少。本文就荀子对君子人格的界定试作阐述。一、重师法、守礼义是君子的立足之本孔子论君子,立足点是仁;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子人格 荀子 个人品德 孔孟荀 处世之道 治国安邦 言辞 理想人格 经世致用 礼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