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子画像与汉代教育——以海昏侯墓出土画像为中心 被引量:9
1
作者 何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2-98,共7页
考察海昏侯墓出土的衣镜绘画,发现孔子画像事关汉代的教育大计。"孔子画像"的存在,在于时人对于孔子"至圣"的高度评价及对他所提倡儒家学说的推崇。"孔子见老子画像""孔子与弟子画像",通过展... 考察海昏侯墓出土的衣镜绘画,发现孔子画像事关汉代的教育大计。"孔子画像"的存在,在于时人对于孔子"至圣"的高度评价及对他所提倡儒家学说的推崇。"孔子见老子画像""孔子与弟子画像",通过展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精神,向世人传达了统治者"劝学""尊礼"的主观意图。这种图画孔子的做法,是汉武帝以来教育机构的一贯传统,引领了整个汉代的艺术创作,"孔子画像"也由此被广泛地描绘和塑造。"孔子衣镜"所反映的尊孔崇儒风气,正是汉代官学教育成果的展现。在汉代"孔子画像"的这两大宗题材之中,道家人物总是作为陪衬随同出现的事实,又是武帝以来儒道并存、儒主道辅思想格局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画像 海昏侯墓 汉代教育 汉武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昏侯墓“孔子画像”的文本考察 被引量:5
2
作者 何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90,共7页
通过“孔子传记”与《史记》的文字对比,可见海昏侯墓衣镜画像中“传记”的书写主要依据《孔子世家》,并间或参照了《仲尼弟子列传》和《太史公自序》,而仅有个例受《公羊传》的影响。其图案所描绘的孔子“长人”和“布衣宗师”的形象,... 通过“孔子传记”与《史记》的文字对比,可见海昏侯墓衣镜画像中“传记”的书写主要依据《孔子世家》,并间或参照了《仲尼弟子列传》和《太史公自序》,而仅有个例受《公羊传》的影响。其图案所描绘的孔子“长人”和“布衣宗师”的形象,又可见“孔子图案”,与《孔子世家》中同样吻合。如此,海昏侯墓“孔子画像”的整体创制,便是以《史记》为根本依据,“传记”与“图案”两部分可互为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昏侯墓 孔子画像 《史记》 刘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海昏侯墓“孔子画像”蠡测西汉《史记》的流传形式 被引量:2
3
作者 何丹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9-78,共10页
由《史记》和司马迁外孙杨惮的联系,与盐铁会议上朝野两类人士的征引,以及文献关于在朝学者与《史记》关联的记录,可知探讨《史记》的流传需要区分两个底本、两条渠道。其中,家传本在杨悴宣布之前,只有部分篇目对外流出,全本仅限于家内... 由《史记》和司马迁外孙杨惮的联系,与盐铁会议上朝野两类人士的征引,以及文献关于在朝学者与《史记》关联的记录,可知探讨《史记》的流传需要区分两个底本、两条渠道。其中,家传本在杨悴宣布之前,只有部分篇目对外流出,全本仅限于家内传承;官藏本由朝廷秘府所收藏,在朝的一般官员往往选择部分篇目加以阅读;学者型官员所接触的则通常为全本。即便凭借人际关系再次对外传播之时,大体也是以单篇的形式而发生,海昏侯墓“孔子画像”依据《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和《太史公自序》而创作的事实就是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昏侯墓 孔子画像 《史记》 西汉 流传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