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孔子文艺思想散论
- 1
-
-
作者
刘清华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63-65,共3页
-
文摘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简要探讨了孔子的文艺思想:一、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所揭示的文艺客观规律,把文艺的社会作用概括得颇完整、全面;二、孔子对待现实、人生,对待社会、政治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一系列文艺论述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的理论源头;三、孔子关于文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观点,至今仍有值得认同的因素;四、孔子的“中和”美学观,体现了他对美的客观认识,只是在主观反映时,与其政治理想和伦理道德观相交织,其美学观中的进步意义显得隐晦。
-
关键词
孔子文艺思想
孔子的文艺思想
“兴观群怨”说
文学的社会作用
文学作品
美学观
教育作用
现实主义
内容和形式
“中和”
-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孔子文艺思想漫笔
- 2
-
-
作者
廖仲安
-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21-23,共3页
-
文摘
谈孔子,是当前社会科学界的难题之一,特别是和奴隶制封建制的历史分期的争论联系起来,立论就更难了。 孔子不好谈,孔子的文艺思想当然也同样难谈。但是,中国有句老话:“不以人废言”。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所以即使肯定孔子在文艺思想上有某些成绩,也未必就是孔老二的孝子贤孙。
-
关键词
孔子文艺思想
孔子的文艺思想
历史分期
社会科学界
以人废言
孔子说《诗》
封建制
奴隶制
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诗可以兴”和孔子说《诗》
- 3
-
-
作者
胡山林
-
机构
北京师院中文系
-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80-83,共4页
-
文摘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关于文学社会作用的理论成熟得最早。两千多年以前,儒家文学批评创始人孔子,已经在他的诗论里提出了文学应该为政治、道德服务的理论,肯定了文学的认识功能。集中反映孔子思想的《论语》以及其他一些儒家著作记录了孔子的文艺思想,其中以“诗教”为中心的论述占有相当的比重,并且对后人起了巨大的影响作用。尽管先秦时期并不存在独立的文学概念,可是孔子的诗教理论却一直延续下来,不断地有人继承。
-
关键词
孔子说《诗》
孔子的文艺思想
文学社会作用
《论语》
先秦时期
中国文学
儒家文学
认识功能
理论成熟
儒家著作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