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修辞策略中的“作者”——西汉“孔子作《春秋》”说的话语实践
被引量:
4
1
作者
郭西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9-106,共8页
"孔子作《春秋》"说在中国经学历史上兹事体大且历经纷争。在比较诗学的研究视域下,福柯"作者功能"理论为重新讨论西汉时期的相关言述提供了新进路。孔子实际上是以"作者功能"的形式被征用和整合进不同...
"孔子作《春秋》"说在中国经学历史上兹事体大且历经纷争。在比较诗学的研究视域下,福柯"作者功能"理论为重新讨论西汉时期的相关言述提供了新进路。孔子实际上是以"作者功能"的形式被征用和整合进不同的话语实践之中,为不同的话语意图服务,而这一点可以通过观察具体的修辞策略来加以论析。孟子、董仲舒、司马迁三者有关这一命题的叙述具有不同的修辞特征,体现了不同的话语策动机制。通过对孔子这一至上权威的占用,儒家学者们掌握了《春秋》的解释权,也获取了对君王权力的制衡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孔子作《春秋》
”
经学
作
者
话语
修辞
福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孟子《春秋》说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晁岳佩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67-70,共4页
《孟子》中关于《春秋》的三节文字,是《春秋》学史的源头。其内容大致包括:一、“《春秋》作”的时代背景;二、孔子作《春秋》;三、《春秋》之义;四、孔子作《春秋》的意义。孟子认为,孔子作《春秋》旨在反映世道衰微,与三王盛...
《孟子》中关于《春秋》的三节文字,是《春秋》学史的源头。其内容大致包括:一、“《春秋》作”的时代背景;二、孔子作《春秋》;三、《春秋》之义;四、孔子作《春秋》的意义。孟子认为,孔子作《春秋》旨在反映世道衰微,与三王盛世形成强烈对比,为重建王道政治奠定了基础。孟子对《春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作《春秋》
孟子
王者之迹
王政时代
《春秋
》之义
时代背景
王道政治
诸侯国
历史进程
历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六经所见孔子与档案之关系
被引量:
3
3
作者
叶文青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6期119-123,共5页
本文认为,以往学者认为六经皆史,有失妥当。实际上六经除《尚书》和《春秋》外,余者均同史没有直接的关系。与其说六经皆史,不如说六经皆档案。六经经过孔子的删订,删订的原则为儒家的纲常伦理。此种做法有悖档案学发展的自身规律...
本文认为,以往学者认为六经皆史,有失妥当。实际上六经除《尚书》和《春秋》外,余者均同史没有直接的关系。与其说六经皆史,不如说六经皆档案。六经经过孔子的删订,删订的原则为儒家的纲常伦理。此种做法有悖档案学发展的自身规律,亦给后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带来了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作《春秋》
《书》
《易》
《易传》
档案材料
六经皆史
司马迁
《论语》
《诗》
档案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孔子——中国古代史学之祖
4
作者
耿天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53-55,共3页
中国古代史学的起源,可追溯到孔子作《春秋》。孔子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开创者,是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的奠基者。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学
孔子作《春秋》
司马迁著《史记》
《尚书》
优良传统
史学思想
奠基者
中国史学
《清代学术概论》
多闻阙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化之教就是宗教之教
被引量:
6
5
作者
李申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0-42,共3页
教化之教就是宗教之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申说儒教是教化之教,不是宗教之教,是把教化看做今天的教育。其实教育也有两种,世俗的教育是教育,宗教的教育也是教育。教化也有世俗的教化和宗教的教化,名词本身决定不了事物的性质,...
教化之教就是宗教之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申说儒教是教化之教,不是宗教之教,是把教化看做今天的教育。其实教育也有两种,世俗的教育是教育,宗教的教育也是教育。教化也有世俗的教化和宗教的教化,名词本身决定不了事物的性质,说儒教是教化之教并不能够说明儒教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教化
是宗教
董仲舒
《天人三策》
《四书集注》
《大学》
聪明睿智
孔子作《春秋》
朱熹
中国社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司马谈由道而儒的转变
被引量:
3
6
作者
陈桐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02-107,共6页
论司马谈由道而儒的转变陈桐生汕头大学中文系司马谈为西汉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这是两千年来学者们的一致看法。认真研读《史记·太史公自序》(以下简称《自序》),并考察司马谈在元光以后的行事,我认为司马谈在后期完成了由...
论司马谈由道而儒的转变陈桐生汕头大学中文系司马谈为西汉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这是两千年来学者们的一致看法。认真研读《史记·太史公自序》(以下简称《自序》),并考察司马谈在元光以后的行事,我认为司马谈在后期完成了由道而儒的思想转变.讲清这一转变,对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谈
孔子作《春秋》
《论六家要指》
《史记》
受命改制
《易传》
《易》
春秋
公羊学
窦太后
思想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史”考
被引量:
3
7
作者
雷戈
《安徽史学》
1999年第3期4-14,共11页
一通过对先秦文献典籍的检索,我们发现古人对“史”的用法主要有这样五种类型,或古人对“史”的用法中包含有这样五种含义。第一种是用“史”来泛称“史官”①。这种用法最为普遍和常见。其中,它里面又包含有三种略有差异的情况。一...
一通过对先秦文献典籍的检索,我们发现古人对“史”的用法主要有这样五种类型,或古人对“史”的用法中包含有这样五种含义。第一种是用“史”来泛称“史官”①。这种用法最为普遍和常见。其中,它里面又包含有三种略有差异的情况。一者是笼而统之的。比如,《左传》里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观
史学观
历史观
《公羊传》
中国古代
司马迁
“历史”
历史活动
《左传》
孔子作《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派·学风·学术大家
8
作者
翁飞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8-78,共1页
学派·学风·学术大家翁飞学派的产生,无疑与时代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清代廉、雍、乾文字狱的高压下,只能产生孜孜于名物训话的乾嘉学派,而当近代社会变革的运动蓬蓬勃勃地开展后,才会有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新史学...
学派·学风·学术大家翁飞学派的产生,无疑与时代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清代廉、雍、乾文字狱的高压下,只能产生孜孜于名物训话的乾嘉学派,而当近代社会变革的运动蓬蓬勃勃地开展后,才会有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新史学,进而有以郭沫若、范文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大家
乾嘉学派
学术流派
学风
新史学
近代社会变革
马克思主义
社会科
《史记》
孔子作《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史为一家——先秦史家研究之一
被引量:
1
9
作者
雷戈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07-113,共7页
先秦诸子百家中有史家这一家。史家是一家思想, 而不是一门学问。史家思想主要集中在政治、军事问题上( 即“戎”) 和文化、礼乐问题上( 即“祀”) 。礼是史家的思想核心。《春秋》是史家的创始之作, 而《左传》则是史家的成熟之作。
关键词
《左传》
孔子作《春秋》
史家研究
左丘明
孔子
思想
《论语》
史官
春秋
战国时代
“礼”
诸子百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汉之际的受命改制说与儒学独尊
被引量:
1
10
作者
陈桐生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8-92,共5页
本文认为,儒学吸收了阴阳方士的受命改制说,适应了汉武改制的政治需求,这是促使汉武帝尊儒的直接契机。如果儒家没有提出改制理论,那么孔子以及儒学不一定会被汉家看重,而没有汉武尊儒,中国文化就可能会是另一个样子。
关键词
受命改制说
孔子作《春秋》
春秋
公羊学
秦汉之际
儒学独尊
天子之事
《春秋
公羊传》
阴阳五行学
儒家
董仲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扬雄、桓谭、王充间的思想承传关系
被引量:
1
11
作者
姜书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41-43,共3页
扬雄、桓谭、王充间的思想承传关系姜书阁论及汉代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不能不首先从西汉末期大学者、大文学家扬雄说起,虽然他的著名哲学专著《太玄》基本上是一套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体系。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他仿《论语》作的...
扬雄、桓谭、王充间的思想承传关系姜书阁论及汉代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不能不首先从西汉末期大学者、大文学家扬雄说起,虽然他的著名哲学专著《太玄》基本上是一套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体系。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他仿《论语》作的《法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自然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论》
桓谭
扬雄
朴素唯物主义
王充
《太玄》
《法言》
承传关系
君山
孔子作《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宋史家的忧患意识
12
作者
瞿林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9-134,共6页
忧患意识是中国史学上的一个优良传统,反映了史学家对国家和民族之前途、命运的关注,对社会治乱、人民生活的关注,是史学家之历史感、时代感的集中表现。两宋史家的忧患意识在通史撰述、本朝史撰述、史论撰述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反映,成为...
忧患意识是中国史学上的一个优良传统,反映了史学家对国家和民族之前途、命运的关注,对社会治乱、人民生活的关注,是史学家之历史感、时代感的集中表现。两宋史家的忧患意识在通史撰述、本朝史撰述、史论撰述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反映,成为两宋史学的突出的特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忧患意识
两宋史
司马迁
史学家
孔子作《春秋》
《贞观政要》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史家
君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修辞策略中的“作者”——西汉“孔子作《春秋》”说的话语实践
被引量:
4
1
作者
郭西安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9-106,共8页
文摘
"孔子作《春秋》"说在中国经学历史上兹事体大且历经纷争。在比较诗学的研究视域下,福柯"作者功能"理论为重新讨论西汉时期的相关言述提供了新进路。孔子实际上是以"作者功能"的形式被征用和整合进不同的话语实践之中,为不同的话语意图服务,而这一点可以通过观察具体的修辞策略来加以论析。孟子、董仲舒、司马迁三者有关这一命题的叙述具有不同的修辞特征,体现了不同的话语策动机制。通过对孔子这一至上权威的占用,儒家学者们掌握了《春秋》的解释权,也获取了对君王权力的制衡能量。
关键词
“
孔子作《春秋》
”
经学
作
者
话语
修辞
福柯
Keywords
'Confucius' writ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Confucian classics,author,discourse,rhetoric,Foucault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孟子《春秋》说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晁岳佩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67-70,共4页
文摘
《孟子》中关于《春秋》的三节文字,是《春秋》学史的源头。其内容大致包括:一、“《春秋》作”的时代背景;二、孔子作《春秋》;三、《春秋》之义;四、孔子作《春秋》的意义。孟子认为,孔子作《春秋》旨在反映世道衰微,与三王盛世形成强烈对比,为重建王道政治奠定了基础。孟子对《春秋》的认识。
关键词
孔子作《春秋》
孟子
王者之迹
王政时代
《春秋
》之义
时代背景
王道政治
诸侯国
历史进程
历史过程
分类号
K23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六经所见孔子与档案之关系
被引量:
3
3
作者
叶文青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6期119-123,共5页
文摘
本文认为,以往学者认为六经皆史,有失妥当。实际上六经除《尚书》和《春秋》外,余者均同史没有直接的关系。与其说六经皆史,不如说六经皆档案。六经经过孔子的删订,删订的原则为儒家的纲常伦理。此种做法有悖档案学发展的自身规律,亦给后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带来了困难。
关键词
孔子作《春秋》
《书》
《易》
《易传》
档案材料
六经皆史
司马迁
《论语》
《诗》
档案事业
分类号
G279.29 [文化科学—档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子——中国古代史学之祖
4
作者
耿天勤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53-55,共3页
文摘
中国古代史学的起源,可追溯到孔子作《春秋》。孔子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开创者,是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的奠基者。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学
孔子作《春秋》
司马迁著《史记》
《尚书》
优良传统
史学思想
奠基者
中国史学
《清代学术概论》
多闻阙疑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化之教就是宗教之教
被引量:
6
5
作者
李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0-42,共3页
文摘
教化之教就是宗教之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申说儒教是教化之教,不是宗教之教,是把教化看做今天的教育。其实教育也有两种,世俗的教育是教育,宗教的教育也是教育。教化也有世俗的教化和宗教的教化,名词本身决定不了事物的性质,说儒教是教化之教并不能够说明儒教就...
关键词
礼乐教化
是宗教
董仲舒
《天人三策》
《四书集注》
《大学》
聪明睿智
孔子作《春秋》
朱熹
中国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
B92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司马谈由道而儒的转变
被引量:
3
6
作者
陈桐生
机构
汕头大学中文系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02-107,共6页
文摘
论司马谈由道而儒的转变陈桐生汕头大学中文系司马谈为西汉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这是两千年来学者们的一致看法。认真研读《史记·太史公自序》(以下简称《自序》),并考察司马谈在元光以后的行事,我认为司马谈在后期完成了由道而儒的思想转变.讲清这一转变,对理解...
关键词
司马谈
孔子作《春秋》
《论六家要指》
《史记》
受命改制
《易传》
《易》
春秋
公羊学
窦太后
思想转变
分类号
K825.8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史”考
被引量:
3
7
作者
雷戈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安徽史学》
1999年第3期4-14,共11页
文摘
一通过对先秦文献典籍的检索,我们发现古人对“史”的用法主要有这样五种类型,或古人对“史”的用法中包含有这样五种含义。第一种是用“史”来泛称“史官”①。这种用法最为普遍和常见。其中,它里面又包含有三种略有差异的情况。一者是笼而统之的。比如,《左传》里有...
关键词
《春秋
》观
史学观
历史观
《公羊传》
中国古代
司马迁
“历史”
历史活动
《左传》
孔子作《春秋》
分类号
K03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派·学风·学术大家
8
作者
翁飞
机构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淮系集团研究中心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8-78,共1页
文摘
学派·学风·学术大家翁飞学派的产生,无疑与时代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清代廉、雍、乾文字狱的高压下,只能产生孜孜于名物训话的乾嘉学派,而当近代社会变革的运动蓬蓬勃勃地开展后,才会有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新史学,进而有以郭沫若、范文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
学术大家
乾嘉学派
学术流派
学风
新史学
近代社会变革
马克思主义
社会科
《史记》
孔子作《春秋》
分类号
K09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史为一家——先秦史家研究之一
被引量:
1
9
作者
雷戈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07-113,共7页
文摘
先秦诸子百家中有史家这一家。史家是一家思想, 而不是一门学问。史家思想主要集中在政治、军事问题上( 即“戎”) 和文化、礼乐问题上( 即“祀”) 。礼是史家的思想核心。《春秋》是史家的创始之作, 而《左传》则是史家的成熟之作。
关键词
《左传》
孔子作《春秋》
史家研究
左丘明
孔子
思想
《论语》
史官
春秋
战国时代
“礼”
诸子百家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汉之际的受命改制说与儒学独尊
被引量:
1
10
作者
陈桐生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8-92,共5页
文摘
本文认为,儒学吸收了阴阳方士的受命改制说,适应了汉武改制的政治需求,这是促使汉武帝尊儒的直接契机。如果儒家没有提出改制理论,那么孔子以及儒学不一定会被汉家看重,而没有汉武尊儒,中国文化就可能会是另一个样子。
关键词
受命改制说
孔子作《春秋》
春秋
公羊学
秦汉之际
儒学独尊
天子之事
《春秋
公羊传》
阴阳五行学
儒家
董仲舒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扬雄、桓谭、王充间的思想承传关系
被引量:
1
11
作者
姜书阁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41-43,共3页
文摘
扬雄、桓谭、王充间的思想承传关系姜书阁论及汉代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不能不首先从西汉末期大学者、大文学家扬雄说起,虽然他的著名哲学专著《太玄》基本上是一套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体系。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他仿《论语》作的《法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自然观...
关键词
《新论》
桓谭
扬雄
朴素唯物主义
王充
《太玄》
《法言》
承传关系
君山
孔子作《春秋》
分类号
B23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宋史家的忧患意识
12
作者
瞿林东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9-134,共6页
文摘
忧患意识是中国史学上的一个优良传统,反映了史学家对国家和民族之前途、命运的关注,对社会治乱、人民生活的关注,是史学家之历史感、时代感的集中表现。两宋史家的忧患意识在通史撰述、本朝史撰述、史论撰述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反映,成为两宋史学的突出的特点之一。
关键词
忧患意识
两宋史
司马迁
史学家
孔子作《春秋》
《贞观政要》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史家
君臣关系
分类号
K092.44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修辞策略中的“作者”——西汉“孔子作《春秋》”说的话语实践
郭西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孟子《春秋》说分析
晁岳佩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六经所见孔子与档案之关系
叶文青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孔子——中国古代史学之祖
耿天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教化之教就是宗教之教
李申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司马谈由道而儒的转变
陈桐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史”考
雷戈
《安徽史学》
199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学派·学风·学术大家
翁飞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史为一家——先秦史家研究之一
雷戈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秦汉之际的受命改制说与儒学独尊
陈桐生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扬雄、桓谭、王充间的思想承传关系
姜书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两宋史家的忧患意识
瞿林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