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波速孔压静力触探试验计算软土中静压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 被引量:6
1
作者 曹权 施建勇 +1 位作者 雷国辉 艾英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57,共7页
根据静力触探探头和静压桩贯入软土时的特点,采用柱孔扩张理论来模拟圆锥锥身和桩身贯入过程中应力场的变化,采用球孔扩张理论分析锥尖和桩端的挤土受力情况,推导出该条件下柱孔扩张和球孔扩张的极限扩孔压力理论解,在此基础上,对静力... 根据静力触探探头和静压桩贯入软土时的特点,采用柱孔扩张理论来模拟圆锥锥身和桩身贯入过程中应力场的变化,采用球孔扩张理论分析锥尖和桩端的挤土受力情况,推导出该条件下柱孔扩张和球孔扩张的极限扩孔压力理论解,在此基础上,对静力触探探头和静压桩进行受力对比分析,推导出利用波速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成果估算静压桩极限承载力的理论表达式。理论计算值与现场试验桩的静载荷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说明该理论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速孔压静力触探试验 饱和软黏土 扩张理论 单桩极限承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压静力触探试验估算桩周土孔隙水压力 被引量:2
2
作者 曹权 施建勇 +2 位作者 雷国辉 艾英钵 陈鸿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6-310,共5页
根据桩、锥在软黏土中贯入的特点,用小孔扩张理论模拟其贯入过程,推导出桩、锥贯入时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解析式.基于该解析解,研究了贯入过程中桩和孔压静力触探探头在对应位置产生的孔隙水压力之间的理论关系.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成果... 根据桩、锥在软黏土中贯入的特点,用小孔扩张理论模拟其贯入过程,推导出桩、锥贯入时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解析式.基于该解析解,研究了贯入过程中桩和孔压静力触探探头在对应位置产生的孔隙水压力之间的理论关系.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成果、理论计算值与现场桩周孔隙水压力监测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孔压静力触探试验预估沉桩瞬时产生的孔压在理论上和工程实践中都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理论 孔压静力触探试验 隙水 软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统计学方法的孔压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固有空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邹海峰 蔡国军 +1 位作者 刘松玉 林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403-407,共5页
地质统计学是用于模拟土体固有空间变异性的方法之一,以变差函数为工具,采用Kriging插值提供未采样点处土工参数值的最优线性无偏估计。将地质统计学方法应用于宿-新(宿迁至新沂)高速公路某试验段内孔压静力触探(piezocone penetration ... 地质统计学是用于模拟土体固有空间变异性的方法之一,以变差函数为工具,采用Kriging插值提供未采样点处土工参数值的最优线性无偏估计。将地质统计学方法应用于宿-新(宿迁至新沂)高速公路某试验段内孔压静力触探(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CPTU)锥尖阻力qt空间变异性研究中,采用回归分析移除数据中的趋势项,从而获得具有弱平稳性的残差数据。指数型理论变差函数能够准确描述试验段内土体的连续空间变异性特征。根据估计结果,试验段内锥尖阻力qt残差的变程具有显著各向异性,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别为4.05 m和1.2 m。采用普通Kriging插值结合趋势分析,绘制了qt在试验段的空间分布图和平面投影图,用于指导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普通Kriging插值的估计结果能够与试验段内实测资料形成较好的对比,仅仅在部分极值变化和远离采样点的位置处估计值可靠性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 变差函数 KRIGING插值 空间变异性 孔压静力触探试验(CPT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管线区浅表层土孔压静力触探参数特征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小玲 陈培雄 +1 位作者 陈锡土 吕小飞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2,共5页
利用东海陆架海底输油管道路由调查获得的孔压静力触探数据和钻探资料等,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管道路由区5 m以浅土体的孔压静力触探曲线特征、土的分类方法鉴别作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5 m以浅黏性土的锥尖阻力(qc),侧摩阻力(fs)值较... 利用东海陆架海底输油管道路由调查获得的孔压静力触探数据和钻探资料等,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管道路由区5 m以浅土体的孔压静力触探曲线特征、土的分类方法鉴别作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5 m以浅黏性土的锥尖阻力(qc),侧摩阻力(fs)值较小,且随深度呈线性增加,粉质土的qc,fs值增大,但随深度线性增加规律不明显,砂类土的qc值急剧增大,但fs值变化不大;Robertson法和Eslami-Fellenius法两种土类划分方法均适用于研究区浅表层软土的土类划分,但Robertson法在判别粉质土时受到一定限制,Eslami-Fellenius法判别较为准确,应用简单。本研究可为我国在海底管线工程路由勘察中直接利用孔压静力触探(CPTU)参数划分土层和判别土类作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线区 浅表层土 孔压静力触探试验 土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TU数据校准黏土和砂土统一模型本构参数的随机力学-贝叶斯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长虹 马铖涛 +2 位作者 吴昭欣 王昆 汤道飞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1-116,共16页
黏土-砂土统一本构模型CASM(Clay And Sand Model)与剑桥模型相比引入了状态参数,可描述黏土和砂土的复杂力学状态,但其本构参数(一类精细的岩土参数)因存在天然的变异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难以精细确定。以CASM模型为基础推导球孔扩张... 黏土-砂土统一本构模型CASM(Clay And Sand Model)与剑桥模型相比引入了状态参数,可描述黏土和砂土的复杂力学状态,但其本构参数(一类精细的岩土参数)因存在天然的变异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难以精细确定。以CASM模型为基础推导球孔扩张和孔压静力触探试验CPTU(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贯入机理,结合原位测试数据,采用随机力学-贝叶斯方法校准关键本构模型参数,如间隙比、应力状态系数、临界状态应力比和超固结比。首先推导基于CASM模型的球孔扩张理论,解释极限扩孔应力与CPTU数据的贯入力学机理。然后提出基于MCMC(Markov Chain Monte-Carlo)法的贝叶斯抽样算法。最后采用以上随机力学-贝叶斯方法校准上海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云岭西地区第(8)层土和第(8)层土的本构模型参数,并通过数值模拟评估本构模型参数后验分布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构参数经过贝叶斯理论校准后,其变异性减小,且具有一定的统计相关性。利用校准后的本构参数进行基坑开挖模型数值计算,得到的结果更加符合工程监测值,证明了利用原位测试数据校准本构参数的随机力学-贝叶斯方法的有效性。以上研究揭示了CASM本构模型与CPTU数据之间的力学机理和数学统计规律,并为其他本构模型的开发和参数校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理论 本构参数 贝叶斯方法 参数校准 孔压静力触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地区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么玉鹏 姚坚毅 唐世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4-70,共7页
基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大桥等工程的精细化勘察成果,分析了珠江口地区岩土层地质特性,区内岩土层可划分为淤泥质软土层、黏土粉质黏土层、中粗砂层、残积土层、不同程度风化基岩共5大层,结合区内水动力环境、沉积物类型、钻孔... 基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大桥等工程的精细化勘察成果,分析了珠江口地区岩土层地质特性,区内岩土层可划分为淤泥质软土层、黏土粉质黏土层、中粗砂层、残积土层、不同程度风化基岩共5大层,结合区内水动力环境、沉积物类型、钻孔对比及地质剖面,将研究区划分为河口砂质沉积区、潮流型泥质沉积区、泥砂混合沉积区、浅海泥砂混合沉积区等4类。珠江口地区岩土层的物性参数特征研究表明,随着深度增大,岩土层含水率降低,快剪黏聚力增大,压缩系数减小,压缩模量增大;原状土十字板抗剪强度C_(u)与软土含水率w呈幂函数相关,与压缩模量E_(s)、快剪黏聚力c呈线性正相关;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比贯入阻力p_(s)与含水率w呈对数相关,与压缩系数a_(1−2)呈幂函数相关,与黏性土、砂类土的快剪黏聚力c呈线性正相关,得到的经验公式可为珠江口地区类似场地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沉积分区 物理学指标 十字板试验 孔压静力触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粉土温度效应与排水状态的CPTu计算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宽君 刘彬 +4 位作者 莫品强 李国耀 朱启银 沈侃敏 胡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31-1742,1754,共13页
温度变化对土体性质和行为的潜在影响已成为许多岩土工程设计和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粉土中孔压静力触探试验(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简称CPTu)的温度效应及部分排水状态,提出了基于小孔扩张理论的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采用一... 温度变化对土体性质和行为的潜在影响已成为许多岩土工程设计和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粉土中孔压静力触探试验(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简称CPTu)的温度效应及部分排水状态,提出了基于小孔扩张理论的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采用一种能够表征粉土强度温度效应的本构模型,给出了完全不排水和排水条件下的解析解;以Bourke粉土为例,分析了温度对扩张压力的影响,揭示了扩张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规律。采用一种线性映射方法给出了部分排水条件下的小孔扩张半解析解,并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结果得出了排水状态与温度的相关关系,建立了考虑粉土温度效应与排水状态的CPTu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贯入速率下温度对CPTu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导致锥尖阻力与锥肩孔压减小,且变化幅度随超固结比的增加而增大,通过试验结果与计算模型预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压静力触探试验 扩张理论 粉土 部分排水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域CPTU与DMT在土体强度特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国超 余颂 +2 位作者 张军杰 张荣 王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80-184,共5页
基于多元原位测试数据融合的研究方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已成为趋势,在提高预测参数精度和评价土体强度特性中具有明显优势。为解决水域工程勘察中取样困难、岩土参数空间变异性大、土体力学特性存在区域性和结构性的难题,以江苏省海太过... 基于多元原位测试数据融合的研究方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已成为趋势,在提高预测参数精度和评价土体强度特性中具有明显优势。为解决水域工程勘察中取样困难、岩土参数空间变异性大、土体力学特性存在区域性和结构性的难题,以江苏省海太过江通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水域孔压静力触探试验CPTU、水域扁铲侧胀试验DMT和室内土工试验,研究了场区软黏土的不排水剪切强度、砂性土的内摩擦角以及不同土性指标土层的侧限模量。结果表明:CPTU和DMT均可提供丰富的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对土体的强度特征参数响应灵敏,联合2种试验的参数表征土体强度特性具有可行性;基于CPTU锥尖阻力、净锥尖阻力得到砂性土有效内摩擦角偏大,而基于DMT侧胀水平应力指数KD得到的有效内摩擦角略小;DMT侧限模量与CPTU锥尖阻力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通过拟合关系式可将刚度与强度联系起来,该关系式还考虑了土性指标的影响,可作为一种新方法来预测土体侧限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压静力触探试验 扁铲侧胀试验 黏性土 砂性土 不排水抗剪强度 侧限模量 内摩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