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壤工程地质原位探测技术研究进展与孔压静力触探应用展望
1
作者 吴盾 孙林 +2 位作者 陆建伟 于秉坤 蔡国军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08-2324,共17页
火星土壤(火壤)作为火星探测器着陆的主要支撑介质,其工程地质特性对探测任务的成功至关重要。通过聚焦火星原位探测技术的最新进展,总结了着陆区火壤的物理力学特性,探讨了触探技术、机械臂采样技术、钻取技术、物探技术以及空间遥感... 火星土壤(火壤)作为火星探测器着陆的主要支撑介质,其工程地质特性对探测任务的成功至关重要。通过聚焦火星原位探测技术的最新进展,总结了着陆区火壤的物理力学特性,探讨了触探技术、机械臂采样技术、钻取技术、物探技术以及空间遥感技术等多种手段在火壤探测研究中的潜力和局限性以及具体应用。此外,展望了将孔压静力触探(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ing,CPTU)技术应用于未来火星土壤探测的可能性。鉴于CPTU技术在地球工程中能高效地评估土壤力学特性,因此,其在火星土壤探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有望为火星着陆区选址、科研站建设、资源开采计划等深空探测活动提供更为精确、全面的数据支持。然而,由于火星与地球在物质组成、结构特征以及环境条件上的显著差异,CPTU设备的适应性研发和改造是当前面临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未来,随着深空探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该领域的研究将为火星探测乃至更深远的探测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土壤 工程地质 原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压静力触探原位测试的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方法
2
作者 赖丰文 刘松玉 +3 位作者 蔡国军 鲁泰山 李洪江 段伟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50-2660,共11页
弹性地基梁模型常被用于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但现有模型大多忽略土体刚度硬化特征;且计算参数高度依赖于室内单元试验,其取样扰动带来的误差不可避免。提出了可以考虑土压力非极限状态和土体刚度硬化的修正弹性地基梁模型,进一步关联... 弹性地基梁模型常被用于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但现有模型大多忽略土体刚度硬化特征;且计算参数高度依赖于室内单元试验,其取样扰动带来的误差不可避免。提出了可以考虑土压力非极限状态和土体刚度硬化的修正弹性地基梁模型,进一步关联孔压静力触探(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CPTU)原位测试参数与模型计算参数,建立了基于CPTU原位测试的基坑围护结构侧向变形计算方法。通过与离心机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提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与准确性。随后,将所提计算方法应用至太湖冲湖积相软土基坑工程,发现基于CPTU测试参数的计算结果和现场监测值吻合良好;基于室内单元试验的计算结果可知,取样扰动使土体刚度参数降低而高估了墙体变形,说明了基于CPTU原位测试的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方法的工程适用性。最后,应用所提计算方法,探讨了开挖深度、土体杨氏模量、围护结构刚度和内支撑刚度对基坑围护结构最大变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墙体侧向变形 (cptu) 土体刚度硬化 弹性地基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压静力触探的海洋细粒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评价方法
3
作者 李浩 吴琪 +2 位作者 陈国兴 李元曦 汪华安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8-437,共10页
为研究海洋土的岩土工程特性,简单、精确和经济地确定原状海洋土不排水抗剪强度,本文提出了基于原位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数据确定海洋细粒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新相关性公式。依托某海上风电项目开展了原状海洋细粒土的原位孔压静力触探试验... 为研究海洋土的岩土工程特性,简单、精确和经济地确定原状海洋土不排水抗剪强度,本文提出了基于原位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数据确定海洋细粒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新相关性公式。依托某海上风电项目开展了原状海洋细粒土的原位孔压静力触探试验和室内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室内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表明:黏粒含量对原状海洋细粒土的应力应变类型有直接影响,当黏粒含量大于30%时,试样的应力-应变发展特征呈现为应变软化模式,否则,呈现为应变硬化或稳定模式。原状海洋细粒土试样的剪切破坏现象主要表现为软化-剪缩和硬化-剪胀模式。本文提出的基于孔压修正锥尖阻力、孔隙水压力和土样深度的不排水抗剪强度预测改进方法,其精度显著优于现有的原位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数据与不排水抗剪强度的经验公式。该新方法可为确定该海域工程基础结构设计所需的海洋细粒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值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粒土 不排水抗剪强度 黏粒含量 破坏模式 三轴试验 应变 原位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压静力触探技术的SVR优化算法评估土体液性指数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新龙 聂利青 +4 位作者 蔡国军 张宁 赵泽宁 刘薛宁 宋登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45-653,共9页
液性指数是研究土壤稳定性、土体变形、土体强度等问题的关键参数,因此对液性指数的准确预测至关重要。基于南京和合肥地区黏性土的孔压静力触探(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简称CPTU)原位测试数据集,以室内液塑限试验计算的液性指数... 液性指数是研究土壤稳定性、土体变形、土体强度等问题的关键参数,因此对液性指数的准确预测至关重要。基于南京和合肥地区黏性土的孔压静力触探(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简称CPTU)原位测试数据集,以室内液塑限试验计算的液性指数为参考值,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简称SVR)、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ased SVR,简称PSO-SVR)、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genetic algorithm based SVR,简称GA-SVR)、模拟退火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simulated annealing based SVR,简称SA-SVR)对土体的液性指数进行评价,并将预测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以及CPTU经验公式对比。为更贴近工程实践,以原位测试时的孔洞为单位,进行单孔预测分析,最后,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SVR模型和优化的SVR模型,都能预测黏性土的液性指数,算法优化后的3种模型在性能上表现更好。单孔分析时,SA-SVR模型以波动平滑、峰值适中等优点,预测效果更佳。工程实践中,建议采用归一化锥尖阻力、摩阻比、孔压参数比、上覆应力及有效上覆应力作为输入变量。PSO-SVR模型、GA-SVR模型、SA-SVR模型敏感性走向均与理论相同,但SA-SVR模型跨度更小,与理论结果更加一致,验证了SA-SVR模型的准确性。所提出的SA-SVR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黏性土的液性指数,并指导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性指数 支持向量回归 粒子群算法 遗传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测试数据的原位固结系数物理信息神经网络反演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林 左林龙 +1 位作者 胡涛涛 宋博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89-2899,共11页
固结系数是软基沉降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的关键参数,现有固结系数原位测试方法存在耗时长且精度低的缺点。根据孔压静力触探试验(piezoconepenetrationtest,简称CPTU)贯入机制与锥肩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模式,采用圆孔扩张理论和轴对称固结方... 固结系数是软基沉降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的关键参数,现有固结系数原位测试方法存在耗时长且精度低的缺点。根据孔压静力触探试验(piezoconepenetrationtest,简称CPTU)贯入机制与锥肩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模式,采用圆孔扩张理论和轴对称固结方程描述CPTU锥肩超孔隙水压力的形成、发展和消散过程,利用神经网络自动微分功能将轴对称固结方程嵌入深度神经网络,通过物理方程损失函数、边界条件损失函数和初始条件损失函数形成神经网络的物理信息约束,同时将CPTU孔压测试数据作为数据驱动项,以最小化超孔隙水压力损失函数为优化目标,建立了CPTU孔压测试数据反演场地原位固结系数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s,简称PINNs)模型。通过已有离心模型试验数据反演验证了PINNs模型反演场地原位固结系数的有效性,并利用CPTU孔压测试数据分析了PINNs模型反演原位固结系数的鲁棒性。结果表明:提出的PINNs模型能够有效利用CPTU孔压测试数据快速准确地反演场地原位固结系数;由于模型融入了物理机制约束,所需训练数据量少,且对有噪声的孔压测试数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泛化性能,为准确、快速可靠测试场地原位固结系数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固结系数 测试数据 固结方程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性土中静力触探孔压消散的大变形模拟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淼军 谢雅囡 王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16-3422,共7页
静力触探试验被广泛用于确定原状土的工程性质。黏性土中探头的连续贯入引起超静孔压积累,贯入停止后孔压逐渐消散。在结构性粉质黏土、黏质粉土或粉土中,贯入过程可能发生部分排水现象,导致其后续的孔压消散响应相较于不排水贯入时更... 静力触探试验被广泛用于确定原状土的工程性质。黏性土中探头的连续贯入引起超静孔压积累,贯入停止后孔压逐渐消散。在结构性粉质黏土、黏质粉土或粉土中,贯入过程可能发生部分排水现象,导致其后续的孔压消散响应相较于不排水贯入时更复杂。将结构土剑桥模型引入有效应力形式的大变形有限元方法,模拟结构性土中静力触探试验的贯入-消散全过程,得到部分排水或不排水贯入后超静孔压消散曲线的归一化表达。通过与现有离心机试验对比,验证了大变形方法的可靠性。大量变动参数分析发现,可以合理忽略土体类型、土体初始结构和消散深度对归一化消散曲线的影响,该曲线可用于确定有效固结系数,进而预测常规固结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土 有限元 部分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压静力触探的心墙黏土水平渗透系数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廖智威 王昱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25,共5页
为了提出一种准确快速的土石坝心墙黏土渗透系数测定方法,基于孔压静力触探建立了渗透水流的椭球形水平渗流模型,该模型可以较好的适用于夯实土体的水平向渗透系数评估。首先回顾了前人基于孔压静力触探测算土体渗透系数的研究成果,再... 为了提出一种准确快速的土石坝心墙黏土渗透系数测定方法,基于孔压静力触探建立了渗透水流的椭球形水平渗流模型,该模型可以较好的适用于夯实土体的水平向渗透系数评估。首先回顾了前人基于孔压静力触探测算土体渗透系数的研究成果,再从实际角度出发,分析推导了探头贯入土体产生超静孔隙水压力分布的力学模型,与实测数据对比后认为超静孔隙水压力负指数函数分布形式具有一定准确性。然后推导了基于椭球形水平向渗流模型的渗透系数评估方法。经工程实例验证,本文方法从理论和计算精度等方面对前人方法进行了完善,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墙黏土 渗透系数 渗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孔压静力触探(CPTU)确定软土压缩模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童立元 涂启柱 +1 位作者 杜广印 蔡国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569-572,共4页
回顾了采用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参数确定压缩模量(Es)的现有方法,并在江苏选择3个高速公路软土场地进行了CPTU试验,以高质量原状土样固结试验得到的Es值作为参考值评估了各经验方法的预测有效性,进而提出了新的江苏典型软土锥尖阻力... 回顾了采用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参数确定压缩模量(Es)的现有方法,并在江苏选择3个高速公路软土场地进行了CPTU试验,以高质量原状土样固结试验得到的Es值作为参考值评估了各经验方法的预测有效性,进而提出了新的江苏典型软土锥尖阻力–压缩模量Es相关关系;同时采用不同CPTU测试参数计算的Es值预测了某条高速公路软基的沉降量,并和现场沉降观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净锥尖阻力qn的Senneset(1989)方法能够很好的预测Es值;同样,基于CPTU测试参数预测的高速公路软基沉降量也接近于现场实测沉降,验证了应用CPTU确定软土Es值进而预测软基沉降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缩模量 沉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成果影响因素及原始数据修正方法探讨 被引量:17
9
作者 蔡国军 刘松玉 +1 位作者 童立元 杜广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632-636,共5页
孔压静力触探(CPTU)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上兴起的新型原位测试技术,因其诸多优点,目前在欧美诸国已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探头规格、技术标准和操作程序的差异,影响CPTU测试成果的因素很多,而且其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 孔压静力触探(CPTU)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上兴起的新型原位测试技术,因其诸多优点,目前在欧美诸国已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探头规格、技术标准和操作程序的差异,影响CPTU测试成果的因素很多,而且其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CPTU测试成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在CPTU资料整理和应用中引起重视。最后,简要论述了考虑诸多影响因素的原始数据修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素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压静力触探(CPTU)确定地基土压缩模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姬付全 经绯 +1 位作者 刘志彬 居俊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2-886,共5页
基于最小二乘法求解超定方程组原理,通过参数反分析,探讨了多层地基条件下,结合地基沉降资料,利用CPTU原位测试技术快速确定地基土压缩模量的方法研究,以求按照土层获得不同的压缩模量与锥尖阻力的经验系数。并结合崇启大桥北接线工程的... 基于最小二乘法求解超定方程组原理,通过参数反分析,探讨了多层地基条件下,结合地基沉降资料,利用CPTU原位测试技术快速确定地基土压缩模量的方法研究,以求按照土层获得不同的压缩模量与锥尖阻力的经验系数。并结合崇启大桥北接线工程的CPTU试验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CPTU计算压缩模量是室内试验的2倍,与其他原位试验结果相近。若采用该方法为实际工程提供设计压缩模量值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模量 多层地基 沉降 参数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孔压静力触探试验(CPTU)测定宁波软粘土的固结系数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黄康理 张诚厚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7年第4期357-365,共9页
结合“同三”国道高速公路宁波市境内试验段的软基加固试验工作,通过大量的现场孔压静力触探试验(CPTU)来探讨利用孔压静力触探测定软粘土的原位固结系数。文中介绍了仪器设备、(CPTU)的试验方法、资料的整理以及试验结果与室内试... 结合“同三”国道高速公路宁波市境内试验段的软基加固试验工作,通过大量的现场孔压静力触探试验(CPTU)来探讨利用孔压静力触探测定软粘土的原位固结系数。文中介绍了仪器设备、(CPTU)的试验方法、资料的整理以及试验结果与室内试验测定的固结系数的对比,讨论了Ch、Cv指标之间的差异性和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系数 软粘土 软土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广孔压静力触探技术的意义 被引量:36
12
作者 孟高头 张德波 +1 位作者 刘事莲 张迎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4-318,共5页
单桥静力触探仅能测一个参数 ,分辨率低 ,只在我国应用 ,不利于国际竞争与交流 ,建议逐步加以淘汰 ,而应大力推广国际通用的孔压静力触探技术。该技术能测多个参数 ,在划分土类、求取土层固结系数等方面精度高 。
关键词 单桥 双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的连云港海相粘土前期固结压力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国军 刘松玉 +1 位作者 童立元 杜广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83-87,共5页
首先回顾了基于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确定前期固结压力的方法,通过连云港海相粘土场地进行的CPTU试验资料,以室内固结试验得到的前期固结压力作为参考值评估了经验方法预测前期固结压力的有效性。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建立前期固结压力... 首先回顾了基于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确定前期固结压力的方法,通过连云港海相粘土场地进行的CPTU试验资料,以室内固结试验得到的前期固结压力作为参考值评估了经验方法预测前期固结压力的有效性。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建立前期固结压力和净锥尖阻力的关系,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期固结 海相粘土 锥尖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隶属度的孔压静力触探技术分析复杂土层界面 被引量:2
14
作者 苗永红 张新 +1 位作者 张发祥 柏国龙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9-356,361,共9页
基于孔压静力触探(CPTu)的土层识别方法多以经验图表为主,对大容量CPTu实测数据识别时耗费大量资源,并且土层的形成过程受应力历史、地质条件等复杂因素影响,常伴生界面不分明,多出现过渡层、混合层等现象;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应用模糊隶... 基于孔压静力触探(CPTu)的土层识别方法多以经验图表为主,对大容量CPTu实测数据识别时耗费大量资源,并且土层的形成过程受应力历史、地质条件等复杂因素影响,常伴生界面不分明,多出现过渡层、混合层等现象;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应用模糊隶属度知识,基于归一化的锥尖阻力和孔压比,对土层界面进行识别和合理归并,并结合输出的棒状图、隶属度结果和参数空间分布图进行分析;选择2个典型的CPTu试验场地与临近孔钻探资料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模糊隶属度不仅对土层界面的识别较准确,而且可以判断出土体中过渡层和混合层的具体位置及发育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隶属度 土层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压静力触探用于含浅层生物气砂土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郭爱国 孔令伟 +1 位作者 陈建斌 钟方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39-1543,共5页
含浅层生物气的砂土是一类特殊的非饱和土,由于此类砂土中含有封闭的生物气,生物气的存在对砂土的工程性质影响较大,使其有着有别于一般饱和砂性土的特殊工程特性。采用孔压静力触探仪,对砂土是否含有生物气进行了初步判别,然后对生物... 含浅层生物气的砂土是一类特殊的非饱和土,由于此类砂土中含有封闭的生物气,生物气的存在对砂土的工程性质影响较大,使其有着有别于一般饱和砂性土的特殊工程特性。采用孔压静力触探仪,对砂土是否含有生物气进行了初步判别,然后对生物气释放前后砂土的承载性能进行了现场和室内试验对比研究,认为在含气砂土不发生渗透破坏的情况下生物气的缓慢释放会提高砂土的承载力,对砂土上部建筑物的稳定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气 非饱和土 砂土 原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统计学方法的孔压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固有空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邹海峰 蔡国军 +1 位作者 刘松玉 林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403-407,共5页
地质统计学是用于模拟土体固有空间变异性的方法之一,以变差函数为工具,采用Kriging插值提供未采样点处土工参数值的最优线性无偏估计。将地质统计学方法应用于宿-新(宿迁至新沂)高速公路某试验段内孔压静力触探(piezocone penetration ... 地质统计学是用于模拟土体固有空间变异性的方法之一,以变差函数为工具,采用Kriging插值提供未采样点处土工参数值的最优线性无偏估计。将地质统计学方法应用于宿-新(宿迁至新沂)高速公路某试验段内孔压静力触探(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CPTU)锥尖阻力qt空间变异性研究中,采用回归分析移除数据中的趋势项,从而获得具有弱平稳性的残差数据。指数型理论变差函数能够准确描述试验段内土体的连续空间变异性特征。根据估计结果,试验段内锥尖阻力qt残差的变程具有显著各向异性,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别为4.05 m和1.2 m。采用普通Kriging插值结合趋势分析,绘制了qt在试验段的空间分布图和平面投影图,用于指导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普通Kriging插值的估计结果能够与试验段内实测资料形成较好的对比,仅仅在部分极值变化和远离采样点的位置处估计值可靠性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 变差函数 KRIGING插值 空间变异性 试验(cpt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压静力触探测试的改进分层总和法在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童立元 涂启柱 +1 位作者 刘松玉 杜广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679-682,共4页
分层总和法在高速公路软基沉降的预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基于钻探的土层划分往往比较粗糙以及基于室内试验的压缩模量确定不太可靠,导致沉降预测与实际偏差较大。孔压静力触探(CPTU)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原位测试技术,可以... 分层总和法在高速公路软基沉降的预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基于钻探的土层划分往往比较粗糙以及基于室内试验的压缩模量确定不太可靠,导致沉降预测与实际偏差较大。孔压静力触探(CPTU)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原位测试技术,可以同时测试得到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和孔压沿深度的连续剖面,较好地改善这一状况。以连盐高速公路为研究实例,采用多变量统计分析中的最优分割理论,基于CPTU高精度测试数据对土层进行了精细划分,并通过实际沉降观测资料的反演分析确定了基于CPTU的压缩模量计算方法,进而通过对高速公路实测沉降和CPTU预测沉降的比较,验证了文中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总和法 最优分割理论 软基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波孔压静力触探(SCPTU)刚性桩承载力预测及荷载响应分析
18
作者 苗永红 蔡国军 刘松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4-789,共6页
基于地震波孔压静力触探(SCPTU)资料对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承载力进行预测,同时提供了土层剖面特征。应用弹性理论通过实测的剪切波速估算初始桩土刚度。提出了修正双曲线法应用于弹性模量随着轴向荷载增大的非线性响应,实现了对刚性桩的荷... 基于地震波孔压静力触探(SCPTU)资料对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承载力进行预测,同时提供了土层剖面特征。应用弹性理论通过实测的剪切波速估算初始桩土刚度。提出了修正双曲线法应用于弹性模量随着轴向荷载增大的非线性响应,实现了对刚性桩的荷载-沉降-承载力分析。结合不同土质条件工程实例分析,并通过统计和现场载荷试验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考虑孔压修正的承载力估算法完全满足工程要求,新方法略微低估了承载力,可视为安全储备;新方法累计概率图平缓、离散性小,接近对数正态分布,具有更高可靠性;利用修正双曲线模量衰减法进行荷载响应分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Scptu) 刚性桩 承载 荷载响应 竖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压静力触探力学分层的土体边界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林军 蔡国军 +1 位作者 刘松玉 邹海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13-1423,共11页
对于岩土工程设计来说,准确识别均质土层的边界是极其重要的。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数据常用于土分类、土层边界识别和岩土工程参数评价等方面。基于CPTU测试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力学分层,可以有效地识别均质土层边界。采用组... 对于岩土工程设计来说,准确识别均质土层的边界是极其重要的。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数据常用于土分类、土层边界识别和岩土工程参数评价等方面。基于CPTU测试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力学分层,可以有效地识别均质土层边界。采用组内相关系数法和修正的Bartlett检验,对CPTU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相应的组内相关系数指标RI和Bartlett统计量。结合R_I和修正的Bartlett统计量临界值,检验土体的均质性,确定均质土层的边界,从而进行力学分层。利用3个场地的CPTU数据进行力学分层,并将其结果与土性分层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力学分层结果不仅能分辨出全部主要的土性分层界面,而且还显示更多潜在的次级力学分层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边界识别 学分层法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速孔压静力触探试验计算软土中静压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 被引量:6
20
作者 曹权 施建勇 +1 位作者 雷国辉 艾英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57,共7页
根据静力触探探头和静压桩贯入软土时的特点,采用柱孔扩张理论来模拟圆锥锥身和桩身贯入过程中应力场的变化,采用球孔扩张理论分析锥尖和桩端的挤土受力情况,推导出该条件下柱孔扩张和球孔扩张的极限扩孔压力理论解,在此基础上,对静力... 根据静力触探探头和静压桩贯入软土时的特点,采用柱孔扩张理论来模拟圆锥锥身和桩身贯入过程中应力场的变化,采用球孔扩张理论分析锥尖和桩端的挤土受力情况,推导出该条件下柱孔扩张和球孔扩张的极限扩孔压力理论解,在此基础上,对静力触探探头和静压桩进行受力对比分析,推导出利用波速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成果估算静压桩极限承载力的理论表达式。理论计算值与现场试验桩的静载荷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说明该理论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速试验 饱和软黏土 扩张理论 单桩极限承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