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部分类与六朝小说的三种形态
1
作者 陈文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5,共10页
《隋书·经籍志》确立了史、子、集三种知识门类,六朝小说的三种形态可由此切入加以梳理。子部叙事由寓言向非寓言转化,注重日常细节的戏剧性和写实性,其代表作《世说新语》等在《隋书·经籍志》中归入子部小说类。“序鬼物奇... 《隋书·经籍志》确立了史、子、集三种知识门类,六朝小说的三种形态可由此切入加以梳理。子部叙事由寓言向非寓言转化,注重日常细节的戏剧性和写实性,其代表作《世说新语》等在《隋书·经籍志》中归入子部小说类。“序鬼物奇怪之事”的杂传与正史传记相对,依然讲求“实录”和简洁,却无意中纳入了大量虚构内容,“游心寓目”的宗旨更与正史异趣,其代表作《搜神记》等在《隋书·经籍志》中入史部杂传类,而在《新唐书·艺文志》中改入子部小说类。以集部的辞章改造杂史,热衷于虚构内容、女性形象和景物、场景的描写,其代表作《拾遗记》等在《隋书·经籍志》中入史部杂史类,而在《宋史·艺文志》中改入子部小说类。清代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关于《世说新语》等的著录与《隋书·经籍志》一致,关于《搜神记》等的著录与《新唐书·艺文志》一致,关于《拾遗记》等的著录与《宋史·艺文志》一致,六朝小说的三种形态至此大体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部分类 六朝 子部小说 三种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欧阳修的小说观念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齐洲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21,共5页
现代小说观念以故事性和虚构性为小说的基本特性。然而,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虽未排斥小说作品的故事性,但都不承认小说作品的虚构性。欧阳修在《新唐书·艺文志》中,不仅第一次将《搜神记》之类的志怪作品由史部杂传类移录入子部... 现代小说观念以故事性和虚构性为小说的基本特性。然而,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虽未排斥小说作品的故事性,但都不承认小说作品的虚构性。欧阳修在《新唐书·艺文志》中,不仅第一次将《搜神记》之类的志怪作品由史部杂传类移录入子部小说家类,而且第一次将大批唐传奇作品著录于正史艺文志小说家类,并将虚构与否作为区分史传与小说的基本标准,从而开启了具有近代意识的小说观念的先河,对中国小说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小说观念 《隋志》 旧唐志 子部小说 小说创作 《搜神记》 小说 《汉志》 虚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小说文献整理与研究应回归中华文化本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齐洲 杨继刚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53,共8页
中国古代小说有两类:一类是二十五史《艺文志》著录的小说,通称史志子部小说;一类是不为史志著录而流行于民间的通俗小说,也称白话小说。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文献整理与研究主要采用西方现代小说观念,离白话通俗小说较近,而离史志子部小... 中国古代小说有两类:一类是二十五史《艺文志》著录的小说,通称史志子部小说;一类是不为史志著录而流行于民间的通俗小说,也称白话小说。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文献整理与研究主要采用西方现代小说观念,离白话通俗小说较近,而离史志子部小说较远,故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前者而相对忽视后者,许多有价值的文化资源未能合理开发利用。在中国文化本位意识和学术本土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我们需要认真反思西方现代小说观念对中国史志子部小说的歧视、误读和曲解,发掘史志子部小说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以推进中国现代文化的本土化进程。因此,当前中国古代小说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应该回归中华文化本位,将重点放在史志子部小说方面,以弥补一个世纪以来所形成的两类小说文献整理与研究失衡的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小说文献 白话通俗小说 史志子部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微草堂笔记》:一个经典文本和一种小说类型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文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6-73,共8页
《阅微草堂笔记》在中国小说史上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自身的成就奠定了它作为一个经典文本的地位,更在于它是子部小说这样一种文类的标本。在史、子、集三种叙事传统中,纪昀明确地以子部为归属,着眼于三者的异同来确立和完善子部小说的特... 《阅微草堂笔记》在中国小说史上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自身的成就奠定了它作为一个经典文本的地位,更在于它是子部小说这样一种文类的标本。在史、子、集三种叙事传统中,纪昀明确地以子部为归属,着眼于三者的异同来确立和完善子部小说的特点,在题旨上注重事理的揭示,在叙事准则上反对过度虚构,风格简淡,回避现场感,其文类特征是鲜明而系统的。面对《阅微草堂笔记》,应当采用子部小说的原理来阐发文本及其小说史地位,否则牛头不对马嘴,只能徒滋纷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微草堂笔记》 经典文本 子部小说 小说类型 史部 集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官意志与焦竑的小说观念及意义--以《国史·经籍志》的小说著录为中心 被引量:4
5
作者 温庆新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8-74,共7页
焦竑因强调"史之职"与"史之权",以史官意志与职责要求作为著书指导,希冀实现"阐明公道,昭示来兹"的目的。在这种思想作用下,《国史·经籍志》从史官学养与职责要求出发,对部类的源流、内涵及文教意... 焦竑因强调"史之职"与"史之权",以史官意志与职责要求作为著书指导,希冀实现"阐明公道,昭示来兹"的目的。在这种思想作用下,《国史·经籍志》从史官学养与职责要求出发,对部类的源流、内涵及文教意义重新诠解,强调书目编纂对于引导"风尚""世道"以利于统治的重要性。这对焦竑的小说观及《国史·经籍志》的小说著录亦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致其以"史之职"为小说创作者应该具备的学养,以"史之权"为小说作品内容应该体现的内涵。因此,焦竑认为子部小说家类作品,应承担起考订征信与政教启示等功用。且以此作为子部小说家类作品全部且唯一的内涵,较少关注其间的文体形态、审美内涵、娱乐消遣等其他方面。这种认识有别于今人的见解,有助于深入探讨明人的小说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竑 《国史·经籍志》 史官意志 子部小说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应“小”:中国传统小说观念的考察——从《搜神记》和《世说新语》的文体异同入手
6
作者 周昌梅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12期49-52,共4页
《隋志》著录《世说新语》于子部小说类,而把《搜神记》著录于史部杂传类,这一方面说明二者在文体上存在差异,同时也表明了不同历史时期小说观念的演变《。世说新语》不同于《搜神记》的文体特征可归纳为一个“小”字,一是体制小,即篇... 《隋志》著录《世说新语》于子部小说类,而把《搜神记》著录于史部杂传类,这一方面说明二者在文体上存在差异,同时也表明了不同历史时期小说观念的演变《。世说新语》不同于《搜神记》的文体特征可归纳为一个“小”字,一是体制小,即篇幅短小,不具备完整的故事情节;二是功用小,即缺乏宏大主题,远实用而近娱乐。《隋志》于小说类著录《世说新语》而弃《搜神记》,表明《世说新语》的文体特征正切合《隋志》所持的小说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部杂传 子部小说 《搜神记》:《世说新语》 小说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搜神记》类别归属的调整与古代小说观念的嬗变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炜 丁凡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8-105,共8页
干宝的《搜神记》是“撰集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的书籍。小说是知识分类体系中的术语,《搜神记》被置于小说的范畴之内,这种归类方式是逐步生成、日趋稳固的。在《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中,《搜神记》与《列异... 干宝的《搜神记》是“撰集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的书籍。小说是知识分类体系中的术语,《搜神记》被置于小说的范畴之内,这种归类方式是逐步生成、日趋稳固的。在《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中,《搜神记》与《列异传》等居于史部杂传类,凝铸成为特定的知识模块。宋人修《新唐书·艺文志》时,将这个“序鬼物奇怪之事”的模块从史部拆解下来,直接拼装在子部小说类。小说的建模方式由杂录“街谈巷语”演变为叙事,奇幻、虚诞成为小说所叙之事的典型特质。明清时期,《搜神记》与《莺莺传》《三国演义》等其他虚构的叙事性文本一道成为小说这套知识类目核心的构成要素,并在近现代学术体系建构之时,一同纳入文学学科的界域之内。厘清《搜神记》在知识体系中的迁移路向,探寻它与小说建立关联的内生力与外驱力,考察《搜神记》等对小说规律性和规定性的重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小说具有叙事性、虚构性这一命题,是在中国本土的知识统序和学术语境中逐步建构并最终确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神记》 古代小说 史部杂传 子部小说 小说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向书与中国前小说的形态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戴红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120-126,共7页
本文认为中国前小说叙事经历了一个寄生子史而旁出的嬗变过程。在此过程中,小说的基本因素得以孕育、发展,小说的叙事技巧得到运用并日趋丰富。子部和史部这两大部类的前小说对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小说形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刘向书亦子亦... 本文认为中国前小说叙事经历了一个寄生子史而旁出的嬗变过程。在此过程中,小说的基本因素得以孕育、发展,小说的叙事技巧得到运用并日趋丰富。子部和史部这两大部类的前小说对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小说形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刘向书亦子亦史或非子非史的形态表明,在小说寄生子史的历史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说苑》 《新序》 《列女传》 子部小说 史部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史家对“小说”的分类及其相关问题
9
作者 童庆松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4期101-104,共4页
明清史家对“小说”的分类及其相关问题童庆松本文探讨了明清史家和官私书目对子部小说家类的分类、以及私家书目对通俗小说的分类与著录,分析其分类标准与原因,同时论析了小说家类与子部杂家、史部杂史杂传等类的关系。童庆松,男,... 明清史家对“小说”的分类及其相关问题童庆松本文探讨了明清史家和官私书目对子部小说家类的分类、以及私家书目对通俗小说的分类与著录,分析其分类标准与原因,同时论析了小说家类与子部杂家、史部杂史杂传等类的关系。童庆松,男,1963年生,浙江图书馆馆员。(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小说 小说 小说 明清史 志怪小说 私家书目 子部小说 明清时期 《三国志通俗演义》 胡应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艺文志·镇江卷》(部分选载)
10
作者 <镇江艺文志>编写组 《高校教育管理》 1993年第2期4-38,共35页
镇江自六朝以来,人文荟萃,著作如林,然向无专书著录,而现存地方史志,虽间有“书目”一目,亦皆语焉不详,即或有所著录,而卷数、版本及存佚情况尽付缺如。苦恨历史文化名城竟缺艺文一志以备稽徵,深以为憾。1987年,南师大古文献整理研究所... 镇江自六朝以来,人文荟萃,著作如林,然向无专书著录,而现存地方史志,虽间有“书目”一目,亦皆语焉不详,即或有所著录,而卷数、版本及存佚情况尽付缺如。苦恨历史文化名城竟缺艺文一志以备稽徵,深以为憾。1987年,南师大古文献整理研究所创议编纂《江苏艺文志》,我校中文系即予响应。1990年秋,南师大《江苏艺文志》编纂组来我校商谈分纂《镇江艺文志》事宜,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由杨积庆同志牵头,组成了《江苏艺文志·镇江卷》(包括镇江,丹徒、丹阳、句容)编写组,成员有(姓氏笔画为序):丁福林、吴宗海、杨积庆、祝诚、赵永源、高锋、笪远毅、蒋文野。同时作了具体分工,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部 子部小说 别集 丹徒县 丹阳 艺文志 刻木 道光 乾隆 镇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