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肥力和施氮量对小麦根系氮同化及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2
1
作者 王月福 于振文 +1 位作者 李尚霞 余松烈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4,共6页
采用田间土柱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根系氮素吸收、同化及子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浅层根系衰老开始的时间比深层根系早,深层根系对小麦生育后期氮素吸收具有重要的作用。增施氮肥或土壤... 采用田间土柱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根系氮素吸收、同化及子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浅层根系衰老开始的时间比深层根系早,深层根系对小麦生育后期氮素吸收具有重要的作用。增施氮肥或土壤肥力高有利于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了根系活力和氮素同化关键酶的活性,延缓了根系的衰老,提高了小麦子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小麦 根系 施氮量 子粒蛋白质含量 氮素同化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垄栽培对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生理特性及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向辉 邵运辉 +1 位作者 任中信 郑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0-73,共4页
以3个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起垄栽培对冬小麦生理特性及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栽培可以提高灌浆初期小麦旗叶及子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灌浆后期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子粒蛋白质含量,但不同基因型品种之间... 以3个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起垄栽培对冬小麦生理特性及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栽培可以提高灌浆初期小麦旗叶及子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灌浆后期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子粒蛋白质含量,但不同基因型品种之间存在差异。起垄栽培可以显著提高藁麦8901和郑麦975子粒蛋白质含量,而对弱筋品种豫麦50号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垄栽培 冬小麦 生理特性 子粒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冬小麦品种氮素吸收运转特性及其与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小燕 于振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1-306,共6页
选用济南17、鲁麦22、泰山021三个产量水平相近,品质不同的冬小麦品种,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氮素吸收运转特性及其与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植株一生所吸收的氮素,72.51%~73.57%来自土壤氮,26.43%~27.49%来自肥料氮... 选用济南17、鲁麦22、泰山021三个产量水平相近,品质不同的冬小麦品种,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氮素吸收运转特性及其与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植株一生所吸收的氮素,72.51%~73.57%来自土壤氮,26.43%~27.49%来自肥料氮;其中11.43%来自底施氮,15.60%来自追施氮.开花期肥料氮和土壤氮在济南17中的积累量最高,泰山021最低,鲁麦22介于其间.开花后营养器官中积累的氮素向子粒转移,对子粒氮素积累的贡献为叶片>茎+叶鞘>颖壳+穗轴,品种间比较,鲁麦22转移率最高,泰山021最低,济南17介于其间.基于以上生理原因,鲁麦22最终获得最高子粒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氮素 吸收 运转 子粒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型小麦品种开花后的前条件对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淑贞 曹广才 吴东兵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97-102,共6页
小麦生态试验(石家庄点)结果表明,在不同年度和播期中,冬型小麦品种的子粒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差异.春播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比秋播的高.气候条件对子粒蛋白质含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开花至成熟期间的日平均温度较高,夜温较高,日长较长等条件都... 小麦生态试验(石家庄点)结果表明,在不同年度和播期中,冬型小麦品种的子粒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差异.春播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比秋播的高.气候条件对子粒蛋白质含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开花至成熟期间的日平均温度较高,夜温较高,日长较长等条件都可以促进子粒蛋白质含量的提高.这期间的日平均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型小麦 子粒蛋白质含量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子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8
5
作者 马兴华 于振文 +2 位作者 梁晓芳 颜红 史桂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0-155,共6页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运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底追肥比例对小麦氮素利用和子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提高了小麦植株的氮素积累量、子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增加追肥氮的比例,...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运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底追肥比例对小麦氮素利用和子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提高了小麦植株的氮素积累量、子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增加追肥氮的比例,提高了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吸收利用率,增加了植株地上部器官(子粒+营养器官)中追肥氮、土壤氮的积累量,提高了营养器官中氮素的转运量和开花后氮素的同化量,增加了子粒蛋白质含量。相同的氮素底追肥比例条件下,将240 kg/hm2施氮量降至168 kg/hm2的处理,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提高,子粒中土壤氮的积累量增加,植株地上部器官中土壤氮的积累量亦增加,开花后氮素同化量提高,子粒蛋白质含量增加。各施氮处理间子粒产量无显著差异。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168 kg/hm2且全部于拔节期追施是兼顾产量、品质和效益的优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施氮量 底追肥比例 氮素利用 子粒产量 子粒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供应对小麦子粒蛋白质组分及积累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38
6
作者 刘尊英 郭天财 +4 位作者 朱云集 王晨阳 王永华 康国章 田广须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17-320,共4页
在施纯氮总量240 kg·hm - 2条件下,研究了等量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和不同施肥时期对小麦子粒蛋白质组分及积累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各处理的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均比全部底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随追... 在施纯氮总量240 kg·hm - 2条件下,研究了等量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和不同施肥时期对小麦子粒蛋白质组分及积累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各处理的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均比全部底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随追氮时期后延,清蛋白含量变化不大,醇溶蛋白含量以抽穗期追氮为最高,球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则以孕穗期追氮为最高- 醇溶蛋白的积累动态呈“高- 低- 高”的变化趋势,麦谷蛋白积累则呈现由低到高的变化动态,氮素供应对2 种蛋白质组分的积累动态有明显的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素供应 品质 蛋白质组分 子粒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优质强筋小麦管理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瑞斌 《河南农业》 2008年第9期40-40,共1页
无公害优质强筋小麦的栽培技术要求在保证强筋小麦品质特性的基础上,提高产量和效益,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无公害优质强筋小麦的栽培技术对品质的要求是保证生产的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高,湿面筋含量高,面团稳定时间长,容重高,... 无公害优质强筋小麦的栽培技术要求在保证强筋小麦品质特性的基础上,提高产量和效益,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无公害优质强筋小麦的栽培技术对品质的要求是保证生产的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高,湿面筋含量高,面团稳定时间长,容重高,出粉率高等。每一项栽培措施都应该围绕达到上述品质指标和高产高效的要求来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强筋小麦 管理技术 无公害 子粒蛋白质含量 优质高产高效 面团稳定时间 栽培措施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质营养对优质小麦品质的生理影响效应 被引量:6
8
作者 侯再年 魏学明 张建鲁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28-129,共2页
植物在维持自身生命活动过程中,不仅需要从外界吸收水分,而且还自周围环境摄取矿质元素。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虽然不多(约占干重的5%左右),但各种矿质元素都执行着不同的功能,对产量及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小麦品质 矿质元素 子粒蛋白质含量 小麦子粒 子粒产量 植物体 施氮量 微量元素 小麦产量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德县豆类开发利用前景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海月英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3年第4期107-107,127,共2页
1豆类开发利用前景从国内外豆类市场行情看,豆类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营养丰富中国农科院等单位联合测定,蚕豆、豌豆、扁豆子粒蛋白质含量高达24.6%。28.2%,在食用豆中排在大豆、四棱豆之后,
关键词 开发利用前景 豆类 隆德县 子粒蛋白质含量 技术 栽培 中国农科院 市场行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芸2号芸豆栽培技术
10
作者 李贵平 彭继锋 王德强 《现代化农业》 2006年第11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 芸豆 子粒蛋白质含量 作物育种研究所 黑龙江省农科院 生育日数 单株荚数 脂肪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