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压缩感知的双向阈值匹配追踪算法
1
作者 黄宏伟 谢正光 +1 位作者 蒋小燕 蔡旭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10,共6页
最近提出的前向后向算法(Forward-backward Pursuit,FBP)因为重构精度较高受到人们更多关注。但是FBP算法没有考虑到当前迭代残差信号的变化,每次迭代选取的原子和删减原子的数目是固定的。鉴于此,提出了双向阈值匹配追踪算法(Ovonic Th... 最近提出的前向后向算法(Forward-backward Pursuit,FBP)因为重构精度较高受到人们更多关注。但是FBP算法没有考虑到当前迭代残差信号的变化,每次迭代选取的原子和删减原子的数目是固定的。鉴于此,提出了双向阈值匹配追踪算法(Ovonic Threshold Matching Pursuit,OTMP)。OTMP前向原子选择过程通过限制等距性质(RIP)和残差的条件选出部分新增加原子,在回溯过程中通过当前迭代的重构水平剔除可能错误的原子。实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OTMP时间复杂度和正交匹配追踪算法(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子空间追踪算法(Subspace Pursuit,SP)相当,重构精度明显高于SP,FBP算法和其他几种贪婪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贪婪算法 回溯 子空间追踪算法 前向后向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改进SP算法的井下人员定位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晓阳 郑昊琳 +2 位作者 刘金强 王栋 孙明飞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4-167,共4页
为了提高井下人员的定位精度,提出了基于压缩感知改进SP算法的矿井人员定位方法。定位分为2个阶段,在离线阶段划分子区域,建立子区域位置指纹库;在在线阶段,提出PIT子区域粗定位,运用压缩感知重构算法进行精确定位,提出K自选择改进SP算... 为了提高井下人员的定位精度,提出了基于压缩感知改进SP算法的矿井人员定位方法。定位分为2个阶段,在离线阶段划分子区域,建立子区域位置指纹库;在在线阶段,提出PIT子区域粗定位,运用压缩感知重构算法进行精确定位,提出K自选择改进SP算法,解决了稀疏度K不确定影响定位结果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网格尺寸越小,参考节点越多,定位误差越小;改进算法对比其他算法具有优越性,仿真测试验证了其定位精度大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人员定位 压缩感知 位置指纹库 区域 子空间追踪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树模型的改进SP算法
3
作者 袁静 《电声技术》 2014年第12期61-64,共4页
针对传统的子空间追踪算法(SP)只利用了信号在某个字典下是稀疏的或者可压缩的这个简单的先验知识,没有将信号的内在模型考虑进去,因此重构效率较低的问题。根据一般信号的小波树系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树模型的改进子空间追踪... 针对传统的子空间追踪算法(SP)只利用了信号在某个字典下是稀疏的或者可压缩的这个简单的先验知识,没有将信号的内在模型考虑进去,因此重构效率较低的问题。根据一般信号的小波树系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树模型的改进子空间追踪算法。由于引入了信号的小波树内在模型,使得改进后算法中得到的最佳K项小波树结构稀疏逼近比子空间追踪算法中的最佳K项稀疏逼近更加接近于原信号,实验仿真证明基于小波树模型的SP算法的重构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小波树形 子空间追踪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压缩感知重构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丁倩 胡茂海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4-369,共6页
压缩感知理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号获取方式:引入信号的稀疏性,利用少量观测值,通过重构算法实现信号的高精度重构。构建快速、稳定的重构算法是压缩感知理论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为了解决子空间追踪算法依赖于稀疏度的先验信息和重构... 压缩感知理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号获取方式:引入信号的稀疏性,利用少量观测值,通过重构算法实现信号的高精度重构。构建快速、稳定的重构算法是压缩感知理论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为了解决子空间追踪算法依赖于稀疏度的先验信息和重构质量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子空间追踪算法。算法在选择原子的过程中,引入弱选择标准自适应地选择初始候选集,接着通过正则化过程对初始候选集中的原子进行筛选,算法在选择最终支撑集过程中,可以自适应调节支撑集原子个数。应用一维随机信号和二维图像进行重构实验,测试算法的稳定性、重构精度和重构时间,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子空间追踪算法、正则化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和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实现信号的高精度重构,重构稳定性和重构精度与同类算法相比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子空间追踪算法 弱选择 正则化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和红外玫瑰线扫描的红外图像重构(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蒋伊琳 佟岐 +2 位作者 郜丽鹏 王海艳 汲清波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3-288,共6页
红外亚成像制导技术是由点源探测技术到成像制导技术的一种过渡,由单元探测器和光机扫描装置组成.红外玫瑰线扫描亚成像系统是亚成像制导中的一种,红外玫瑰线扫描亚成像系统按照特定的图案采集视场中的部分数据并得到一幅含有目标位置... 红外亚成像制导技术是由点源探测技术到成像制导技术的一种过渡,由单元探测器和光机扫描装置组成.红外玫瑰线扫描亚成像系统是亚成像制导中的一种,红外玫瑰线扫描亚成像系统按照特定的图案采集视场中的部分数据并得到一幅含有目标位置信息的亚图像.受单像素相机的启发,主要研究红外玫瑰线扫描亚成像系统中的压缩成像.压缩感知可以在更少的采样数据条件下重构红外图像,其应用到红外亚成像制导系统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观测矩阵的构造.关于随机观测矩阵的研究已经比较广泛,但随机矩阵很难实现.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适用于红外玫瑰线扫描亚成像系统的确定性观测矩阵.此外还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恢复算法,称为优化子空间追踪算法.仿真结果显示构造的观测矩阵能够压缩和重构红外图像,且重构效果优于随机高斯观测矩阵和随机伯努利观测矩阵,提出的恢复算法也具有较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CS) 红外玫瑰线扫描亚成像系统(IRSSIS) 确定性观测矩阵 优化子空间追踪算法(O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滑l_0范数的压缩感知近场声全息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永峰 杨涛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8,81,共7页
传统平面近场声全息(CPNAH)是一类典型的不适定问题,采用波数域滤波或Tikhonov正则化等方法都无法彻底解决,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平滑l_0范数的压缩感知平面近场声全息法(SL0-CS-PNAH)。根据全息面上测量声压的特点,采用symlets8小波函数... 传统平面近场声全息(CPNAH)是一类典型的不适定问题,采用波数域滤波或Tikhonov正则化等方法都无法彻底解决,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平滑l_0范数的压缩感知平面近场声全息法(SL0-CS-PNAH)。根据全息面上测量声压的特点,采用symlets8小波函数构建正交小波变换矩阵,将其作为重建面质点法向振速的稀疏基。将CPNAH中使用的瑞利(Rayleigh)第一积分公式离散化,确定SL0-CS-PNAH中满足约束等距原则的测量矩阵,设置合适的压缩比,利用测量矩阵对稀疏信号进行压缩采样。在由感知矩阵、全息面测量声压和稀疏向量共同构成的约束条件下,建立稀疏向量的最小l_0范数优化模型,采用平滑l_0范数重建算法求解此模型下的最优化问题,得到质点法向振速的最优稀疏解,再将最优稀疏解和稀疏基相乘恢复重建面质点法向振速。在数值仿真实验中,将测量点由64×64减少到32×64的情况下将传统CPNAH、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压缩感知近场声全息(OMPCS-PNAH)、基于子空间追踪算法的压缩感知近场声全息(SP-CS-PNAH)和SL0-CS-PNAH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采样率和压缩比条件下,采用SL0-CS-PNAH的声场重建质量较好且重建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近场声全息 压缩感知 平滑l0范数算法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子空间追踪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