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自噬标记蛋白p6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晓妍 赵卫东 +2 位作者 周颖 陶峰 徐汉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自噬标志物p62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7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20例正常子宫颈上皮、34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中p62蛋白的表达,分析... 目的探讨自噬标志物p62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7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20例正常子宫颈上皮、34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中p6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进展的关系。结果 p62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质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上皮和CIN(P<0.000 1);p62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质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p62蛋白表达增高、自噬活性减弱,可能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进展和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P62 自噬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Klotho与Wnt10b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6
2
作者 成慧 宋明芮 +1 位作者 张晓云 张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8-500,505,共4页
目的检测正常子宫颈上皮、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以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组织中Klotho和Wnt10b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 目的检测正常子宫颈上皮、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以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组织中Klotho和Wnt10b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lotho及Wnt10b在正常子宫颈上皮、CIN及CS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Klotho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CIN及CSCC组织,其表达与子宫颈癌患者的年龄无关,与子宫颈癌FIGO分期、癌细胞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nt10b在CS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上皮组织及CIN组织,其表达与分化程度、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lotho与Wnt10b的表达呈负相关(rs=-0.416,P<0.01)。结论 Klotho和Wnt10b可能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二者有助于子宫颈癌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KLOTHO Wnt10b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3
作者 原昕 孟凡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83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开腹组(43例,传统经腹广...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83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开腹组(43例,传统经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腹腔镜组(40例,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指标。结果开腹组ⅠB1期、ⅡA1期患者术中出血量高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均低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开腹组ⅠB1期、ⅡA1期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ⅠB1期患者服用止痛药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开腹组ⅡA1期患者服用止痛药比例高于腹腔镜组(P <0.05);2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心理健康、生活兴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开腹组和腹腔镜组身体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负面效应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子宫颈鳞状细胞癌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增加淋巴结切除数量,缩短发热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腹腔镜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盆腔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1^(waf1/cip1)和P53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姚煜 锁爱莉 +1 位作者 何静 李明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 探讨P2 1waf1/cip1和P5 3基因与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 15例慢性子宫颈炎和 47例子宫颈癌P2 1waf1/cip1和P5 3的表达情况。结果 P5 3蛋白在慢性子宫颈炎中阳性表达率为 0 ,... 目的 探讨P2 1waf1/cip1和P5 3基因与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 15例慢性子宫颈炎和 47例子宫颈癌P2 1waf1/cip1和P5 3的表达情况。结果 P5 3蛋白在慢性子宫颈炎中阳性表达率为 0 ,子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为 38 3%,其P5 3蛋白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P2 1waf1/cip1在慢性子宫颈炎中阳性表达率为 86 7%,子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为 5 7 5 %,其阳性表达率降低与肿瘤发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结论 在子宫颈癌中P2 1waf1/cip1可通过P5 3依赖及非P5 3依赖两种途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WAF1/CIP1 P53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Np63α、DPC4/Smad4和P2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宋文庆 黄婷婷 +1 位作者 俞岚 承泽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50-855,共6页
目的研究△Np63α、DPC4/Smad4和P21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检测10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4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4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Np63α、DPC4/Smad4和P21蛋白的表达... 目的研究△Np63α、DPC4/Smad4和P21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检测10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4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4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Np63α、DPC4/Smad4和P2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的相互作用,及其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从正常子宫颈组织到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Np63α和DPC4/Smad4的表达逐渐下降,P21的表达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三者的表达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另外,△Np63α与DPC4/Smad4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81,P<0.05);而DPC4/Smad4和△Np63α的表达与P21的表达均成负相关(r=-0.449,r=-0.254,P均<0.05)。同时,生存分析显示:△Np63α和DPC4/Smad4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其阴性表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而P21阳性表达组则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p63α、DPC4/Smad4和P21的表达与子宫颈癌组织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等均有关;联合检测三者的表达情况,对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DPC4/SMAD4 △Np63α P2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基因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娄阁 隋丽华 +3 位作者 钱素娟 高庆玉 于祖熙 马宝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812-814,817,共4页
目的:通过对细胞凋亡及部分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凋亡细胞的调控机制。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正常子宫颈及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凋亡细胞和Bax... 目的:通过对细胞凋亡及部分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凋亡细胞的调控机制。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正常子宫颈及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凋亡细胞和Bax、Bcl- 2、caspase-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结果:TUNEL法检测发现,每例标本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但数量及分布区域不完全相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正常上皮组织和高分化癌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现,正常子宫颈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均有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分布区域与同一标本凋亡细胞一致。子宫颈鳞癌组织中,可见 Bax蛋白异常表达,但阳性细胞比表达caspase—3的细胞少,主要为某些间质细胞。双重荧光染色显示,部分Bax及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同时可见凋亡阳性染色。Bcl- 2蛋白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织比较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正常子宫颈组织及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caspase-3及Bax/Bcl-2比值升高参与细胞凋亡的调节。同组织中,不同种类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细胞凋亡 BAX/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外间质改变的免疫荧光抗体法研究
7
作者 娄阁 钱素娟 +3 位作者 高庆玉 隋丽华 马宝璋 于祖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894-896,共3页
目的:通过对细胞外间质 ECM 成分进行检测,探讨间质重构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侵袭性生长及播散的关系。方法:应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对正常人及不同分化程度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子宫颈石蜡包埋组... 目的:通过对细胞外间质 ECM 成分进行检测,探讨间质重构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侵袭性生长及播散的关系。方法:应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对正常人及不同分化程度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子宫颈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纤维结合素 FN、层粘连蛋白 LN 及Ⅰ、Ⅲ、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正常子宫颈组织中,ECM内可见结构致密的Ⅰ、Ⅲ型胶原和细条索状的FN蛋白表达,Ⅳ型胶原和LN蛋白主要呈线状分布于基底膜内。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Ⅰ、Ⅲ和Ⅳ型胶原降解,尤以后者为著,表现为Ⅰ、Ⅲ型胶原结构稀疏,排列紊乱,基底膜内Ⅳ型胶原的线状荧光减弱、断裂甚至缺失,间质和癌细胞浆内FN和LN蛋白表达增多,胶原的降解和FN、LN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负相关。结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间质胶原降解,基底膜断裂,FN及LN表达增多,ECM重构,其程度与癌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间质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免疫荧光抗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人乳头瘤病毒16感染和p33^(ING1b)及端粒酶逆转录酶催化亚单位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2
8
作者 玛依努尔.尼亚孜 刘芳 +4 位作者 朱开春 戴建霞 阿也提.司马义 王琳 昆多孜.乌赛那洪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2-596,共5页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感染和p33ING1b及端粒酶逆转录酶催化亚单位(hTERT)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5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和34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p33ING1b...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感染和p33ING1b及端粒酶逆转录酶催化亚单位(hTERT)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5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和34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p33ING1b和hTERT表达情况,PCR法检测HPV16感染情况,并与12例正常子宫颈进行对照。结果对照组、CIN1组、CIN2~3组和SCC组中HPV16感染率分别为0、22.2%、44.0%和74.0%,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x2=26.537,P=0.000);p33ING1b阳性率分别为91.7%、77.7%、68.0%和36.0%,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x2=38.943,P=0.000);hTERT阳性率分别为50.0%、66.6%、88.0%和94.0%,各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x2=48.199,P=0.000)。HPV16感染与p33ING1b表达呈负相关(r=-0.294,P=0.004),与hTERT表达呈正相关(r=0.286,P=0.005);p33ING1b表达与hTERT表达呈负相关(r=-0.361,P=0.000)。结论HPV16感染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SCC组织中p33ING1b表达下降及hTERT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P33^ING1B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催化亚单位 人乳头瘤病毒16 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基因胚系突变特点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姜德文 李彬 +4 位作者 何冬玲 傅晓丽 周箫 吕庆 刘艳洁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4-459,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基因胚系突变特点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67例CSC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提取组织样本的基因组DNA、构建基因组文库和杂交捕获胚系突变基因的外显子序列进行有效PCR扩增和富集;采用二代测序(N...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基因胚系突变特点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67例CSC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提取组织样本的基因组DNA、构建基因组文库和杂交捕获胚系突变基因的外显子序列进行有效PCR扩增和富集;采用二代测序(NGS)技术检测基因胚系突变情况并对其突变位点进行筛选、分类和分析。结果:57例发生胚系突变的CSCC患者组织样本共检出46种胚系突变基因及其相应的125个突变位点。46种胚系突变基因在CSCC患者中排名前10位的为FANCA、MSH2、BRCA2、BRCA1、BRIP1、TSC1、PTCH1、MSH6、CHEK2和CDKN2A,其中FANCA、BRCA2、MSH2、BRCA1及BRIP1等30种基因突变出现在2例及以上的患者中;这些突变分别发生在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其突变类型分别为3个移码缺失突变、112个非同义突变、4个同义突变、2个非移码缺失突变、1个终止突变和3个可变剪切位点突变。在125个突变位点中有24个(19.20%)位点发生致病性突变和101个(80.80%)位点发生非致病性突变。24个致病突变位点发生在19例CSCC患者对应的11种基因(FANCA、BRCA1、BRCA2、MSH2、PALB2、BRIP1、ATR、CHEK2、FLCN、MRE11A和NF2)中,其中新发现5个突变位点BRCA1(c.2350del:p.S784Rfs*8)、MRE11A(c.1532del:p.N511Ifs*13)、NF2(c.1724del:p.N575Ifs*24)、ATR(c.1222A>G:p.I408V)和BRIP1(c.3391T>C:p.Y1131H)在CLINVAR和HGMD数据库中未收录。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基因胚系突变在绝经状态和病理分化程度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胚系突变位点的变异类型也仅在非同义突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1种基因的致病性突变是潜在地促进CSCC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致病性突变位点可能是CSCC发生更加密切相关的致病位点。新发现的5个突变位点可能参与CSCC发生和发展的致病机制,有望成为CSCC未来需要关注的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基因 胚系突变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非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0
作者 宋志双 段莹莹 +3 位作者 李美燕 王雅迪 尤敏 王福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8-282,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病理类型的子宫颈非鳞状细胞癌(UCNS)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影响UCNS癌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04年3月至2019年3月初次治疗的295例ⅠA2~ⅡA2期(2009 FIGO) UCNS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244例... 目的:比较不同病理类型的子宫颈非鳞状细胞癌(UCNS)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影响UCNS癌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04年3月至2019年3月初次治疗的295例ⅠA2~ⅡA2期(2009 FIGO) UCNS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244例子宫颈腺癌(AC组)、29例子宫颈腺鳞癌(ASC组)、16例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NEC组)和6例子宫颈透明细胞癌(CCC组)的临床特征,295例患者中242例随访信息完整,其中AC组197例,ASC组24例,NEC组15例、CCC组6例,比较分析其预后。结果:(1)4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病理相符、肿瘤分化、脉管浸润、FIGO分期、辅助治疗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AC组、ASC组、NEC组、CCC组5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76.20%、75.80%、58.00%、100.00%,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次> 2次、肿瘤最大直径> 4 cm、子宫颈浸润深度> 1/2、脉管癌栓浸润、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不同辅助治疗方案与子宫颈非鳞癌预后有关;(3)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得出子宫颈深肌层浸润、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UCN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UCN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有所差异,针对不同病理类型的患者在诊疗方面需给予个体化方案,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细胞 临床特征 辅助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rtalin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转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馨悦 李楠 +2 位作者 董兵 杨洋 林贞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6-151,共6页
目的:探讨寿命蛋白(mortalin)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过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其与子宫颈鳞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在人子宫颈鳞癌SiHa细胞系中检测mortalin的定位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mortalin在59例正常... 目的:探讨寿命蛋白(mortalin)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过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其与子宫颈鳞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在人子宫颈鳞癌SiHa细胞系中检测mortalin的定位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mortalin在59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和93例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ortalin表达与子宫颈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MTT实验筛选mortalin抑制剂MKT-077作用浓度及时间后,抑制SiHa细胞中mortalin表达并进行细胞划痕及迁移实验,Western blot检测参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ortalin定位于子宫颈鳞癌SiHa细胞质中。免疫组化结果表明,mortalin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89.2%(83/93)和62.4%(58/93),显著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23.7%和5.1%,P<0.01);mortalin表达水平与子宫颈鳞癌患者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通过MKT-077抑制SiHa细胞中mortalin的表达后,细胞划痕及迁移实验结果显示SiHa细胞的迁移能力下调,Western blot结果表明E-cadherin的表达明显上调,vimentin及Snail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mortalin的表达水平与子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该蛋白有望成为子宫颈癌患者预后评估的分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命蛋白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预后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T基因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华英 邓建超 黄守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1-904,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RET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及患者预后的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及宫颈鳞癌组织的蜡块切片中检测RET蛋白在组织中的定位分布和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随访数据...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RET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及患者预后的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及宫颈鳞癌组织的蜡块切片中检测RET蛋白在组织中的定位分布和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随访数据和RET蛋白表达进行预后分析。结果:RET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率较其他组织更高。宫颈鳞癌组织中RET蛋白高表达与FIGO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表明:宫颈鳞癌组织中RET蛋白表达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的无瘤生存期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预后分析发现,RET蛋白的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是宫颈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RET蛋白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临床分期中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转染期间重排基因RET 生存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腺癌组织学分类新标准具有较好的诊断可重复性
13
作者 Rutgers J K Roma A A +2 位作者 Park K J 杨海玉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182,共1页
据统计,子宫颈腺癌约占资宫颈癌发病的15%~20%,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相比其生物学行为更具侵袭性,且包括多种组织学亚型,导致其临床预后较难判断。目前,国际专家组针对子宫颈腺癌提出新的组织学分类标准,并且证实其与淋巴结转移... 据统计,子宫颈腺癌约占资宫颈癌发病的15%~20%,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相比其生物学行为更具侵袭性,且包括多种组织学亚型,导致其临床预后较难判断。目前,国际专家组针对子宫颈腺癌提出新的组织学分类标准,并且证实其与淋巴结转移及复发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组织学分类 分类标准 可重复性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诊断 生物学行为 组织学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过程中Claudin-1、3、4、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燕 秦蓉 +1 位作者 王弦 陈宗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2,57,共5页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3、4、7在子宫颈正常组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包括CIN1、2、3)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例正常子宫颈组织、12例...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3、4、7在子宫颈正常组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包括CIN1、2、3)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例正常子宫颈组织、12例CIN1、15例CIN2、28例CIN3和22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laudin-1、3、4、7的表达。结果从正常子宫颈组织→CIN1/2→CIN3→浸润性鳞状细胞癌,Claudin-1、3、4、7的表达逐渐增加。CIN3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与正常组织及CIN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3与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audin-1与Claudin-7、Claudin-3与Claudin-4的表达强度随疾病的进展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Claudin-1、3、4、7可能与子宫颈鳞状上皮的恶性转化相关,联合检测Claudin-1、3、4、7的表达可作为CIN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上皮内瘤变 原位 子宫浸润性细胞 CLAUDIN-1 3 4 7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过程中Claudin-1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孟钧 徐航娣 +2 位作者 魏建丽 郦秀芳 张春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9-630,共2页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子宫上皮内瘤变 CLAUDI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P16/Ki67双染检测用于HPV阳性者管理的建议》的解读 被引量:1
16
作者 隋琳 曾靖 尹如铁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癌前病变和HPV相关性子宫颈癌的明确病因,约99.7%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与高危HPV感染相关[1]。子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手段包括HPV检测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癌前病变和HPV相关性子宫颈癌的明确病因,约99.7%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与高危HPV感染相关[1]。子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手段包括HPV检测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目前,全球的子宫颈癌筛查模式已经从基于细胞学的筛查转变为更敏感的HPV检测[2],但HPV检测产品众多,且灵敏度和特异度不同,检测结果可靠性尚待验证,并可能导致不必要的阴道镜转诊及相关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HPV检测 KI67 P16 阴道镜 相关费用 持续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8年第24卷关键词索引
17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4-770,共7页
关键词 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细胞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微卫星不稳 乳腺浸润性导管 嗅神经母细胞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细胞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 文献复习 恶性黑色素瘤 细胞 细胞未分化 关键词索引 键词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