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DHCR24蛋白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1
作者 张弛 杜靖然 +3 位作者 廖定准 张昌林 杨峥 李田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748-2754,共7页
目的 探究Δ(24)-胆甾醇还原酶(DHCR24)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s)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SILs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定量检测DHCR24、p16及Ki-67在51例正常宫颈组织,44例LSIL和57例HSIL中的表达,绘制受试者工作... 目的 探究Δ(24)-胆甾醇还原酶(DHCR24)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s)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SILs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定量检测DHCR24、p16及Ki-67在51例正常宫颈组织,44例LSIL和57例HSIL中的表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HCR24、p16及Ki-67蛋白评估SILs分级的诊断效能。结果 DHCR24、p16、Ki-67蛋白表达水平与SILs进展均呈正相关;ROC结果显示,DHCR24在正常宫颈组织与LSIL之间的免疫组化评分截断值为0.114 5,LSIL与HSIL间截断值为0.196 9,在诊断LSIL时敏感度为79.55%,高于p16及Ki-67的15.91%与18.08%(P<0.05);DHCR24与p16联合鉴别正常宫颈组织与LSIL组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2(95%CI:0.878~0.986),高于p16与Ki-67联合的0.861(95%CI:0.785~0.936);DHCR24与p16联合鉴别LSIL与HSIL的AUC为0.971(95%CI:0.946~0.997),高于p16与Ki-67联合的0.870(95%CI:0.790~0.949)。结论 DHCR24与p16蛋白表达水平均可为SILs的分级提供参考依据,且二者联合可提高诊断效率;DHCR24免疫组化染色强度绘制的ROC曲线所衍生的截断值可以提高LSIL诊断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Δ(24)-胆甾醇还原酶 P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scope技术对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PV E6/E7 mRNA检测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张爽 胡倩岚 +4 位作者 徐碧宇 姬艳琦 吴晨阳 董丽儒 宋旭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4-1087,共4页
目的探讨RNAscope技术检测HPV E6/E7 mRNA的表达对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分级诊断的影响。方法收集子宫颈活检组织80例,其中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34例和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 目的探讨RNAscope技术检测HPV E6/E7 mRNA的表达对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分级诊断的影响。方法收集子宫颈活检组织80例,其中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34例和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32例,子宫颈炎症标本14例。所有病例均进行RNAscope原位杂交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HPV E6/E7 mRNA在炎症组、LSIL组和HSIL组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37,P<0.001)。统计分析显示,LSIL组中B型表达模式高于HSIL组、D型表达模式低于HSIL组(P<0.05),两组A型、C型和E型表达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IL组中4种着色模式的阳性率均高于LSIL组,两组的模式③、④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式①、②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 E6/E7 mRNA在HSIL中高表达,且其表达可能反映HPV感染的分期,其分层表达和着色模式为子宫颈病变分级诊断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HPV E6/E7 mRNA RNAsco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BAG-1、MCM2表达及其与p16、HR-HPV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宋丽娟 杨文翠 +4 位作者 狄晓鸿 魏春燕 戴银桥 梁涛 李晓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36-1041,共6页
目的检测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组织中BAG-1、MCM2及p16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SIL进展程度、p16表达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目的检测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组织中BAG-1、MCM2及p16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SIL进展程度、p16表达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6例正常子宫颈/慢性子宫颈炎、77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69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组织中BAG-1、MCM2及p16蛋白的表达,并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所有样本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BAG-1、MCM2及p16蛋白的阳性率在正常子宫颈/慢性子宫颈炎组分别为5.6%(2/36)、2.8%(1/36)及0(0/36),在LSIL组分别为40.3%(31/77)、50.6%(39/77)及27.3%(21/77),在HSIL组分别为85.5%(59/69)、91.3%(63/69)及88.4%(61/69),HR-HPV感染率在三组中分别为25%(9/36)、63.6%(49/77)及92.8%(64/69),BAG-1、MCM2、p16阳性率及HR-HPV感染率均随SIL病变程度上升而增高(P均<0.05)。不管在LSIL组还是HSIL组,BAG-1、MCM2表达与p16表达、HR-HPV感染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BAG-1及MCM2表达与SIL病变程度、p16表达及HR-HPV感染状态呈正相关,它们可能参与了子宫颈SIL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HPV感染 BAG-1 MCM2 P16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和鳞状细胞癌中CENP-F、Ki-6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肖峰 颜红柱 +5 位作者 邹珏 益莉娜 张金宇 薛晏旻 王秀玲 谢福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2-564,共3页
目的观察CENP-F、Ki-67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SIL)中的表达规律,探讨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收集7例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15例良性反应性增... 目的观察CENP-F、Ki-67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SIL)中的表达规律,探讨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收集7例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15例良性反应性增生鳞状上皮、13例子宫颈低级别SIL、17例高级别SIL和5例子宫颈SCC,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分别检测CENP-F、Ki-67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不同级别的上皮内病变与子宫颈SCC组织中CENP-F及Ki-67的表达与病变级别相关(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子宫颈病变中CENP-F与Ki-67的表达呈线性正相关(r=0.816,P<0.001)。结论 CENP-F、Ki-67在预测子宫颈SIL的进展及预后中有协同作用;CENP-F有望成为预测子宫颈SCC预后及靶向治疗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细胞癌 上皮内病变 CENP-F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Stathmin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揭由坤 叶璐 +2 位作者 屈晓辉 庄德葆 于晓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7-579,共3页
目的探讨Stathmin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CIN)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不同级别CIN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150例CIN组织[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1)50... 目的探讨Stathmin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CIN)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不同级别CIN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150例CIN组织[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1)5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2、CIN3)各50例]以及3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hmi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CIN的分级及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CIN3中Stathmin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CIN1及CIN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IN1与CIN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Stathmin表达与上皮内病变复发呈正相关(r s=0.563,P<0.05)。结论Stathmin在CIN3中的高表达可作为诊断的辅助指标,且对CIN的复发有一定的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上皮内病变 STATHMIN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型别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大兵 刘绍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5-467,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型别分布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130例行阴道镜活检并经病理诊断为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其中子宫颈上皮内病...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型别分布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130例行阴道镜活检并经病理诊断为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其中子宫颈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Ⅲ级118例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qumaous cell carcinoma,SCC) 12例,采用HR-HPV分型核酸测定试剂盒对患者的子宫颈脱落细胞进行分型检测,观察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感染HR-HPV型别。结果130例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R-HPV单一型感染率明显高于多重型,HR-HPV中HPV 16、58、52感染率较高,单一型HPV 16阳性检出率SCC组明显高于CIN组(P <0. 05)。HR-HPV感染各年龄段中,46~55岁组感染率最高。结论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以单一型HR-HPV感染为主,单一型HPV 16感染与子宫颈SCC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需将46~55岁的患者作为重点关注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HPV 高危型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治疗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治疗中临床证据解析
7
作者 韦莹婷 邱丽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89-492,共4页
子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主要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持续感染。子宫颈癌的发生需要经历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发展为子宫颈癌前病变,最终导致子宫颈癌变的缓慢过程,历时5~15年。这一时间窗... 子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主要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持续感染。子宫颈癌的发生需要经历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发展为子宫颈癌前病变,最终导致子宫颈癌变的缓慢过程,历时5~15年。这一时间窗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机遇。对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常见的干预措施包括激光、冷冻或电灼等消融治疗以及子宫颈切除性手术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内病变 临床证据 子宫癌前病变 高危型HPV 电灼 光动力治疗 消融治疗 持续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杂交检测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阴性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玉珍 冯慧敏 张友忠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3-399,共7页
目的:通过原位杂交检测技术探索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分型检测阴性的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是否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进而为子宫颈HSIL的精确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山... 目的:通过原位杂交检测技术探索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分型检测阴性的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是否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进而为子宫颈HSIL的精确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行子宫颈活检或手术治疗的305例子宫颈HSIL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HR-HPV分型检测阴性患者为研究组(15例),阳性患者为对照组(290例)。采用RNAscope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两组患者样本中HPV E6/E7 m RNA的表达,并使用染色强度半定量评分分析HPV E6/E7 m RNA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p16、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1)305例HSIL患者中,15例(4.9%)HR-HPV分型检测为阴性。(2)研究组中73.3%(11/15)HPV E6/E7 m RNA呈阳性表达,与对照组100.0%(290/2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研究组p16的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3%vs.100.0%,P=0.049),两组Ki-67阳性表达率均为100.0%。(4)组织病理学类型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的样本中,研究组HPV E6/E7 m RNA总体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CIN3的样本中,研究组HPV E6/E7 m RNA总体评分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8)。结论:子宫颈癌筛查中,单纯采用HR-HPV分型检测可能导致4.9%的HSIL患者因结果阴性而出现漏诊或误诊。HPV E6/E7 m RNA原位杂交检测技术可能有助于降低HR-HPV分型检测在HSIL中的假阴性率,并辅助预测子宫颈病变的发展方向,进而为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高级别上皮内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行子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9
作者 何文彦 王瀛佩 李涵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05-609,共5页
目的:分析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行子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外部验证。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5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一医院治疗的200例子宫颈HSIL... 目的:分析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行子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外部验证。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5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一医院治疗的200例子宫颈HSIL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建模集。根据患者治疗后2年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36)和未复发组(n=164)。采用Logistic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子宫颈HSIL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内部数据验证列线图模型的临床效能。并按照验模集样本量占总样本量的30%的原则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收治的86例子宫颈HSIL患者作为验模集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患者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腺体受累、多象限受累、切缘阳性占比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EEP术后HR-HPV持续感染、腺体受累、多象限受累、切缘阳性为子宫颈HSIL患者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将以上4个因素作为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建模集校正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患者复发的预测模型的C-index为0.740(95%CI 0.655~0.825);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基于列线图预测结果进行干预后,风险阈值>0.08时,能提供更多临床净收益。验模集校正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患者复发的预测模型的C-index为0.788(95%CI 0.674~0.812);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风险阈值>0.06时,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临床净收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904(95%CI 0.795~1.000);H-L拟合优度检验为χ^(2)=9.342,P=0.155(P>0.05)。结论:基于术后HR-HPV持续感染、腺体受累、多象限受累、切缘状态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子宫颈HSIL患者LEEP术后复发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高级别上皮内病变 子宫环形电切除术 预后 影响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子宫颈低级别病变特征患者活检病理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以上的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李华 褚春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77-583,共7页
目的分析阴道镜下子宫颈表现为低级别病变特征的患者活检病理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及鳞状细胞癌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1年2月~2022年6月因子宫颈癌筛查异常行阴道镜检查且镜下仅... 目的分析阴道镜下子宫颈表现为低级别病变特征的患者活检病理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及鳞状细胞癌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1年2月~2022年6月因子宫颈癌筛查异常行阴道镜检查且镜下仅见低级别病变特征的患者639例,中位年龄35岁(21~78岁)。阴道镜活检病理证实为子宫颈HSIL及以上180例(28.2%),其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2,CIN2)132例(20.7%),CIN347例(7.4%),鳞状细胞癌1例(0.2%)。以子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对临床资料和阴道镜下图像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0岁(OR=2.094,95%CI:1.346~3.258,P=0.001),细胞学检查结果低级别异常(OR=0.467,95%CI:0.300~0.727,P<0.001),阴道镜下薄醋白上皮、细点状血管和(或)细镶嵌同时存在(OR=7.922,95%CI:5.036~12.461,P<0.001;OR=7.787,95%CI:3.239~18.724,P<0.001),病变累及2个、3个或4个象限(OR=3.152,95%CI:1.865~5.327,P<0.001;OR=4.079,95%CI:2.080~7.996,P<0.001;OR=7.647,95%CI:3.841~15.228,P<0.001),是阴道镜下低级别病变特征患者活检病理为HSIL及以上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细胞学检查结果低级别异常是其保护因素;而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型阳性、细胞学检查结果高级别异常不是其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40岁、多象限受累、阴道镜下同时出现2~3种低级别病变图像特征者,发生HSIL及以上病变的几率增加,应对这些患者进行充分活检,从而降低漏诊HSIL及以上病变的风险。对细胞学检查结果低级别异常者则可减少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检查 子宫活组织检查 高级别上皮内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灌洗液中炎症因子与CD4^(+)和CD8^(+)T细胞在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与早期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岚 唐娟 +2 位作者 庾广聿 丁国彦 姚婷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讨阴道灌洗液中CD4^(+)与CD8^(+)T细胞亚群分布及局部炎症因子水平在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桂林市人民医院高危型人类乳... 目的:探讨阴道灌洗液中CD4^(+)与CD8^(+)T细胞亚群分布及局部炎症因子水平在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桂林市人民医院高危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的HSIL患者120例和早期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患者144例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未感染HR-HPV的健康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和宫颈灌洗液炎症因子(IL-2、INF-γ、IL-10、TNF-α)、CD4^(+)与CD8^(+)T细胞分布与比值。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HSIL进展至早期CC的影响因素,绘制ROC及校准图对模型评估。结果:对照组、HSIL组与早期CC组患者血IL-2、INF-γ、IL-10、TNF-α水平、CD4^(+)细胞分布、CD8^(+)T细胞分布与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阴道灌洗液中IL-2、INF-γ、IL-10、TNF-α水平、CD4^(+)细胞分布、CD8^(+)T细胞分布与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早期CC组高于HSIL组及对照组(均P<0.05),HSIL组高于对照组(P<0.05)。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模型2中产次>2次(OR=3.119,95%CI:4.353~6.737)与阴道灌洗液CD4^(+)T细胞百分比(OR=0.327,95%CI:0.188~0.478)(P<0.001,AUC=0.908),模型3中CD4^(+)/CD8^(+)(OR=0.809,95%CI:0.356~1.868)(P<0.001,AUC=0.873)对HSIL发展至早期CC有独立影响;两模型ROC曲线无明显差异(Z=1.550 4,P=0.121)。模型3中仅用CD4^(+)/CD8^(+)就能良好预测,该模型为优,该模型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接近。结论:HR-HPV感染后,宫颈局部免疫状态参与HSIL及HSIL进展至早期CC,且CD4^(+)/CD8^(+)T细胞比值可作为其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宫上皮内病变 阴道灌洗液 CD4^(+)与CD8^(+)T细胞 局部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RC基因扩增在子宫颈非典型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及其与类似病变鉴别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平 邓娟红 +4 位作者 黄雨华 陶丽丽 张继君 许美权 宋建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染色体端粒酶(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ERC)基因扩增在子宫颈非典型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atypical immature metaplasia,AIM)及其与类似病变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取子宫颈组织34例(102个位点),其中正常子宫颈鳞状上... 目的探讨人类染色体端粒酶(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ERC)基因扩增在子宫颈非典型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atypical immature metaplasia,AIM)及其与类似病变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取子宫颈组织34例(102个位点),其中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normal epithelial,N)、不成熟鳞状化生(immature metaplasia,IM)、AIM、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位点分别为21、24、27、14和16个。采用FISH技术检测组织中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结果 N、IM、AIM、LSIL和HSIL组织中hTERC基因扩增阳性细胞均数(每100个细胞中阳性信号数≥3个和≥4个的细胞均数)分别为1.29/0、1.38/0、9.58/1.27、12.85/5.92和29.38/11.23,其中除N组和IM组外,相互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颈AIM可能是一种独立的子宫颈癌前体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不成熟上皮化生 上皮内病变 荧光原位杂交 HTERC基因 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及鳞状上皮内病变中RGC3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杰 周东华 +4 位作者 平静 秦艳 刘小燕 陈莹 范菊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777-2779,共3页
目的探讨RGC32(response gene to complement 32)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及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正常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组织(SCC)中RG... 目的探讨RGC32(response gene to complement 32)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及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正常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组织(SCC)中RGC3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且分析RGC32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宫颈鳞状细胞癌及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中RGC32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及正常宫颈(P<0.05)。RGC32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4)。结论 RGC32在癌前病变及SCC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癌前病变,同时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提示RGC32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C32 细胞癌 上皮内病变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激光与LEEP术治疗适龄期女性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
14
作者 李清 张宏伟 +4 位作者 陈丽梅 丛青 汪清 隋龙 华克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683,共7页
目的比较CO_(2)激光与宫颈环形电切(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治疗适龄期女性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适龄期女性(2... 目的比较CO_(2)激光与宫颈环形电切(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治疗适龄期女性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适龄期女性(20~34岁)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阴道镜检查转化区(transformation zone,TZ)为1型/2型,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根据医师建议及患者意愿,接受激光或LEEP治疗。评估两种手术的有效性,比较术后细胞学、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结果、阴道镜病理;随访术后妊娠率、妊娠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结果共纳入566例患者,其中233例接受激光消融治疗(激光组),333例接受LEEP治疗(LEEP组)。两组患者术前细胞学、HPV结果、宫颈管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激光组有91.5%的患者细胞学正常,而LEEP组有86.9%的患者细胞学正常。两组的组织学治愈率均为91.5%,HPV转阴率均为74.6%。两组细胞学、HPV结果和阴道镜病理均无显著差异。术后激光组的宫颈管显著长于LEEP组[(29.09±3.15)mm vs(.27.05±3.84)mm,P<0.001]。两组术后妊娠率、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TZ1型或2型、有生育要求的宫颈HSIL患者,CO_(2)激光消融和LEEP两种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均无明显差异,但LEEP术后组织标本送检病理可减少浸润癌的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激光 环形电切(LEEP) 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与HR-HPV的关系 被引量:12
15
作者 邢亚萍 宋晓霞 +1 位作者 丁胭脂 孔令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56-1359,共4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在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中的分布特点及感染方式,并分析其在LSIL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HP...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在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中的分布特点及感染方式,并分析其在LSIL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HPV原位杂交技术对328例诊断结果为168例LSIL、16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的子宫颈组织蜡块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LSIL的病变细胞集中在子宫颈鳞状上皮表层,HSIL的病变细胞主要集中在上皮下层。168例LSIL患者中HR-HPV阳性率95.2%;LSIL、HSIL中HPV 16、18阳性率分别为26.2%、57.5%,其他型HR-HPV(不包括HPV 16、18)的阳性率分别为80.9%、5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原位杂交检测组中,HR-HPV的阳性率为70.2%,HR-HPV阳性LSIL中,棕黄色阳性细胞位于子宫颈鳞状上皮表层、中层,基底层未见阳性细胞。结论 HR-HPV感染与LSI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其他型HR-HPV(不包括HPV 16、18);LSIL患者中HR-HPV的感染开始于子宫颈鳞状上皮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低级别上皮内病变 HR-HPV 上皮 感染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3-HPV DNA与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在子宫颈病变中的对比研究
16
作者 顾雨佳 吕炳建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究DH3-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和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在发现子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行DH3-HPV DNA、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病例各1254、8... 目的:探究DH3-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和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在发现子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行DH3-HPV DNA、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病例各1254、8263例,均有子宫颈活检病理随访结果。以子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DH3-HPV DNA和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以上子宫颈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以上子宫颈病变(HSIL+)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DH3-HPV DNA检测阳性率75.44%(946/1254),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阳性率79.29%(6552/8263)。在年龄≥55岁女性人群中,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DH3-HPV DNA[84.70%(1583/1869)vs.76.34%(200/262),P<0.05]。DH3-HPV DNA、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LSIL^(+)的敏感度分别为90.63%(493/544)、91.79%(2953/3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3-HPV DNA 16/18、Aptima HPV E6/E7 mRNA 16/18/45分型检测LSIL^(+)特异度分别为83.94%(596/710)、85.67%(4323/50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3-HPV DNA、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HSIL+的敏感度分别为93.94%(124/132)、97.51%(782/8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ima HPV E6/E7 mRNA 16/18/45分型检测HSIL+特异度83.50%(6230/7461),显著高于DH3-HPV DNA 16/18分型检测81.02%(909/1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3-HPV DNA与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子宫颈病变中敏感度相似,而Aptima HPV E6/E7 mRNA分型检测HSIL+的特异度高于DH3-HPV DNA分型检测;55岁以上女性,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阳性率高于DH3-HPV DNA,可能提示该年龄段人群HPV整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上皮内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 人乳头瘤病毒分型 人乳头瘤病毒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诊疗新技术在生育力保护的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禹利 孟元光 陈捷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86-489,共4页
中国子宫颈癌疾病负担仍持续上升,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子宫颈癌为女性肿瘤新发病例第6位,死亡率为第7位,发病率从20~24岁年龄开始显著上升,并在城市女性45~49岁和农村女性50~54岁达到顶峰,且子宫颈癌新发病例呈现年轻化趋势^([1,2])。... 中国子宫颈癌疾病负担仍持续上升,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子宫颈癌为女性肿瘤新发病例第6位,死亡率为第7位,发病率从20~24岁年龄开始显著上升,并在城市女性45~49岁和农村女性50~54岁达到顶峰,且子宫颈癌新发病例呈现年轻化趋势^([1,2])。子宫颈癌筛查推广与普及让更多女性可以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阶段即被检出并进行治疗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病例 疾病负担 上皮内病变 女性肿瘤 治疗干预 子宫癌筛查 生育力保护 诊疗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HPV及其基因分型检测在子宫颈细胞学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凯怡 陈瑛瑛 董婕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4-288,共5页
目的:探讨Aptima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E6/E7 mRNA(AHPV)及其基因分型(GT)检测在子宫颈细胞学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将529例子宫颈细胞学LSIL患者根据年龄分为30岁组、≥30岁组,均行子宫颈脱落细胞AHPV... 目的:探讨Aptima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E6/E7 mRNA(AHPV)及其基因分型(GT)检测在子宫颈细胞学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将529例子宫颈细胞学LSIL患者根据年龄分为30岁组、≥30岁组,均行子宫颈脱落细胞AHPV及其16、18、45基因分型(AHPV-GT)检测,同时进行第二代杂交捕获HPV(HC_2-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及子宫颈活检。结果:①529例LSIL患者中,年龄<30岁组HC_2-HPV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2%vs 83.6%,P=0.026);AHPV检测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5%vs 77.7%,P=0.284),进一步行AHPV-GT检测,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29例患者中组织学证实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以上病变(HSIL^+)83例,其中AHPV检测阳性81例,占97.6%。;②与其他11型HR-HPV阳性相比,16、18、45GT中有一种或多种阳性(GT阳性)患者的HSIL^+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在≥30岁组,AHPV16型阳性患者HSIL^+暴露风险的OR值最高141.00,显著高于18/45阳性、GT阴性、AHPV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0、0.000)。但在<30岁组,AHPV16型阳性的HSIL^+暴露风险的OR值8.50,与18/45阳性、AHPV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070);③在≥30岁组,AHPV检测HSIL^+的特异度高于HC_2-HPV(P<0.05),而在<30岁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年龄≥30岁细胞学LSIL患者,AHPV及其GT检测是一种可靠的阴道镜筛选及危险分层方法,尤其要重视AHPV 16型阳性。但对于年轻的女性,需寻找更理想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低级别上皮内病变 基因分型 E6/E7 mRNA 子宫癌筛查 Apti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多重感染对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35
19
作者 赵红霞 董艳双 +1 位作者 蔡友治 朱颖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68-1270,共3页
目的:探讨在宫颈病变的不同阶段,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单独感染或多重感染的发生率,并探讨特定组合的HPV多重感染对宫颈癌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检测了102例女性宫颈标本,根据病变程度分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未见上皮病变或恶... 目的:探讨在宫颈病变的不同阶段,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单独感染或多重感染的发生率,并探讨特定组合的HPV多重感染对宫颈癌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检测了102例女性宫颈标本,根据病变程度分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未见上皮病变或恶性病变组(LSIL/NILM组)与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浸润性宫颈癌组(ICC/HSIL组)。通过对样本进行PCR检测,鉴定HPV分型;然后进一步分析HPV多重感染的情况。通过计算ICC/HSIL或LSIL/NILM之间的优势比(OR),来检验特定HPV组合感染与宫颈癌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标本中,多重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与单一感染相比,HPV68和HPV16共同感染使患ICC/HSIL的风险增加。结论:高危型HPV病毒共同感染时,其ICC/HSIL发生的风险较单一高危型HPV病毒感染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 浸润性宫 高度上皮内病变 低度上皮内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非典型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Ⅲ级形态学及增殖分化特征比较 被引量:9
20
作者 贾薇 潘晓琳 +5 位作者 陆天才 胡文浩 蒋金芳 李洪安 陶林 杨安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3-428,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非典型性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AIM)与子宫颈CINⅢ形态学及增殖分化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AB黏液组化染色,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i-67和角蛋白(CK)10、14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55例原诊断为CINⅢ的病例和14例子宫颈... 目的探讨子宫颈非典型性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AIM)与子宫颈CINⅢ形态学及增殖分化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AB黏液组化染色,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i-67和角蛋白(CK)10、14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55例原诊断为CINⅢ的病例和14例子宫颈息肉伴成熟性鳞状上皮化生(OSM)组织病理学特征,黏液残留情况,细胞增殖活性和分化程度;采用半巢式PCR检测HPV16E6DNA。结果(1)参照Crum的组织学诊断标准,在CINⅢ中有1例经组织形态观察符合AIM的诊断标准,即重新诊断为AIM;(2)根据鳞状上皮中的黏液残留情况,从55例CINⅢ中鉴别出7例AIM;(3)AIM的Ki-67表达高于OSM(P=0.022),明显低于CINⅢ(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CK10在AIM和CINⅢ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K14在AIM和CINⅢ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5)AIM的HPV16感染检出率为71.4%与CINⅢ的检出率85.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1)。结论在Crum的AIM形态学诊断标准基础上,结合本研究中各项指标的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AIM与CINⅢ的鉴别诊断依据:①核分裂象数≤15/10HPF,位于上皮下1/3层;②病理性核分裂象罕见;③AB染色显示有黏液残留;④Ki-67PI<50%;⑤CK10弥漫表达于除基底副基底层外黏膜上皮各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疾病 非典型性不成熟上皮化生 黏液残留 角蛋白 Ki-67 HPV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