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早期子宫颈管脱落胎儿细胞的获取 被引量:1
1
作者 史桂芝 王今锦 +3 位作者 孙晓荣 吴蔚 乔云波 刘丹茹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子宫颈管滋养细胞的存在情况,并寻求从子宫颈管收集脱落滋养细胞的最佳取材工具,为进一步的无创伤性产前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将早孕妇女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刻度吸管、宫颈刷、双取器宫颈管毛刷刷取子宫颈管并进行涂片...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子宫颈管滋养细胞的存在情况,并寻求从子宫颈管收集脱落滋养细胞的最佳取材工具,为进一步的无创伤性产前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将早孕妇女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刻度吸管、宫颈刷、双取器宫颈管毛刷刷取子宫颈管并进行涂片,HE染色观察滋养细胞的存在情况。结果采用双取器宫颈管毛刷获得的滋养细胞阳性率最高,与其它两种方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双取器宫颈管毛刷可能为孕早期从子宫颈管收集脱落滋养细胞的较好取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孕 脱落细胞 滋养细胞 子宫颈管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检查在子宫颈管良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2
作者 冯兰青 董建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子宫颈管 宫腔镜检查 良性病变 诊治 颈管病变 子宫 官腔镜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子宫颈管黏液性状与受胎率的关系
3
作者 李庆刚 敖建明 孔德琦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7年第4期38-38,共1页
1材料和方法 我们于2005年6月3~30日,选择了3个奶牛养殖小区散养的荷斯坦经产牛作为供试牛,观察了97头奶牛黏液及发情症状。方法是在授精前采取奶牛外阴部流出的黏液,并用注射器采取奶牛阴道内的黏液,肉眼观察其颜色、黏稠度,显... 1材料和方法 我们于2005年6月3~30日,选择了3个奶牛养殖小区散养的荷斯坦经产牛作为供试牛,观察了97头奶牛黏液及发情症状。方法是在授精前采取奶牛外阴部流出的黏液,并用注射器采取奶牛阴道内的黏液,肉眼观察其颜色、黏稠度,显微镜观察黏液羊齿状结晶的形成状态,结合奶牛发情表现进行了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黏液 受胎率 子宫 性状 显微镜观察 养殖小区 发情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量化宫颈锥切术治疗阴道镜检查不充分的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王霞 余东琪 +1 位作者 胡婷婷 刘桂菊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57-60,共4页
目的 分析对阴道镜检查不充分的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行个体化量化宫颈锥切术的疗效。方法 192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镜检查不充分的SI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经B超测量宫颈管长度,然后行个体化量化宫颈锥切术,其中108例行子宫... 目的 分析对阴道镜检查不充分的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行个体化量化宫颈锥切术的疗效。方法 192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镜检查不充分的SI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经B超测量宫颈管长度,然后行个体化量化宫颈锥切术,其中108例行子宫颈冷刀锥切术(CKC)作为CKC组,84例行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作为LEEP组。对宫颈锥切术后病理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52例患者追加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或宫颈补切术。分析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单因素及HSIL追加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或宫颈补切术后残留宫颈病理情况。结果 192例SIL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35例,其中CKC组术后切缘阳性率为18.52%(20/108), LEEP组术后切缘阳性率为17.86%(15/84),两组术后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切缘阳性患者病变累及腺体占比65.71%(23/35)高于切缘阴性患者的43.95%(69/157)(P<0.05);而切缘阳性患者与切缘阴性患者的手术方式、高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细胞学、阴道镜病理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宫颈锥切术后病理为HSIL的52例患者追加手术, 42例有子宫切除的要求或指征,追加了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其中CKC组18例, LEEP组24例。其余10例据术后病理提示阳性部位追加宫颈补切术,其中CKC组7例, LEEP组3例。追加手术后CKC组及LEEP组残留宫颈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量化的两种宫颈锥切手术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镜检查不充分的SIL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对有保留子宫要求的患者, LEEP也是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鳞状上皮内病变 子宫锥切术 围绝经期 切缘阳性 阴道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毒栓提取物对人子宫颈鳞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
5
作者 李美 楼姣英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32-237,共6页
目的 研究清毒栓提取物对人子宫颈鳞癌细胞(SiHa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探讨清毒栓提取物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方法 选择均匀成团生长的jurkat细胞,使用SiHa上清液培养jurkat细胞48小时,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检测SiHa... 目的 研究清毒栓提取物对人子宫颈鳞癌细胞(SiHa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探讨清毒栓提取物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方法 选择均匀成团生长的jurkat细胞,使用SiHa上清液培养jurkat细胞48小时,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检测SiHa细胞上清液处理后jurkat细胞中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rkhead boxP3,Foxp3)含量。取Foxp3高表达的T细胞模型,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的清毒栓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进行干预,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jurkat细胞中Foxp3蛋白表达水平、Foxp3转录水平,以及Foxp3阳性细胞比例。结果 SiHa上清液可以显著增加jurkat细胞中Foxp3含量(P<0.05),且处理48小时效果最为显著;jurkat细胞经清毒栓含药血清处理后,细胞中的Foxp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在含药血清浓度为15%和20%时,Foxp3的蛋白表达量最低,但两者无明显差别(P>0.05);清毒栓含药血清可以显著降低jurkat细胞模型中Foxp3转录和蛋白水平以及Foxp3阳性细胞数(P<0.05)。结论 清毒栓含药血清通过抑制jurkat T细胞中的Foxp3转录和蛋白表达,降低Foxp3阳性细胞数及Treg细胞比例,从而抑制宫颈SiHa细胞的免疫逃逸,增加机体对宫颈SiHa细胞的免疫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毒栓含药血清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子宫鳞癌细胞 JURKAT细胞 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环境与高危型HPV感染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
6
作者 李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4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环境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颈病变患者108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n=33)、高级别鳞状上皮... 目的:探讨子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环境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颈病变患者108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n=33)、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n=50)、子宫颈癌组(n=25),检测并比较三组的阴道微环境指标[pH值、过氧化氢(H_(2)O_(2))、白细胞酯酶(LE)、唾液酸酯酶(SNA)、N-乙酰基-氨基半乳糖苷酶(NAG)]、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以及免疫功能指标,并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总结子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环境与高危型HPV感染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结果:子宫颈癌组H_(2)O_(2)、LE、SNA、NAG、HPV感染阳性率及pH值均高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和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P<0.05)。子宫颈癌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及CD4^(+)/CD8^(+)均低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和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CD8^(+)高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和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阴道微环境指标H_(2)O_(2)、LE、SNA、NAG及pH值与高危型HPV感染、CD8^(+)呈正相关,与CD3^(+)、CD4^(+)呈负相关(P<0.05),与CD4^(+)/CD8^(+)无相关性(P>0.05)。结论:子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环境处于明显失衡状态,且与高危型HPV感染及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病变 阴道微环境 高危型HPV感染 免疫功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方式及深度对子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姚长青 刘兵 +2 位作者 刘志永 王忠义 靳红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及麻醉深度对子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子宫颈癌患者258例,随机分为Ⅰ组129例、Ⅱ组129例。Ⅰ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在T12~L1和L2~3椎间隙实行硬膜外穿刺,分别注射0.5...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及麻醉深度对子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子宫颈癌患者258例,随机分为Ⅰ组129例、Ⅱ组129例。Ⅰ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在T12~L1和L2~3椎间隙实行硬膜外穿刺,分别注射0.5%罗哌卡因10、5 m L,术中间断硬膜外泵入2%利多卡因(4~6m L/h),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1μg/kg)间断静脉注射。Ⅱ组给予全身麻醉,用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2 mg/kg)及丙泊酚(1.5 mg/kg)静脉诱导麻醉,用丙泊酚与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于麻醉前5 min(T0)、麻醉后2 h(T1)、术后第1天(T2)、术后第3天(T3)、术后第5天(T4)、术后第7天(T5)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百分比。结果其中Ⅰ组深麻醉(术中Narcotrend指数46~20)76例、浅麻醉(术中Narcotrend指数70~55)55例,Ⅱ组深麻醉61例、浅麻醉66例。两组及其不同麻醉深度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T0比较,T1、T2两组各免疫学指标水平下降(P均<0.05);T3有所恢复,但仍低于T0(P均<0.05);T4Ⅰ组各指标恢复到麻醉前,Ⅱ组各指标仍低于麻醉前(P均<0.05),T5Ⅱ组各指标恢复。两组深麻醉患者各免疫学指标水平高于浅麻醉患者(P均<0.05),且深麻醉患者以上指标于T4恢复至麻醉前,浅麻醉患者于T5恢复至麻醉前。结论与全身麻醉比较,硬膜外麻醉对子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影响小;深麻醉较浅麻醉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麻醉方法 麻醉深度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价值——附1894例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陆春雪 杜丽敏 +3 位作者 张淑兰 陈英汉 姜涛 梁美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2-455,共4页
目的评价电子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价值,调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门诊子宫颈病变诊室就诊患者的疾病构成。方法回顾分析该院子宫颈病变诊室阴道镜检查1894例,评价阴道镜检查的诊断效能,同时计算疾病构成比。结果阴... 目的评价电子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价值,调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门诊子宫颈病变诊室就诊患者的疾病构成。方法回顾分析该院子宫颈病变诊室阴道镜检查1894例,评价阴道镜检查的诊断效能,同时计算疾病构成比。结果阴道镜检查诊断子宫颈病变的敏感性85.2%,特异性52.4%,符合率72%,阳性预测值72.6%。该院子宫颈病变诊室的疾病构成比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i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占56.0%,子宫颈癌占3.2%。结论阴道镜检查是子宫颈病变早期诊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阴道镜联合薄层细胞检查(thinprepcytologictest,TCT)可以提高筛查的阳性率。大型综合性医院妇科门诊的就诊患者中,CIN的疾病构成比很高,要积极对就诊患者进行规范的子宫颈癌防癌筛查,以防CIN和子宫颈癌的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上皮内瘤变 阴道镜 诊断 子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1^(waf1/cip1)和P53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姚煜 锁爱莉 +1 位作者 何静 李明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 探讨P2 1waf1/cip1和P5 3基因与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 15例慢性子宫颈炎和 47例子宫颈癌P2 1waf1/cip1和P5 3的表达情况。结果 P5 3蛋白在慢性子宫颈炎中阳性表达率为 0 ,... 目的 探讨P2 1waf1/cip1和P5 3基因与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 15例慢性子宫颈炎和 47例子宫颈癌P2 1waf1/cip1和P5 3的表达情况。结果 P5 3蛋白在慢性子宫颈炎中阳性表达率为 0 ,子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为 38 3%,其P5 3蛋白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P2 1waf1/cip1在慢性子宫颈炎中阳性表达率为 86 7%,子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为 5 7 5 %,其阳性表达率降低与肿瘤发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结论 在子宫颈癌中P2 1waf1/cip1可通过P5 3依赖及非P5 3依赖两种途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WAF1/CIP1 P53 子宫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及护理 被引量:20
10
作者 陈桂珍 罗小柳 +2 位作者 吴春夏 徐玲 张珊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9期111-113,共3页
目的评价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中促进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足月妊娠,有引产指征的产妇112例,Bishop宫颈<6分,随机分为两组,56例为球囊组,56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观察、护... 目的评价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中促进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足月妊娠,有引产指征的产妇112例,Bishop宫颈<6分,随机分为两组,56例为球囊组,56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观察、护理、分析。结果取出子宫颈扩张球囊与静脉滴注小剂量10h相比,球囊组宫颈成熟率为98%,对照组为75%;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新生儿Agpar评分及产后24h出血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并引产效果优于缩宫素,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扩张球囊 足月 妊娠 护理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妊娠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越波 沈慧敏 +2 位作者 李小毛 刘穗玲 颜颖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7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妊娠的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3例宫颈妊娠的病例资料。结果3例宫颈妊娠采用甲氨蝶呤(MTX)+米非司酮杀胚胎,宫腔镜下刮宫和宫颈碘仿纱布填塞方法等保守治疗,效果良好。结论MTX配伍米非司酮、宫腔镜下刮宫和纱... 目的探讨宫颈妊娠的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3例宫颈妊娠的病例资料。结果3例宫颈妊娠采用甲氨蝶呤(MTX)+米非司酮杀胚胎,宫腔镜下刮宫和宫颈碘仿纱布填塞方法等保守治疗,效果良好。结论MTX配伍米非司酮、宫腔镜下刮宫和纱布条填塞宫颈是治疗宫颈妊娠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妊娠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缝扎术与子宫收缩抑制剂联合治疗中央型前置胎盘40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美琳 张书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2,共2页
对40例前置胎盘患者,在药物保守治疗的同时行子宫颈缝扎术。经治疗后,平均胎龄达37周,新生儿平均体重2850g,围产儿无死亡。与对照组20例胎龄33周、新生儿体重2000g及围产儿死亡率30%比较,差异显著(P<0.... 对40例前置胎盘患者,在药物保守治疗的同时行子宫颈缝扎术。经治疗后,平均胎龄达37周,新生儿平均体重2850g,围产儿无死亡。与对照组20例胎龄33周、新生儿体重2000g及围产儿死亡率30%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宫颈缝扎术可在急症条件下进行,其方法简便、安全、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缝扎术 中央型 前置胎盘 子宫收缩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β-catenin、Cyclin D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欣 孙卫华 张亚军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7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β-连环蛋白(catenin)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8份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及22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β-catenin和Cyclin D1的表达,分析两者之间及... 目的观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β-连环蛋白(catenin)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8份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及22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β-catenin和Cyclin D1的表达,分析两者之间及其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β-catenin异位表达率及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P均<0.05);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β-catenin和Cyclin D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r s=0.538);β-catenin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Cyclin D1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β-catenin异常表达所致Cyclin D1激活表达上调可能是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重要途径,联合检测两者表达有助于评估肿瘤恶性程度、侵袭转移能力及为预后分析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子宫 Β-连环蛋白 细胞周期蛋白D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宫颈“图钉形”切除术治疗有生育要求的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4
14
作者 卢玉娟 杨志玲 王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5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颈“图钉形”切除术在治疗有生育要求的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2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颈“图钉形”切除术在治疗有生育要求的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2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宫腔镜下宫颈“图钉形”切除术组(宫腔镜组)和宫颈冷刀锥切术组(CKC组),其中宫腔镜组患者70例,CKC组患者8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病理结果、手术疗效及随访情况、术后妊娠情况(妊娠率、流产率、早产率、阴道分娩率及剖宫产率)及术后满意度调查等指标变化。结果宫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CK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病理结果、随访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异常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妊娠率、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的早产率低于CK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身体恢复、术后心理恢复及总体满意度评分均高于CK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图钉式”宫颈锥切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妊娠早产率低,是有生育要求的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腔镜 “图钉形”切除术 冷刀锥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阴式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颈浸润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勇 王晓燕 王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439-440,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颈浸润癌腹腔镜阴式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04年12月~2006年8月,对11例Ⅰa2期~Ⅰb1期子宫颈癌,在全身静脉麻醉及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腹腔镜下施行盆腔淋巴结切除,经阴道根治性子宫颈切除,保留子宫体。术中子...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颈浸润癌腹腔镜阴式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04年12月~2006年8月,对11例Ⅰa2期~Ⅰb1期子宫颈癌,在全身静脉麻醉及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腹腔镜下施行盆腔淋巴结切除,经阴道根治性子宫颈切除,保留子宫体。术中子宫动脉下行支以环扎方法处理,不单独游离缝扎。结果手术时间120~240min,平均186min。术中出血量150~300ml,平均210ml。淋巴结切除9~15枚,平均11.5枚;淋巴结病理检查无癌细胞转移。无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6~9d,平均7d。保留的宫颈病理检查无癌细胞残留。11例随访3~20个月,平均11.5月,无复发,7例未生育者无一例妊娠。结论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施行腹腔镜阴式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安全、有效,并且能有效保留患者生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腹腔镜 阴式根治性子宫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动脉结扎术在宫颈或瘢痕切口妊娠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晓兰 刘帅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38-439,45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动脉结扎术在宫颈或瘢痕切口妊娠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宫颈或瘢痕切口妊娠患者,用甲氨蝶呤杀胚治疗后分为2组:腹腔镜辅助治疗组行清宫术前先行腹腔镜子宫动脉结扎术;常规治疗组直接行清宫术。分析2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动脉结扎术在宫颈或瘢痕切口妊娠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宫颈或瘢痕切口妊娠患者,用甲氨蝶呤杀胚治疗后分为2组:腹腔镜辅助治疗组行清宫术前先行腹腔镜子宫动脉结扎术;常规治疗组直接行清宫术。分析2组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及全身不良反应。结果:先行子宫动脉结扎术再行清宫术与直接行清宫术比较,术中出血量少、临床疗效好;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腹腔镜子宫动脉结扎术在宫颈或瘢痕切口妊娠治疗中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动脉 腹腔镜检查 结扎术 子宫 妊娠 异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切术深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齐青萍 罗小婉 +1 位作者 甘玉杰 熊小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5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 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行宫颈环切术(1oop electr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切割深度对妊娠是否会产生影响。方法 2004年2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 目的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 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行宫颈环切术(1oop electr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切割深度对妊娠是否会产生影响。方法 2004年2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级并行宫颈环切术的未孕者76例,其中切割深度大于等于15mm者31例,为试验组;切割深度小于15mm者45例,作为对照组。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检测受孕时间及不良妊娠结果。结果试验组平均随访44.8个月,随访期间共观察到非意愿性不孕6例;对照组平均随访43.9个月,随访期间共观察到非意愿性不孕7例。两组患者不孕发生风险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HR=0.89,P=0.68)。试验组随访期间发生不良妊娠事件6例,发生率为19.4%;对照组随访期间发生不良妊娠事件2例,发生率为4.4%。两组比较,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33,P=0.037),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IN患者不良妊娠发生率和宫颈环切术切割深度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上皮内瘤样病变 子宫环切术 不良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子宫颈残端癌根治术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术1例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柯 叶明侠 +5 位作者 李立安 范文生 李亚里 宋磊 赵恩锋 孟元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9期830-833,共4页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子宫颈残端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术前放置输尿管支架,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常规建立气腹,于脐右上方45°10 cm处放置机器人腹腔镜镜头,平脐右侧腋前线处放置第一机械臂,于脐左上方45°...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子宫颈残端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术前放置输尿管支架,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常规建立气腹,于脐右上方45°10 cm处放置机器人腹腔镜镜头,平脐右侧腋前线处放置第一机械臂,于脐左上方45°10 cm处放置第2机械臂,机械臂孔与镜头孔呈等腰三角形,镜头孔处为等腰三角形顶点。患者左侧腋前线平髂前上棘上方5 cm处建立助手操作孔,同时该操作孔连接气腹机。常规切除盆腔淋巴结,以输尿管支架为指示,鉴别输尿管与膀胱和子宫颈的解剖关系,完成根治性残端子宫颈切除。结果机械臂安装时间30 min,手术操作时间110 min,术中出血量300 ml。术后24 h下地活动,36 h肛门排气。因病理结果提示淋巴血管间隙侵犯,术后14 d开始行辅助化疗。术后随访1个月,无不适,输尿管支架术后1个月取出。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颈残端癌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系统 子宫残端癌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癌患者放疗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穆玉兰 马悦冰 +2 位作者 时庆 李家福 江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3-4,共2页
采用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试验检测了28例子宫颈鳞癌患者(下称患者组)放疗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放疗前后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C_3bR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放疗前后变化不大;Ⅱ期患者RC_3bRR显... 采用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试验检测了28例子宫颈鳞癌患者(下称患者组)放疗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放疗前后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C_3bR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放疗前后变化不大;Ⅱ期患者RC_3bRR显著高于Ⅲ期者(P<0.05)。认为C_3bRR可作为初步判断子宫颈鳞癌放疗疗效、辐射损伤及估计预后的一个指标,并可以指导放疗及过继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鳞癌 红细胞免疫 子宫肿瘤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癌中PTEN、C-myc、P2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艳萍 杨广英 +2 位作者 王建君 孙丽 李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2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PTEN、C-myc、P27在正常宫颈黏膜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正常宫颈黏膜上皮、4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及4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PTEN、C-myc及P27的... 目的:探讨PTEN、C-myc、P27在正常宫颈黏膜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正常宫颈黏膜上皮、4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及4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PTEN、C-myc及P27的表达。结果:PTEN、C-myc、P27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黏膜上皮、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及宫颈鳞癌中分别为87.50%、50.00%、32.10%,25.00%、52.50%、82.50%和78.90%、40.30%、12.50%;PTEN蛋白和P27蛋白的失表达和C-myc蛋白的高表达,与宫颈鳞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PTEN及P27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PTEN、P27蛋白低表达和C-myc蛋白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有关,联合检测PTEN、C-myc及P27的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宫颈癌患者预后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鳞癌 PTEN C-MYC蛋白 P27 免疫组化 浸润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