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盘植入行清除胎盘后子宫重建术患者8例的术后护理
1
作者 陈智惠 梁丽丽 +2 位作者 邹慧琴 陈乔珠 钟月华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总结8例胎盘植入行清除胎盘后子宫重建术的术后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产后出血的护理;产后感染的护理;产后静脉血栓的预防;输尿管支架的护理;疼痛的评估与管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8例患者均保留了子宫并... 总结8例胎盘植入行清除胎盘后子宫重建术的术后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产后出血的护理;产后感染的护理;产后静脉血栓的预防;输尿管支架的护理;疼痛的评估与管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8例患者均保留了子宫并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性胎盘 子宫重建术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肌壁大部切除-子宫重建术对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古衡芳 梁志刚 +3 位作者 牟萌 涂皎 曹丽 肖雁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病肌壁大部切除-子宫重建术(MURU)对子宫血流动力学产生的影响。方法:根据超声测量单侧子宫肌壁厚度(前壁、后壁或宫底)或腺肌瘤最大直径将子宫腺肌病分为轻、中、重三度。选取无生育要求的16例中重度子宫腺肌病患者行...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病肌壁大部切除-子宫重建术(MURU)对子宫血流动力学产生的影响。方法:根据超声测量单侧子宫肌壁厚度(前壁、后壁或宫底)或腺肌瘤最大直径将子宫腺肌病分为轻、中、重三度。选取无生育要求的16例中重度子宫腺肌病患者行MURU术,并于术中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LNG-IUS)。术前、术后1月及术后3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子宫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动脉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子宫体积。结果:1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MURU术前、术后子宫动脉频谱多普勒均呈高速高阻型。术前PSV、EDV、PI、RI分别为46.73±10.19 cm/s、9.19±4.62 cm/s、2.10±0.66、0.82±0.07,术后1月以上指标分别为36.13±12.47 cm/s、7.41±4.33 cm/s、2.04±0.64、0.81±0.07,术后3月以上指标分别为36.11±7.46 cm/s、6.89±4.13 cm/s、2.15±0.54、0.83±0.04。16例患者术前与术后1月、3月3组间比较,PSV、ED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1月、3月分别比较,PSV、ED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与术后3月比较,PSV、EDV、PI、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行MURU术短期内对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壁大部切除-子宫重建术 子宫腺肌病 子宫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对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巧英 张丽 蒋本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对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保留子宫组和切除子宫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和...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对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保留子宫组和切除子宫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保留子宫组手术时间、保留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切除子宫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切除子宫组(P<0.05),PFDI-20评分、PFIQ-7评分均显著低于切除子宫组(P<0.05),PISQ-12评分显著高于切除子宫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6/40)显著低于切除子宫组25.0%(10/40)(P<0.05)。结论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恢复 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 生活质量 改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