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腺肌病恶变再认识
1
作者 郭银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196,共4页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的良性疾病,多见于30~50岁。随着对子宫腺肌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子宫腺肌病恶变(endometrial cancer arising in adenomyosis,EC-AIA)受到重视。EC-AIA患病率低,多为病例报道,但EC-AIA仍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临床问题,重...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的良性疾病,多见于30~50岁。随着对子宫腺肌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子宫腺肌病恶变(endometrial cancer arising in adenomyosis,EC-AIA)受到重视。EC-AIA患病率低,多为病例报道,但EC-AIA仍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临床问题,重要的是EC-AIA没有特异性症状和有效辅助检查手段,临床诊断困难,不易早期发现且容易漏诊、误诊和延迟诊断,需要不断总结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变 子宫 endometrial cancer arising in adenomy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gFUS无创治疗具有不良孕产史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生育观察初探
2
作者 顾坚骏 唐纳 +7 位作者 徐元涛 闵之谦 李想 虞容江 唐怡萍 尹肖睿 张佳胤 王悍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索具有不良孕产史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行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手术(MRgFUS)治疗后对生育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自2019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在我院接受MRgFUS治疗的20例具有不良孕产史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统计... 目的:探索具有不良孕产史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行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手术(MRgFUS)治疗后对生育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自2019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在我院接受MRgFUS治疗的20例具有不良孕产史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统计患者的基本信息、病灶影像学特征、消融非灌注体积比率、术后妊娠情况等,探讨MRgFUS术后对生育情况的影响。结果:20例行MRgFUS治疗的子宫肌腺病患者,年龄28~47岁,平均(35.1±5.7)岁,其中治疗前不孕症9例,自然流产或人工流产6例,辅助生殖失败5例。治疗后20例患者中10例患者共妊娠11次,3例为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妊娠,8例为自然妊娠,总妊娠率为55%,活产率为45%(9/20)。结论:对于具有不良孕产史的子宫腺肌病患者,MRgFUS治疗后对生育妊娠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 子宫 不孕症 不良孕产史 辅助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对子宫腺肌病小鼠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的调节作用研究
3
作者 刘士丹 陈佩佩 +3 位作者 付先芸 魏绍斌 王坤 陈敏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5-161,I0031-I0036,共13页
目的联合肠道菌群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索桂枝茯苓丸(Guizhi Fuling Pill,GFW)干预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潜在机制。方法7周龄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GFW组,采用同种异体垂体移植法造模,3组分别灌胃给药8周后处死... 目的联合肠道菌群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索桂枝茯苓丸(Guizhi Fuling Pill,GFW)干预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潜在机制。方法7周龄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GFW组,采用同种异体垂体移植法造模,3组分别灌胃给药8周后处死。评价小鼠子宫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检测离体子宫收缩频率和波幅。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比GFW干预前后肠道菌群Alpha及Beta多样性变化,筛选差异肠道菌群。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技术探索GFW干预后肠道代谢产物的变化。对差异菌群及差异代谢物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GFW调控AM的可能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HE染色结果证实成功形成AM模型。与模型组相比,给予GFW治疗后体外子宫收缩波幅明显降低(P<0.05),收缩频率呈下降趋势。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显示3组样本间的Observed species指数、Ace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eta多样性结果表明,对照组和模型组样本肠道菌群分布有显著差异,GFW治疗后能一定程度回调AM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进一步研究表明,AM小鼠肠道中拟杆菌门、拟杆菌属丰度显著下调(P<0.01,P<0.01),厚壁菌门、柔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P<0.05)。经GFW干预后,柔壁菌门、支原体属以及肠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P<0.05,P<0.05,P<0.01),而副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代谢组学筛选结果证实AM模型小鼠具有22种与氧化应激、免疫及子宫平滑肌收缩等相关的肠道差异代谢物,如前列腺素D_(3)、谷氨酸、色氨酸、羟基二十碳四烯酸、粪胆素等。相关性分析显示,部分肠道菌群与代谢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实验验证结果证实,AM小鼠子宫组织中存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表达水平的上调,经GFW治疗后ROS及TNF-α的表达水平回调。结论GFW可改善AM小鼠子宫平滑肌收缩、氧化应激和免疫反应,其作用可能与调控AM小鼠肠道菌群及肠道代谢物有关。其具体调控机制尚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桂枝茯苓丸 肠道菌群组学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评价子宫形态(MUSA)标准诊断子宫腺肌病
4
作者 邵文笑 李梅 +1 位作者 王小兰 冒韵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4-677,共4页
子宫腺肌病(AM)是常见妇科疾病,基于超声评价子宫形态(MUSA)可提高诊断AM准确率。本文围绕MUSA诊断AM标准及其临床应用展开综述。
关键词 子宫 超声检查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研究
5
作者 延思淼 李梦琦 +6 位作者 陈颐 钟秀驰 田滢舟 林怡然 林再帆 冉青珍 陈万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2-983,共12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在子宫腺肌病(ADM)中的调控作用,评估JAK2抑制剂AG490对ADM的治疗潜力。方法:(1)新生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DM组,构建他莫昔芬诱导的ADM小鼠...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在子宫腺肌病(ADM)中的调控作用,评估JAK2抑制剂AG490对ADM的治疗潜力。方法:(1)新生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DM组,构建他莫昔芬诱导的ADM小鼠模型。Western blot检测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2)AG490处理人子宫内膜腺癌Ishikawa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IL-6/JAK2/STAT3信号通路、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细胞迁移和细胞增殖相关蛋白表达;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集落形成实验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3)将ADM小鼠随机分为AG490组和ADM组,分别腹腔注射AG490和等体积溶剂。Western blot检测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子宫组织细胞EMT、迁移和增殖相关蛋白表达;TUNEL实验检测小鼠子宫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ADM小鼠中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2)AG490抑制了Ishikawa细胞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P<0.05);vimentin和Slug表达水平降低(P<0.05),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1),MMP-2和MMP-9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的EMT、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抑制;Bcl-2和cyclin D1表达水平降低(P<0.05),Bax表达升高(P<0.05),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凋亡水平升高(P<0.01)。(3)ADM小鼠腹腔注射AG490后,其子宫组织中p-JAK2/JAK比值和IL-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N-cadherin、vimentin、Snail、Slug和Twist表达水平降低(P<0.05),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5),MMP-2和MMP-9表达水平降低(P<0.05),Bcl-2/Bax比值和PCNA表达水平降低(P<0.01),细胞凋亡水平升高。结论:IL-6/JAK2/STAT3信号通路在ADM中异常激活,通过促进子宫内膜细胞EMT、增殖、侵袭及迁移过程对ADM的发展起到调控作用。AG490通过阻断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子宫内膜细胞EMT、增殖、迁移与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具有治疗ADM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IL-6/JAK2/STAT3信号通路 上皮-间充质转化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气虚血瘀型疗效及对患者卵巢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吴天思 林晓华 +2 位作者 秦玉璇 边文会 张春敏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气虚血瘀型)疗效及对患者卵巢功能、免疫功能影响。方法纳入63例子宫腺肌病(气虚血瘀型)患者(2021年9月—2022年8月收治)进行实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2例),对照...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气虚血瘀型)疗效及对患者卵巢功能、免疫功能影响。方法纳入63例子宫腺肌病(气虚血瘀型)患者(2021年9月—2022年8月收治)进行实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地诺孕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针药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数据: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经行腹痛、经期延长、经行量多、面色淡而晦暗、肛门坠胀不适等)变化、痛经严重程度(VAS)变化及月经量变化,测定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水平观察各组卵巢功能,测定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评估患者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疗效分别为77.42%、96.88%,后者更高,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经行腹痛、经期延长、经行量多、面色淡而晦暗、肛门坠胀不适等)、VAS评分与月经量、卵巢功能指标(FSH、LH、E_2)、免疫功能指标(IgA、IgG、IgM)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与月经量、卵巢功能指标与免疫功能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与月经量、卵巢功能指标与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各组不良反应率均较低,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气虚血瘀型)疗效较好,患者临床病症、卵巢功能与免疫功能均改善,治疗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气虚血瘀型 针药 卵巢功能 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诺孕素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曹英莹(综述) 徐洪斌(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45-648,共4页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因子宫内膜异位至子宫肌层所致,主要表现为痛经、月经过多和慢性盆腔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减少月经是患者就诊的主要目的。大多数子宫腺肌病患者选择药物治疗。近年来有...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因子宫内膜异位至子宫肌层所致,主要表现为痛经、月经过多和慢性盆腔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减少月经是患者就诊的主要目的。大多数子宫腺肌病患者选择药物治疗。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地诺孕素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月经过多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疗效,同时降低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血清癌抗原125(CA 125)水平,但对于子宫体积的影响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研究。因此,对有症状的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保守手术术后、有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脱落史、其他治疗方式无效或有禁忌证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可选择地诺孕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诺孕素 药物治疗 子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病人PUSH术的加速康复外科路径构建
8
作者 余颖娟 谢日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13-1619,共7页
目的:构建针对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病人的弥漫性子宫病变重建生育力手术(PUSH)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路径。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德尔菲法构建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病人PUSH术的ERAS路径。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00%和95.65%,专家... 目的:构建针对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病人的弥漫性子宫病变重建生育力手术(PUSH)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路径。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德尔菲法构建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病人PUSH术的ERAS路径。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00%和95.65%,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8,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49和0.259,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09和0.241(均P<0.001)。最终形成的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病人PUSH术的ERAS路径包含7项一级指标、44项二级指标、76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病人PUSH术的ERAS路径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子宫 子宫重建 保留生育力 加速康复外科(ERAS) PUSH术 临床路径 德尔菲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孙赟教授团队解密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侵袭的空间转录特征
9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1-891,共1页
2025年4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孙赟教授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From invaginating site to deep lesion:spatial transcriptomics unravels ectopic endometrial penetration features ... 2025年4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孙赟教授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From invaginating site to deep lesion:spatial transcriptomics unravels ectopic endometrial penetration features in adenomy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异位内膜 侵袭 空间转录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结镇痛胶囊对痰瘀互结子宫腺肌病患者雌孕激素及血管相关生长因子的影响
10
作者 李霞 沈珊 +1 位作者 许起琴 吴安源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散结镇痛胶囊联合曼月乐治疗痰瘀互结证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痰瘀互结证子宫腺肌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曼月乐治疗,治疗组给予散结镇痛胶囊联合曼月乐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散结镇痛胶囊联合曼月乐治疗痰瘀互结证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痰瘀互结证子宫腺肌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曼月乐治疗,治疗组给予散结镇痛胶囊联合曼月乐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雌孕激素[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_(2))、孕酮(progesterone,P)]、血管相关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related growth factors,VEGF)、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_(1))]、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①试验过程中,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完成试验86例,试验组44例,对照组42例。②治疗组经行小腹刺痛或胀痛、腰骶酸痛、肛门胀痛、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中医证候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血清FSH、LH、E_(2)、P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血清VEGF、Ang-2、IGF-1、TGF-β_(1)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组总有效率84.09%(37/44)高于对照组64.29%(27/42)(χ^(2)=4.728,P<0.05)。⑥治疗组不良反应13.64%(6/44)低于对照组33.33%(14/42)(χ^(2)=4.671,P<0.05)。结论散结镇痛胶囊联合曼月乐治疗能够改善痰瘀互结证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抑制雌孕激素、血管相关生长因子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痰瘀互结 散结镇痛胶囊 曼月乐 雌孕激素 血管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三级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世宣 崔鹏飞 张金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产生的病变^([1])。子宫腺肌病好发于30~50岁育龄期女性,发病率为7%~23%,患病率可高达70%^([2])。子宫腺肌病可导致进行性痛经、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及不孕^([3]),...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产生的病变^([1])。子宫腺肌病好发于30~50岁育龄期女性,发病率为7%~23%,患病率可高达70%^([2])。子宫腺肌病可导致进行性痛经、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及不孕^([3]),危害女性身心健康,降低家庭幸福指数,增加公共卫生负担^([4]),甚至危及国家人口安全。子宫腺肌病具有慢性疾病特征^([5]),多因素和多环节参与其发生和发展,从出现症状到造成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子宫内膜 育龄期女性 子宫 公共卫生 三级管理 专家共识 慢性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银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1-244,共4页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包括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产生的病变[1]。主要症状包括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过多、不孕症、子宫增大及其相关症状。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女性,近年来,青少年子宫腺肌病时有报道,其临床特点...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包括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产生的病变[1]。主要症状包括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过多、不孕症、子宫增大及其相关症状。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女性,近年来,青少年子宫腺肌病时有报道,其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加重 子宫增大 子宫 子宫 痛经 相关症状 不孕症 子宫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纤维化探讨血竭、三七“以通求固”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机制
13
作者 陆黎娟 曾薇薇 +3 位作者 孙博 孙薛亮 张露蓉 张婷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35,共4页
子宫腺肌病为育龄期女性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月经量多、痛经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进行性增大的子宫和月经过多最终导致重度贫血,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临床运用发现蔡氏妇科“以通求固”思想治疗子宫腺肌病,代表药物为血竭、三七,明显改... 子宫腺肌病为育龄期女性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月经量多、痛经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进行性增大的子宫和月经过多最终导致重度贫血,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临床运用发现蔡氏妇科“以通求固”思想治疗子宫腺肌病,代表药物为血竭、三七,明显改善患者月经量多、痛经症状。现将现代医学研究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尝试从纤维化角度探索“以通求固”思想治疗子宫腺肌病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以通求固 纤维化 血竭 三七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楼复方对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一诺 王子璐 +6 位作者 石雅馨 王信 高新宇 张全英 喻梦蝶 徐丽 师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007-3014,共8页
背景子宫腺肌病(AM)是妇科常见的疑难病,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明确。中医药治疗AM有一定优势,前期研究显示,桂楼复方宫内缓释系统可明显降低AM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目的探讨桂楼复方对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细胞(AMDC)迁移、... 背景子宫腺肌病(AM)是妇科常见的疑难病,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明确。中医药治疗AM有一定优势,前期研究显示,桂楼复方宫内缓释系统可明显降低AM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目的探讨桂楼复方对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细胞(AMDC)迁移、侵袭的影响,并研究其对Rho/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21年10月—2023年4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实验中心完成。使用CCK-8法检测AMDC细胞活力并筛选最佳药物浓度。设置空白组,使用桂楼复方(50、100 mg/L)处理AMDC,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RhoA、RhoB、RhoC、ROCK1、ROCK2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Rescue实验中使用激动剂U-46619(1μmol/L)和桂楼复方(100 mg/L)处理AMDC,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hoA、RhoB、RhoC、ROCK1、ROCK2的蛋白表达改变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100 mg/L桂楼复方干预后AMDC细胞存活率未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不影响细胞活性的最佳药物浓度。选取50、100 mg/L桂楼复方进行后续实验。与空白组比较,桂楼复方50 mg/L、100 mg/L组AMDC迁移、侵袭能力受到抑制(P<0.001),RhoA、RhoC、ROCK1、ROCK2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01),U-466191μmol/L组RhoA、RhoC、ROCK1、ROCK2的蛋白表达上调(P<0.001)。与U-466191μmol/L组比较,U-466191μmol/L联合桂楼复方100 mg/L组RhoA、RhoC、ROCK1、ROCK2的蛋白表达下调(P<0.001)。空白组与桂楼复方50 mg/L、100 mg/L组RhoB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楼复方可有效抑制AMDC的迁移、侵袭能力,不影响细胞活性的最佳药物浓度为100 mg/L,桂楼复方可下调RhoA、RhoC、ROCK1、ROCK2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并可逆转U-46619对RhoA、RhoC、ROCK1、ROCK2蛋白表达水平的上调作用,从而抑制AM病局部异位病灶的持续进展,其作用可能与调控Rho/ROCK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桂楼复方 子宫内膜 子宫异位内膜细胞 迁移 侵袭 RHO/ROC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俞氏化瘀止血方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彧 程雯 +6 位作者 李森 蒋继兰 杨思勤 孙峰 齐英 俞超芹 许泓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9-1076,共8页
目的探究俞氏化瘀止血方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A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及海军... 目的探究俞氏化瘀止血方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A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及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的AM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化瘀方组和安慰剂组进行双盲临床试验,化瘀方组放置LNG-IUS后1个月加用俞氏化瘀止血方治疗,安慰剂组放置LNG-IUS后1个月加用安慰剂治疗,俞氏化瘀止血方和安慰剂均服用3个月。共95例完成随访,其中化瘀方组47例、安慰剂组48例;脱落7例,脱落率为6.86%。比较两组患者的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子宫点滴出血天数、痛经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子宫体积、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和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服药3个月后,与安慰剂组相比,化瘀方组患者PBAC评分、点滴出血天数、子宫体积、血清CA125水平、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均降低(均P<0.05),痛经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化瘀方组患者均未接受手术治疗,安慰剂组有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1例行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切除术),两组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剂组与化瘀方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俞氏化瘀止血方可明显改善AM患者的点滴出血情况,促进子宫体积缩小,降低血清CA125水平,改善AM中医证候。建议AM患者在放置LNG-IUS后常规服用俞氏化瘀止血方制剂,以减少LNG-IUS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俞氏化瘀止血方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特征在术前诊断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超逸 谭爱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5-889,共5页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病(AM)与合并子宫内膜癌(E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在术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最终经病理检查确定为AM合并EC或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EAH)以及同期有异常子宫出血(AUB)的AM患者共142例,根据是否合并EC或EAH分为AM合并EC或EA...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病(AM)与合并子宫内膜癌(E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在术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最终经病理检查确定为AM合并EC或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EAH)以及同期有异常子宫出血(AUB)的AM患者共142例,根据是否合并EC或EAH分为AM合并EC或EAH组(71例)和对照组(71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AM合并E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的制定。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M合并EC或EAH组患者的年龄、CA125及CA125升高的比例、子宫体积、合并高血压、超声存在内膜异常声像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痛经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声的内膜增厚、内膜回声不均、内膜增厚合并回声不均是AM合并EC或EA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应对超声具有内膜增厚或回声不均声像的AM患者先行宫腔镜诊刮取得病理结果后再进一步制定手术方案,以达到早期诊治EC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异常子宫出血 危险因素 术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雌激素、雌激素受体、miR-21:致病作用和调控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曾玉燕 贾金金 +3 位作者 卢洁 曾诚 耿红玲 陈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7-635,共9页
目的探讨miR-21、雌激素(E2)及其受体(ER)在子宫腺肌病发病中的具体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miR-21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水平,以宫颈病变为对照组。体外原代培养子宫腺肌病细胞,qRT-PCR检测E2激活组、ICI82780(ER抑制剂)+E2激活组、E2... 目的探讨miR-21、雌激素(E2)及其受体(ER)在子宫腺肌病发病中的具体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miR-21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水平,以宫颈病变为对照组。体外原代培养子宫腺肌病细胞,qRT-PCR检测E2激活组、ICI82780(ER抑制剂)+E2激活组、E2剥夺组、E2剥夺+ER抑制组及对照组各组miR-21水平。miR-21mimic、miR-21inhibitor转染子宫腺肌病细胞,分别过表达和干扰miR-21,从正反两方面验证miR-21对子宫腺肌病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细胞自噬等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miR-21在子宫腺肌病病灶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子宫肌层中表达水平(P<0.05),与其余各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2激活状态下,E2激活组miR-21表达水平较ER抑制+E2激活组及对照组升高(P<0.05);E2剥夺状态下,E2剥夺+ER抑制组miR-21表达水平较E2剥夺组及对照组降低(P<0.05);干扰miR-21可以抑制子宫腺肌病细胞增殖和迁移,使线粒体内质网不同程度扩张、溶酶体增多、自噬小体出现,促进细胞的凋亡;而过表达miR-21则发挥相反的作用。结论MiR-21在子宫腺肌病细胞中通过改变细胞超微结构而发挥促增殖、迁移及抗凋亡的作用,可能与疾病的早期形成有关;ER除与E2结合调控miR-21外还可通过其他途径调控miR-21,这可能是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其中ER对miR-21的调控作用大于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MIR-21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热球子宫内膜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相关月经过多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丹 金卓婷 +2 位作者 王李纲 葛佳 张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0-565,共6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热球子宫内膜消融(TBEA)治疗子宫腺肌病(AM)相关月经过多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AM合并月经过多患者7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H...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热球子宫内膜消融(TBEA)治疗子宫腺肌病(AM)相关月经过多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AM合并月经过多患者7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HIFU联合TBEA组(HIFU+TBEA组,n=26)和HIFU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及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HIFU+药物组,n=51)。以HIFU治疗后不同随访时间点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作为主要结局指标,以痛经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肿瘤糖类抗原125(CA 125)水平、再干预率、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作为次要结局指标。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结局指标的差异,评价HIFU联合TBEA治疗AM相关月经过多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BAC评分、NRS评分及CA 125均有显著下降(P<0.05)。与HIFU+药物组比较,HIFU+TBEA组治疗后6、9、12月PBAC评分更低(P<0.05),治疗后1、3月PB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3、6、9、12月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U+TBEA组(11.54%)和HIFU+药物组(21.57%)治疗后再干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U+TBEA组(80.77%)和HIFU+药物组(70.59%)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国际介入放射治疗协会(SIR)分类均在A~B级,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HIFU联合TBEA治疗AM相关月经过多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作为无生育需求尤其是合并月经过多AM患者的一种长期管理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高强度聚焦超声 热球子宫内膜消融 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三维超声对子宫腺肌症合并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
19
作者 杨藜 徐少蓉 +2 位作者 安银华 黄兴华 漆家高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9-284,共6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预测子宫腺肌症合并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115例子宫腺肌症合并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入院时接受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根据115例子宫腺...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预测子宫腺肌症合并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115例子宫腺肌症合并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入院时接受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根据115例子宫腺肌症合并不孕患者的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n=67)与未妊娠组(n=48),比较两组的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子宫腺肌症合并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妊娠组与未妊娠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容积以及子宫内膜形态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组患者内膜及内膜下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峰速度与舒张末期速度之比(S/D)均低于未妊娠组患者,血流指数(FI)高于未妊娠组患者(均P<0.05)。未妊娠组结合带体积/子宫内膜体积(JZV/EV)显著增高(P<0.05),妊娠组与未妊娠组子宫结合带平均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指标PI、RI、S/D、FI预测子宫腺肌症合并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及95%CI分别为0.532(0.489~0.582)、0.749(0.705~0.799)、0.607(0.562~0.653)、0.634(0.584~0.684),FI预测价值最高。未妊娠组患者年龄≥35岁比例高于妊娠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PI≥1.15,RI≥0.81,S/D≥3.18,FI≤26.65,JZV/EV≥0.52是子宫腺肌症合并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可以通过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有效预测子宫腺肌症合并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不育 女性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活血方联合针刺对气虚血瘀证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天思 林晓华 +2 位作者 秦玉璇 云凤 张春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33-3536,共4页
目的观察参芪活血方联合针刺对气虚血瘀证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曼月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活血方联合针刺,疗程3个月经周期。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 目的观察参芪活血方联合针刺对气虚血瘀证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曼月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活血方联合针刺,疗程3个月经周期。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VAS评分、EHP-5评分、CMSS评分、CA125、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VAS评分、EHP-5评分、CMSS评分、CA125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活血方联合针刺可安全有效地提升气虚血瘀证子宫腺肌病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活血方 针刺 曼月乐 子宫 气虚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