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宁方对复发性流产大鼠蜕膜组织PI3K、Akt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尧小云 周意园 +3 位作者 张泰魏 华诏召 宋鸿碧 陈蓉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2,I0002,共6页
目的旨在探讨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胎宁方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8周龄SPF级CBA/J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胎宁方低剂量组、胎宁方中剂量组、胎宁方高剂量组,采用合笼交配发情的DBA/2雄鼠和CBA/J雌鼠(1∶2)... 目的旨在探讨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胎宁方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8周龄SPF级CBA/J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胎宁方低剂量组、胎宁方中剂量组、胎宁方高剂量组,采用合笼交配发情的DBA/2雄鼠和CBA/J雌鼠(1∶2),制备复发性流产模型;合笼交配发情的BALB/c雄性大鼠和CBA/J雌鼠(1∶2),制备正常的妊娠模型。造模成功后胎宁方各处理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的胎宁方灌胃14 d,检测大鼠子宫脏器指数、胚胎丢失率、流产率及蜕膜组织中相关指标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CG、t-PA、APC、AT-Ⅲ水平,Western blot法及qPCR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子宫脏器指数、胚胎丢失率及流产率均较高(P<0.05),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胎宁方组大鼠子宫脏器指数、胚胎丢失率及流产率均显著升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大鼠蜕膜组织细胞血管丰富,界限分明,排列有规律;模型组大鼠蜕膜组织细胞血管及间质血管数量减少,间质水肿,存在炎性细胞,部分蜕膜细胞坏死,排列紊乱,子宫内膜蜕膜样变;不同剂量的胎宁方组大鼠蜕膜组织细胞血管数量增多,间质水肿减少,细胞排列规律,呈对照组变化,且蜕膜组织细胞形态改变情况与剂量呈正相关。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HCG、t-PA、APC、AT-Ⅲ均较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胎宁方组大鼠HCG、t-PA、APC、AT-Ⅲ均显著升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I3K、p-Akt蛋白均较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胎宁方组大鼠PI3K、p-Akt蛋白均显著升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I3K、p-AktmRNA均较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胎宁方组大鼠PI3K、p-Akt mRNA均显著升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宁方能够提高HCG、t-PA、APC、AT-Ⅲ水平,并且调控PI3K、Akt指标表达,有利于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信号通路 胎宁方 复发性流产 子宫脏器指数 胚胎丢失率 流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