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妇消炎栓对子宫肌瘤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应洁敏 范娟 +2 位作者 杨飙 黄俊 邬小龙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459-1462,共4页
目的:探究康妇消炎栓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究康妇消炎栓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预防性抗炎,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妇消炎栓塞肛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麻醉时间、手术时间、CRP、WBC及肠胃功能恢复情况,如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等。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CRP、WB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而且观察组CRP、WBC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2组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8<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对照组为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应用于子宫肌瘤术后患者,能够降低术后炎症反应,促进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妇消炎栓 子宫肌瘤术后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肠胃功能恢复 炎症反应 腹胀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按摩对减轻子宫肌瘤术后患者腹胀的疗效 被引量:3
2
作者 丁海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2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对减轻子宫肌瘤术后患者腹胀的疗效。方法将200例子宫肌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00)与对照组(n=100)。实验组术后6 h开始采用腹部顺时针按摩,按摩完毕,协助患者翻身,若术后12、18 h未排气,则继续予以按摩;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对减轻子宫肌瘤术后患者腹胀的疗效。方法将200例子宫肌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00)与对照组(n=100)。实验组术后6 h开始采用腹部顺时针按摩,按摩完毕,协助患者翻身,若术后12、18 h未排气,则继续予以按摩;对照组按术后常规处理。嘱患者记录肠蠕动开始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并及时转告护士。结果实验组肠蠕动开始时间为(10.2±3.01)h,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为(16.04±3.02)h,且无腹胀感觉;对照组肠蠕动开始时间为(25.71±4.05)h,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为(35.41±4.69)h,有不同程度的腹胀。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无1例切口感染。结论腹部按摩可缩短子宫肌瘤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促进肛门排气,减轻腹胀,有利于提前进食,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术后 腹部按摩 腹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入路腰方肌阻滞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丽薇 敦元莉 +3 位作者 姚瑶 吴长毅 张坤 曲音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0,共6页
目的探讨后入路腰方肌阻滞(posterior quadratus lumborum block,PQLB)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2021年7月~2024年7月6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阻滞方式分为2组:PQLB组和腹横... 目的探讨后入路腰方肌阻滞(posterior quadratus lumborum block,PQLB)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2021年7月~2024年7月6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阻滞方式分为2组:PQLB组和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组(TAP组),每组31例。PQLB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PQLB,每侧给予0.35%罗哌卡因20 ml。TAP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每侧给予0.4%或0.5%罗哌卡因20 ml。记录患者麻醉前(T_(0))、阻滞时(T_(1))、手术切皮时(T_(2))和苏醒期(T_(3))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局麻药毒性反应,神经损伤,术中麻醉性镇痛药物用量,术后补救性镇痛药物的种类与用量,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6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PQLB组与TAP组4个时间点平均动脉压(F=0.323,P=0.572)、心率(F=0.195,P=0.660)差异均无显著性。2组术中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Z=-0.458,P=0.647)和住院时间(Z=-1.652,P=0.099)差异均无显著性。PQLB组术后补救性镇痛药物使用率显著低于TAP组(32.3%vs.74.2%,χ^(2)=10.949,P=0.000)。PQLB组术后48 h内非甾体类抗炎药用量显著低于TAP组[0(0,0)mg vs.400(0,1600)mg,Z=-4.849,P=0.000],阿片类(曲马多)用量无显著差异(Z=-0.045,P=0.964)。2组PONV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PQLB组患者术后12、24 h腹壁痛和内脏痛数字疼痛评定量表评分均未超过3分。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局麻药毒性反应和神经损伤。结论PQLB可以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提供完善的镇痛,对于内脏痛有更好的抑制作用,有助于减少术后麻醉性镇痛药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方肌阻滞 腹横筋膜阻滞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三针调神针法联合桂枝茯苓丸对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应激反应及炎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孙莉 孙建 +3 位作者 李敏敏 展韶蔚 石洪堂 秦高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三针调神针法联合桂枝茯苓丸对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应激反应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医院择期进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3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试验组(27例... 目的探讨胃肠三针调神针法联合桂枝茯苓丸对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应激反应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医院择期进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3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试验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予以胃肠三针调神针法联合桂枝茯苓丸,所有患者均治疗7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胃肠激素水平、应激反应、血清炎症因子、不良反应及随访复发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首次排便时间缩短(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升高,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试验组MTL、GAS水平较高,VIP水平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试验组CRP、IL-6、TNF-α水平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及血管阻力指数(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RI)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试验组RI、HOMA-IR水平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胃肠三针调神针法联合桂枝茯苓丸能有效促进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调节胃肠激素水平,通过调节机体内炎症指标及应激状态提高治疗效果,远期复发率较低,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三针调神针法 桂枝茯苓丸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 胃肠功能恢复 应激反应 炎症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妊娠期子宫破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颖(综述) 段华(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7-290,共4页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常见多发疾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期子宫破裂(uterine rupture during pregnancy,URDP)是最严重的远期并发症,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常见多发疾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期子宫破裂(uterine rupture during pregnancy,URDP)是最严重的远期并发症,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本文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URDP的预后因素进行文献总结,为妇科医生手术提供临床依据,提高手术技巧,将URDP的风险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剔除 妊娠期子宫破裂 妇科医生 文献总结 育龄期女性 临床医生 远期并发症 RUP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保守手术后复发与防治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舒皓 李亚 汪雯雯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2,共4页
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是育龄期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基于更多的患者对于保守手术的选择,子宫肌瘤保守术后远期高复发的问题俨然成为该领域焦点问题。子宫肌瘤保守手术包括高能聚焦超声、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 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是育龄期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基于更多的患者对于保守手术的选择,子宫肌瘤保守术后远期高复发的问题俨然成为该领域焦点问题。子宫肌瘤保守手术包括高能聚焦超声、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本文就子宫肌保守手术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讨论与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剔除 保守手 子宫动脉栓塞 高能聚焦超声 育龄期女性 生殖器官 术后复发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4
7
作者 蔡兴苑 卢丹 +4 位作者 魏薇 盛洁 吴霞 郑萍 周琦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8-360,共3页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后复发情况,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在我院妇科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2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术中子宫肌瘤数目、类型、大小等特征,随访术后子宫肌瘤复发及妊娠情况,分析患者术后复...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后复发情况,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在我院妇科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2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术中子宫肌瘤数目、类型、大小等特征,随访术后子宫肌瘤复发及妊娠情况,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随访3年,术后总复发率为26.74%,其中单发肌瘤复发率显著低于多发肌瘤的复发率(P<0.05);分析显示,年龄、肌瘤大小、肌瘤数目是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肌瘤大小及肌瘤数目是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前进行复发风险评估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 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134例分析 被引量:83
8
作者 张明 成宁海 +3 位作者 刘俊涛 杨剑秋 边旭明 沈铿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28-730,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34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及268例妊娠未合并子宫肌瘤仅行剖宫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组手术操作时间较...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34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及268例妊娠未合并子宫肌瘤仅行剖宫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组手术操作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及术后恢复情况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对于有经验的产科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性地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肌瘤切除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子宫肌瘤的不孕女性行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相关情况分析 被引量:36
9
作者 田玉翠 卢丹 +2 位作者 魏薇 侯东敏 代荫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502-1505,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不孕女性妊娠的影响及评估影响术后妊娠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2010年12月与前瞻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31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22例在...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不孕女性妊娠的影响及评估影响术后妊娠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2010年12月与前瞻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31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22例在随访中,记录分析患者基本信息、肌瘤特征、术后随访数据(妊娠率、活产率等)。结果术后总妊娠率为50.8%(62/122),活产率为59.7%(40/67);随访病例中1例发生子宫瘢痕愈合不良;年龄是影响术后妊娠的危险因素〔RR=1.16,95%CI(1.08,1.24),P<0.001〕,而孕产史、不孕类型、不孕时间、肌瘤大小、数目、类型均不是影响术后妊娠率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肌瘤的不孕女性行肌瘤剔除术可增加妊娠率与活产率,术后妊娠率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故合并子宫肌瘤的不孕女性应积极行肌瘤剔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 子宫肌瘤剔除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预后和生育结局 被引量:38
10
作者 游艳琴 孟元光 +3 位作者 李立安 彭红梅 范文生 李亚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来评价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预后和生育结局。方法 2007年3月~2012年3月,673例浆膜下和肌壁间肌瘤患者接受了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指标为术后合并症,症状缓解,需要再次手术及生育结局。...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来评价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预后和生育结局。方法 2007年3月~2012年3月,673例浆膜下和肌壁间肌瘤患者接受了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指标为术后合并症,症状缓解,需要再次手术及生育结局。结果浆膜下肌瘤占42.4%,肌壁间肌瘤占57.6%,平均手术时间是96±41 min,平均失血量是128±46.2 ml,82.3%的患者在术后48 h出院,无近期并发症。2.3%的患者因肌瘤复发而接受了二次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有生育要求的297例患者中71%最终成功妊娠,剖宫产率为49.8%,阴道助产分娩8%,自然分娩率为42.2%,无子宫破裂。结论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保留了纤维假包膜,通过保留子宫肌层的完整性而增强了愈合,没有近期手术并发症,有较好的妊娠率和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 假包膜 生育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影响患者妊娠结局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65
11
作者 蔡兴苑 卢丹 +5 位作者 代荫梅 魏薇 盛洁 吴霞 郑萍 周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69-77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影响患者妊娠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妇科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并有生育要求204例,其中单发肌瘤133例,多发71例,观察患者术后宫内妊娠率、流产率、妊娠结局等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影响患者妊娠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妇科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并有生育要求204例,其中单发肌瘤133例,多发71例,观察患者术后宫内妊娠率、流产率、妊娠结局等情况,分析患者术后妊娠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0.5-3.5年,单发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率为64.0%(73/114),活产率为45.6%(52/114),流产率为14.9%(17/114),异位妊娠率为3.5%(4/114);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率为52.7%(29/55),活产率为43.6%(24/55),流产率为9.1%(5/55),异位妊娠率为0,2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率与患者年龄、肌瘤数目及肌瘤类型有关(P〈0.05),与BMI、盆腔粘连、肌瘤大小、术前宫腔形态及肌瘤是否复发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肌瘤数目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影响妊娠能力的危险因素(β=-0.344,OR=0.709,95%CI:0.606-0.829,P=0.000;β=0.228,OR=1.256,95%CI:0.995-1.585,P=0.051)。结论年龄和肌瘤数目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妊娠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 妊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比较分析 被引量:40
12
作者 赵仁峰 马刚 +2 位作者 陈昌益 莫伟英 林枚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76-478,共3页
目的:评价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75例(腹式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63例(腹腔镜A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子宫动... 目的:评价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75例(腹式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63例(腹腔镜A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63例(腹腔镜B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A组手术时间为86.56±38.71分钟,手术时间最长;腹腔镜B组次之,为78.02±29.87分钟;腹式组手术时间最短,为70.28±22.86分钟。3组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腹式组和腹腔镜A组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多于腹腔镜B组(P<0.01)。术后复发率3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腹腔镜B组复发率最低,其次为腹式组,腹腔镜A组术后复发率最高。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与常规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腹部无切口等优点,同时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术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 子宫动脉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后叶素或缩宫素在腹腔镜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3
13
作者 梅松原 刘艳庚 +3 位作者 韩秋丽 孙晓波 崔艳梅 那冠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9期801-80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垂体后叶素及缩宫素止血的优缺点。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6月对68例肌壁间子宫肌瘤施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2例为垂体后叶素组,切开浆膜层前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6 IU+0.9%氯化钠注射液10 ... 目的探讨腹腔镜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垂体后叶素及缩宫素止血的优缺点。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6月对68例肌壁间子宫肌瘤施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2例为垂体后叶素组,切开浆膜层前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6 IU+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36例为缩宫素组,注射缩宫素20 IU+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及用药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垂体后叶素组及缩宫素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减少[(69.8±18.0)min vs.(82.8±17.6)min,t=-3.008,P=0.004],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68.5±19.6)ml vs.(88.5±25.6)ml,t=-3.583,P=0.000],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小[(11.0±2.6)g/L vs.(12.5±2.9)g/L,t=-2.234,P=0.029]。术中用药后15 min,垂体后叶素组收缩压上升,显著高于缩宫素组[(152.0±8.5)mm Hg vs.(146.5±10.2)mm Hg,t=2.398,P=0.019],用药30 min和45 min后,垂体后叶素组与缩宫素组收缩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肌壁间子宫肌瘤切除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优于缩宫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 垂体后叶素 缩宫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式与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彩 李理 +2 位作者 李婕 梁洁 游泽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33-434,共2页
目的:比较阴式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后病率和盆腔感染差异,探索相应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2006年阴式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14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两种手术途径及术后并发症比较。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 目的:比较阴式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后病率和盆腔感染差异,探索相应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2006年阴式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14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两种手术途径及术后并发症比较。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单个肌瘤重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盆腔感染率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盆腔感染率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较高外,其余皆以腹式组较高。结论:两术式各有其优缺点,关键在于适合病例的选择;术前重视阴道准备、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后盆腔放置引流管,可预防或减少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 腹式子宫肌瘤剔除 盆腔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0
15
作者 张爱荣 孔北华 +1 位作者 张萍 刘延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97-49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40例手术全部成功,其中浆膜下肌瘤22例、壁间肌瘤18例,肌瘤直径4~8 cm.手术平均时间88.13±30.44分钟.术中出血91.27±83...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40例手术全部成功,其中浆膜下肌瘤22例、壁间肌瘤18例,肌瘤直径4~8 cm.手术平均时间88.13±30.44分钟.术中出血91.27±83.41 ml.术后体温最高37.8 ℃,2天后恢复正常,术后住院4.87±1.20天.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其优点是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沈立翡 朱岚 +2 位作者 瞿鹭 喇端端 龙雯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myomectomy,LAM)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意义。方法2007年7月-2008年7月30例行LAM,与同期13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进行对比分...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myomectomy,LAM)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意义。方法2007年7月-2008年7月30例行LAM,与同期13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LAM组术中出血量(73±28)ml与LM组(81±27)ml无统计学差异(t=1.453,P=0.148),2组手术时间(t=-0.741,P=0.460)、术后病率(χ^2=0.000,P=1.000)、术后肛门排气时间(t=0.000,P=1.000)、中转开腹率(0vs12.3%,P=1.000)、并发症发生率(LM组2例,LAM组0例,P=1.000)、术后复发率(LM组8例,LAM组1例,χ^2=0.027,P=0.86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AM治疗子宫肌瘤与LM疗效相当,但LAM可以较LM剔除体积更大、数目更多、生长部位更复杂的子宫肌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小切口 子宫肌瘤剔除 子宫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式、阴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39
17
作者 肖青 唐家龄 +2 位作者 薛素华 于佳 周龙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目的 评价腹式、阴式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 方法 回顾分析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89例 (腹式组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34例 (阴式组 )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6 2例 (腹腔镜组 )的临床资料。 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 目的 评价腹式、阴式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 方法 回顾分析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89例 (腹式组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34例 (阴式组 )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6 2例 (腹腔镜组 )的临床资料。 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 (12 3 7± 5 6 7)min ,手术时间最长 ;腹式组次之 ,为 (90 5± 31 1)min ;阴式组手术时间最短 ,为 (6 0 7± 2 0 5 )min ;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腹腔镜组与腹式组之间术中失血量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但明显多于阴式组 (P <0 0 5 ) ;腹腔镜组与阴式组之间剔除的肌瘤单个平均重量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但明显轻于腹式组 (P <0 0 5 )。 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腹部无切口等优点 ,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适应证更为广泛 ,剔除的肌瘤平均重量最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剔除 腹腔镜 腹式 阴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56
18
作者 张德喜 冯骐 葛迎春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50-952,共3页
目的:对腹腔镜、宫腔镜与开腹手术三种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及随访资料完整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38例,宫腔镜手术36例,开腹手术46例。对不同手术方式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 目的:对腹腔镜、宫腔镜与开腹手术三种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及随访资料完整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38例,宫腔镜手术36例,开腹手术46例。对不同手术方式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和宫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而腹腔镜组与宫腔镜组各项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可以使患者创伤少、痛苦小、住院时间短,建议推广开展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宫腔镜 开腹手 子宫肌瘤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超声在腹腔镜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2
19
作者 潘凌云 顾红 +2 位作者 况秀清 温文 袁巧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剔除子宫多发肌瘤术中应用阴道超声减少肌瘤残留及降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1月一2011年12月85例多发子宫肌瘤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阴道超声引导腹腔镜组(n=42)与腹腔镜组(n=43)。阴道超声引导腹腔镜组于...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剔除子宫多发肌瘤术中应用阴道超声减少肌瘤残留及降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1月一2011年12月85例多发子宫肌瘤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阴道超声引导腹腔镜组(n=42)与腹腔镜组(n=43)。阴道超声引导腹腔镜组于腹腔镜手术后经阴道超声引导将残留的子宫肌瘤继续在腔镜下剔除。结果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阴道超声引导腹腔镜组术中发现11枚残留肌瘤,均为肌壁间肌瘤,肌瘤直径1.5—2.5cm。腹腔镜组7例复发(16.3%,7/43),阴道超声引导腹腔镜组1例复发(2.4%,1/42),均为肌壁间肌瘤,2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3.321,P=0.068)。结论阴道超声引导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肌瘤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超声 子宫平滑肌瘤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银雪 应瑜 +2 位作者 章君华 王旭颖 杨慧燕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3-184,共2页
目的:通过比较阴式、腹式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评价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38例(阴式组)、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31例(腹式组)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29例(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 目的:通过比较阴式、腹式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评价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38例(阴式组)、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31例(腹式组)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29例(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对3组围手术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阴式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腹式组(P<0.05),与腹腔镜组相当(P>0.05);手术时间长于腹式组(P<0.05)而短于腹腔镜组;住院费用和手术费用明显低于腹腔镜组(P<0.01),与腹式组相当(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腹部无切口等优点,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剔除 阴式 腹式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