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CTGF、PGE2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宫腔粘连的关系
1
作者 马松雅 魏松辉 陶月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2996-2999,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前列腺素E2(PGE2)与子宫肌瘤患者剔除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5例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 目的探究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前列腺素E2(PGE2)与子宫肌瘤患者剔除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5例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宫腔粘连将患者分为发生宫腔粘连组和未发生宫腔粘连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CTGF、PGE2水平,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肌瘤患者剔除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血清CTGF、PGE2对子宫肌瘤患者剔除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应用价值。结果经过6个月的随访,共有3例患者失访,在152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中,术后发生宫腔粘连45例,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为29.61%。发生宫腔粘连组患者子宫手术史、术后用药情况与未发生宫腔粘连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宫腔粘连组的血清CTGF、PGE2水平均较未发生宫腔粘连组患者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具有子宫手术史、术后未坚持用药、血清CTGF及PGE2水平均为影响子宫肌瘤患者剔除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CTGF、PGE2水平及两者联合预测子宫肌瘤患者剔除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84、0.771、0.805,特异度分别为79.69%、76.24%、81.45%,灵敏度分别为78.22%、77.93%、84.51%,联合检测AUC值、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血清CTGF、PGE2水平与子宫肌瘤患者剔除术后发生宫腔粘连具有一定关联,联合以上两个指标可帮助预测子宫肌瘤患者剔除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前列腺素E2 子宫肌瘤 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瘤消胶囊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卵巢及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敏 方月兰 胡军武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宫瘤消胶囊辅助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切除术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 目的探讨宫瘤消胶囊辅助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切除术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手术前后卵巢功能、性功能变化;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3个月两组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均较术前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性欲、性唤起、性高潮、性心理、性行为中异常症状比例、配偶射精时间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性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并发感染2例、泌尿系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分别为3、2例,12.5%,两组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瘤消胶囊配合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效果较好,可改善卵巢功能和性激素水平,且不升高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瘤消胶囊 子宫切除 围绝经期 卵巢功能 性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切除术9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程忠平 胡丽萍 +5 位作者 陈晓残 沈根娣 帅桂珍 季芳 瞿晓燕 康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和疗效。 方法 通过对子宫切口设计、组织分离 剥离器使用、肌瘤营养血管处理等手术技巧和手术器械的改进 ,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 91例。根据术前B超检测 ,分成肌瘤径线≥ 70mm组...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和疗效。 方法 通过对子宫切口设计、组织分离 剥离器使用、肌瘤营养血管处理等手术技巧和手术器械的改进 ,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 91例。根据术前B超检测 ,分成肌瘤径线≥ 70mm组和 <70mm组。 结果 术中共发现肌瘤 10 2个 ,其中肌壁间肌瘤 73个 (71 6 % )。手术时间为 (116 1± 4 5 7)min ,出血量 (81 7± 4 1 7)ml,术后住院时间 (8 0± 2 8)天 ,术后最高体温 (37 9± 0 5 )℃。肌瘤径线≥ 70mm组术中出血量 (95 2± 4 2 0 )ml ,<70mm组 (6 5 6± 31 7)ml(t=2 35 ,P <0 0 5 ) ;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 (119 1± 4 4 2 )min和 (112 9± 33 4 )min ,(t=0 6 9,P >0 0 5 )。 结论 腹腔镜改良子宫肌瘤切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 ,即使较大径线的子宫肌瘤也能达到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肌瘤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镇痛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钢 饶景子 徐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329-2331,2355,共4页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镇痛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妇科60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以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蛛网膜下腔阻滞+静脉自控镇...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镇痛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妇科60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以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蛛网膜下腔阻滞+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给予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镇痛。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Ramasay镇静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质量恢复量表(QoR-15)评分、不良反应及镇痛满意率。结果:术后6 h、术后12 h和术后24 h,观察组SpO2均高于对照组,HR、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Rama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疼痛及QoR-15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镇痛可改善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改善其术后恢复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阻滞 硬膜外阻滞 子宫肌瘤切除 麻醉效果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进行宫腔镜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4
5
作者 程昌功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4期46-47,共2页
目的 :对比对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进行宫腔镜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44例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76例患)和B组(68例患者)。对A组患者进行宫腔... 目的 :对比对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进行宫腔镜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44例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76例患)和B组(68例患者)。对A组患者进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对B组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其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结果 :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较短,其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其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较低(P <0.05)。结论 :与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对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进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效果显著,可缩短其手术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其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黏膜下大肌瘤 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阴式大子宫切除3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沙立春 卜岚 +1 位作者 范颖 李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55-256,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大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320例子宫增大如12—20孕周、子宫肌腺症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手术时间、出血量、副损伤及术后病率进行分析。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无中转开腹。子宫重310,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大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320例子宫增大如12—20孕周、子宫肌腺症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手术时间、出血量、副损伤及术后病率进行分析。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无中转开腹。子宫重310,1350g,(580.0±72.3)g。手术时间65—110min,(99.6±35.2)min,出血量100—400ml,(195.6±72.2)ml,术后住院时间4—8d,(5.5±1.2)d。术后病率1.6%(5/320)。297例术后随访2—24个月,平均4.6月,阴道残端愈合良好,无并发症。结论对部分因良性病变≥12孕周子宫,术者具有熟练腹腔镜、阴式手术操作经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3D-SHG测量指导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清 王玉 +1 位作者 张静 蔡爱露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19-1021,1025,共4页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宫腔造影(3D-SHG)测量子宫纵隔长度,对切除子宫纵隔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子宫纵隔的患者,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并对纵隔进行宫腔内的测量,指导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结果根据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测...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宫腔造影(3D-SHG)测量子宫纵隔长度,对切除子宫纵隔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子宫纵隔的患者,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并对纵隔进行宫腔内的测量,指导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结果根据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测量的子宫纵隔长度及宽度进行切除,经术中腹腔镜监测,可达到完整切除纵隔及避免副损伤的目的。结论3D-SHG可对子宫纵隔进行术前宫腔内的测量,其测量结果对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具有指导作用,增加了手术切除纵隔组织的准确性,安全性,认为可代替常规的腹腔镜及超声等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子宫切除 三维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水囊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8
作者 吴海燕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7期1244-1245,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水囊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清远市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宫腔水囊联... 目的探讨宫腔水囊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清远市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宫腔水囊联合腹腔镜剔除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肌瘤遗漏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肌瘤遗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患者,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放置宫腔内水囊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减少子宫肌瘤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水囊 子宫肌瘤剔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8例报告
9
作者 邱晓云 梁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8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子宫切除 颈恶性病变 圆韧带 子宫肌瘤 卵巢固有韧带 颈刮片 阔韧带后叶 骶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电切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豫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2期83-85,共3页
目的观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电切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HER)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科行HER的患者共98例为观察对象,术后随访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HER手术总有效率为92.86%;术后PBAC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 目的观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电切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HER)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科行HER的患者共98例为观察对象,术后随访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HER手术总有效率为92.86%;术后PBAC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HGB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 HER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切镜 子宫内膜切除 异常 子宫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宫腔电切术治疗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11
作者 王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8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评价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宫腔电切术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9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子宫肌瘤常规开腹手术,实验组患者实施宫腔电切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评价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宫腔电切术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9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子宫肌瘤常规开腹手术,实验组患者实施宫腔电切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57.86±10.35)、(93.52±12.69)min;术后肛门排气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19.24±5.24)、(34.62±8.56)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01±0.85)、(4.23±0.94)d;术后住院接受恢复治疗时间分别为(5.15±1.17)、(8.68±1.73)d,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6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宫腔电切术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黏膜下肌瘤 电切术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肌注射益母草注射液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惠莹 戴玉兰 黄巧珍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层注射益母草注射液预处理后行子宫肌瘤切除对术中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术中于瘤体基底子宫肌层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 ml预... [目的]探讨子宫肌层注射益母草注射液预处理后行子宫肌瘤切除对术中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术中于瘤体基底子宫肌层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 ml预处理后行肌瘤切除术,对照组50例不作任何预处理术中直接切除肌瘤,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改变、患者自觉不适主观症状及术后血红蛋白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中血压、心率无明显波动,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肌层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 ml预处理后再行子宫肌瘤切除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对血压、心率无明显影响,安全且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注射液 子宫肌瘤切除 肌注射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宫腔粘连2例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宁 许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7期667-669,共3页
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因具有操作简便、止血迅速有效、可以保留子宫等优点逐渐应用于临床。在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宫颈妊娠、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剖宫产瘢痕妊娠等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 粘连 栓塞术后 产瘢痕妊娠 ARTERY 子宫腺肌病 保留子宫 子宫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中对子宫肌瘤的处理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丽丽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3期101-,103,共2页
目的根据术中及术后出血情况分析,探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20例为观察组,20例单纯行剖宫产术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在术中... 目的根据术中及术后出血情况分析,探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20例为观察组,20例单纯行剖宫产术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在术中、术后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等各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只要指征及方法得当.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可行及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在宫腔内切除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宫腔照射治疗良性子宫出血46例
15
作者 罗文敏 《现代医院》 2005年第7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微波宫腔照射治疗子宫出血近期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所有病例均确诊为良性子宫出血。治疗组46例,使用国产微波治疗仪治疗,将圆柱形微波照射探头置于宫腔内,热凝破坏子宫内膜,对照组39例口服妇康片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近期... 目的探讨微波宫腔照射治疗子宫出血近期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所有病例均确诊为良性子宫出血。治疗组46例,使用国产微波治疗仪治疗,将圆柱形微波照射探头置于宫腔内,热凝破坏子宫内膜,对照组39例口服妇康片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100%,远期为89.8%;对照组近期为64.2%,远期5.7%,两组近远期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仅1例轻微副作用。结论宫腔内微波照射治疗无生育要求的良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安全,可减少子宫被切除的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疗法 照射 良性子宫出血 子宫切除 凝血功能 子宫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患者宫腔粘连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素霞 付秀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9期3548-3551,共4页
目的统计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状况,并分析宫腔粘连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漯河市郾城区中医院接受宫腔镜息肉切除术的13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所有患者宫腔粘连发生状况并分组,... 目的统计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状况,并分析宫腔粘连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漯河市郾城区中医院接受宫腔镜息肉切除术的13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所有患者宫腔粘连发生状况并分组,询问并记录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设计临床资料填写表,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找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影响因素。结果宫腔镜息肉切除术治疗后6个月,13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20例发生宫腔粘连,发生率为15.38%;发生组刮宫史、多发息肉及宫内节育器占比高于未发生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年龄、体重指数、孕次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刮宫史、多发息肉、宫内节育器及血清TGF-β1水平高是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息肉切除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较高,而刮宫史、多发息肉、宫内节育器及血清TGF-β1水平高是患者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镜息肉切除 粘连 内节育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式子宫切除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傅思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2期76-77,共2页
通过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方法和经验,得出结论,经阴道子宫切除创伤小,腹腔干扰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疼痛轻、病率低,住院日短,腹壁不留疤痕,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术式。
关键词 子宫切除 阴道式 子宫肌瘤 腺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缩宫合剂对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颖仪 谭同焕 +1 位作者 冯文栋 郭慧梅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264-1266,共3页
目的探究用自拟缩宫合剂治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收治的60例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激素治... 目的探究用自拟缩宫合剂治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收治的60例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激素治疗,治疗组则给予自拟缩宫合剂内服,3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并记录术后月经情况,评估治疗前后宫腔镜下粘连评分,随访1年后统计患者术后妊娠时间、例数。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月经情况均有所改善,以治疗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其经量改善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宫腔粘连评分显著降低,而子宫内膜厚度则有所增加,以治疗组的变化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治疗组患者TCRA术与首次妊娠间隔时间(8.54±0.72)个月与对照组(10.55±1.26)个月相比明显缩短,妊娠例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缩宫合剂治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患者疗效肯定,利于调节月经,改善宫腔粘连,提高妊娠率,凸显出中药治疗宫腔内病变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粘连 粘连切除 合剂 中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超声诊断 被引量:3
19
作者 魏绪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价值。方法52例疑似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行经阴道超声(TVS)、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TVS-SHG)、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观察超声诊断符合率、子宫的超声表现、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超声表现。结果5...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价值。方法52例疑似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行经阴道超声(TVS)、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TVS-SHG)、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观察超声诊断符合率、子宫的超声表现、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超声表现。结果52例患者均经超声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其中4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5%(45/52)。误诊7例,误诊率为13.5%(7/52),其中内膜息肉4例,肌壁间肌瘤2例,人流术后残余1例。经CDFI检查52例,显示彩色血流52例,血流检出率为100.0%(52/52)。经TVS-SHG检查15例,诊断符合率为100.0%(15/15)。宫腔线Y状分离、弯曲、中断或消失,宫腔间见异常回声团块,等回声肌瘤充满宫腔时,子宫内膜不易分辨。宫腔积液时,肌瘤的大部分可被液性暗区包绕,可显示子宫内膜与瘤体的关系。4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患者中,单发性35例,多发性10例,肌瘤直径4~36 mm,平均肌瘤直径16 mm。①低回声团块,大部分瘤体内回声较均匀,部分瘤体间可有散在的小暗区。共39例,占75.0%(39/52)。②高回声团块伴蜂窝状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共10例,占19.2%(10/52)。③中等回声团块,共6例,占11.5%(6/52)。在瘤体周边可见彩色鲜明的血流回声,当带蒂瘤体延伸入宫颈口时可见其周边环绕走行的血管,瘤体根部可见与宫体肌层相延续。52例均显示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0.43~0.79,平均RI 0.61,A/B 1.80~7.50,平均A/B 3.50。在充满液体的宫腔内,可见肌瘤呈圆形、葡萄状等多种形态,有蒂的小肌瘤可在液体内飘动。隐藏在内膜下的小肌瘤亦可显露无遗,其中对子宫内膜基底层的连续性中断尤其清晰,可明确与内膜息肉、内膜团块状增生等相鉴别。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能有效对子宫黏膜下肌瘤进行诊断,结合TVSSHG、CDFI,可提高诊断符合率。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应与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息肉、人工流产后残留等疾病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黏膜下肌瘤 阴道超声 经阴道超声造影术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瘤性息肉2例报告
20
作者 牛翠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6-106,共1页
患者1,女,63岁,因发现宫腔占位1年余于2013年5月29日入院。自然绝经4年,1年余前当地体检超声提示宫腔占位,考虑子宫肌瘤,嘱随诊。于2013年4月来我院复查超声提示:宫腔内偏高回声团,息肉可能性大;子宫肌壁低回声结节,小肌瘤不除外。既... 患者1,女,63岁,因发现宫腔占位1年余于2013年5月29日入院。自然绝经4年,1年余前当地体检超声提示宫腔占位,考虑子宫肌瘤,嘱随诊。于2013年4月来我院复查超声提示:宫腔内偏高回声团,息肉可能性大;子宫肌壁低回声结节,小肌瘤不除外。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2年前因乳腺癌行手术治疗,术后化疗8个疗程,并长期口服他莫昔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高回声团 阴道超声 子宫肌壁 他莫昔芬 低回声结节 自然绝经 颈管 赘生物 双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