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雌二醇和催产素对乏情期绵羊子宫肌电活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跃民 Fielden +2 位作者 E.D. Carr D.H.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18-524,共7页
用微电极技术研究了4只乏情期绵羊自发性和激素诱导性子宫肌电图(EMG),并同时测定了血浆17β-雌二醇(E_2β)和孕酮(P_4)的水平。自发性子宫肌电图呈节率性静、动复合波丛的基础图型,平均峰电位频率为682次/小时,幅度190μV,子宫运动比率... 用微电极技术研究了4只乏情期绵羊自发性和激素诱导性子宫肌电图(EMG),并同时测定了血浆17β-雌二醇(E_2β)和孕酮(P_4)的水平。自发性子宫肌电图呈节率性静、动复合波丛的基础图型,平均峰电位频率为682次/小时,幅度190μV,子宫运动比率(MR)7.3%。催产素(OXT)可激发频率达1725次/小时,维持1小时,使基础波丛变为活动性单一波丛,MR=8.4%(P<0.05)。苯甲酸雌二醇(E_2)则对基础波丛呈抑制/兴奋双向作用,即先抑制约7小时后,再使幅度(925μV)和频率(2500次/小时)都增加长达3日之久的兴奋作用,MR=64.7%(P<0.01)。应用E_2后10小时血浆E_2β水平达22.50pg/ml,明显高于基础水平(10.50pg/ml)(P<0.01),而P_4基础水平均为0.3625ng/ml,其它各阶段E_2β、P_4浓度变化都不明显。在E_2兴奋阶段OXT可使其频率于数秒内即测得持续约45分钟的进一步高度触发(6000次/小时),EMG呈极强活性(MR=150%),与单独使用OXT和E_2相比差异极显著。结论:E_2和OXT在临床上配合应用能较强兴奋子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电 绵羊 乏情期 催产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情季节绵羊子宫肌电周期性活动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跃民 Fiel.,ED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12-418,共7页
本文研究了绵羊发情周期的子宫肌电图(EMG),同时测定了血浆17β—雌二醇(E2β)和孕酮(P4)的水平,并分析了激素与子宫EMG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1.发情周期子宫EMG活性指标中电位波丛(Burst)所含峰电位... 本文研究了绵羊发情周期的子宫肌电图(EMG),同时测定了血浆17β—雌二醇(E2β)和孕酮(P4)的水平,并分析了激素与子宫EMG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1.发情周期子宫EMG活性指标中电位波丛(Burst)所含峰电位(Spike)的数量和幅度(Amplitude)与E2β的浓度升高呈正比,与P4的升高呈反比。2.发情周期各阶段的子宫EMG呈现节律性静、动复合电位波丛(Com-plexes);间情期的动波丛(EpisodeofActivity)持续时间短,频率少;发情期的动波丛持续时间长,频率高。3.发情期子宫颈、左右子宫角和宫管接合部四个不同位点电极的EMG,都以静、动复合波丛为基础,起搏趋于同步,活动协调一致;间情期各位点动波丛的起搏时间差距增大。结果表明:发情周期雌、孕激素分别发挥兴奋和抑制子宫EMG的作用,但孕激素的抑制呈主导作用,孕激素撤退才是雌激素兴奋子宫EMG的前提;子宫EMG的静、动复合波丛是不依赖于雌、孕激素存在的固有节律性活动,雌、孕激素作用于这种基础波丛,使子宫各部位EMG保持协调一致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电 绵羊 发情周期 激素 周期性活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通道体表子宫肌电(EHG)数据采集系统
3
作者 李刚 王铜 +1 位作者 姜苇 王越 《电子产品世界》 2007年第C00期139-143,共5页
为了提高体表子宫肌电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根据近些年电子技术的发展,对我们原有系统作出的重大改进。本系统模拟电路部分采用了新型的生物前置放大器、高速的多路模拟开关及高速高精度的模数转换器AD7674。数字部分以性能优良的ADuc... 为了提高体表子宫肌电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根据近些年电子技术的发展,对我们原有系统作出的重大改进。本系统模拟电路部分采用了新型的生物前置放大器、高速的多路模拟开关及高速高精度的模数转换器AD7674。数字部分以性能优良的ADuc847为核心,配以大容量的存储器RAM628128,配合USB通信技术。上位机采用Visualc++6.0进行开发,图形用户界面(GUI)提供了友好的人机交流。使用结果表明:整个系统结构简单,高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电 生物前置放大器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