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经牵涉区皮下局麻药抑制大鼠子宫炎性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铮铮
陆晓媛
张励才
-
机构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
徐州医学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134,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8137124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BK2012580)
-
文摘
目的探讨经牵涉区皮下施加局麻药抑制子宫痛的可行性,为临床内脏痛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参考途径和实验依据。方法 5%Formalin 1.0 ml导入SD大鼠子宫腔内制作子宫痛模型,经牵涉区皮下给予0.5%的利多卡因0.3 ml实施镇痛,观测各组动物的内脏痛评分及其与子宫相关脊髓节段的Fos表达量,比较不同途径给药对子宫痛的镇痛效应。结果经牵涉皮区给予局麻药与经非牵涉区给予局麻药或不予镇痛组相比,内脏痛行为评分明显降低,与子宫相关的脊髓节段Fos表达量也同步下降。结论该研究从整体行为和物质分子两个层面提示经牵涉区皮下施加合理的干预因素有可能减轻内脏痛。
-
关键词
子宫痛
牵涉区
局麻药
镇痛
行为学
FOS表达
-
Keywords
metralgia
referred area
local anesthetic
analgesia
behavior
fos expression
-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R441.1
[医药卫生—诊断学]
-
-
题名帕瑞昔布钠在经产妇剖宫产术后减轻子宫收缩痛的观察
被引量:26
- 2
-
-
作者
徐一刚
孙正英
孙杰
钱燕宁
-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麻醉科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妇产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85-887,共3页
-
文摘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在经产妇剖宫产术后减轻子宫收缩痛的作用。方法选取需择期剖宫产手术经产妇80例,ASAⅠ或Ⅱ级,单胎足月,随机均分为两组:帕瑞昔布钠组(P组),帕瑞昔布钠40m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5ml;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5ml,分别于胎儿娩出断脐后静脉推注(大于1min),术后接硬膜外镇痛泵。术后如出现子宫收缩疼痛,可肌注哌替啶50mg。记录胎儿娩出后子宫复旧程度,术中是否应用其他缩宫药物;记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产后2、4、8和24h子宫收缩疼痛(VAS)评分和睡眠情况。有无应用哌替啶及计算产后24h出血量。结果两组子宫复旧程度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两组含服米索前列腺素片及其他宫缩药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术后2、4、8h子宫收缩痛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P组睡眠质量明显好于C组(P<0.05);P组需要肌注哌替啶的例数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间产后24h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瑞昔布钠可减轻经产妇产后子宫收缩痛,而不增加产后24h出血量和不良反应。
-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经产妇
子宫收缩痛
-
Keywords
Parecoxib
Multipara
Uterus contraction pain
-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
-
题名牵涉区皮下电刺激减轻大鼠子宫炎性痛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飞
张为光
张励才
赵序利
-
机构
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疼痛科
徐州医学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立医院
-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4-307,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牵涉区皮下电刺激对大鼠子宫炎性痛的影响。方法:建立Formalin子宫炎性痛模型后,在子宫炎性痛牵涉区皮下电针施加不同频率(2 Hz、100 Hz、2/100 Hz)电刺激,通过疼痛行为学评分观察电刺激牵涉区后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变化。结果:与Formalin组相比,Formalin+牵涉区电刺激组大鼠疼痛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P<0.01),而以2/100 Hz电刺激最为明显。结论:牵涉区皮下电刺激可以减轻大鼠子宫炎性痛。
-
关键词
牵涉区
电刺激
子宫炎性痛
-
Keywords
Referred area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flammatory pain
-
分类号
R711.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
-
题名后路腰方肌阻滞对二次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痛的影响
被引量:12
- 4
-
-
作者
鲁学文
刘月江
纪久雨
翟盼盼
段满林
-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学院东部战区总医院麻醉科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麻醉科
-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47-1051,共5页
-
文摘
目的观察后路腰方肌阻滞(QLB)对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子宫复旧痛及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12月因瘢痕子宫行二次剖宫产产妇73例,年龄22~40岁,体重50~90 kg,ASAⅠ或Ⅱ级,单胎足月妊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7)。观察组术毕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后路QLB,对照组模仿观察组超声下寻找腰方肌但不给药。术后24 h和48 h随访并记录产妇子宫复旧痛评分(VAS疼痛评分)和镇痛泵按压次数,并完成术后恢复量表(QoR-40)问卷,以及记录术后初次母乳喂养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首次进食时间,以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4 h内及24~48 h最严重及最轻微子宫复旧痛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术后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及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术后恢复量表问卷得分明显升高,术后初次母乳喂养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首次进食时间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腰方肌阻滞可降低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48 h内子宫复旧痛程度,缩短初次母乳喂养时间,减少术后阿片药物用量并促进产妇术后早期恢复。
-
关键词
腰方肌阻滞
剖宫产
子宫复旧痛
母乳喂养
术后恢复
-
Keywords
Quadratus lumborum block
Cesarean section
Uterine involution pain
Brest feeding
Postoperative recovery
-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
-
题名左炔诺孕酮T形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46例分析
被引量:33
- 5
-
-
作者
张菱
张亚杰
宫美轩
王建业
-
机构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
-
出处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42-744,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宫腔内放置含左炔诺孕酮的T形宫内节育器(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患子宫腺肌病的已育妇女,选择月经周期第5—8天放置左炔诺孕酮T形宫内节育器。分别在放置前、放置后3个月、12个月观察其月经量、血红蛋白、痛经、子宫体积及血清中FSH、LH、E2水平的变化。结果:放置左炔诺孕酮T形宫内节育器后,患者的月经量较放置前明显减少(P〈0.01),18例患者出现时间长短不等的闭经;血红蛋白较放置前无明显增加(P〉0.05);痛经明显减轻(P〈0.01);子宫体积较放置前明显缩小(P〈0.05);血清FSH、LH、E2水平较放置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T形宫内节育器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痛
左炔诺孕酮
宫内节育器
-
Keywords
Adanomyosis Levonorgestrel(LNG)
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
-
分类号
R711.74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
-
题名改变体位减轻宫缩痛
被引量:3
- 6
-
-
作者
赵玉梅
-
机构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
-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6期9-9,共1页
-
文摘
临床上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常用缩宫素10 U或20 U加入液体内静脉滴注,其机制主要是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压迫子宫肌层内血管止血,以有效预防术后出血。但该药起效快,引起的子宫强直性收缩会产生强烈的子宫收缩痛,令产妇难以忍受。
-
关键词
改变体位
子宫强直性收缩
宫缩痛
减轻
剖宫产术后
子宫收缩痛
静脉滴注
术后出血
-
分类号
R681.55
[医药卫生—骨科学]
-
-
题名环泊酚复合纳布啡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 7
-
-
作者
胡泽凡
岳定雄
胡忠诚
张凯
马建
李琳
-
机构
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28-1331,共4页
-
文摘
随着舒适化医疗的推广,无痛人工流产术应用越来越广泛^([1])。丙泊酚具有起效迅速、代谢快、苏醒完全等特点,是无痛人工流产术、无痛胃肠镜检查、无痛取卵、无痛宫腔镜检查等门诊短小手术麻醉的主要静脉麻醉药^([2])。但丙泊酚所致的注射痛、呼吸抑制、低血压、低血氧等不良事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3])。由于丙泊酚无镇痛作用^([4]),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中复合纳布啡虽然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以及缓解术后子宫收缩痛^([5])。
-
关键词
无痛人工流产术
静脉麻醉药
呼吸抑制
子宫收缩痛
纳布啡
注射痛
无痛胃肠镜检查
短小手术
-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
-
题名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效果
被引量:21
- 8
-
-
作者
夏凡
沈晓凤
张瑶
徐世琴
-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0-501,共2页
-
文摘
丙泊酚是一种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快的非巴比妥类的短效静脉麻醉药;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时单独使用用量较大,常会引起患者呼吸抑制,并且镇痛效果不全,术后也会产生子宫收缩痛,需要与其他类型的镇痛药物复合使用以满足术中及术后镇痛的需要。丙泊酚和其他麻醉药物如芬太尼等混合使用虽然镇痛效果良好,但是均会产生对循环与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因而在临床上不能广泛应用。
-
关键词
人工流产手术
地佐辛
镇痛效果
子宫收缩痛
短效静脉麻醉药
呼吸抑制
作用时间
复合使用
体动反应
镇痛药物
-
分类号
R169.42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题名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诊刮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 9
-
-
作者
孙煜
广继华
刘庆鑫
杨帆
王星
-
机构
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麻醉科
-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22-1124,共3页
-
文摘
宫腔镜检查是早期发现和诊治子宫病变的一种最为直观准确的方式,麻醉要求起效、苏醒迅速,镇痛完善[1]。丙泊酚起效快、停药后意识恢复快,广泛应用于宫腔镜诊刮术中,但作为一种短效麻醉诱导药物,剂量增加时容易出现低血压、呼吸暂停等不良反应,临床中常联合其他镇痛药物减少该药用量,羟考酮是一种μ和κ阿片受体激动药,对子宫收缩痛效果明显。近年来国内关于宫腔镜手术应用羟考酮的研究,其剂量通常在0.02~0.06 mg/kg[2]。本文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检查诊刮术的镇痛效果,旨在寻找更加有效和安全的剂量,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诊刮术
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手术
羟考酮
呼吸暂停
意识恢复
子宫收缩痛
镇痛效果
-
分类号
R7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