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术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韩丽萍 高美 +3 位作者 刘艳杰 边爱平 赵倩 李萌萌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术的手术指征、适用范围、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1年11月行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术20例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40岁(34~47岁),术前子宫大于12周者6例,合并贫血、高血压等内科疾病...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术的手术指征、适用范围、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1年11月行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术20例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40岁(34~47岁),术前子宫大于12周者6例,合并贫血、高血压等内科疾病者4例,既往有腹腔镜手术史者4例。结果 2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术患者中,无1例中转开腹或死亡,手术时间平均85min(50~14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60mL(30~18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3~7d)。结论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手术技巧,可使得此种术式产生令人较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 子宫次全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术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林群 汪俊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9-19,共1页
近年来随着妇科微创手术的观念引入,作为微创手术的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妇科疾病时运用也越发广泛。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SH)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妇科医师及患者的欢迎。我院近... 近年来随着妇科微创手术的观念引入,作为微创手术的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妇科疾病时运用也越发广泛。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SH)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妇科医师及患者的欢迎。我院近年来在进行子宫次全切术时广泛采用腹腔镜手术,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次全切术 腹腔镜手 临床分析 腹腔镜子宫 妇科微创手 妇科疾病 住院时间 妇科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巨大子宫次全切术探讨
3
作者 车璇 许胜峰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4期542-544,共3页
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进步,腹腔镜器械的发展,妇科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良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当子宫超过孕16周大时,占据盆腔空间大而影响腹腔镜手术视野,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或术中失血... 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进步,腹腔镜器械的发展,妇科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良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当子宫超过孕16周大时,占据盆腔空间大而影响腹腔镜手术视野,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或术中失血过多,有的病例仍需中转开腹或直接选择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器械 子宫次全切术 妇科腹腔镜手 子宫内膜异位症 妇科良性疾病 子宫肌瘤 卵巢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次全切术、子宫全切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0期3776-3777,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次全切术、子宫全切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卫辉市华新医院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A组患者接受子宫肌瘤剥除术,B组患... 目的探讨子宫次全切术、子宫全切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卫辉市华新医院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A组患者接受子宫肌瘤剥除术,B组患者接受子宫次全切术,C组患者接受子宫全切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比较3组手术治疗方案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E2、FSH、L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B组和C组患者FSH、LH水平高于治疗前,E2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B组患者FSH、LH水平高于A组,E2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C组患者E2、FSH、LH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C组患者E2水平低于A组,FSH、LH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子宫次全切术和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肌瘤比较,采用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内分泌功能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次全切术 子宫 子宫肌瘤剥除 内分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全切术与次全切术对非子宫脱垂良性疾病患者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姝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8期78-80,共3页
目的 浅析子宫全切术与次全切术对非子宫脱垂良性疾病患者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86例非子宫脱垂良性疾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全切组与次全切组,各43例。全切组接受子宫全切术治疗,次全切组接受子宫次全切术治疗。对... 目的 浅析子宫全切术与次全切术对非子宫脱垂良性疾病患者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86例非子宫脱垂良性疾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全切组与次全切组,各43例。全切组接受子宫全切术治疗,次全切组接受子宫次全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次全切组性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5.41±1.20)、(30.17±1.21)、(32.37±1.27)分,均高于明显全切组的(21.17±1.21)、(26.74±1.27)、(28.45±1.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全切组阴道脱垂、膀胱和直肠膨出、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2.33%、0、4.65%,均显著低于全切组的13.95%、9.30%、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非子宫脱垂良性疾病患者,子宫次全切术较全切术更能提升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保障术后盆底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子宫次全切术 子宫脱垂良性疾病 女性性生活质量 盆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地佐辛/芬太尼配伍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或全切术术后静脉镇痛中的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树群 姜辉 +2 位作者 李剑 熊俊成 吴艳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期68-72,77,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地佐辛与芬太尼配伍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或全切术术后静脉镇痛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6月于温州市人民医院就诊并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或全切术的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Ⅱ、Ⅲ、Ⅳ、Ⅴ组,每组30...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地佐辛与芬太尼配伍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或全切术术后静脉镇痛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6月于温州市人民医院就诊并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或全切术的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Ⅱ、Ⅲ、Ⅳ、Ⅴ组,每组30例,根据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方式按等效剂量原则配伍出5组不同剂量组合的术后静脉镇痛泵。Ⅰ组:地佐辛0.8 mg/kg加芬太尼0μg/kg,Ⅱ组:地佐辛0.6 mg/kg加芬太尼4μg/kg,Ⅲ组:地佐辛0.4 mg/kg加芬太尼8μg/kg,Ⅳ组:地佐辛0.2 mg/kg加芬太尼12μg/kg,Ⅴ组:地佐辛0 mg/kg加芬太尼16μg/kg。术毕,待患者清醒拔出气管导管后接静脉镇痛泵。分别观察各组术后1、4、8、12、24、48 h各时间点静脉镇痛、镇静效果、舒适度(BC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各组间比较,Ⅲ组VAS评分最低,镇痛效果最佳;Ⅲ组术后8 h VAS评分与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术后48 h VAS评分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镇静和昏迷(Ramsay)评分:各组间比较,Ⅲ组Ramsay评分最低;Ⅲ组术后4、8、12、24、48 h Ramsay评分分别与Ⅰ、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术后8 h Ramsay评分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术后24 h Ramsay评分与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BCS评分:各组间比较,Ⅲ组BCS评分最高,舒适度最好;Ⅲ组术后8 h BCS评分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术后12、24、48 h BCS评分分别与Ⅰ、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各组间比较,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少;Ⅲ组术后发生呕吐的概率与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与芬太尼配伍静脉镇痛可有效缓解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或全切术术后患者疼痛状况,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芬太尼 腹腔镜子宫 后静脉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全切与次全切对女性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骆春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7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子宫全切与次全切对女性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全切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次全切术。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 目的观察子宫全切与次全切对女性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全切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次全切术。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量表评分及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FSFI量表评分分别为(25.36±1.26)、(30.21±1.23)、(32.32±1.3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1.32±1.27)、(26.52±1.24)、(29.32±1.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 P<0.05)。结论子宫全切术与子宫次全切术均可治疗子宫疾病,行子宫次全切术患者预后明显优于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子宫次全切术 女性性生活质量 盆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