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林琳 陈素清 +2 位作者 刘达宾 刘照贞 陆婷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DUL)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治情况,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06年1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例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DUL患者,从临床情况、诊治、病理检查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 目的:探讨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DUL)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治情况,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06年1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例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DUL患者,从临床情况、诊治、病理检查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平均年龄37.75岁。3例经量增多及贫血,4例腹痛,3例无症状。术前被误诊为单发性子宫肌瘤1例、多发性子宫肌瘤5例及子宫腺肌病2例。2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6例行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仅1例见边界欠清的单发结节;余7例均见子宫肌层和(或)宫腔布满或多发结节,其中1例见肌壁间弥漫布满细小瘤样结节。8例病理检查均证实为DUL。结论:DUL临床表现无特殊,术前诊断困难,需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病理特点为子宫肌层呈弥漫性结节样增生,宫体全层被大小不等的平滑肌瘤累及,无细胞异型性和异常有丝分裂,无脉管内生长。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 子宫肌瘤 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吉洪 黎克全 彭松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DUL)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独采用HIFU治疗的20例DUL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后3天内采用MR检查评价疗效;治疗后3、6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子宫肌瘤症状量表(UFS)...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DUL)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独采用HIFU治疗的20例DUL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后3天内采用MR检查评价疗效;治疗后3、6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子宫肌瘤症状量表(UFS)评分随访;分析治疗中、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MRI显示20例患者消融体积(279.63±177.44)cm3,平均消融率为(32.35±3.74)%,治疗后3、6个月平均子宫体积缩小(24.87±5.08)%、(28.38±6.77)%;20例患者治疗前UFS为(18.25±4.38)分,治疗后3、6个月UFS分别减少(6.05±2.91)分、(7.60±3.52)分。治疗中20例(20/20,100%)患者均有治疗区疼痛,15例(15/20,75.00%)患者诉骶尾部疼痛,6例(6/20,30.00%)患者诉皮肤发烫;治疗后所有并发症均好转,未发生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结论 HIFU治疗DUL近期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平滑肌瘤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复发性多发子宫肌瘤的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综合征临床病案讨论 被引量:1
3
作者 豆于雅 姚远洋 +1 位作者 蒋璐频 王延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4-446,共3页
1 病历摘要患者,39岁,因两次子宫肌瘤剔除术后9年,经量增多1年,于2020年11月23日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平素月经周期28~30天,经期3~5天,整个经期需要10~15片卫生巾。11年前(2009年),患者因不孕、子宫肌瘤于外院行开腹... 1 病历摘要患者,39岁,因两次子宫肌瘤剔除术后9年,经量增多1年,于2020年11月23日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平素月经周期28~30天,经期3~5天,整个经期需要10~15片卫生巾。11年前(2009年),患者因不孕、子宫肌瘤于外院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肌瘤较大者7 cm左右。术后恢复可,避孕1年后自然妊娠。9年前(2011年),患者因孕39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外院行剖宫产术,同时再次因多发性肌瘤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肌瘤约5~7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剔除术 肾细胞癌 多发性肌瘤 临床 平滑肌瘤 自然妊娠 军医大学 月经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临床病理与生物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32
4
作者 宁燕 周先荣 +4 位作者 朱慧庭 王丽 曲玉清 朱勤 杨立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0-292,296,共4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 of the uterus,IVL)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期望更好地了解其生物学行为,为临床和病理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29例IVL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LABC法免疫组化检测desmin... 目的观察和分析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 of the uterus,IVL)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期望更好地了解其生物学行为,为临床和病理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29例IVL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LABC法免疫组化检测desmin、SMA、CD10、vimentin、CD34、ER、PR表达。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或子宫腺肌病,无1例怀疑为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手术中,29例均行冷冻切片检查且均正确诊断为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所有病例术后经石蜡包埋病理切片检查确诊。28例全子宫切除标本中,肿块均沿脉管腔穿出宫旁或浆膜下。获访的18例患者中,1例患者在肌瘤剥出术后两次复发,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后随访至今无复发,其余患者随访无复发。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脉管内的肿瘤细胞desmin、SMA均阳性;脉管内皮细胞CD34阳性。结论正确认识这种少见肿瘤的大体和剖面特点可减少误诊率,术中冷冻切片检查有助于提高术中诊断率和正确选择处理方式;由于肿瘤有潜在的复发性,患者术后长期随访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静脉内 平滑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MRI表现 被引量:14
5
作者 周清 马凤华 +3 位作者 刘佳 王雪珍 田晓梅 张国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3-248,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MRI常规检查及DW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及MRI资料,观察肿瘤的形态、部位、大小、信号及强化方式、DWI信号及ADC值等特征,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目的: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MRI常规检查及DW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及MRI资料,观察肿瘤的形态、部位、大小、信号及强化方式、DWI信号及ADC值等特征,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11例子宫IVL均位于子宫肌层或宫旁,直径9.2±2.5 cm;肿瘤形态不规则、在子宫肌层迂曲、穿梭及边界欠清晰7例(64%),形态规则、边界清晰4例(36%);质地呈完全实性10例(91%);T2WI均匀等略高信号4例(36%),不均高信号7例(64%);11例肿瘤均呈较明显强化,早期明显强化、延迟期仍明显强化7例(64%)。病灶内或病灶旁可见迂曲血管8例(73%)。肿瘤DWI等信号4例(36%),稍高信号6例(55%),高信号1例(9%),ADC均值1.383×10^(-3) mm^2,与正常子宫肌层ADC值(1.442×10^(-3) mm^2)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IVL典型MRI表现为子宫肌层或宫旁不规则迂曲、穿梭、实性肿块伴肿瘤内或瘤旁多发迂曲血管,DWI高或稍高信号,但ADC值无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静脉内平滑肌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及MRI诊断子宫平滑肌瘤病累及下腔静脉及右心腔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永梅 李宇 张兆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43-1246,共4页
目的观察子宫平滑肌瘤病累及下腔静脉及右侧心腔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8例病理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病累及下腔静脉及右侧心腔患者,回顾性分析术前CT及MRI表现。结果子宫平滑肌瘤病累及下腔静脉及右侧心腔CT及MRI影像学特点:病灶... 目的观察子宫平滑肌瘤病累及下腔静脉及右侧心腔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8例病理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病累及下腔静脉及右侧心腔患者,回顾性分析术前CT及MRI表现。结果子宫平滑肌瘤病累及下腔静脉及右侧心腔CT及MRI影像学特点:病灶大部分游离于静脉或心腔内,中等不均匀强化,病变与子宫静脉平滑肌瘤原发灶或复发灶相延续;累及右心腔时可见似"拐杖头"或"蛇头"状改变。子宫平滑肌瘤病的特异性表现为子宫或宫旁血管增粗、纡曲成团。结论 CT及MRI不仅可显示子宫平滑肌瘤病累及下腔静脉及右心受累范围,同时可以检出盆腔原发或复发病变,对指导治疗及评价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平滑肌瘤 腔静脉 右心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多发性肌瘤伴静脉内平滑肌瘤病1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姚伶俐 王志华 +2 位作者 牛俊杨 翁海燕 王晓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3-454,共2页
患者女性,41岁。因不规则阴道流血伴腹胀20余天于2009年6月入院。入院妇检:右侧附件区可触及不规则包块,境界欠清,似与子宫相连,可活动。B超及CT均提示右附件区肿块,拟诊"右卵巢恶性肿瘤"行手术。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 静脉内平滑肌瘤 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6例并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赵瑞皎 郭芳芳 +3 位作者 高英兰 赵跃武 孔令非 吴凯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93-1294,1297,共3页
目的 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子宫IVL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影像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年龄35~54岁,中位年龄45.5岁。3例以胸闷、胸痛、... 目的 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子宫IVL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影像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年龄35~54岁,中位年龄45.5岁。3例以胸闷、胸痛、头晕为主要临床表现,3例表现为盆腔包块伴月经异常。术中见子宫肌壁间结节状肿块,呈蠕虫状、条索样延伸到肌壁间静脉内,部分累及下腔静脉及右心房,切面实性,灰白色,质软,部分胶冻样。镜下肿瘤由梭形细胞构成,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间质血管丰富,伴明显水肿、黏液样变及玻璃样变。瘤细胞中SMA、desmin和H-Caldesmon均呈强阳性,不同程度表达ER和PR,不表达CD10、CD34、CD31和S-100蛋白;Ki-67增殖指数除1例为30%,其他约1%。结论 子宫IVL是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可累及心脏的良性疾病,具有特定的大体表现和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 心脏肿瘤 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伴发静脉内平滑肌瘤病(附1例报告)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敏丽 张生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42-1044,F0003,共4页
子宫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伴发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又被称为子宫绒毛叶状水泡状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是非常罕见的良性平滑肌瘤,指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同时累及血管,具有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特点[1-3]。2002年由Jordan等[1]首先报道,大体... 子宫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伴发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又被称为子宫绒毛叶状水泡状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是非常罕见的良性平滑肌瘤,指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同时累及血管,具有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特点[1-3]。2002年由Jordan等[1]首先报道,大体标本外观相似于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但显微镜检查发现累及血管。由于其不同寻常的外观易导致临床误诊误治,本研究以本院2014年诊断的1例患者为例,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其临床诊治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 静脉内平滑肌瘤 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与普通型平滑肌瘤中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文泽 马国涛 +6 位作者 肖雨 梁智勇 楼伟珍 李霁 赵大春 吴焕文 刘彤华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探索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及普通型平滑肌瘤(leiomyoma,LM)中表达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IVL,并匹... 目的探索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及普通型平滑肌瘤(leiomyoma,LM)中表达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IVL,并匹配10例LM作为对照,挑选存档组织块进行bcl-2和VEGFR-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肿瘤细胞的表达情况并与L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例IVL病例bc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全部呈中-强着色,阳性率100%;VEGFR-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9例呈中-强着色,1例阴性,阳性率95%。10例LM的bc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呈弱-中等着色,阳性率100%;而VEGFR-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则均为阴性,阳性率为0。结论 Bcl-2和VEGFR-3在IVL中均呈高表达,尤其VEGFR-3表达与LM有明显差异,提示IVL具有与LM不同的分子改变,而这些分子改变可能在IVL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 BCL-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及右侧心腔的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永胜 俞琳芽 +2 位作者 陈祖华 程凌霄 陈瑶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665-667,共3页
目的:探讨累及右侧心腔的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影像学征象,以提高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累及右侧心腔的IVL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在4例累及右侧心腔的IVL中,均有... 目的:探讨累及右侧心腔的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影像学征象,以提高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累及右侧心腔的IVL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在4例累及右侧心腔的IVL中,均有子宫肌瘤病史,1例子宫切除。胸片心影增大2例。超声检查,于髂静脉至右心腔探及连续性低回声区,其中右心腔内低回声团块,随心脏搏动而移动。CT平扫表现为下腔静脉增粗2例,右心房增大2例。增强后髂静脉至右心腔见连续性充盈缺损,其中子宫静脉受累3例,以右心腔内病灶为最大,最大径在3.0~9.8cm之间,其与管壁分界清.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其中3例静脉内病灶见条状血管影。重建后表现为游离于管腔内的充盈缺损.呈“萝卜根”样改变。结论:累及右侧心腔的IVL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瘤 子宫肿瘤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2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光 马凯 孙洪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1-712,共2页
对2例少见的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病例进行报道并探讨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2例患者均一期手术成功切除肿瘤,1例术前明确诊断,另1例术中偶然发现右卵巢内蚯蚓样肿瘤。IVL易被临床忽视,应注重术前检查及术中探查,根治IVL依靠彻底性... 对2例少见的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病例进行报道并探讨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2例患者均一期手术成功切除肿瘤,1例术前明确诊断,另1例术中偶然发现右卵巢内蚯蚓样肿瘤。IVL易被临床忽视,应注重术前检查及术中探查,根治IVL依靠彻底性手术。本病易复发,建议术后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瘤 静脉内 子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粘液腺瘤样瘤伴平滑肌瘤、腺肌病及纵隔胸腺瘤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卫东 何春年 张秀智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0-91,F0003,共3页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瘤 纵隔胸腺瘤 腺瘤样瘤 腺肌 术前X线检查 子宫切除术 腹部包块 粘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34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潘莹 孙莉 常才 《声学技术》 CSCD 2004年第F1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临床特征及诊断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收治的34例IVL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临床拟诊IVL0例,超声结果提示IVL2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33例,所有病例均经术... 目的: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临床特征及诊断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收治的34例IVL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临床拟诊IVL0例,超声结果提示IVL2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33例,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石蜡切片确诊。在32例全子宫切除患者中,病变局限于子宫内部者13例,突破浆膜面或达宫旁者18例, 1例达盆壁,无累及下腔静脉及右心腔患者。结论:认识IVL不同于一般子宫肌瘤的大体及子宫剖面的特点并送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是提高术前和术中诊断率的基础,也是正确及时处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内 平滑肌瘤 子宫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病3例报道
15
作者 龙丽霞 穆荣肖 +1 位作者 何晓春 唐兆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33-534,i0001,共3页
关键词 脉管内平滑肌瘤 子宫增大 下腹包块 月经正常 末次月经 月经规律 妇科检查 囊性包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在弥漫性囊腔性肺疾病分类中的应用
16
作者 向佳 陈茜彤 +5 位作者 卢颖欣 郑思捷 黄俊杰 陈莹莹 黄绥丹 陈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747-2754,共8页
目的拟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初步对几种弥漫性囊腔性肺疾病建立辅助诊断模型,同时评估各诊断模型的分类表现能力,并从中择出最优化的诊断模型,以服务临床诊断。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2年10月经病理证实确诊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肺淋巴... 目的拟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初步对几种弥漫性囊腔性肺疾病建立辅助诊断模型,同时评估各诊断模型的分类表现能力,并从中择出最优化的诊断模型,以服务临床诊断。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2年10月经病理证实确诊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以及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LCH)的患者288例(IPF 76例、PLAM 179例、PLCH 33例),CT数共877例(IPF 232例、PLAM 557例、PLCH 88例)。以2019年12月31日为节点,将CT分为数据集A(CT数共500例,其中IPF 185例、PLAM 265例、PLCH 50例)和数据集B(CT数共377例,其中IPF 47例、PLAM 292例、PLCH 38例)。将数据集A按7∶1∶2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进行预处理及数据扩增后导入6种不同的深度学习神经元网络进行训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曲线下面积、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F1分数等指标评估模型性能,从中选出最优模型。再从数据集B中各病种随机抽取30例形成测试集B,投入训练好的最优模型中进行测试,再次以相同指标评估模型性能。结果基于数据集A测试结果,建立的6个诊断模型在识别分类IPF、LAM上的各项目分类性能优先,AUC皆大于0.9。EfficientNet在分类LCH上,0.6<AUC<0.7,分类效能一般;Vgg11在分类LCH上,0.8<AUC<0.9,其余4个模型在分类LCH上,AUC皆大于0.9,分类效果优秀;除InceptionV3外,其余5个诊断模型在识别分类LCH上的性能欠佳。综合多个指标考虑,InceptionV3模型在6个模型中综合性能最佳,各项评估参数都处于较高水平,总体准确率94.90%,精确率93.49%,召回率90.84%,特异度96.91%。将数据集B投入训练好的InceptionV3模型进行测试,根据输出结果计算得准确率81.11%,精确率82.50%,召回率81.11%,特异度为90.6%。结论基于胸部CT图像结合深度学习技术构建的6种识别分类模型能较有效地区分LAM、LCH、IPF三种疾病,特别是在IPF、LAM的识别分类上,其中以InceptionV3神经元网络构建的模型分类的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弥漫性囊腔型罕见 深度学习 特发性肺纤维化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 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酸水合酶缺失型子宫平滑肌瘤3例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尹晓娜 段婷 +2 位作者 陈豪 何向蕾 赵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水合酶(fumarate hydratase,FH)缺失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3例FH缺失型子宫平滑肌瘤,观察其形态学、FH蛋白表达以及患者预后,对其中的2例进行遗传学检测(二代测序和FH基因全外显子...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水合酶(fumarate hydratase,FH)缺失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3例FH缺失型子宫平滑肌瘤,观察其形态学、FH蛋白表达以及患者预后,对其中的2例进行遗传学检测(二代测序和FH基因全外显子测序各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年龄分别为26、28和44岁,均无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hereditary leiomyomatosis and renal cell carcinoma,HLRCC)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组织学上2例为非典型平滑肌肿瘤,1例为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3例均可见鹿角形血管和血管外皮瘤样结构、明显的嗜酸性核仁伴核仁周空晕以及胞质内圆形的嗜酸性玻璃样小球。2例富于细胞,2例可见奇异型核,1例可见肺泡样水肿,1例可见局灶坏死,2例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标记3例瘤细胞均显示FH完全表达缺失(周围的非肿瘤性平滑肌组织和间质血管阳性作为内对照)。对2例行分子遗传学检测均提示FH基因体细胞突变:1例示5号外显子的c.668_669delAA移码突变(二代测序),另1例示10号外显子的c.1724 T>C错义突变(全外显子测序)。2例获得长期随访,其中1例术后47个月复发。结论FH缺失型子宫平滑肌瘤具有其独特的形态学特点,遗传学上FH基因的体细胞突变较胚系突变多见。联合特征性的组织学表现及FH免疫组化标记可助于临床对HLRCC综合征的筛查,但确诊需要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及FH基因的胚系突变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瘤 遗传性平滑肌瘤和肾细胞癌综合征 延胡索酸水合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内子宫平滑肌瘤病一例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力翔 金晓龙 +1 位作者 丁长囡 储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75-377,共3页
目的报道 1例罕见的静脉内子宫平滑肌瘤病病例。 方法通过病史 ,体检、手术所见和病理检查结合文献 ,分析讨论。 结果病理诊断为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伴壁间型平滑肌瘤。 结论本病是一种少见的具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良性肿瘤。肿瘤... 目的报道 1例罕见的静脉内子宫平滑肌瘤病病例。 方法通过病史 ,体检、手术所见和病理检查结合文献 ,分析讨论。 结果病理诊断为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伴壁间型平滑肌瘤。 结论本病是一种少见的具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良性肿瘤。肿瘤可沿腔静脉生长直至右心房而产生相应症状。可复发并发生肺转移 ,但预后良好。病理上需与内膜间质肉瘤 ,平滑肌肉瘤和子宫肌瘤伴血管浸润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瘤 静脉内 子宫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子宫肌壁间脉管内平滑肌瘤病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晓荣 马斌 +1 位作者 李天刚 魏传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0-640,共1页
患者女,48岁,体检发现子宫占位;5年前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平素月经规律。妇科查体:子宫大小如妊娠4个月,质中,表面凹凸不平,活动度差,无压痛。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阴道超声:子宫肌壁间多发略高回声团,较大者位于后壁,形态欠规则... 患者女,48岁,体检发现子宫占位;5年前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平素月经规律。妇科查体:子宫大小如妊娠4个月,质中,表面凹凸不平,活动度差,无压痛。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阴道超声:子宫肌壁间多发略高回声团,较大者位于后壁,形态欠规则,与子宫壁界限欠清,呈“蟹足样”凸向子宫壁(图1A),CDFI示团块周边及内部短条状血流信号;宫旁右侧子宫静脉纡曲、增粗,双侧髂内静脉、髂总静脉、卵巢静脉及左肾静脉增宽,其内均探及条状低回声并向上延伸至下腔静脉(图1B),其与静脉壁间可见间隙,CDFI见血流通过;考虑脉管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平滑肌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合并静脉内平滑肌瘤病1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相熠 刘艳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682-683,共2页
病例女,54岁,以“突发晕厥17月”为主诉入院。患者于2017年1月首次出现活动后突发晕厥,未明确诊断。2018年3月再次活动后出现下肢无力、晕厥伴意识不清,数分钟后缓解。询问病史:患者10年前因月经异常于外院诊断为子宫肌瘤,大小不详,后... 病例女,54岁,以“突发晕厥17月”为主诉入院。患者于2017年1月首次出现活动后突发晕厥,未明确诊断。2018年3月再次活动后出现下肢无力、晕厥伴意识不清,数分钟后缓解。询问病史:患者10年前因月经异常于外院诊断为子宫肌瘤,大小不详,后未定期复查,5年前绝经,无阴道异常排液。孕1产1,否认手术史。查体:子宫体新生儿头大,界限清,表面不平,有一定活动度。心脏彩超示:右房内肿物,大小约6.8 cm×1.2 cm,随心动周期运动,舒张期可达右心室,肿物从下腔静脉延续(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 平滑肌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