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胎儿血红蛋白、胎盘生长因子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对早发型子痫前期病史患者再次妊娠发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金珩 王茜 +1 位作者 李娟 张桂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4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胎儿血红蛋白(HbF)、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联合检测对有早发型子痫前期病史患者再次妊娠发生早发型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7年8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有早发型子痫前期病史... 目的探讨外周血胎儿血红蛋白(HbF)、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联合检测对有早发型子痫前期病史患者再次妊娠发生早发型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7年8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有早发型子痫前期病史再次妊娠的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外周血HbF水平和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对早发型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结果94例患者发生早发型子痫21例,发生率为22.34%。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PLGF水平低于非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P<0.05),HbF和PI水平高于非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P<0.05)。PLGF阳性或HbF阳性或PI阳性预测子痫前期的敏感度高于单纯PLGF、HbF和PI阳性(P<0.05);PLGF阳性和HbF阳性和PI阳性预测子痫前期的特异性高于单纯PGIF、HbF、PI阳性(P<0.05)。结论PLGF、HbF和PI均阳性作为预测标准有助于降低误诊率,有利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诊断,PLGF、HbF或PI阳性作为预测标准可降低漏诊率,有利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子痫前期 胎儿血红蛋白 胎盘生长因子 子宫动脉搏动指数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早期母体血清PAPP-A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在预测子痫前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满婷婷 江陵 +3 位作者 王德刚 唐海深 李丽群 欧德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8期7-9,13,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孕早期母体血清PAPP-A水平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评估两者在预测子痫前期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6月孕11~13+6周在我院行早孕期唐氏血清学筛查或联合筛查的单胎妊娠病例共2608例,将孕期出现子痫前期的孕...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孕早期母体血清PAPP-A水平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评估两者在预测子痫前期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6月孕11~13+6周在我院行早孕期唐氏血清学筛查或联合筛查的单胎妊娠病例共2608例,将孕期出现子痫前期的孕妇列为病例组,未出现妊娠并发症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PAPP-A水平和子宫动脉搏动指数水平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的曲线下面积评估单项和两者组合的筛查效果。结果 (1)114例病例组的血清PAPP-A水平明显低于2494例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3,P <0.01)。(2)78例病例组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明显高于695例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04,P <0.01)。(3)当单独采用PAPP-A、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和联合两者用于子痫前期的筛查时,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1、0.831和0.866。结论在子痫前期孕妇,其血清中PAPP-A水平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明显与正常妊娠孕妇存在差异;当作为预测子痫前期的筛查标志物时,均具有良好的筛查效能,但子宫动脉搏动指数优于血清PAP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早期 血清学筛查 PAPP-A 子宫动脉搏动指数 子痫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孕妇心脏功能指数与子宫动脉血流情况的相关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崔小娟 周玲 +2 位作者 路鑫铭 简慧秋 李平华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64-1268,共5页
探讨子痫前期孕妇心排血指数(CI)与子宫动脉搏动指数(UtA-PI)、阻力指数(RI)的关系及联合预测胎盘早剥的价值。选取子痫前期孕妇1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孕妇心脏及子宫动脉UtA-PI、Ut... 探讨子痫前期孕妇心排血指数(CI)与子宫动脉搏动指数(UtA-PI)、阻力指数(RI)的关系及联合预测胎盘早剥的价值。选取子痫前期孕妇1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孕妇心脏及子宫动脉UtA-PI、UtA-RI、S/D。观察组孕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而CI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观察组UtA-PI、UtA-RI和S/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I与UtA-PI、UtA-RI呈正相关(P<0.05);CI、UtA-PI、UtA-RI联合预测胎盘早剥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0,明显高于任一单独预测价值。子痫前期孕妇CI、UtA-PI、UtA-RI与疾病严重程度、胎盘早剥有一定关系,三者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联合预测胎盘早剥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心脏功能指数 子宫动脉搏动指数 阻力指数 胎盘早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中期超声检测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母血清β-HCG、AFP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美冰 冯智君 +2 位作者 郭秋燕 廖细芳 郑木如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6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孕中期超声检测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联合母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观察追踪... 目的分析孕中期超声检测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联合母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观察追踪随访至产后12周,并依据妊娠结局分为妊高症组(80例)和对照组(380例)。两组孕妇均行子宫动脉超声检测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并抽取肘前静脉血清检测母血β-HCG、AFP水平。比较两组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母血清β-HCG、AFP水平。结果妊高症组孕妇的母血清β-HCG、AFP水平分别为(28786.8±313.3)IU/L、(194.5±53.2)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650.3±410.2)IU/L、(183.2±41.6)n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症组孕妇的RI、PI值分别为(0.72±0.09)、(1.32±0.3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3±0.09)、(0.89±0.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在孕中期行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母血清β-HCG、AFP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子宫动脉搏动指数 子宫动脉阻力指数 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肾育胎贴外敷三阴交治疗胎动不安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彭少芳 郑衍平 +6 位作者 王文珊 吴菊虹 李勇忠 林可 孙田子 林创坚 李扬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固肾育胎贴外敷三阴交治疗胎动不安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胎动不安患者2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108例)。2组均予中医辨证论治、黄体酮软胶囊治疗,治疗组同时予固肾育胎贴外敷三阴交。2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 目的观察固肾育胎贴外敷三阴交治疗胎动不安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胎动不安患者2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108例)。2组均予中医辨证论治、黄体酮软胶囊治疗,治疗组同时予固肾育胎贴外敷三阴交。2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观察2组患者阴道出血、下腹坠痛、腰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情况,测定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2%(105/1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74%(98/1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有效组和发展为流产的无效组B超子宫PI、RI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中医辨证论治、黄体酮软胶囊基础上联合中药固肾育胎贴外敷三阴交治疗胎动不安可明显提高疗效;子宫动脉上行支的PI、RI值可作为妊娠是否存活的辅助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肾育胎贴 三阴交 胎动不安 子宫动脉搏动指数 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型子痫前期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尤艳 刘阳阳 马敏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544-547,共4页
早发型子痫前期属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类型,因其发病时间早、病程进展快、易较早诱发多器官功能受损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尽管许多研究表明孕早期胎盘植入不足引起胎盘损伤和胎盘促炎因子增加与该疾病相关,但目前尚无准确... 早发型子痫前期属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类型,因其发病时间早、病程进展快、易较早诱发多器官功能受损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尽管许多研究表明孕早期胎盘植入不足引起胎盘损伤和胎盘促炎因子增加与该疾病相关,但目前尚无准确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预测该疾病。因此,通过多种方法及时预测并筛选出早发型子痫前期的高危孕妇,从而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病率、延缓病情进展、延长孕周、改善母儿预后,具有重大意义。资料就目前关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预测方法进行总结,为进一步探究早发型子痫前期的机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子痫前期 预测方法 子宫动脉搏动指数 平均动脉 易感基因 胎盘源性相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