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意义 被引量:19
1
作者 范建辉 侯红瑛 +2 位作者 陈新娟 曾韶英 彭其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107-108,121,共3页
【目的】探讨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意义。【方法】73例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的病人,术中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的32例,未及时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的41例,比较两组的术中术后出血量。【结果】结扎组术中术... 【目的】探讨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意义。【方法】73例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的病人,术中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的32例,未及时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的41例,比较两组的术中术后出血量。【结果】结扎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均比未结扎组明显减少。【结论】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防治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结扎 子宫动脉上行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上行支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0
2
作者 温菁 孙文娣 +4 位作者 王学慧 崔慧珠 沈丽蕴 郭邑 刘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为设计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及卵巢支的子宫剥除术式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收集108例新鲜离体子宫连带一侧或双侧附件标本,解剖观测子宫动脉上行支及其各分支的起点外径、位置和分布走行;观察上行支主干与宫壁肌层间紧密度。结果... 目的:为设计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及卵巢支的子宫剥除术式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收集108例新鲜离体子宫连带一侧或双侧附件标本,解剖观测子宫动脉上行支及其各分支的起点外径、位置和分布走行;观察上行支主干与宫壁肌层间紧密度。结果:子宫动脉上行支主干左为(2.81±0.57)mm,右为(2 86±0.56)mm;卵巢支左为(2.00±0.50)mm,右为(1.74±0.51)mm;输卵管支左为(1.33±0.40)mm,右为(1.23±0.43)mm;宫底支左为(1.66±0.39)mm,有为(1.63±0.41)mm。在宫角部上行支的分支分布类型有3型Ⅰ型占58%,Ⅱ型占34%,Ⅲ型占8%;卵巢支分支部位在圆韧带附着子宫角下缘后方至下方3cm之间;上行支主干与宫颈峡部接触较为紧密且呈较大幅度迂曲状,向上行走后逐渐平直且与子宫壁间渐为疏松,至卵巢支分支处大约有0.5 cm。结论:子宫动脉上行支及卵巢支管经较粗,且与子宫外壁保持一定间距,经临床实践,在保留卵巢的子宫切除手术中可完整保留,且不必连带子宫肌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上行支 卵巢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蒋本贵 张春玉 张伟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259-2262,共4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124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观察组63例在行子宫肌瘤剔除前先行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然后行子宫肌瘤挖出术,对照组61例仅行子...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124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观察组63例在行子宫肌瘤剔除前先行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然后行子宫肌瘤挖出术,对照组61例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64.20±22.78)mL,对照组为(95.52±25.82)mL;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5.08±10.65)min,对照组为(62.70±12.5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01);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发热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腹痛的病例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随访两组月经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可减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时的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快,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断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加局部“旷置”缝合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吴东宁 殷文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5-476,共2页
目的:探讨截断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加局部"旷置"缝合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因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应用截断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加局部"旷置"缝... 目的:探讨截断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加局部"旷置"缝合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因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应用截断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加局部"旷置"缝合法进行治疗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均成功止血,无一例子宫切除,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42天B超复查子宫形态恢复正常,子宫下段肌肉无坏死,无晚期产后大出血发生。结论:截断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加局部"旷置"缝合法可用于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操作简单,止血迅速,疗效确切可靠,可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 “旷置”缝合法 前置胎盘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配合改良式B-Lynch缝扎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卢月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3388-3389,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及胎盘因素所致出血的止血方法。方法采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配合B-Lynch缝扎术治疗14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及胎盘因素所致的出血。结果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配合B-Lynch缝扎术止血效果好,避免了子宫切...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及胎盘因素所致出血的止血方法。方法采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配合B-Lynch缝扎术治疗14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及胎盘因素所致的出血。结果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配合B-Lynch缝扎术止血效果好,避免了子宫切除,不影响卵巢功能,无副作用,子宫复旧好。结论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配合B-Lynch缝扎术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 改良式B-Lynch缝扎术 剖宫产术 失血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及术后复发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6
作者 彭燕蓁 张玮 段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1期1009-1011,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及术后复发的有关因素。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8月对41例子宫腺肌症行保留子宫动脉的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随访术后月经量,痛经及慢性盆腔痛症状,对复发因素进行分...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及术后复发的有关因素。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8月对41例子宫腺肌症行保留子宫动脉的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随访术后月经量,痛经及慢性盆腔痛症状,对复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月经量评分采用图示出血评分(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PBLAC),术后PBLAC评分(32.4±9.7)分,与术前(230.2±69.6)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2.163,P=0.000)。41例术前均有进行性加重痛经症状,痛经程度评分为(7.2±2.3)分,术后3个月痛经程度评分(1.2土0.8)分,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6.754,P=0.000)。6例术后1~2年再次出现痛经症状,复发率14.6%(6/4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子宫体积、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病程不是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P>0.05)。结论保留子宫动脉的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能有效缓解月经量增多及痛经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子宫血管的子宫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吴菲 李光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65-167,共3页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子宫血管 子宫动脉上行支 卵巢功能衰竭 卵巢血液供应 残留卵巢综合征 更年期症状 卵巢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式子宫肌壁全层排式缝合加球囊治疗囊袋状宫缩乏力出血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彭艳 常青 +3 位作者 刘鹤莺 王丹 方露雪 夏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4-475,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34岁,G10P0,因孕35+3周,无痛性阴道流血3+小时急诊入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孕2+月阴道少量流血,外院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不详,治疗1周后出血停止。孕期未定期产检。外院检查血常规:Hb 78 g/L;地中海基因诊断提示:... 1病例报告患者,34岁,G10P0,因孕35+3周,无痛性阴道流血3+小时急诊入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孕2+月阴道少量流血,外院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不详,治疗1周后出血停止。孕期未定期产检。外院检查血常规:Hb 78 g/L;地中海基因诊断提示:CD71-72(+A)突变杂合子,诊断β地中海贫血。孕24^(+3)周外院行系统彩超检查提示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壁 宫缩乏力 囊袋状 胎盘组织 定期产检 基因诊断 β地中海贫血 子宫动脉上行支 具体治疗方法 重叠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下段连续纵向折叠式缝合在防治产后出血的应用36例 被引量:9
9
作者 余心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690-2691,共2页
产后出血是分娩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临床观察到:子宫收缩乏力时,子宫体与子宫下段收缩乏力,同时或单独存在,且下段收缩乏力直接影响整个子宫体收缩。我院针对这种情况,在剖... 产后出血是分娩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临床观察到:子宫收缩乏力时,子宫体与子宫下段收缩乏力,同时或单独存在,且下段收缩乏力直接影响整个子宫体收缩。我院针对这种情况,在剖宫产术中,对有子宫下段过度拉伸菲薄、瘢痕隐性破裂、胎盘前置血窦丰富,已发生或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单一实行子宫下段纵向连续折叠式缝合,或必要时联合b-lynch缝合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缝合防治产后出血,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YNCH缝合 产后出血 子宫下段 折叠式 防治 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动脉上行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手术16例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迟晓红 刘光海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87-98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的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阻断法,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切开取胚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31例未破裂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均行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切开取胚术,其中采用改良的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阻断法16例(研究组)... 目的:探讨改良的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阻断法,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切开取胚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31例未破裂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均行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切开取胚术,其中采用改良的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阻断法16例(研究组),荷包缝合阻断法1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术中、术后情况及预后。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47.8±9.5ml)、手术时间(34.3±5.6分钟)明显少于对照组(69.0±18.4ml和42.3±7.2分钟),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3天血β-HCG值水平和血β-HCG值恢复至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结论:改良的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阻断法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切开取胚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子宫动脉上行支 缝扎阻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块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红霞 张坤 +7 位作者 杨艳 姚颖 王晓晔 贺豪杰 梁华茂 郭红燕 张璐芳 韩劲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38-841,共4页
目的探讨包块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28例包块型CSP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均有人流、药流或清宫史,术后异常阴道出血21例(其中失血性休克3例),血... 目的探讨包块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28例包块型CSP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均有人流、药流或清宫史,术后异常阴道出血21例(其中失血性休克3例),血hCG下降不理想7例。入院距上次手术时间1~120 d,中位数21 d,其中<2周6例。包块直径14~66(35.3±14.7)mm;包块与膀胱间子宫肌层厚度1~5(1.7±1.0)mm。血β-hCG>1000 mIU/ml 18例(64.3%)。行宫腔镜手术10例,宫、腹腔镜联合手术9例,腹腔镜手术5例,开腹手术4例。结果行CSP残留组织清除27例,其中13例同时行剖宫产瘢痕修补,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或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6例,联合甲氨蝶呤治疗4例;腹腔镜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其中5例术中或术后输悬浮红细胞400 ml。术后18~52 d(中位数26 d)血β-hCG降至正常范围。除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余27例术后21~54 d月经复潮。结论剖宫产瘢痕处剩余肌层薄和包块大是包块型CSP的两个重要特点,可采用联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腹腔镜手术 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 子宫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