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35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周光远 浦丹 +1 位作者 童扬 郭贝西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6期76-78,共3页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到2012年5月妇科收治的3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0例)和介入治疗组(15例)。联合治疗组采用甲氨蝶...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到2012年5月妇科收治的3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0例)和介入治疗组(15例)。联合治疗组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介入治疗组采用甲氨蝶呤子宫动脉栓塞术。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妊囊的大小、血HCG含量、流血状况、保守治疗的时间、保守治疗的有效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保守治疗的所需的费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两药联合用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治疗效果好,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特别是无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口部位妊娠 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联合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福兰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2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MTX)保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2008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例应用米非司酮辅助宫颈注射甲氨蝶呤治...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MTX)保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2008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例应用米非司酮辅助宫颈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宫颈注射,二组患者均在血β-HCG水平降至1000u/L以下,在B超监护下宫腔镜下行清宫术。观察二组的疗效、治疗后血β-HCG值、术中出血、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副反应小,18例患者成功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一次性清宫干净,术中出血少,疗效满意。结论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宫颈注射,并在宫腔镜下清宫保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成功率高,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切口部位妊娠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宫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诊治 被引量:3
3
作者 杨蔚萍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1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子宫切口部位妊娠 剖宫产术后 诊治 剖宫产手术 子宫切除 术后切口 宫内孕 大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保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惠云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4期143-143,共1页
目的探究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应用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共35例,均给予保守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患者接受宫颈注射... 目的探究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应用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共35例,均给予保守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患者接受宫颈注射甲氨蝶呤平均次数为(4.3±1.0)次,所有患者均为一次性清宫干净;清宫术后平均血β-HCG数值每升为(210.5±46.5)U;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76.7±59.3)mL;术后平均(8.6±1.7)d之后血β-HCG数值恢复正常;引导流血的平均时间为(8.1±1.8)d。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在临床上应用保守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突出的效果,治疗后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萍 《安徽医学》 2009年第8期943-945,共3页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为临床诊断和处理本病提供依据。方法对1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均经B超确诊,其中保守治疗成功10例,占76.92%;2...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为临床诊断和处理本病提供依据。方法对1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均经B超确诊,其中保守治疗成功10例,占76.92%;2例失败行子宫切口妊娠切开取胚,另1例最终行次全子宫切除。结论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因停经就诊时,要常规行阴道超声检查,对阴道超声怀疑切口妊娠的病例,有必要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宫颈局部注射或孕囊内注入MTX联合Folly导管气囊压迫止血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主要方法,可有效地避免因大出血而切除子宫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切口部位妊娠 诊断与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李真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8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对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78例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对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78例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48例患者,对照组有3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内,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血清β-HCG的水平和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梁春燕 范开蓉 +5 位作者 黄艳萍 刘志玲 冯芳 艾国华 姚小丽 陈晓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5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s pregnancy,CSP)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收集我院及市妇幼保健院两家医院近2年来CPS 20例作为观察组,剖宫产后正常位置妊娠2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腹部联合阴道彩色超声、β...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s pregnancy,CSP)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收集我院及市妇幼保健院两家医院近2年来CPS 20例作为观察组,剖宫产后正常位置妊娠2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腹部联合阴道彩色超声、β-HCG升高率和孕酮来确定CSP早期诊断的方法。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超示宫颈管无孕囊,剖宫产切口处明显膨大,子宫前壁下段宫颈内口上方肌层连续性中断呈楔形凹陷或变薄,此处见妊娠囊或杂乱回声区;对照组β-HCG 48 h其滴度上升(65.6±3.2)%,孕酮为(25.6±2.7)nmol/L,观察组48h的血β-HCG滴度上升(42.2±1.2)%,孕酮为(14.3±2.7)nmol/L,两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联合阴道彩色超声,血β-HCG和孕酮的检测是早期诊断CSP的可靠的临床检查方法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防止CSP严重并发症,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 早期诊断 B超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