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 被引量:61
1
作者 徐大宝 何亚琼 +2 位作者 刘慧 万亚军 薛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4-396,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的有效性。方法总结分析2006年5月~2008年10月在我院确诊并行宫腔镜下矫形术的剖宫产切口瘢痕缺陷且术后均随访1年的1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手术顺利,未发生与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前...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的有效性。方法总结分析2006年5月~2008年10月在我院确诊并行宫腔镜下矫形术的剖宫产切口瘢痕缺陷且术后均随访1年的1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手术顺利,未发生与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前9例经期延长者术后经期正常;术前1例经期延长伴不孕患者术后经期正常,但1年后仍未孕;术前1例经间期出血者症状消失;术前1例性交后出血者术后仍有症状。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是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切口瘢痕缺陷 阴道出血 宫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形成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64
2
作者 苏冠男 王武亮 +1 位作者 袁博 王冬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目的 探讨子宫切口瘢痕憩室(PCSD)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因经期延长、淋漓不尽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既往有剖宫产史的患者1 086例,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剖宫产围术期情况、PCSD的发生情况3个部分进行调查... 目的 探讨子宫切口瘢痕憩室(PCSD)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因经期延长、淋漓不尽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既往有剖宫产史的患者1 086例,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剖宫产围术期情况、PCSD的发生情况3个部分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SD形成的高危因素.结果 1 056例有效问卷中,发生PCSD 52例,发生率为4.9%.剖宫产次数≥2次[OR=7.885,95%CI(2.206,28.181)]、胎膜早破[OR=3.664,95% CI(1.709,7.853)]、产程延长[OR=5.200,95% CI (2.086,12.966)]、择期手术[OR =2.408,95% CI(1.230,4.718)]、子宫后位[OR=1.954,95%CI(1.018,3.751)]、多胎(胎数≥2)妊娠[OR=3.823,95%CI(1.715,8.522)]、体质量增加≥20 kg[OR =6.896,95% CI (3.084,15.424)]、轻/中度贫血[OR=3.460,95%CI (1.071,11.179);OR=8.057,95% CI (3.652,17.773)]是PCSD形成的高危因素(P<0.05).144例2次剖宫产患者,手术间隔时间<2年的PCSD发生率为63.6% (14/22),高于2~5年(17.1%,6/35)、>5年(26.4%,23/87) PCSD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001).结论 具有多次剖宫产史、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2年、胎膜早破病史、产程延长、择期手术、子宫后位、肥胖、贫血、多胎因素的剖宫产患者,术后患PCSD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口瘢痕憩室 剖宫产术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0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廖娅萍 谭毅 高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01-904,共4页
目的比较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妇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260例的临床资料,将26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3组:1甲氨蝶呤及孕囊穿刺组(A组,n=1... 目的比较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妇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260例的临床资料,将26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3组:1甲氨蝶呤及孕囊穿刺组(A组,n=112),2甲氨蝶呤及子宫动脉栓塞术组(B组,n=82),3经阴道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组(C组,n=66),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成功率、1周后β-HCG下降比例、β-HC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B和C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β-HCG下降比例均高于A组患者(P<0.05),且B组和C组β-HCG转阴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5),另外,C组患者β-HCG转阴时间及β-HCG下降比例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C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成功率高,能缩短住院时间和β-HCG转阴时间,并促进β-HCG下降比例,是安全、有效的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甲氨蝶呤 穿刺 子宫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切口瘢痕缺陷再次妊娠结局 被引量:9
4
作者 罗惠娟 李依米 +4 位作者 王宁 罗文斌 杨艳东 石晓兰 肖小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6-241,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瘢痕缺陷(PCSD)对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再次妊娠的PCSD孕产妇80例为PCSD组,同日分娩的瘢痕子宫非缺陷再次妊娠者169例为NPCSD组,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及其新生儿资料,分析PCSD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PCSD组早产发生...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瘢痕缺陷(PCSD)对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再次妊娠的PCSD孕产妇80例为PCSD组,同日分娩的瘢痕子宫非缺陷再次妊娠者169例为NPCSD组,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及其新生儿资料,分析PCSD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PCSD组早产发生率高于NPCSD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于NPCSD组;PCSD组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小于NPCSD组;PCSD组先兆子宫破裂2例,发生率达3.77%,NPCSD组先兆子宫破裂1例,发生率0.59%.结论:PCSD患者再次妊娠早产、子宫破裂、低体质量儿的风险增加,超声形态学检测虽不能有效的评估风险,但憩室体积越大子宫下段肌层功能可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口瘢痕缺陷 再次妊娠 妊娠结局 子宫下段肌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不同治疗方法效果比较 被引量:18
5
作者 高霞 张毅 周玉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533-1535,1538,共4页
目的: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微创、不良反应小且不影响生育功能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治疗方法。方法:将5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按不同药物保守治疗方法随机分为3组,A组使用甲氨蝶呤(MTX)肌注+米非司酮口服,B组... 目的: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微创、不良反应小且不影响生育功能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治疗方法。方法:将5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按不同药物保守治疗方法随机分为3组,A组使用甲氨蝶呤(MTX)肌注+米非司酮口服,B组在B超引导子宫疤痕部位妊娠囊穿刺囊内注射甲氨蝶呤(MTX),C组用双侧子宫动脉MTX灌注化疗+双侧子宫动脉栓塞。结果:C组治疗成功率、7dβ-HCG下降率明显高于A、B两组,阴道出血量、血β-HCG转阴时间、平均住院日明显少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比较,治疗成功率、平均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阴道出血量、7dβ-HCG下降率明显高于A组,而血β-HCG转阴时间明显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子宫动脉MTX灌注与栓塞联合应用的预处理后再行清宫术是高效、不良反应小且不影响生育功能的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治疗方法,可作为保守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子宫动脉甲氨蝶呤灌注化疗 子宫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子宫切口瘢痕缺陷大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罗惠娟 王宁 +4 位作者 周娟 汤小湄 陈宇毅 罗文斌 肖小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79-2084,共6页
目的:将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WJMSCs)移植到子宫切口瘢痕缺陷(PCSD)模型大鼠体内,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取雌性SD大鼠50只、将其随机分为3组:正常手术组(N-O组)10只、模型对照组(M-C组)20只和模型治疗组(M-T组)20只。孕第19天N-O组... 目的:将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WJMSCs)移植到子宫切口瘢痕缺陷(PCSD)模型大鼠体内,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取雌性SD大鼠50只、将其随机分为3组:正常手术组(N-O组)10只、模型对照组(M-C组)20只和模型治疗组(M-T组)20只。孕第19天N-O组剖宫取胎后连续缝合子宫切口;M-C组与M-T组剖宫产术后子宫肌壁注射脂多糖(LPS)联合电凝(功率为10 W)子宫切缘,间断缝合切口。M-T组分A、B亚组(各10只),A组静脉注射0.5 m L+阴道灌注0.5 m L(1×10~9/L)WJMSCs,B组阴道灌注1 m L同浓度WJMSCs,每周1次,共3次;M-C亦分A、B亚组(各10只),与M-T组同样方法处理,仅将生理盐水替代WJMSCs。各组治疗后第1和4周,分别处死6和4只,留双侧子宫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肌动蛋白(actin)和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通过体视学分析,检测子宫肌层和内膜的修复情况。结果:WJMSCs治疗后第1和4周,M-C组子宫肌层厚度和actin体积密度(Vv)均显著低于N-O组,肌层胶原纤维Vv和内膜缺陷率高于N-O组(P<0.05);WJMSCs治疗后第1和4周,M-T的A和B组的肌层厚度和actin Vv均显著高于M-C组,肌层胶原纤维Vv低于M-C组;M-C组内膜缺陷率高于其它组(P<0.05)。结论:WJMSCs可促进PCSD大鼠子宫肌层结构和功能的修复。静脉+局部联合治疗和单纯阴道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通胶 间充质干细胞 子宫切口瘢痕缺陷 肌动蛋白 细胞角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董芳芳 易建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9期536-538,共3页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UAE)联合清官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术后并发症。方法收集确诊为CSP的患者106例,于UAE后24-48h行超声引导下清官术,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对10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治疗。介入治疗及清官术后106例均出...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UAE)联合清官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术后并发症。方法收集确诊为CSP的患者106例,于UAE后24-48h行超声引导下清官术,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对10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治疗。介入治疗及清官术后106例均出现下腹部疼痛,发热23倒、恶心及呕吐84例,感染4例;清宫术后第3天复查盆腔超声提示官腔内残留32例。结论对于UAE联合清官术治疗CSP术后并发症应积极处理,避免产生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栓塞 治疗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子宫切口瘢痕缺陷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文静 胡孟彩 +1 位作者 高翔 樊荣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究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子宫切口瘢痕缺陷的修复作用。方法:SD孕鼠40只,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孕第19天行剖宫取胎术;模型组剖宫取胎术后,于子宫切口两侧肌壁注射脂多糖,并应用电刀电凝切口两侧;治疗A组造模后于子宫切... 目的:探究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子宫切口瘢痕缺陷的修复作用。方法:SD孕鼠40只,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孕第19天行剖宫取胎术;模型组剖宫取胎术后,于子宫切口两侧肌壁注射脂多糖,并应用电刀电凝切口两侧;治疗A组造模后于子宫切口上局部涂抹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凝胶0.5 mL;治疗B组造模后于子宫切口肌层多点注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凝胶0.5 mL。实验第50天处死大鼠,取双侧子宫标本,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瘢痕区域子宫肌层厚度与内膜厚度,计算子宫内膜缺陷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面积百分比、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阳性面积百分比。结果:镜下观察,模型组子宫瘢痕部分肌层变薄,肌纤维断裂、消失,胶原纤维明显增多,内膜层较薄,上皮断裂、不连续,严重者消失。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瘢痕区域子宫肌层厚度与内膜厚度、α-SMA阳性面积百分比均降低,TGF-β1阳性面积百分比、子宫内膜缺陷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A组、治疗B组瘢痕区域的子宫肌层厚度与内膜厚度、ɑ-SMA阳性面积百分比均升高,TGF-β1阳性面积百分比、子宫内膜缺陷率均降低(P<0.05)。治疗A、B组间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再生,恢复子宫瘢痕区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子宫切口瘢痕缺陷 ɑ-SMA TGF-Β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用于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韩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0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PCSD)的B超诊断情况,同时研究瘢痕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收治的99例剖宫产产妇采用B超检查,并根据PCSD定义将其分为对照组(宫壁瘢痕完整)和试验组(宫壁瘢痕缺损)。比较分析两组产妇剖宫... 目的探讨和分析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PCSD)的B超诊断情况,同时研究瘢痕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收治的99例剖宫产产妇采用B超检查,并根据PCSD定义将其分为对照组(宫壁瘢痕完整)和试验组(宫壁瘢痕缺损)。比较分析两组产妇剖宫产次数和阴道试产等情况。结果采用B超检出PCSD的概率为61.62%(61/99)。试验组产妇出现的瘢痕位置距宫颈内口(5.69±1.89)mm,与对照组[(6.49±2.20)mm]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产妇后位子宫占65.57%(40/61),与对照组[31.58%(12/38)]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产妇年龄、阴道试产以及剖宫产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B超检查诊断PCSD检出率高,瘢痕位置与宫颈内口较近,且引发PCSD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后位子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 超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刮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广 郑秀凤 +2 位作者 吕连弟 贺文 马大庆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10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CE)联合刮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3例CSP患者行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灌注氨甲蝶呤(MTX)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后24-48h内进行刮宫术,评价术后疗效。结果对所...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CE)联合刮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3例CSP患者行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灌注氨甲蝶呤(MTX)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后24-48h内进行刮宫术,评价术后疗效。结果对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UACE刮宫术中出血(24.62±12.53)ml。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UACE联合刮宫术治疗CSP微创、安全、有效,可避免子宫切除,保留患者生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栓塞 治疗性 刮宫术 氨甲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切口早期妊娠的MRI表现 被引量:6
11
作者 魏宁 吕维富 +1 位作者 鲁东 成德雷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83-687,共5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早期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CSP患者的MRI特征,比较影像特征与病理结果,分析其MRI特点。结果 13例早期CSP于MRI均清楚显示妊娠囊位于子宫下段前壁切口瘢痕处,瘢痕...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早期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CSP患者的MRI特征,比较影像特征与病理结果,分析其MRI特点。结果 13例早期CSP于MRI均清楚显示妊娠囊位于子宫下段前壁切口瘢痕处,瘢痕于MR平扫T1WI和T2WI呈低信号。9例妊娠囊呈类圆形囊性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4例呈不规则团块状病灶,其中3例T1WI呈混杂高、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1例T1WI呈等信号、T2WI呈混杂低信号。7例DWI中,5例妊娠囊DWI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ADC呈稍低信号;2例妊娠囊DWI呈不均匀低信号,ADC呈高信号。2例增强扫描均可见妊娠囊囊壁呈环形强化。13例病理检查镜下均可见滋养叶细胞、绒毛及蜕膜组织。结论 CSP的MRI具有一定的特征,对临床明确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妊娠 异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张艳 董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3265-3265,共1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病,病灶多见于盆腔脏器和腹膜。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导致剖宫产率逐年增加.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屡见不鲜,因此其预防及治疗也越来越引起重视。现将我院5年来1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病,病灶多见于盆腔脏器和腹膜。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导致剖宫产率逐年增加.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屡见不鲜,因此其预防及治疗也越来越引起重视。现将我院5年来1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 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 妇女常见病 生育年龄 盆腔脏器 剖宫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41
13
作者 孙媛媛 赵冬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8期673-675,679,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病案系统,对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4例CS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31.7±4.4)岁。28例有无痛性不规则阴道出...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病案系统,对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4例CS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31.7±4.4)岁。28例有无痛性不规则阴道出血7,例人工流产失败7,例药物流产失败。34例均经阴道或腹部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均升高(33.3~143 705.5 mIU/ml,中位数19 461.9 mIU/ml)。根据病情选择行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甲氨蝶呤宫颈注射保守治疗或子宫切除。结果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15例,均获成功,术中出血5~20 ml,中位数10 ml,住院3~11 d,中位数8 d;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6例,均获成功,术中出血30~600 ml,中位数65 ml,住院8~20 d,中位数9 d;甲氨蝶呤宫颈注射11例,其中5例保守治疗成功,住院时间10~72 d,中位数37 d,另6例转行清宫术(宫腔镜或B超引导)成功,术中出血5~400 ml,住院14~72 d,中位数36 d;失血性休克2例急诊子宫切除,无并发症。结论经阴道或腹部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早期诊断CSP的有效方法。应遵循创伤小、安全性高、治疗彻底、恢复快的原则,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治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洪琴 周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共3页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scarpregnancy,CSP)即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指受精卵着床于既往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随着妊娠的进展,孕囊与子宫切口瘢痕粘连、植入,甚至穿透子宫造成子宫破裂,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远期并发症之一。...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scarpregnancy,CSP)即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指受精卵着床于既往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随着妊娠的进展,孕囊与子宫切口瘢痕粘连、植入,甚至穿透子宫造成子宫破裂,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远期并发症之一。CSP在所有妊娠者中发生概率为1:2216—1:1800,在有剖宫产史者中发生概率为1:500,占异位妊娠的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部位妊娠 子宫切口瘢痕 剖宫产术后 妊娠期管理 专题讨论 创伤后 诊治 发生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围生期管理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杨红梅 陈锰 刘兴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41-643,共3页
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是指附着于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处的前置胎盘,伴或者不伴胎盘植入。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开放,PPP的患病率明显升高,且剖宫产次数越多,PPP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越高。其可能与剖宫... 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是指附着于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处的前置胎盘,伴或者不伴胎盘植入。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开放,PPP的患病率明显升高,且剖宫产次数越多,PPP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越高。其可能与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受损、子宫切口瘢痕愈合不良等密切相关。PPP尤其是合并胎盘植入时,易发生大出血,甚至危及母体生命,术中可能切除子宫。因此,加强对PPP的孕期及围手术期管理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围生期管理 专题讨论 剖宫产瘢痕 胎盘植入 子宫切口瘢痕 围手术期管理 剖宫产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