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来曲唑联合资癸女贞胶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薄性不孕患者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马郡 阮祥燕 +3 位作者 许仲婷 赵越 王月姣 Alfred O.Mueck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讨来曲唑联合资癸女贞胶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子宫内膜薄性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招募符合子宫内膜薄性不孕诊断(子宫内膜厚度<0.8 cm,且未避孕1年未孕)的PCOS患者14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到... 目的探讨来曲唑联合资癸女贞胶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子宫内膜薄性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招募符合子宫内膜薄性不孕诊断(子宫内膜厚度<0.8 cm,且未避孕1年未孕)的PCOS患者14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患者于月经第3天给予来曲唑2.5 mg/d,月经第8~10天给予戊酸雌二醇片2 mg/d,地屈孕酮序贯10 mg/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资癸女贞胶囊治疗。在3周期的治疗期间,观察排卵当日子宫内膜厚度(endometrial thickness,EMT)、排卵率及累计妊娠率。结果试验组3个月经周期的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86±0.23)cm vs(0.71±0.15)cm;(0.83±0.26)cm vs(0.68±0.19)cm;(0.87±0.26)cm vs(0.71±0.11)cm],试验组累计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4.3%vs 25.7%)。结论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联合资癸女贞胶囊可增加PCOS子宫内膜薄性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提高PCOS患者的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癸女贞胶囊 来曲唑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内膜薄 不孕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调经汤联合温和灸法对辅助生殖子宫内膜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秦爱华 林燕 邓佳妮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3364-3368,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调经汤联合温和灸法对辅助生殖子宫内膜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桂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辅助生殖薄型子宫内膜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A、B和C 3组,每组50例,A组施予补肾调... 目的:观察补肾调经汤联合温和灸法对辅助生殖子宫内膜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桂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辅助生殖薄型子宫内膜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A、B和C 3组,每组50例,A组施予补肾调经汤治疗,B组施予温和灸法,C组施予补肾调经汤联合温和灸法,对比分析其子宫内膜血流参数、激素水平、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列环素(Epoprostenol,PGI2)。结果:治疗后,C组子宫内膜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是(0.80±0.12),比A组(0.92±0.09)及B组(0.93±0.09)低;C组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是(0.66±0.08),比A组(0.79±0.07)及B组(0.79±0.1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黄体期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 2)是(240.19±15.88)ng/L,比A组(258.86±15.91)ng/L及B组(259.01±16.00)ng/L低;C组孕酮(Progesterone,P)为(6.68±2.49)μg/L,比A组(8.90±3.00)μg/L及B组(8.89±2.92)μg/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TXA2/PGI2是(0.83±0.35),比A组(1.25±0.41)及B组(1.24±0.3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辅助生殖子宫内膜薄患者中施予补肾调经汤联合温和灸法治疗有助于改善子宫内膜血流参数、激素水平及TXA2/PGI2,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调经汤 温和灸法 辅助生殖 子宫内膜薄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探究薄型子宫内膜患者接受IVF/ICSI-ET治疗的早期流产风险因素
3
作者 胡馨月 胡瑜凌 +4 位作者 吕兴钰 丁裕斌 李恬 钟朝晖 唐晓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8-485,共8页
目的:基于多种机器学习方法,探讨薄子宫内膜患者在新鲜胚胎移植中发生早期流产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为预防薄子宫内膜患者在进行新鲜胚胎移植中发生早期流产提供合理的指导思路。方法:纳入了首次进行新鲜胚胎移植的薄子宫内膜患者... 目的:基于多种机器学习方法,探讨薄子宫内膜患者在新鲜胚胎移植中发生早期流产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为预防薄子宫内膜患者在进行新鲜胚胎移植中发生早期流产提供合理的指导思路。方法:纳入了首次进行新鲜胚胎移植的薄子宫内膜患者1153例,通过LASSO回归和随机森林递归特征消除(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RFE)筛选特征,建立6种机器学习模型,通过交叉验证、准确度、敏感性、召回率、f1值、ROC曲线下面积及校准曲线比较不同模型的性能。SHAP图用于解释影响早期流产的因素。结果:通过LASSO回归和随机森林RFE筛选出29个特征变量纳入六种机器学习模型,其中多层感知机模型对早期流产的区分度最佳,ROC曲线下面积为0.803(95%CI=0.772~0.834)。随机森林、XGBoost和AdaBoost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都高于0.7。结论:开发了薄子宫内膜患者在新鲜胚胎移植中是否发生早期流产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各种评价指标的验证表明该模型的性能良好,有助于临床医生对该人群患者的早期诊断,为未来改善早期流产高危患者的妊娠结局提供指导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早期流产 子宫内膜 新鲜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