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细胞病理角度分析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筛查子宫内膜癌的可行性 被引量:3
1
作者 虞红珍 王志皓 +3 位作者 苏倩 黄山 丁兴洁 吴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评价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endometrial cytology test,ECT)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准确性,从细胞学角度分析其作为子宫内膜癌筛查手段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同时行ECT及子宫内膜组织... 目的评价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endometrial cytology test,ECT)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准确性,从细胞学角度分析其作为子宫内膜癌筛查手段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同时行ECT及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的患者1725例,液基细胞学涂片及石蜡切片分别行细胞学诊断和组织病理学诊断;将细胞学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ECT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1725例患者中,ECT诊断肿瘤细胞阴性1511例,非典型子宫内膜细胞,意义不明确(atypical endometrial cells,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TEC-US)85例,非典型子宫内膜细胞,不排除内膜不典型增生或更严重情况(atypical endometrial cells,cannot exclude 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or more,ATEC-A)92例,可疑恶性细胞26例,恶性细胞11例;ECT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总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4.6%、93.0%、94.7%、31.0%、99.8%。结论从细胞学诊断思维深化对宫腔内取样的子宫内膜样本的全面认识,是提高诊断准确性的关键。ECT可作为筛查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 子宫内膜采集器 液基细胞学制片 子宫内膜细胞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在绝经后女性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文佳 陈锐 +3 位作者 赵健 董颖 杨曦 廖秦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27-529,共3页
目的:评价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细胞学取材满意度和应用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ECT)诊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准确性。方法:1045例绝经后女性采用子宫内膜细胞学取材器(SAP-1)刷取细胞学标本,222例进行宫腔镜下活检或分段诊刮(D&C)术... 目的:评价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细胞学取材满意度和应用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ECT)诊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准确性。方法:1045例绝经后女性采用子宫内膜细胞学取材器(SAP-1)刷取细胞学标本,222例进行宫腔镜下活检或分段诊刮(D&C)术或子宫全切除术获取组织标本。比较两种方法采集标本的满意度情况,及绝经年限和子宫内膜厚度对两种取材法标本满意度的影响,另对ECT的诊断效能进行判断。结果:11045例细胞学标本中仅39例(3.7%)不充分,222例女性子宫内膜组织学标本中82例(36.9%)不充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细胞学标本充分组和不充分组病例的绝经年限、子宫内膜厚度的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标本充分组与不充分组病例的绝经年限、子宫内膜厚度的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不充分组绝经年限≥10年和子宫内膜厚度≤4 mm的病例更多见(P<0.05)。3ECT检查诊断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及不典型增生的准确度是93.4%,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4%、99.1%、95.5%、93.0%。结论:细胞学取材术比组织学取材能提供更充分的标本,ECT可能成为筛查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 诊断准确性 绝经后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和PTEN在子宫内膜细胞学筛查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贾芃 张楠 +3 位作者 廖秦平 杨曦 张晓明 董颖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目的:检测肿瘤增殖抗原(Ki-67)和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评价免疫细胞化学(ICC)检测在子宫内膜细胞学筛查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48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或宫腔镜检查术的患者... 目的:检测肿瘤增殖抗原(Ki-67)和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评价免疫细胞化学(ICC)检测在子宫内膜细胞学筛查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48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或宫腔镜检查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正常及良性病变组71例,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组77例。比较使用ICC及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Ki-67及PTEN在子宫内膜细胞学标本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及对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1应用IHC方法检测Ki-67表达作为诊断指标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45;以Ki-67≥35%为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指标时,敏感性为84.4%,特异性为93.0%。应用ICC方法检测Ki-67表达作为诊断指标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19;以Ki-67≥25%为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指标时,敏感性为82.9%,特异性为87.5%。Ki-67在ICC和IHC检测中表达呈正相关(r=0.622,P<0.01)。2应用IHC方法检测PTEN表达作为诊断指标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以PTEN≤115为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指标时,敏感性为96.1%,特异性为80.3%。用ICC方法检测PTEN表达作为诊断指标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以PTEN≤130为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指标时,敏感性为86.8%,特异性为88.9%。PTEN在ICC和IHC检测中表达呈正相关(r=0.590,P<0.01)。结论:使用IHC及ICC方法检测Ki-67和PTEN的表达对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均有较高的诊断能力,ICC对提高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的诊断能力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细胞学 免疫细胞化学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增殖抗原 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细胞学评价系统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陈锐 任玉波 +2 位作者 文佳 杨曦 张蕾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84-485,共2页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呈递增趋势,尤其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取代宫颈癌成为威胁女性生殖健康的重大疾病。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全球恶性肿瘤统计数据显示: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超...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呈递增趋势,尤其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取代宫颈癌成为威胁女性生殖健康的重大疾病。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全球恶性肿瘤统计数据显示: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超过宫颈癌位居第4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细胞学 女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健康 评价系统 美国癌症协会 细胞学涂片 细胞学筛查 单纯性增生 复杂性增生 不典型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子宫内膜取样器筛查子宫内膜癌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全诗敏 隋燕霞 +5 位作者 柳雨 杨婷 赵娟 裴美丽 郭艳平 杨筱凤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对可同时获得细胞学和组织学样本的一次性子宫内膜取样器进行组织学联合细胞学检查,分析对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从而初步探讨利用子宫内膜取样器进行组织学联合细胞学筛查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患者共73例,... 目的:对可同时获得细胞学和组织学样本的一次性子宫内膜取样器进行组织学联合细胞学检查,分析对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从而初步探讨利用子宫内膜取样器进行组织学联合细胞学筛查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患者共73例,分别行一次性子宫内膜取样器组织学、细胞学取样和诊刮术(D&C)操作组织学取样,以D&C取样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做为金标准,分析一次性子宫内膜取样器组织学和细胞学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主要评价指标,同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结果:一次性子宫内膜取样器所取得子宫内膜组织学及细胞学标本与D&C所取得子宫内膜组织学标本满意度均超过95%,3组标本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7)。子宫内膜取样器组织学诊断灵敏度91.67%、特异度100%、阴性预测值(NPV)98.39%,阳性预测值(PPV)100%,诊断符合率98.63%。一次性子宫内膜取样器收集满意的细胞学标本70例,细胞学诊断灵敏度63.64%,特异度100%,NPV 93.65%,PPV 100%,诊断符合率94.29%。一次性子宫内膜取样器组织学联合细胞学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为100%。一次性子宫内膜取样器取材操作过程中,89.04%(65/73)患者为轻度疼痛,11.00%(8/73)为中度疼痛,D&C操作过程中,91.78%(67/73)为中度疼痛,8.22%(6/73)为重度疼痛。结论:一次性子宫内膜取样器取材满意,可满足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组织学联合细胞学诊断准确性高,且该方法操作简便,患者疼痛轻微、容易接受,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筛查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取样器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筛查 子宫内膜细胞学 子宫内膜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 被引量:109
6
作者 杨曦 马珂 吴成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85-488,共4页
子宫内膜癌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地区,目前已接近新发妇科恶性肿瘤的50%,2015年美国子宫内膜癌的新发病例54870例,死亡病例10170例[1]。近二十年,英国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上升1.5倍,美国同期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升高1.1%和0.3%。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HNPCC 卵巢肿瘤 卵泡膜细胞 美国癌症协会 子宫内膜细胞学 颗粒细胞 雌激素治疗 胰岛素抵抗 子宫内膜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专题讨论--子宫内膜癌筛查及早期诊断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8
7
作者 廖秦平 杨曦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81-484,共4页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在发达国家及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城市,其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随着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上升,在不久的将来,子宫内膜癌在美国、欧洲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将会变成严重的...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在发达国家及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城市,其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随着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上升,在不久的将来,子宫内膜癌在美国、欧洲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将会变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在无症状高危人群中,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就变得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通过讨论子宫内膜癌筛查及早期诊断的现状,探讨在高危人群中筛查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性,并提出有效的筛查及早期诊断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查方法 早期诊断 细胞学筛查 子宫内膜细胞学 妇科恶性肿瘤 高危人群 液基细胞学 癌前病变 流行病学数据 子宫内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标记物在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楠 郑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93-495,共3页
子宫内膜癌的主要诊断方法是通过宫腔镜检查及分段诊刮术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近年国外已广泛采用的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ECT)也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组织和细胞病理学诊断中,分子标记物的应用为明确肿瘤来源、鉴别癌前病... 子宫内膜癌的主要诊断方法是通过宫腔镜检查及分段诊刮术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近年国外已广泛采用的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ECT)也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组织和细胞病理学诊断中,分子标记物的应用为明确肿瘤来源、鉴别癌前病变与癌、明确肿瘤恶性程度方面提供很大帮助。随着传统标记物研究的深入及新标记物的不断引入,免疫组化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物 子宫内膜细胞学 分段诊刮术 癌前病变 早期诊断 病理学诊断 分泌期子宫内膜 基因突变 错配修复 子宫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