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芯片技术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外泌体microRNA表达差异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礼贤 胡月阳 +2 位作者 李琰 吴建华 康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85-890,共6页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varian endometriosis,OEM)外泌体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表达谱。方法:采用芯片技术对3例OEM患者及3例健康对照者的在位内膜间质细胞外泌体miRNA进行分析,筛选出组间差异miRNA。结果:获得存在差异表达...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varian endometriosis,OEM)外泌体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表达谱。方法:采用芯片技术对3例OEM患者及3例健康对照者的在位内膜间质细胞外泌体miRNA进行分析,筛选出组间差异miRNA。结果:获得存在差异表达miRNA共12条,其中hsa-miR-6829-5p、hsa-miR-5188、hsa-miR-4430、hsa-miR-584-5p、hsa-miR-4485-5p、hsa-miR-4257在实验组表达上调,hsa-miR-188-5p、hsa-miR-4741、hsa-miR-4516、hsa-miR-1229-5p、hsa-miR-7150、hsamiR-5787表达下调。对表达差异较大的外泌体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及其基因功能(gene ontology,GO)分析和信号通路(pathway)分析,发现靶基因聚集的生物学功能多数参与生物进展过程的调控。结论:OEM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在位内膜间质细胞外泌体miRNA存在着差异性表达。差异性表达的miRNA特异性很高,对进一步阐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诊断标记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泌体 微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泌乳素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影 魏兆莲 +3 位作者 曹云霞 丛林 周平 蒋欢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7-48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IVF-ET治疗的EMS合并不孕患者,根据PRL值分为高泌乳素血症(HPRL)组(≥25μg/L,41例)和正常PRL组(<25... 目的探讨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IVF-ET治疗的EMS合并不孕患者,根据PRL值分为高泌乳素血症(HPRL)组(≥25μg/L,41例)和正常PRL组(<25μg/L,111例);以307例因男方因素不孕者为对照组,同样根据血清PRL值分为两组。比较分析各组血清生殖激素水平、获卵数、卵裂率、受精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等。结果 EMS组HPRL发生率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HPRL组与正常PRL组患者的促性腺激素(Gn)用量、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数、卵裂数、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均无差异。结论血清PRL水平对EMS患者行IVF-ET治疗结局无明显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 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育 女(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子宫内膜异位症误诊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宋秋荷 赖雪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900-1900,1904,共2页
外阴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女性妇科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在皮肤科诊断中很容易被误诊。我们现报告1例病程长达8年,曾被误诊为“尖锐湿疣”的外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外泌体源性miRNA-188-5p与miRNA-474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诊断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礼贤 胡月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26-112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外泌体源性miRNA-188-5p与miRNA-474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RT-qPCR技术检测50例EMT患者(病例组)及5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血浆外泌体源性miRNA-188-5p与miRNA-4741的表达水平,并通过ROC曲线评价二者... 目的探讨血浆外泌体源性miRNA-188-5p与miRNA-474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RT-qPCR技术检测50例EMT患者(病例组)及5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血浆外泌体源性miRNA-188-5p与miRNA-4741的表达水平,并通过ROC曲线评价二者在诊断EMT的价值。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浆外泌体源性miRNA-188-5p与miRNA-4741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miRNA-188-5p表达诊断EMT的敏感性度77.6%,特异度为83.5%;miRNA-4741表达诊断EMT的敏感度为84.5%,特异性度91.2%;二者联合诊断EMT的敏感度为87.1%,特异性度93.8%。结论相对于健康女性,EMT患者血浆外泌体源性miRNA-188-5p与miRNA-4741表达水平降低,其临床诊断效能较高,可能是诊断EMT的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泌体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及其来源的外泌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侯户杨 石晓燕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14-917,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至今仍存在争议。子宫内膜中发现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是近年来在EMT中研究的热点,MSC以旁分泌方式发挥作用的观点逐渐被接受。外泌体是细胞产生的囊泡,作为MSC旁分泌所产生的生物...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至今仍存在争议。子宫内膜中发现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是近年来在EMT中研究的热点,MSC以旁分泌方式发挥作用的观点逐渐被接受。外泌体是细胞产生的囊泡,作为MSC旁分泌所产生的生物因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细胞交流间发挥重要作用。多项研究发现在EMT中会发生MSC的募集现象,而MSC来源的外泌体(MSC-EXO)可发挥类似于MSC的功能,二者在EMT的雌孕激素失衡、调节EMT血管生成、免疫活动及异位细胞增殖和转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望应用于疾病诊断及靶向药物治疗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间充质干细胞 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胡尚英 彭松 王智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184,共3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为育龄期妇女常见疾病之一,病灶多见于盆腔脏器和腹膜,盆腔外较少见。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是最常见的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为育龄期妇女常见疾病之一,病灶多见于盆腔脏器和腹膜,盆腔外较少见。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是最常见的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任何发生于腹壁的异位内膜病灶,最常见于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处,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增高,AWE日趋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诊疗 子宫内膜组织 育龄期妇女 剖宫产术后 常见疾病 盆腔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2、bF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齐璇 辛晓燕 陈必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4-476,共3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bF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SABC法 ) ,检测 70例异位内膜组织和 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 (对照组 )中MMP 2和bFGF的表达。结果 在...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bF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SABC法 ) ,检测 70例异位内膜组织和 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 (对照组 )中MMP 2和bFGF的表达。结果 在异位内膜组和对照组中 ,MMP 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1.43%和 40 .0 0 % ,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0 .0 0 %和 6 .6 7% (P <0 .0 1) ;bF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5 .71%和 40 .0 0 % ,强阳性表达率别为 2 0 .0 %和 0 %(P <0 .0 1)。而MMP 2和bFGF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中的阳性表达率 ,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异位内膜组织中MMP 2的过度表达与异位内膜组织的侵袭力有关 ,bFGF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提示M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2 BFGF 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细胞基质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粘附分子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周秋明 吴元赭 沙金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78-80,共3页
细胞粘附分子 (CAM)是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一类细胞因子 ,它参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过程。子宫内膜异位症 (EM)是一种良性疾病 ,但异位内膜具有粘附、侵袭和转移等特征。据研究发现 ,CAM在异位子宫内膜与腹膜间皮... 细胞粘附分子 (CAM)是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一类细胞因子 ,它参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过程。子宫内膜异位症 (EM)是一种良性疾病 ,但异位内膜具有粘附、侵袭和转移等特征。据研究发现 ,CAM在异位子宫内膜与腹膜间皮发生粘附及进一步形成异位病灶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AM在子宫内膜表达的多样性 ,与EM的不孕、盆腔粘连密切相关。作者对近几年有关CAM在EM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细胞粘附分子 不孕症 研究进展 细胞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来源外泌体miRNA表达谱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礼贤 胡月阳 +2 位作者 李琰 杨漪 康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01-1805,共5页
探究不同来源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外泌体微小RNA(miRNA)表达谱的差异。将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研究组)及4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行子宫手术患者(对照组)ESC原代培养后分离培养基中外泌体,芯片检测两组外泌体miRNA表达谱... 探究不同来源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外泌体微小RNA(miRNA)表达谱的差异。将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研究组)及4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行子宫手术患者(对照组)ESC原代培养后分离培养基中外泌体,芯片检测两组外泌体miRNA表达谱差异,qRT-PCR检测两组外泌体miR-205、miR-542-3p水平;对上调、下调倍数较高miRNA且与EMs相关靶基因进行预测。研究组与对照组ESC外泌体有39种mi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调miRNA有14个,以miR-205上调倍数最高;下调有25个,以miR-542-3p下调倍数最高。qRT-PCR检测ESC外泌体miR-205、miR-542-3p水平与芯片检测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FBN1、S100A2等与EMs相关的26种基因被预测为差异表达的miRNA靶基因。EMs患者ESC外泌体中存在多种差异表达的miRNA,且靶向多种EMs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泌体 微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辛小燕 汪宏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9-572,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因其可导致慢性盆腔疼痛、痛经以及不孕等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EM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遗传因素等学说都...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因其可导致慢性盆腔疼痛、痛经以及不孕等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EM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遗传因素等学说都无法完全解释。免疫学说认为免疫反应异常是导致内膜损伤的起始点,提示免疫反应很可能促进EMS的发生、发展。本文从最近研究比较热门的炎性因子IL-17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IL-17 免疫反应异常 免疫学说 慢性盆腔疼痛 炎性因子 腹腔液 异位组织 细胞因子 细胞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液和血清NO水平与IVF-ET结局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琼 董丽军 黄荷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24-428,共5页
目的:明确腹腔液一氧化氮(NO)与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不孕发病的关系,以及探讨解决轻度内异不孕问题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荧光法检测60例轻度内异症不孕患者(内异组)、6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管性组)和20例对照组患者的腹腔液容... 目的:明确腹腔液一氧化氮(NO)与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不孕发病的关系,以及探讨解决轻度内异不孕问题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荧光法检测60例轻度内异症不孕患者(内异组)、6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管性组)和20例对照组患者的腹腔液容积、血清和腹腔液的NO水平,并比较了内异组和管性组的IVF指标。结果:内异组和管性组行IVF-ET后,两组胚胎植入率、妊娠率和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受精率内异组显著低于管性组(P<0.05);内异组腹腔液容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管性组;对照组、管性组和内异组腹腔液中NO代谢物水平(ΔF/F,中位数)分别为9.98、13.76和20.72,内异组腹腔液中NO代谢物水平增高,与对照组和管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对照组、管性组和内异组血清中NO代谢物水平(ΔF/F,中位数)分别为12.25、13.00和13.60,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液NO水平变化可能与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发病有关。IVF-ET是治疗与轻度内异相关不孕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一氧化氮/代谢 受精 胚胎移植 不育 女(雌)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1巨噬细胞来源的纳米囊泡通过将M2巨噬细胞转化为M1型巨噬细胞抑制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蒙秋 谢兴润 黄守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07-815,共9页
目的探究M1巨噬细胞来源的纳米囊泡(M1-NV)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有效性和关键机制。方法通过差速离心法从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离细胞外囊泡(EV)。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CD31和F4/80表达分别鉴定EMS患者... 目的探究M1巨噬细胞来源的纳米囊泡(M1-NV)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有效性和关键机制。方法通过差速离心法从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离细胞外囊泡(EV)。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CD31和F4/80表达分别鉴定EMS患者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MS-ESC)、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极化的腹膜巨噬细胞。通过在0~4℃环境下注射器吸取细胞悬液后,通过(5、1、0.4、0.22)μm聚碳酸酯膜过滤器进行过滤制备M1-NV。流式细胞术分析RAW264.7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体外极化情况、反转录PCR检测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86、白细胞介素6(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精氨酸酶1(Arg1)、CD163、CD206和IL-10的表达。将PKH67标记的M1-NV在与EMS-ESC、HUVEC和巨噬细胞共同培养,通过小管形成实验检测M1-NV对HUVEC小管形成的影响、通过Transwell^(TM)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EM-ESC在迁移和浸润能力方面的变化。结果通过对NV内含物的检测发现NV中的蛋白质和其他生物活性颗粒含量远多于来自相同数量的EV;与EMS-ESC、HUVEC和巨噬细胞共同培养时,PKH67标记的M1-NV在均被细胞摄取内化。与M0-NV处理相比,20μg/mL M1-NV就能够有效地将M2巨噬细胞重新编码为M1巨噬细胞。与空白组和M0-NV组相比,M1-NV处理后的EMS-ESC侵袭和迁移明显减少、HUVEC的小管形成减少,而用M2-NV处理的EMS-ESC则相反。结论M1-NV可以将M2巨噬细胞重新编码为M1巨噬细胞,抑制EMS-ESC的侵袭、迁移并阻碍血管形成,进而阻碍EMS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巨噬细胞极化 细胞囊泡 纳米囊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部子宫内膜异位症误诊1例
13
作者 姚世红 胡世辉 俞怀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9-440,共2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疾病,绝大部分位于盆腔,仅少数位于盆腔外,我科收治一例舌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舌部 误诊 常见疾病 盆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膜异位于子宫壁及双侧髂外淋巴结1例
14
作者 鲁海珍 张宏图 +1 位作者 冯晓莉 孙耘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84-484,共1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例报告 内膜异位于双侧髂淋巴结 内膜异位于子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直肠隔子宫内膜内异症57例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文翔 彭芝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阴道直肠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收治的57例阴道直肠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7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0.1岁,占同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0.17%;临床表现主要为痛经,月经改... 目的:探讨阴道直肠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收治的57例阴道直肠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7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0.1岁,占同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0.17%;临床表现主要为痛经,月经改变和肛门刺激症状;异位病灶结节常为多个,三合诊检查结节直径范围为1~6 cm;阴道B超检查7例阳性。18例患者行血清CA125检查,11例出现增高。术前13例曾接受药物治疗,无效后手术。所有患者均采取开腹手术,56例行病灶完整切除术,术后23例加用药物治疗。随访48例,完整切除病灶的47例患者无深部结节的复发,其中1例出现右侧卵巢内异囊肿的复发;1例未能完整切除病灶者症状较前缓解。结论:阴道直肠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妇科检查三合诊,结合症状和辅助检查的结果。术前药物治疗可减小病灶体积,有利于手术;完整切除病灶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保留卵巢的患者术后加用药物治疗可减少其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外科学 阴道疾病/诊断 阴道疾病/外科学 直肠疾病/诊断 直肠疾病/外科学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蓓 田永杰 丁明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19-421,共3页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对体外培养的异位的和正常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处理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0-60小时细胞抑制情况,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流式...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对体外培养的异位的和正常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处理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0-60小时细胞抑制情况,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36小时异位的和正常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变化。结果: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呈时间和剂量方式抑制细胞的生长增殖,且相同浓度后者作用更强。药物作用36小时,各组细胞均发生从G1期到S期的抑制,且各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结论:①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但后者作用更强。②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对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不如对异位细胞的作用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培养 米非司酮 孕三烯酮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曲唑对离体异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霞 邢军 +1 位作者 聂改红 张文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560-3562,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来曲唑作用不同时间对体外培养的异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来曲唑处理的异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0~60h的抑制情况,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36h后...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来曲唑作用不同时间对体外培养的异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来曲唑处理的异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0~60h的抑制情况,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36h后异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凋亡率;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药物作用后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来曲唑呈时间和剂量方式抑制细胞的生长增殖。药物作用36h,各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药物浓度为10-8mol/L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来曲唑对异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细胞增殖 培养 来曲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案处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后对COH反应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莉 丛林 +5 位作者 曹云霞 魏兆莲 周平 章志国 赵济华 李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9-600,共2页
目的比较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卵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ET/ICSI)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两种处理方法对控制性促超排卵(COH)过程和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患者IVF-ET/ICSI62个周期资料。按COH前处... 目的比较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卵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ET/ICSI)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两种处理方法对控制性促超排卵(COH)过程和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患者IVF-ET/ICSI62个周期资料。按COH前处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34个周期: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2个周期后,经阴道穿刺抽吸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再进入COH过程;B组28个周期:腹腔镜手术剥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后进行COH。IVF-ET/ICSI过程按常规方法进行。比较两组的获卵数和卵子质量、临床妊娠率以及囊肿复发率。结果B组获卵数稍低于A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COH的天数、用药支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A组1年内囊肿的复发率高于B组。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在IVF-ET/ICSI前的两种处理方法对其结局的影响无差别。临床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外科学 子宫内膜肿瘤/外科学 穿刺术 阴道 腹腔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代子宫内膜消融术可提高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6
19
作者 楼俊瑶 黄秀峰 +3 位作者 张丽凤 徐萍 张信美 陈正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探讨第二代子宫内膜消融术(诺舒)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单独曼月乐治疗(对照组,44例)和诺舒联合曼月乐治疗(观察组,2... 目的:探讨第二代子宫内膜消融术(诺舒)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单独曼月乐治疗(对照组,44例)和诺舒联合曼月乐治疗(观察组,22例)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月经量、痛经改善情况、子宫大小、曼月乐脱落事件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种治疗均可改善患者月经量和痛经(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月经量改善更明显,曼月乐脱落事件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均P<0.05);两组间的痛经评分和子宫大小变化无差异(均P>0.05)。结论:诺舒有助于提高曼月乐在子宫腺肌病患者中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药物疗法 子宫内膜/外科学 导管消融术 宫内避孕器 含药 左炔诺孕酮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及辅助生殖技术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毕爱华 曹云霞 +5 位作者 魏兆莲 丛林 周平 章志国 赵济华 李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4-546,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对卵巢功能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因不孕要求实施IVFET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6例,比较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组与非手术组早卵泡期(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对卵巢功能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因不孕要求实施IVFET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6例,比较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组与非手术组早卵泡期(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取卵日E2水平、获卵数、受精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及IVFET结局的差异。结果除了取卵日E2水平囊肿剥除术组明显低于非剥除术组外,卵巢囊肿剥除对基础卵巢功能及IVFET结局没有影响。结论对于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不孕而要求行辅助生殖技术的患者,可以直接进入超排卵周期,但当卵巢囊肿直径≥5cm时,可选择手术剥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外科学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受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