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干细胞来源细胞因子鸡尾酒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蒋智 贾中申 +2 位作者 潘裕佳 李安洁 韦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3-259,共7页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干细胞(En SCs)来源细胞因子鸡尾酒(Ed CC)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影响。方法采用Millipore蛋白超滤技术从En SCs培养液中提取Ed CC,通过尾静脉注射治疗小鼠心肌I/R损伤。TTC/Evans Blue染色评估梗死面积,TUNE...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干细胞(En SCs)来源细胞因子鸡尾酒(Ed CC)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影响。方法采用Millipore蛋白超滤技术从En SCs培养液中提取Ed CC,通过尾静脉注射治疗小鼠心肌I/R损伤。TTC/Evans Blue染色评估梗死面积,TUNEL染色计数凋亡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 caspase 3。结果 Ed CC提取效率为每24 h(222.4±29.3)μg/106细胞,经-80℃冻存后Ed CC蛋白浓度及蛋白总量逐渐降低。与I/R组比较,100μg新鲜提取的Ed CC可显著缩小心肌梗死面积(P=0.001),减少梗死周边区细胞凋亡数量(P=0.019),降低cleaved caspase3表达(P=0.002),增加Ed CC剂量不能进一步缩小梗死面积。Ed CC经-80℃冻存90 d以上心肌保护效应逐渐降低。结论Ed CC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保护心肌I/R损伤。经-80℃冻存30 d以内可保持较强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干细胞 细胞因子 心肌梗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子宫内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子宫内膜纤维化的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靳涛 颜望碧 殷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0-646,共7页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间质上皮转化(EMT)在子宫内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eMSCs)抑制子宫内膜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和eMSCs组,每组6只。Sham组的大鼠在剖腹手术后...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间质上皮转化(EMT)在子宫内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eMSCs)抑制子宫内膜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和eMSCs组,每组6只。Sham组的大鼠在剖腹手术后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子宫介入手术。Model组和eMSCs组建立子宫内粘连大鼠模型。eMSCs组在模型损伤后立即移植eMSCs细胞悬液进行治疗,总量为每子宫0.05 ml(2×107细胞/ml)。3周后收集单侧损伤子宫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通过蛋白质印迹分析子宫内膜纤维化、EMT、Wnt/β-catenin通路蛋白表达。结果Model组大鼠宫腔结构破坏,腺体数量明显减少并积聚大量蓝色胶原纤维,但在eMSCs治疗后子宫内膜腺体数量显著增加,并且纤维化面积显著降低。与Sham组相比,Model组中I型胶原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但在eMSCs组中均显著减少(P<0.05)。在Model组中,N-cadherin、Vimentin和ZEB1的表达显著增加,而E-cadherin的表达减少。然而,在eMSCs组中,上述分子蛋白质的变化完全相反。与Sham组相比,Model组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C-myc表达增加(P<0.05)。与Model组相比,eMSCs组中周期蛋白E(CyclinE)、β-catenin和C-myc表达增加(P<0.05)。结论eMSCs可以通过抑制EMT和子宫内膜纤维化来促进子宫内粘连大鼠子宫内膜修复,这种作用部分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间质上皮转化 子宫内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子宫内膜纤维化 大鼠 子宫内粘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桃苷纳米粒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协同给药修复子宫内膜损伤
3
作者 韩瑞芳 周海忆 +3 位作者 梁杏珊 何斯怡 关永格 宋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2-1311,共10页
目的体外细胞实验评价金丝桃苷壳聚糖纳米粒(hyperoside/chitosan-nanoparticles,Hyp/CS-NPs,Hyp-NPs)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体内动物实验探讨Hyp-NPs与BMSCs协同修复大鼠子... 目的体外细胞实验评价金丝桃苷壳聚糖纳米粒(hyperoside/chitosan-nanoparticles,Hyp/CS-NPs,Hyp-NPs)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体内动物实验探讨Hyp-NPs与BMSCs协同修复大鼠子宫内膜损伤的效果。方法采用流式实验鉴定BMSCs;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Hyp-NPs,激光粒度分析仪及透射电镜进行表征评价;采用划痕实验检测Hyp-NPs对BMSCs的迁移作用;以及构建NRF2慢病毒载体,检测Hyp-NPs对BMSCs的氧化损伤模型的作用机制;动物实验将Hyp-NPs与BMSCs协同移植入子宫内膜损伤大鼠模型宫腔中,利用HE、Masson、IHC、TUNEL及ELISA实验从子宫内膜的一般病理、纤维化、干细胞募集及炎症情况,评价其对大鼠子宫内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妊娠功能。结果成功分离培养BMSCs;成功制备Hyp-NPs;划痕实验表明Hyp-NPs可促进BMSCs迁移;通过成功构建BMSCs的慢病毒NRF2载体以及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表明Hyp-NPs可通过激活NRF2调控BMSCs生物轴;动物实验表明Hyp-NPs与BMSCs协同给药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及腺体数量,抗纤维化、抗凋亡及抗炎等促进干细胞归巢,恢复子宫内膜损伤大鼠的妊娠功能。结论Hyp-NPs与BMSCs协同给药可修复子宫内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苷 纳米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新型给药系统 子宫内膜损伤 抗氧化应激因子NR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干细胞生长因子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韩燕华 王晶晶 郑春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534-3536,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干细胞生长因子(SCF)水平,初步探讨SCF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证实的EMs患者35例(异位症组),同期因不孕或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 目的:通过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干细胞生长因子(SCF)水平,初步探讨SCF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证实的EMs患者35例(异位症组),同期因不孕或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SCF水平。结果:异位症组腹腔液SC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异位症组血清SCF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异位症组腹腔液SCF水平明显高于血清值(P<0.01)。对照组腹腔液SCF水平略高于血清值,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异位症组Ⅰ期和Ⅱ期患者腹腔液SCF水平明显高于Ⅲ期和Ⅳ期患者(P<0.01),而Ⅲ期和Ⅳ期患者腹腔液SC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腹腔液及血清SCF水平分泌期及增殖期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EMs患者腹腔液SCF水平升高,提示SCF可能在EMs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干细胞生长因子 腹腔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MAGE-A3抗原的树突状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共培养对子宫内膜癌肿瘤干细胞及恶性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好 贾虹 +2 位作者 王晓霜 张鹭 蒋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期42-50,共9页
目的:探究负载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基因A3(MAGE-A3)的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对子宫内膜癌肿瘤干细胞及恶性进展的影响。方法:采集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利用细胞因子分别诱导生成DC和CIK;MAGE-A3孵育DC后与CIK共培养... 目的:探究负载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基因A3(MAGE-A3)的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对子宫内膜癌肿瘤干细胞及恶性进展的影响。方法:采集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利用细胞因子分别诱导生成DC和CIK;MAGE-A3孵育DC后与CIK共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DC-CIK、MAGE-A3-DC-CIK的表型;流式细胞仪分选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的CD133^(+)干细胞,以子宫内膜癌干细胞作为靶细胞,分别以CIK、DC-CIK及MAGE-A3-DC-CIK作为效应细胞,MTT法检测效靶比为10∶1、20∶1、40∶1的细胞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联合培养细胞上清液中IFN-γ、IL-2、IL-12、IL-17水平,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干细胞凋亡;建立子宫内膜癌干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尾静脉注射DC-CIK或MAGE-A3-DC-CIK,观察裸鼠肿瘤生长情况,每隔2 d测量瘤体大小,21 d后取肿瘤组织,电子天平称重,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内Ki-67表达。结果:分离获得细胞表面CD80、CD86、HLA-DR表达分别达到88%、86%和90%的DC;MAGE-A3-DC-CIK组细胞表面CD8^(+)CD3^(+)、CD56^(+)CD3^(+)比例均高于DC-CIK组(P<0.01);经磁珠分选后获得CD133^(+)细胞比例高达90.23%的子宫内膜癌干细胞;与CIK组和DC-CIK组比较,MAGE-A3-DC-CIK组在不同效靶比下对子宫内膜癌干细胞的杀伤能力升高,细胞上清中IFN-γ、IL-2、IL-12及IL-17的分泌水平升高,培养液上清处理的子宫内膜癌干细胞凋亡率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与对照组和DC-CIK组比较,MAGE-A3-DC-CIK组移植瘤裸鼠的肿瘤体积小,肿瘤重量轻,肿瘤组织内细胞稀疏,Ki-67阳性细胞率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负载MAGE-A3的DC与CIK联合培养能促进CIK成熟,提高对子宫内膜癌干细胞的杀伤性,并抑制移植瘤裸鼠的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肿瘤干细胞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基因A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红燕 颜贝 +2 位作者 裴承斌 徐焱焱 张欣宗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究经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nstrual blood-derived stem cells,MenSCs)对大鼠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只无特殊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enSCs组和雌激素组。模型组、MenSC... 目的探究经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nstrual blood-derived stem cells,MenSCs)对大鼠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只无特殊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enSCs组和雌激素组。模型组、MenSCs组、雌激素组大鼠采用子宫注射无水乙醇的方法构建薄型子宫大鼠模型,MenSCs组大鼠尾静脉注射MenSCs,雌激素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雌激素。于3个动情周期后处死大鼠,取其子宫内膜标本制作切片,比较四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和角蛋白、波形蛋白、整合素β3的表达情况。结果分离培养的MenSCs表现出明显的间充质干细胞特征,高表达CD44、CD73、CD90、CD105和OCT-4、C-kit、波形蛋白,不表达HLA-DR。成骨、成脂、成软骨分化均为阳性。模型组、MenSCs组、雌激素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01),其中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最小,MenSCs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大于雌激素组(P=0.047)。模型组、MenSCs组、雌激素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角蛋白、波形蛋白、整合素β3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MenSCs组大鼠上述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和雌激素组(均P<0.05)。结论MenSCs可改善大鼠薄型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和功能,其治疗效果优于雌激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薄型子宫内膜 移植 干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核干细胞因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志敏 史惠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2-565,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EMC)组织中核干细胞因子(NS)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性、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15例正常子宫内膜、26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52例子宫内膜癌标本中NS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EMC)组织中核干细胞因子(NS)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性、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15例正常子宫内膜、26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52例子宫内膜癌标本中NS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MC与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织间NSmRNA和PCNA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的表达与EMC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PCNA蛋白的表达还与EMC的浸润深度有关(P<0.05)。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NSmRNA和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rs=0.609,P<0.05)。EMC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间NSmRNA和PC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C组织中NSmRNA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且其与细胞的增殖活性及EMC的复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因子 增殖细胞核抗原 子宫内膜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补助育汤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江媚 刘雁峰 +1 位作者 王铁枫 石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2367-2369,2374,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中药方二补助育汤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制备小鼠胚泡着床障碍模型,研究其子宫内膜SCFmRNA、HOXA-10 mRNA、LIF、ER、PR、整合素(αvβ3)表达的改变。结果:GnRHa+HMG+HCG超促排方案能降低子...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中药方二补助育汤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制备小鼠胚泡着床障碍模型,研究其子宫内膜SCFmRNA、HOXA-10 mRNA、LIF、ER、PR、整合素(αvβ3)表达的改变。结果:GnRHa+HMG+HCG超促排方案能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而二补助育汤能够调控小鼠子宫内膜调控链间的相关调控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结论:二补助育汤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是肯定的,并且其作用途径是多靶点、多环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补助育汤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容受性 干细胞因子 同源盒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CC通过MEK-ERK信号通路减轻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7
9
作者 蒋智 贾中申 +1 位作者 吴玥婷 韦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1-227,共7页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干细胞(endometrial stem cells,EnSCs)来源细胞因子"鸡尾酒"(EnSC-derived cytokine cocktail,EdC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MEK-ERK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TTC/Evan...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干细胞(endometrial stem cells,EnSCs)来源细胞因子"鸡尾酒"(EnSC-derived cytokine cocktail,EdC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MEK-ERK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TTC/Evans blue染色评估心梗面积,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ERK1/2磷酸化水平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结果:EnSCs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特性,表达CD90,不表达CD34和CD45。EdCC的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为(6 811±312)ng/g蛋白。经尾静脉注射EdCC可显著升高心肌ERK1/2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梗死面积,减少梗死周边区凋亡细胞数目,抑制capase-3活化。MEK1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5 mg/kg)抑制EdCC介导的ERK1/2磷酸化,并抵消上述心肌保护效应。EGF受体特异性阻断剂AG-1487(6 mg/kg)只能部分抵消EdCC的心肌保护作用,而单纯注射EGF不能缩小梗死面积。结论:EdCC通过激活MEK1-ERK1/2信号通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EGF受体是该通路重要组成部分。该结果对目前成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模式——从细胞转移到细胞因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干细胞来源细胞因子“鸡尾酒” MEK-ERK信号通路 心肌梗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