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腔粘连患者TCRA术后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洁 徐大宝 +4 位作者 金毅然 罗桑 杨澈 邹晓洁 刘丹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IUA)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21~2023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TCRA的中、重度两组IUA患者共70例根据术后不同雌激素用量,组内再分为A组(4 mg/d)和B组(6 mg...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IUA)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21~2023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TCRA的中、重度两组IUA患者共70例根据术后不同雌激素用量,组内再分为A组(4 mg/d)和B组(6 mg/d)。2月后复查宫腔镜,3月后随访月经量、B超检测分泌期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参数,免疫荧光法检测增殖、纤维化及血流相关因子。结果:①重度IUA组内,A_(2)组与B_(2)组在宫腔再粘连率无差异,B_(2)组子宫内膜上皮化满意率及子宫内膜腺管密度满意率优于A_(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IUA组内3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3月:重度IUA组内,两组在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ET)、子宫内膜容积(EV)、子宫内膜血流值(血管指数、血流指数、血管化血流指标)、子宫动脉血流值(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在中度IUA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子宫内膜标志物检测:重度IUA组内B_(2)组的增殖标志物(Ki-67)及血管生成标志物(CD31、CD34、CD146、b-FGF、VEGF)表达较A_(2)组高,而纤维化标志物(α-SMA、TGF-β1)表达较A_(2)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IUA组内A_(1)组和B_(1)两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A术后短期应用相对大剂量雌激素(6 mg/d)可以通过对重度IUA患者子宫内膜血流的改善促进子宫内膜更好地修复,而对中度IUA子宫内膜修复影响没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经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 雌激素 子宫内膜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细胞增殖核抗原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翟一阳 马韵翼 +2 位作者 翟俊英 钮红丽 王颖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9-384,共6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TIPE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96例EC患者、120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TIPE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96例EC患者、120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患者及120例行全子宫切除或刮宫患者的组织标本及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为EC组、正常子宫内膜组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三组均随访至2023年3月28日。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组织标本中TIPE2、Ki67表达水平,分析TIPE2、Ki67表达水平与EC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EC组患者癌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且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在FIGO手术病理分期为Ⅲ期、淋巴结有转移患者中高于Ⅱ期、淋巴结无转移患者(P<0.05),EC组织TIPE2表达水平在Ⅱ期、绝经及ER、PR阴性患者中高于Ⅰ期、未绝经及ER、PR阳性患者(P<0.05);EC组织Ki67表达水平在p53阳性患者中高于p53阴性患者(P<0.05),且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569,P<0.05)。与不良预后组相比,良好预后组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下调(P<0.05),且TIPE2、Ki67表达水平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905显著大于单一检测的AUC(P<0.05),敏感度为86.67%,特异度为87.88%,预测价值较高。结论EC组织中TIPE2、Ki67呈高表达水平,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其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且两者联合检测对EC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 细胞增殖核抗原 临床病理 预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与高级别浆液性癌的MRI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倩 翁春娇 +1 位作者 平小夏 姜楠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23,共6页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OEC)与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的MRI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2年6月—2024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GSC的患者51例,OEC患者23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RI影像学检测,对比2组临...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OEC)与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的MRI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2年6月—2024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GSC的患者51例,OEC患者23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RI影像学检测,对比2组临床特征及MRI影像学特征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OEC、HGSC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HGSC组与OEC组患者在年龄和绝经状态上无显著差异(P>0.05);HGSC组患者的肿瘤直径显著小于OEC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显著高于OEC组,而合并子宫内膜病变的比例则低于OEC组(P<0.05)。HGSC组肿瘤表现为双侧分布、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以实性为主、多囊,T1WI信号呈现不均匀的稍高或高信号,实性部分中至重度增强,腹膜种植转移及中或大量腹腔积液的发生率高于OEC组(P<0.05)。HGSC与OEC组在附壁结节的发生比例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存在附壁结节的病灶中,HGSC组不规则团块状的附壁结节比例显著高于OEC组(P<0.05)。HGSC组的ADC值显著高于OEC组。在ADC值鉴别诊断HGSC与OEC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776(95%CI 0.669~0.882),通过约登指数最大值确定的截断值为1.20×10^(-3) mm^(2)/s,灵敏度为76.50%,特异度为78.30%。结论:OEC与HGSC在MRI影像特征上具有一定的共性,也存在显著差异。MRI可为临床术前鉴别OEC与HGSC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子宫内膜样癌 高级别浆液性癌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LNT4介导的TYRO3糖基化对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一麟 高雪梅 +1 位作者 孟红娟 刘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3,共7页
目的:探讨多肽GalNAc转移酶4(GalNAc transferases,GALNT4)通过介导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protein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TYRO3)糖基化影响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a)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研究人群包括从106... 目的:探讨多肽GalNAc转移酶4(GalNAc transferases,GALNT4)通过介导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protein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TYRO3)糖基化影响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a)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研究人群包括从106例ECa患者中收集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ECa组织样本制作组织微阵列。分析GALNT4表达与患者诊断时的年龄、疾病阶段、淋巴血管侵犯、生存结局的关系。人ECa细胞系Ishikawa和RL95-2转染GALNT4-特异性siRNA或GALNT4质粒以敲低或上调GALNT4表达。采用si-TYRO3处理GALNT4过表达的Ishikawa细胞。通过Transwell实验测量了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将GALNT4过表达或敲低的Ishikawa细胞注射到NOD/SCID小鼠脾脏中以诱导肝转移,分析肝转移病灶数量。结果:ECa组织中GALNT4的表达较正常组织增加(P<0.05)。GALNT4低表达组和GALNT4高表达组在年龄、组织学类型、国际妇产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存在差异(P<0.05)。GALNT4表达水平与OS呈负相关,HR为2.610(95%CI=1.094~6.226)(P<0.05)。GALNT4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低于GALNT4低表达组(P<0.05)。与Vector组相比,GALNT4组Ishikawa和RL95-2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增加(P<0.05)。与si-NC组相比,si-GALNT4#1、si-GALNT4#2组Ishikawa和RL95-2细胞的迁移、侵袭细胞数降低(P<0.05)。与Vector组相比,GALNT4组Ishikawa细胞肝转移病灶数量增加(P<0.05)。相反,与si-NC组相比,si-GALNT4#1、si-GALNT4#2组Ishikawa细胞肝转移病灶数量减少(P<0.05)。与GALNT4+si-NC组相比,GALNT4+si-TYRO3组Ishikawa细胞的迁移、侵袭细胞数降低(P<0.05)。结论:GALNT4在ECa组织中过表达,并与不良预后相关。机制研究显示,GALNT4促进ECa细胞迁移、侵袭的行为部分是通过修饰TYRO3的O-糖基化和蛋白稳定性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GalNAc转移酶4 蛋白酪氨酸激酶 子宫内膜 糖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C00839调节miR-625-5p/MSI1轴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霁 邓秀娟 程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6,132,共7页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839调节miR-625-5p/MSI1轴对子宫内膜癌(E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EC组织和细胞中LINC00839、miR-625-5p、MSI1 mRNA表达水平。以Ishikawa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信息学、...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839调节miR-625-5p/MSI1轴对子宫内膜癌(E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EC组织和细胞中LINC00839、miR-625-5p、MSI1 mRNA表达水平。以Ishikawa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信息学、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实验验证LINC00839、MSI1与miR-625-5p的靶向关系;采用CCK-8、集落形成、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MSI1、Bcl-2、Bax、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体内成瘤实验验证LINC00839对裸鼠移植瘤的影响。结果 EC组织中LINC00839、MSI1 mRNA表达水平升高,miR-625-5p表达水平下降(P <0.05);LINC00839、MSI1可靶向作用于miR-625-5p。LINC00839敲低或miR-625-5p过表达抑制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P <0.05)。抑制miR-625-5p表达或过表达MSI1,可逆转LINC00839敲低或miR-625-5p过表达对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P <0.05)。LINC00839敲低可抑制移植瘤的体积和质量,升高miR-625-5p表达水平,抑制MSI1表达水平。结论 LINC00839可靶向调节miR-625-5p/MSI1轴,调控EC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恶性生物学行为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839 miR-625-5p MSI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癌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6
作者 王婧 周巧云 +6 位作者 王牧雨 肖豫 宋冬梅 郭艳 夏恩兰 李天照 黄晓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49,共7页
目的通过收集绝经后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患者常规病史、危险因素和超声结果的临床数据,建立一种预测PMB妇女罹患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AH)风险的方法。方法连续... 目的通过收集绝经后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患者常规病史、危险因素和超声结果的临床数据,建立一种预测PMB妇女罹患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AH)风险的方法。方法连续性收集2013年12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的408例PMB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将EC和AH患者纳入恶性组(病例组),其余患者纳入非恶性组(对照组),收集有关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危险因素的临床数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408例患者平均年龄(60.4±7.8)岁,病例组74例(18.1%),对照组334例(81.9%)。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选择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最佳预测因子,创建“LRDNT”(light bleeding,recurrent bleeding,diabetes,non-uniform echogenicity&thickness)模型。LRDNT分数在0至22之间。LRDNT评分≥15约登指数最大,预测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79.73%,特异度为80.84%,预测准确率为80.64%。结论PMB患者的临床信息与超声指标相结合的风险预测模型LRDNT,可帮助临床医生预测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发生的风险,有助于临床分流和优化诊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出血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后妊娠结局多因素分析
7
作者 郭艳 夏恩兰 +1 位作者 肖豫 黄晓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4-72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polyp,TCRP)后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442例TCRP术的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患者资料,术后随访12~24...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polyp,TCRP)后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442例TCRP术的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患者资料,术后随访12~24个月,分为术后妊娠组(妊娠组)及未妊娠组(对照组)。比较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不孕类型、异常子宫出血、不良孕史、EP数量、EP大小、术中负压吸宫术、子宫内膜炎、TCRP术手术时间、宫腔深度,对不孕症患者TCRP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442例不孕症合并EP患者中,妊娠组274例(62.0%),对照组168例(38.0%);影响不孕症行TCRP术后妊娠的因素有年龄(OR=0.925,95%CI:0.881~0.972,P<0.05)、术前异常子宫出血(OR=0.646,95%CI:0.432~0.967,P<0.05)及原发不孕(OR=2.105,95%CI:1.295~3.423,P<0.05)。结论TCRP术后可以改善不孕症合并EP的妊娠结局,年龄和术前异常子宫出血是不孕症患者TCRP术后提高妊娠的保护因素;原发不孕是不孕症患者TCRP术后妊娠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 妊娠结局 活产率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恶变38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8
作者 徐炜 王湘炼 +2 位作者 陈醒 张林 程文俊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来源于子宫内膜息肉(EP)恶变的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由EP恶变的3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从肿瘤病理类型、患者绝经状... 目的:探讨来源于子宫内膜息肉(EP)恶变的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由EP恶变的3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从肿瘤病理类型、患者绝经状态及恶变病灶范围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①肿瘤病理类型中,EP恶变的子宫内膜样癌33例(86.8%),浆液性癌5例(13.2%),前组患者平均年龄显著小于后组(53.3±10.0岁vs.63.4±10.3岁,P=0.043)。②绝经状态中,绝经前、后组中由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APA)恶变者分别为10例(55.6%)、1例(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绝经前患者术后补充治疗率显著低于绝经后患者(16.7%vs.50.0%,P=0.043)。③恶变范围局限于息肉、累及息肉周边内膜两组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症、异常子宫出血、息肉最大径、肿瘤分期、分级、治疗方式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源于EP恶变的子宫内膜样癌、浆液性癌分别多见于围绝经期、绝经后患者。EP恶变的绝经前患者中,约半数肿瘤为APA恶变,分化程度较高,术后补充治疗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子宫内膜息肉 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 恶变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现状
9
作者 彭佳华 梁瑞宁 +3 位作者 宋鑫 孙宇 简晖 罗小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6,共8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全球女性健康面临的常见挑战。近年来,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兴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在EMs研究中备受瞩目。在疾病机制方面,铁死亡通过铁过载诱导,推动卵巢EMs的纤维化,同时通过调控多条信号通路如p38...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全球女性健康面临的常见挑战。近年来,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兴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在EMs研究中备受瞩目。在疾病机制方面,铁死亡通过铁过载诱导,推动卵巢EMs的纤维化,同时通过调控多条信号通路如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6,STAT6),促进血管生成、自噬等,加剧病情进展。在不孕问题上,铁死亡影响胚胎发育和卵巢功能,显著降低生育能力。诊断方面,铁死亡相关基因高表达为EMs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潜在的标志物,有效区分患者和健康个体,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治疗策略上,Erastin等非天然化合物及白藜芦醇、熊果酸和汉黄芩素等天然化合物,展现出潜在的治疗效果,可缓解EMs的病理进程和相关症状。因此,本文通过综述铁死亡在EMs发病机制、不孕问题、诊断和治疗中的多重作用,全面阐述了铁死亡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关键作用,探索其作为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力,为EMs的管理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DCE-MRI指导子宫内膜癌术前诊断及肌层浸润判断的价值
10
作者 徐双 周锋 +2 位作者 李晓彦 苏秦 杨长香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66-669,共4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DCE-MRI)指导子宫内膜癌(EC)术前诊断及肌层浸润判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122例疑似EC患者的资料,患者均于1周内行3D-TVS及DCE-MRI检查。以病理结...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DCE-MRI)指导子宫内膜癌(EC)术前诊断及肌层浸润判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122例疑似EC患者的资料,患者均于1周内行3D-TVS及DCE-MR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D-TVS、DCE-MRI单独及联合诊断EC及肌层浸润程度的效能。结果:122例疑似EC患者中,病理结果显示恶性63例、良性59例;3D-TVS示恶性60例、良性62例;DCE-MRI示恶性55例、良性67例;3DTVS联合DCE-MRI示恶性77例、良性45例;3D-TVS联合DCE-MRI诊断EC的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3D-TVS及DCE-MRI单独诊断(P<0.05)。63例EC患者中,病理结果显示深浸润29例、浅浸润34例;3D-TVS示深浸润23例、浅浸润40例;DCE-MRI示深浸润20例、浅浸润43例;3D-TVS联合DCE-MRI示深浸润35例、浅浸润28例;3D-TVS联合DCE-MRI诊断EC患者肌层浸润程度的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3D-TVS及DCE-MRI单独诊断(P<0.05)。结论:3D-TVS联合DCE-MRI能显著提高术前诊断EC及肌层浸润程度的效能,有助于指导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汤含药血清对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的影响
11
作者 李潇 王娜梅 +4 位作者 马丽亚 姚曼曼 张晓宇 张雪琳 张大伟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6-914,共9页
目的:探究温经汤含药血清对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以Wistar雌性大鼠来制备空白血清、温经汤含药血清以及阳性药物含药血清,并处理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系End1/E6E7。免疫荧光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 目的:探究温经汤含药血清对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以Wistar雌性大鼠来制备空白血清、温经汤含药血清以及阳性药物含药血清,并处理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系End1/E6E7。免疫荧光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切割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划痕试验测定细胞迁移;免疫印记测定Cleaved Caspase-3表达;荧光定量PCR测定lncRNA-H19与miR-216a-5p mRNA表达;双荧光素酶检测lncRNA-H19与miR-216a-5p的结合关系;RNA免疫沉淀(RIP)实验观察lncRNA-H19与miR-216a-5p的结合能力。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温经汤含药血清和阳性药物含药血清组细胞活性降低(P<0.01),其中10%温经汤含药血清抑制效果最佳。温经汤含药血清组和阳性药物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中PCNA表达、细胞迁移率以及miR-216a mRNA表达降低,而G_(0)/G_(1)期细胞比例、Cleaved Caspase-3表达、细胞凋亡率以及lncRNA-H19 mRNA表达升高,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双荧光素酶和RIP实验证实lncRNA-H19能够与miR-216a-5p结合并抑制其表达。过表达LncRNA-H19后,温经汤含药血清处理End1/E6E7细胞中的lncRNA-H19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miR-216a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此外,过表达lncRNA-H19逆转了温经汤含药血清对End1/E6E7细胞增殖、迁移以及凋亡的影响。结论:温经汤含药血清通过调控lncRNA-H19/miR-216a轴来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细胞增殖与迁移,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汤 含药血清 子宫内膜异位 lncRNA-H19 miR-216a 增殖 迁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对单胎妊娠母儿妊娠结局的影响
12
作者 孙丽娟 潘家坪 +4 位作者 梁珊珊 黄媚媛 朱凯丽 滕晓明 吴海霞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0,共8页
目的探讨新鲜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对单胎妊娠母儿妊娠结局的远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的1845例单胎妊娠者,根据移植日内膜厚度分为3组:A组≤8 mm,B组>8~14 ... 目的探讨新鲜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对单胎妊娠母儿妊娠结局的远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的1845例单胎妊娠者,根据移植日内膜厚度分为3组:A组≤8 mm,B组>8~14 mm,C组≥14 mm。主要观察指标:早产、出生体重及出生体重z-score、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极低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巨大儿比率;次要观察指标: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相关性。结果A组异位妊娠发生率显著增加。3组间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出生体重z-score值、早产、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及巨大儿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示A组及C组新生儿不良结局与B组相比,无论校正前还是校正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鲜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日薄型子宫内膜异位妊娠发生率增加,但不增加新生儿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周期移植 卵裂期胚胎 子宫内膜厚度(EMT) 新生儿结局 单胎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通过EGFR/HSP27轴影响子宫内膜癌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交互作用
13
作者 雷燕 冯春 +3 位作者 邢琦 高悦 廉红梅 杜欣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6-315,共10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调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轴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细胞和巨噬细胞交互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调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轴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细胞和巨噬细胞交互作用的影响。方法将ishikawa细胞分为:Control组、DDP组、PNS给药组、M2-CM组、M2-CM+DDP组、M2-CM+PNS组、M2-CM+PNS+oe-NC组、M2-CM+PNS+oe-EGFR组、PNS(200 mg·L^(-1))+oe-NC、PNS(200 mg·L^(-1))+oe-EGFR、oe-NC组、oe-EGFR组、oe-EGFR+si-NC组和oe-EGFR+si-HSP27组。MTT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TUNEL检测细胞凋亡,qRT-PCR检测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CD86、CD163的mRNA水平,ELISA检测iNOS、IL-12水平。Western-blot检测EGFR和HSP27蛋白表达。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并用PNS治疗裸鼠,评估PNS在体内的作用。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PNS与DDP明显抑制ishikawa细胞增殖与侵袭,诱导其凋亡。M2-CM处理抑制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促进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诱导ishikawa细胞生长,但该作用被PNS处理逆转。EGFR被证实为PNS的靶点,且相对于M2-CM+PNS+oe-NC组,EGFR过表达促进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水平,诱导ishikawa细胞增殖与侵袭,并抑制细胞凋亡。敲减HSP27能够逆转EGFR过表达对ishikaw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动物实验显示,PNS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减少肿瘤组织中CD163、EGFR和HSP27阳性表达。结论PNS通过调控EGFR/HSP27轴影响巨噬细胞和EC细胞互作用进而参与EC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子宫内膜 细胞增殖 热休克蛋白2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层纸素A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凋亡
14
作者 赵焕焕 焦煜茜 +9 位作者 乔若琪 白雪 王娜 田芸婕 范文玲 李利 苏素文 付炎 张辉 杨红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5-560,共6页
目的研究千层纸素A(oroxylin A,OA)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Ishikawa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OA(0、4、8、10、12、20 mol·L^(-1))处理Ishikawa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 目的研究千层纸素A(oroxylin A,OA)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Ishikawa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OA(0、4、8、10、12、20 mol·L^(-1))处理Ishikawa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与Bcl-2同源的水溶性相关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PI3K/AKT、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1B1(recombinant cytochrome P4501B1,CYP1B1)、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OA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Ishikawa细胞的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OA浓度的升高,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COMT蛋白表达明显增加,CYP1B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I3K/AKT:补充IGF-1(PI3K激动剂)后出现逆转作用,COMT蛋白表达明显下降,CYP1B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OA可抑制Ishikawa细胞的增殖,其机制与抑制P13K/AKT信号通路介导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 千层纸素A 凋亡 P13K/AKT CYP1B1 CO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单个整倍体囊胚解冻移植周期妊娠和分娩结局的影响
15
作者 张媛媛 黄德焕 +3 位作者 郝燕 陈大蔚 周平 曹云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48-1554,共7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对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患者单个整倍体囊胚解冻移植周期妊娠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接受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后冻融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数据。EMT组共84个治...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对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患者单个整倍体囊胚解冻移植周期妊娠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接受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后冻融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数据。EMT组共84个治疗周期。非EMT患者采用1∶3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最终纳入252个治疗周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结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率、周期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早产率、周期活产率、剖宫产率、分娩周数、累积临床妊娠率和累积活产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MT可能没有降低单个整倍体囊胚解冻移植周期的妊娠率和活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整倍体 冻融囊胚移植 临床妊娠率 活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胶艾汤联合温针灸对寒凝血瘀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16
作者 詹静芬 陈捷 +2 位作者 沈淑琴 王小红 吴熙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7-1161,共5页
目的考察加味胶艾汤联合温针灸对寒凝血瘀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胶艾汤,疗程3个月经周期。检测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痛... 目的考察加味胶艾汤联合温针灸对寒凝血瘀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胶艾汤,疗程3个月经周期。检测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痛经程度指标(VAS评分、PGE2、PGF2α)、血流动力学指标(RI、PI)、性激素(E2、FSH、LH)、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痛经程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性激素、炎症因子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胶艾汤联合温针灸可安全有效地调节寒凝血瘀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血流动力学,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痛经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胶艾汤 温针灸 子宫内膜异位症 寒凝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肿瘤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韩莹 郑娟 +2 位作者 李丽淼 吴丹 丛慧芳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1-205,共5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的慢性疾病,是指子宫内膜间质及腺体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临床上需警惕内异症相关肿瘤,如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及子宫腺肌瘤等。中医药治疗内异症相关妇科肿瘤的策略与西医学有所不同,能提供减...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的慢性疾病,是指子宫内膜间质及腺体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临床上需警惕内异症相关肿瘤,如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及子宫腺肌瘤等。中医药治疗内异症相关妇科肿瘤的策略与西医学有所不同,能提供减毒增效的辅助作用,也能通过提高患者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治疗并预防疾病复发。总结中医治疗此类疾病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提供多元诊疗策略,旨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为现代医疗体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 妇科肿瘤 辨证施治 中医药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氧化损伤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王琳 米旭光 +7 位作者 林秀英 付建华 刘磊 王爱乔 杜茜 张文琦 范美娇 方艳秋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53-2160,共8页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hUCMSCs-Exo)对双酚AF(BPAF)诱导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氧化损伤和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将hESCs分为Control组、BPAF组(25μmol/L BPAF处理)、BPAF+Exo组(25μmol/L BPAF+hUCMSCs-Exo处理)、B...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hUCMSCs-Exo)对双酚AF(BPAF)诱导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氧化损伤和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将hESCs分为Control组、BPAF组(25μmol/L BPAF处理)、BPAF+Exo组(25μmol/L BPAF+hUCMSCs-Exo处理)、BPAF+Exo+LY组(25μmol/L BPAF+hUCMSCs-Exo+10μmol/L LY294002处理)。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胞内ROS水平以及线粒体膜电位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leaved-caspase-3及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RT-qPCR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BPAF(≥25μmol/L)浓度升高,hESCs存活率逐渐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BPAF组ROS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下降,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多,Bcl-2、p-PI3K、p-AKT蛋白表达明显减少。与BPAF组相比,BPAF+Exo组细胞存活率升高(P<0.01),ROS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升高,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Bcl-2、p-PI3K、p-AKT蛋白表达增加。与BPAF+Exo组相比,BPAF+Exo+LY组细胞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Bcl-2、p-PI3K、p-AKT蛋白表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BPAF组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BPAF组相比,BPAF+Exo组炎症因子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BPAF(≥25μmol/L)可抑制hESCs增殖,促进细胞凋亡,hUCMSCs-Exo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BPAF诱导的hESCs氧化损伤和炎症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基质细胞 外泌体 内分泌干扰物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子宫内膜癌辨治思路
19
作者 吴冬梅 龚婷婷 林雨晴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48,共4页
“阳化气,阴成形”功能正常是月经生理与调节正常的基础,子宫内膜癌的病因病机为内外相因导致肝脾肾失调,阳气不足,痰湿瘀毒下注冲任胞宫,“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是核心病机。温阳散结,扶阳消阴是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癌,提高治... “阳化气,阴成形”功能正常是月经生理与调节正常的基础,子宫内膜癌的病因病机为内外相因导致肝脾肾失调,阳气不足,痰湿瘀毒下注冲任胞宫,“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是核心病机。温阳散结,扶阳消阴是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癌,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防止复发、改善生活质量的基本大法。固护阳气“先安未受邪之地”,扶助“阳化气”,防止“阴成形”太过是预防子宫内膜病变的重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化气 阴成形 子宫内膜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靶点预测及初步鉴定
20
作者 张翼 吴璐璐 +5 位作者 唐俐 崔姣 袁婉靖 龚文英 朱姣 吕秀玮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913-1922,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整合分析探讨槲皮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的多靶点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槲皮素活性靶点,GEO数据库筛选EMT差异基因,比对获得槲皮素治疗EMT的潜在作用靶点;采用功能富集分析探讨靶点的...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整合分析探讨槲皮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的多靶点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槲皮素活性靶点,GEO数据库筛选EMT差异基因,比对获得槲皮素治疗EMT的潜在作用靶点;采用功能富集分析探讨靶点的生物学功能,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识别核心靶点。通过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槲皮素-靶蛋白结合特性。选择结合能最小的前两对靶蛋白(HSP90AB1、AR)进行细胞实验验证:采用人源EMT永生化异位内膜上皮细胞系12Z(n=6),通过CCK-8法测定槲皮素对12Z细胞活力的影响,计算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设置槲皮素浓度梯度(0、30、60、90μmol/L),通过划痕实验、细胞侵袭实验评估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HSP90AB1、AR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筛选获得49个槲皮素治疗EMT的潜在靶点及10个核心靶点。功能富集显示,靶点显著富集于AGE-RAGE、ErbB及TNF等炎症相关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T细胞受体及B细胞受体等免疫相关信号通路,VEGF等血管生成相关通路,雌激素及GnRH等激素调控通路。分子对接表明,槲皮素与所有核心靶蛋白之间均呈现良好的结合活性(<-5 kcal/mol),其中AR、EGFR、FOS、ERBB2、HSP90AB1的结合能尤为显著(<-7 kcal/mol)。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槲皮素与AR、HSP90AB1之间形成持续的氢键相互作用,可形成稳定的复合物。CCK-8实验、划痕实验、细胞侵袭实验提示槲皮素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12Z细胞的-活力及迁移、侵袭能力,其中60、90μmol/L槲皮素抑制效果更佳(P<0.001);Western blot实验显示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12Z细胞48 h,HSP90AB1蛋白及AR蛋白表达升高,其中90μmol/L槲皮素最为明显(HSP90AB1蛋白:P<0.05;AR蛋白:P<0.001),且HSP90AB1/AR表达水平恢复与异位内膜细胞的活力及迁移、侵袭能力呈正相关。结论槲皮素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稳定HSP90AB1/AR复合物并增强其蛋白表达是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槲皮素 分子对接 雄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