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体、乳腺双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1
作者 王维 张紫寒 +2 位作者 翟妍 桑翠琴 王淑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7-862,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体、乳腺双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0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子宫体、乳腺双原发癌患者(双癌组)29例和子宫体恶性肿瘤患者(单癌组)319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双癌组合并糖尿病(... 目的探讨子宫体、乳腺双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0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子宫体、乳腺双原发癌患者(双癌组)29例和子宫体恶性肿瘤患者(单癌组)319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双癌组合并糖尿病(χ^2=8.02,P=0.007)、肿瘤家族史(χ^2=31.76,P<0.001)及其他部位恶性肿瘤(χ^2=31.76,P<0.001)的比例显著高于单癌组,双癌组Ⅱ型子宫体恶性肿瘤(χ^2=5.52,P=0.030)及低分化癌(χ^2=8.39,P=0.020)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单癌组。单癌组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明显优于双癌组(Log-rank=6.75,P=0.011)。分层分析显示,在双癌组中,首发子宫体癌的双癌患者Ⅱ型子宫内膜癌的构成比明显高于首发乳腺癌组(58.33%vs 11.76%,χ^2=6.882,P=0.014)。首发子宫体癌与首发乳腺癌的两癌发病间隔时间显著不同,前者的间隔时间明显缩短(t=2.23,P=0.028)。两组双原发癌间隔时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0,P=0.010)。结论合并乳腺癌的子宫体恶性肿瘤与子宫体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不同。乳腺癌后子宫体恶性肿瘤与子宫体恶性肿瘤术后发生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体恶性肿瘤 乳腺癌 生存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