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4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育龄收入、子女人力资本与代际经济支持——基于子女“数量—质量替代”视角 被引量:8
1
作者 李聪 毕皓林 +1 位作者 刘李华 王岚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4,共15页
中国家庭中子女数量下降伴随着子女人力资本提升,即子女“数量—质量替代”效应,为改善家庭养老经济支持提供了新契机。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研究以子女“数量—质量替代”为机制,老年父母的... 中国家庭中子女数量下降伴随着子女人力资本提升,即子女“数量—质量替代”效应,为改善家庭养老经济支持提供了新契机。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研究以子女“数量—质量替代”为机制,老年父母的育龄收入对子女经济支持数额的影响。研究发现:(1)家庭中子女数量向质量的转换有利于子女经济支持数额的提高;(2)增加父母育龄收入有利于促进子女数量向质量转换,从而提高子女经济支持数额;(3)对于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子女数量较少和来自城市的家庭,在子女“数量—质量替代”机制的作用下,育龄收入的增加提高子女经济支持数额的效应更强。因此,畅通并促进子女数量向质量的转换机制是改善家庭养老经济支持水平、缓解社会养老压力的有效途径;更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对完善家庭养老功能、促进中国养老事业可持续发展和提升老年人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转型 育龄收入 家庭养老 子女人力资本 子女“数量—质量替代” 代际经济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数量红利、人口质量红利与城市经济韧性
2
作者 何雄浪 王诗语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62,共17页
人口是国家、社会、民族发展的基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要素,合理的人口分布、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充裕的适龄劳动人口将形成有利于经济高速增长的投资和消费局面,创造出人口机会窗口,从而提升城市承担风险和恢复经济的能力。当前,我国人... 人口是国家、社会、民族发展的基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要素,合理的人口分布、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充裕的适龄劳动人口将形成有利于经济高速增长的投资和消费局面,创造出人口机会窗口,从而提升城市承担风险和恢复经济的能力。当前,我国人口正经历从总量持续增加到持续减少、素质由受教育水平总体偏低和短寿命向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长寿化转变的阶段。文章在讨论人口数量红利、人口质量红利对城市经济韧性影响内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全国272个城市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就人口数量红利、人口质量红利对城市经济韧性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人口质量红利能够显著增强城市经济韧性,人口数量红利的影响效应则不明显;城市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人口数量红利的影响效应不存在明显的城市异质性特征,且对任何一类城市的经济韧性提升作用均不显著。而人口质量红利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在“胡焕庸线”东南片区的城市、内陆城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更明显,对其余城市的影响效应则较弱;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增强了人口质量利用效率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影响则不明显,甚至有削弱人口质量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趋势;同时,劳动生产率在人口质量利用效率对城市经济韧性影响中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集聚在人口质量利用效率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中存在门槛效应,迈过门槛值以后,人口质量利用效率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正向影响作用会减弱。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文章认为需要通过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推进其向西部等边疆地区延伸,着力发挥信息化在促进信息要素流动、拓宽劳动力获取就业信息渠道中的作用;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充分释放人才红利,为城市承受外部冲击与恢复经济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数量红利 人口质量红利 城市经济韧性 异质性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视角下云南省耕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与风险评估
3
作者 刘川 张述清 +1 位作者 黄义忠 李永平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1-382,共12页
[目的]多角度研究云南省耕地利用格局变化,划分耕地利用风险等级,为研究区耕地保护政策与管理策略提供依据,同时为其他地区耕地保护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基于2011,2021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从耕地保护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视... [目的]多角度研究云南省耕地利用格局变化,划分耕地利用风险等级,为研究区耕地保护政策与管理策略提供依据,同时为其他地区耕地保护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基于2011,2021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从耕地保护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视角出发,利用景观指数、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等方法综合分析耕地利用格局变化特征,并依据其动态变化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划分耕地利用风险等级。[结果]①2011—2021年云南省耕地数量变化具有区域化差异,变化显著的区县呈现出“全局零散、局部聚集”的分布特征。②耕地平均土层厚度下降,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能力有所提升;耕地斑块密度(PD)上升1.251,聚集度指数(AI)和平均形状指数(MSI)下降5.672%和0.055,说明耕地破碎化程度加剧,集聚性减弱,斑块形状趋于规则。③耕地生态安全水平总体下降12.67%,整体呈现“南高北低,中部两级化”的空间格局。④综合耕地利用动态变化对云南省进行耕地利用风险分区并提出调控建议。[结论]滇东北、滇西南及滇中为云南省耕地变化热点,全省土壤质量提升但破碎化加剧,耕地生态安全水平呈现下降趋势,需结合风险分区因地制宜精准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数量 耕地质量 生态安全 格局变化 风险评估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煤矿区受损耕地数量、质量及生态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许怡 陈孝杨 +2 位作者 牛经纬 刘晴 蒋进鹏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4,共14页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煤炭供应基地,但煤炭开采活动导致矿区地表沉陷、耕地面积减少、肥力下降、土壤环境风险增加以及固碳潜力下降等。系统梳理了淮河流域煤矿区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受损现状,分析了其受损机制,重点...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煤炭供应基地,但煤炭开采活动导致矿区地表沉陷、耕地面积减少、肥力下降、土壤环境风险增加以及固碳潜力下降等。系统梳理了淮河流域煤矿区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受损现状,分析了其受损机制,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受损耕地数量调控、质量提升和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煤炭开采导致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生态系统受损,但通过绿色开采技术、土地复垦技术、改良耕作方式以及生物修复技术等综合措施,能够有效缓解耕地受损问题。未来应进一步优化集成耕地调控技术体系,加强耕地源头保护与煤炭开采过程治理,推动煤炭开采与耕地保护协同发展,加强受损耕地生态修复与碳汇协同增效,并加强长期监测预评估,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及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损耕地 数量减损 质量提升 生态保护 淮河流域 煤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尽甘来:子女数量与家庭财务脆弱性 被引量:5
5
作者 臧旭恒 刘瀚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7,共9页
子女数量与家庭经济行为息息相关。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究子女数量对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抚养阶段子女数量增加会通过提高养育成本、降低劳动供给、改变资产配置增加家庭财务脆弱性,其中城市家庭更为显... 子女数量与家庭经济行为息息相关。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究子女数量对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抚养阶段子女数量增加会通过提高养育成本、降低劳动供给、改变资产配置增加家庭财务脆弱性,其中城市家庭更为显著。而父母在体制内工作、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和金融素养的家庭则不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成年子女数量增加显著降低了家庭财务脆弱性,呈现出苦尽甘来的生命周期特征。从而,完善生育保障体系、提高育龄人群生育意愿,对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女数量 养育成本 劳动供给 资产配置 财务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耕地“大占补”数量-质量平衡及其对粮食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宋敏 彭竞毅 +1 位作者 易路平 傅健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3-186,共14页
守好耕地数量、质量“双红线”,将各类耕地占用统一纳入占补平衡管理,即由“小占补”拓展至“大占补”,是中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重大变革,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民族永续发展。该研究提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以揭示“大占补”视阈下耕地... 守好耕地数量、质量“双红线”,将各类耕地占用统一纳入占补平衡管理,即由“小占补”拓展至“大占补”,是中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重大变革,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民族永续发展。该研究提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以揭示“大占补”视阈下耕地在数量与质量双重维度上的占补平衡及其对粮食产能的影响;进而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基于2015—2020年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在数量维度,3个耕地亚类中水田被占用的比重最高,且“非粮化”已超过“非农化”,成为耕地占用的主要诱因;在质量维度,在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3个分等维度下,优等地与高等地的占用量占总占用量的比例均达75%以上,存在优质耕地占用量大的问题。(2)“小占补”实现了平衡,但“大占补”未能达到平衡。在数量维度,补充耕地面积与占用耕地面积间的缺口为1 298.60 hm2,且存在占用水田而补充旱地现象;在质量维度,优等耕地在3个分等维度下均未能实现占补平衡。(3)相比占用耕地的重心而言,补充耕地的重心呈现向坡度更陡、高程更高的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耕地存在一定的边际化利用风险。(4)在数量-质量复合维度下测度耕地占补平衡对粮食产能的影响揭示了“数量”单一维度占补平衡对粮食产能影响的低估,数量-质量复合维度损失的粮食产能比“数量”单一维度多660.62 t,数量-质量复合维度损失的粮食产能达到4 302.27 t。研究提出,应通过强化耕地“非粮化”管控、确保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充足和质量有保障、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倒逼机制等措施,推动落实面向“大占补”的耕地数量-质量双维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占补” 耕地占补平衡 数量 质量 粮食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数量-质量”转换、经济增长与养老金可持续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苏 张辉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44,共2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可持续的养老保险体系,但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劳动占比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等问题开始影响养老制度可持续性。本文从人口数量-质量转换视角,先建立数理模型研究人口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可持续的养老保险体系,但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劳动占比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等问题开始影响养老制度可持续性。本文从人口数量-质量转换视角,先建立数理模型研究人口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和养老金可持续性的影响,再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不同老龄化程度下人口结构变化的宏观经济结果,最后以2001—2022年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剔除西藏)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人口数量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口质量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口质量提高会缓解人口数量下降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冲击,即人口数量-质量转换可以促进经济增长。(2)人口质量提高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增强养老金可持续性。(3)人口数量-质量转换可以增强养老金可持续性。无论以教育投资为代表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是父代主动的、有意识的行为,还是行政性政策的结果,人口质量的提高都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持养老金收支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数量 人口质量 经济增长 养老金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女数量、质量与老年人福利 被引量:8
8
作者 郑晓冬 方向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3期108-119,共12页
研究家庭结构与老年人福利的关系对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运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以子女特征为视角,探讨与检验了子女数量与质量对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影响差异及其原因。研究发现:子女数量的增加并不... 研究家庭结构与老年人福利的关系对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运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以子女特征为视角,探讨与检验了子女数量与质量对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影响差异及其原因。研究发现:子女数量的增加并不能明显改善老年人主观福利状况,而子女质量的提高,即子女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职位等级的上升则能显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且高质量子女的数量对老年人主观福利的正向影响边际递减。进一步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儿子比女儿更容易使老年父母的生活满意。子女教育程度和职位等级的提高对城镇老年人主观福利的正向影响更大,而子女收入的增加则对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子女数量未能改善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子女数量与质量间存在替代关系,二是子女数量增加将导致父母更大的抚育压力。研究结论为提高老年人福利水平以及理解当前生育政策效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女数量 子女质量 老年人 主观福利 CHAR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女数量和子女质量对父母自评幸福度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强 董隽含 张欣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0-165,184,共17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改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代际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深入研究子女数量、子女质量与父母的福祉之关系,对于厘清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代际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使用2015年中国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改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代际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深入研究子女数量、子女质量与父母的福祉之关系,对于厘清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代际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使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考察子女数量和子女质量(以子女的年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来测量)对中年和老年父母自评幸福度(以生活满意度和抑郁度来测量)的影响,其结果发现:子女数量越多,父母的生活满意度越低,抑郁度越高,多子未必多福;子女的收入水平越高,父母的生活满意度越高,抑郁度越低;子女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中年父母的生活满意度越低,但是老年父母的抑郁度越低;父母个体和家庭的资源优势可以抵消子女数量的影响,但是不能抵消子女质量的影响,子女质量对父母幸福度的影响更稳健。基于此,相关方面应提升个人和家庭的发展能力,创造更多更公平的教育机会,对子女处于受教育阶段的家庭给予更多的支持,对弱势家庭给予教育倾斜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女数量 子女质量 父母自评幸福度 年收入 受教育程度 生活满意度 抑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子是否多福?——子女数量对中国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亚蕊 陈天勇 韩布新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数据,采用IV-Probit模型定量分析子女数量与老年人抑郁情绪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子女情感支持对两者关系的中介作用。基准Probit回归结果表明,子女数量显著正向预测老年人的抑郁情绪;运用工具...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数据,采用IV-Probit模型定量分析子女数量与老年人抑郁情绪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子女情感支持对两者关系的中介作用。基准Probit回归结果表明,子女数量显著正向预测老年人的抑郁情绪;运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这一影响不存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子女情感支持可完全中介子女数量与老年人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老年人抑郁情绪受子女关系质量(情感支持)而非子女数量的影响,子女数量增多可能导致责任分散效应;在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时代背景下,应发扬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鼓励子女常回家看看,给予老年人更多的陪伴和情感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女数量 情感支持 老年人 抑郁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生育行为如何影响子女反哺?——基于初育年龄和生育数量双维度选择视角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丰 付裕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128,F0003,共17页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如何实现老有所养备受关注。本文将初育年龄引入含有生育数量的三期世代交叠模型进行理论分析,从初育年龄和生育数量双维度选择视角出发,基于1998—2018年七轮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如何实现老有所养备受关注。本文将初育年龄引入含有生育数量的三期世代交叠模型进行理论分析,从初育年龄和生育数量双维度选择视角出发,基于1998—2018年七轮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采用面板Logit模型实证检验父母生育行为对子女反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初育年龄不仅对代际资金支持有倒U型影响,还通过减少生育数量进一步弱化代际资金支持和代际照料支持。拥有社会养老保障和追求高质量老年生活分别对代际资金支持产生补偿效应和需求效应,进而减弱初育年龄推迟和生育数量减少对代际资金支持的负向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构建家庭支持政策体系,鼓励家庭适龄、适度生育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生育与养老互促的正循环效应,从而实现生育提振和老有所养的双重目标,助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生育行为 初育年龄 生育数量 子女反哺 全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量”为先还是以“质”为主:高质量专利如何影响企业绩效?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圣豪 蒋仁爱 +1 位作者 温军 黄志文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90,共17页
高质量专利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以来1346.1万条授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数据,对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专利质量水平进行系统测算。通过构建体现企业异质性的技术... 高质量专利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以来1346.1万条授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数据,对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专利质量水平进行系统测算。通过构建体现企业异质性的技术选择理论模型揭示了专利产出通过技术提升和信号传递影响企业绩效的双路径传导机制。实证研究发现,专利质量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并且相比于专利数量效果更加明显。专利质量通过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壁垒,产生了技术提升效应;专利数量则侧重于产生信号传递效应,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和市场资金关注,缓解融资约束。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于专利数量,专利质量在非国有控股、成长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的提升效果更明显;而对专注突破性创新的企业,其专利数量和质量对绩效的影响均更强。对此,政府应逐步将政策重心从数量导向调整为质量导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推动企业专利数量与质量的有机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数量 专利质量 企业绩效 技术提升 信号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干高度与时间对直干桉嫩枝数量和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唐有慈 李妹 +2 位作者 张兴才 曹子林 王晓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53,共7页
【目的】为构建直干桉促萌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定干高度和定干时间对直干桉苗木萌蘖嫩枝的影响。【方法】以1年直干桉实生苗为试材,采用2因素(定干高度:5、10、15、20 cm;定干时间:9、10、11月)全面试验设计进行定干高度与定干时... 【目的】为构建直干桉促萌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定干高度和定干时间对直干桉苗木萌蘖嫩枝的影响。【方法】以1年直干桉实生苗为试材,采用2因素(定干高度:5、10、15、20 cm;定干时间:9、10、11月)全面试验设计进行定干高度与定干时间对直干桉萌蘖嫩枝数量、有效嫩枝数量、有效嫩枝长度和有效嫩枝基径效应影响的研究,分析最佳定干高度和定干时间。【结果】定干处理后60与120 d,萌蘖产生的嫩枝数量(4.68,3.72,0.30枝·株^(-1)),有效嫩枝数(3.25,3.38枝·株^(-1)),有效嫩枝长度(8.639,9.878 cm),有效嫩枝基径(0.748,1.217 mm)效果最好的均为处理组合A_(4)B_(1)(定干高度20 cm,定干时间9月)。60 d与120 d 12个处理组合间的嫩枝数、有效嫩枝数、有效嫩枝长度、有效嫩枝基径均具有极显著差异,总体上处理组合A_(4)B_(1)显著大于其余处理组合;因素水平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A因素均是影响苗木的主要因子,总体上A_(4)极显著大于其他3个水平,B_(1)极显著大于其他2个水平,理论优水平组合为A_(4)B_(1)。【结论】综上,定干高度与定干时间对直干桉苗木萌蘖能力影响极其显著,利于直干桉苗木促萌的最优处理组合为A_(4)B_(1)(定干高度20 cm,定干时间9月),定干高度是影响苗木萌蘖的主要因子,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试验结果采取最适定干高度与定干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干桉 定干高度 定干时间 嫩枝数量 嫩枝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女数量会影响个人和家庭收入吗?——基于家庭规模的讨论
14
作者 陈涛峰 刘英俊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74,共13页
探究子女数量对个人和家庭收入的影响大小与方向,对于中国制定适宜的人口政策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基于2011—2019年的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文章实证分析了子女数量对个人总收入和家庭平均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子女数量增多显... 探究子女数量对个人和家庭收入的影响大小与方向,对于中国制定适宜的人口政策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基于2011—2019年的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文章实证分析了子女数量对个人总收入和家庭平均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子女数量增多显著降低了个人总收入,并且对女性、乡村、有5岁以下幼孩、无非农工作等群体的负向影响更大,但对家庭平均收入却无影响。文章运用家庭分工理论,从家庭规模视角进行讨论,发现对只有夫妻双方的小规模家庭,子女数量显著降低了女性收入但提升了男性收入;对家中含有老人的大规模家庭,个人总收入受到的负向影响较弱,家庭平均收入仍不被影响。研究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能够减弱子女数量增多给个人收入带来的负向影响,生育政策应更加关注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女数量 生育决策 个人总收入 家庭平均收入 家庭分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父母的真实需求:金钱还是陪伴?——农村家庭代际居住距离对养老质量的影响视角
15
作者 康姣姣 吴方卫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9,共15页
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随着劳动力流动进入新阶段,农村代际居住状况成为影响家庭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方面,为此从理论层面梳理代际居住距离对养老质量影响的内在机制,并利用千村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代... 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随着劳动力流动进入新阶段,农村代际居住状况成为影响家庭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方面,为此从理论层面梳理代际居住距离对养老质量影响的内在机制,并利用千村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代际之间存在居住距离成为农村家庭的常态,并且这种常态可能会因为成年子女城镇定居的趋势与愿景而强化。第二,代际居住距离存在的实质是子女陪伴的减少,造成传统的“养儿防老”预期受到冲击,养老质量下降。第三,金钱不能替代陪伴。子女的经济支持虽然可以改善老年父母的经济状况,但在非家庭养老资源缺乏的场景中,经济支持未能缓解代际居住距离的冲击。进一步讨论发现,高龄老年群体往往主观偏好子女照料,但客观现实却是代际居住距离对养老质量的负向影响更大。据此提出应鼓励子女增加探望老年父母的频率,增加本地就业机会,探索多样化养老新业态,保障子女就业、生活的同时,提高老年父母的养老质量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流动 子女陪伴 经济支持 代际居住距离 养老质量 非家庭养老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和Transformer的轻量化电能质量扰动识别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彼德 邱杰 +3 位作者 娄广鑫 周灿 罗蜻清 李天倩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8,共10页
针对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电能质量扰动(power quality disturbances,PQDs)识别模型参数量多和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融合Transformer(CNN and Transformer,CaT)的轻量化P... 针对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电能质量扰动(power quality disturbances,PQDs)识别模型参数量多和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融合Transformer(CNN and Transformer,CaT)的轻量化PQDs识别模型。首先,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初步提取扰动信号的局部特征;其次,提出一种高效的软阈值模块,在不显著增加模型参数量与计算复杂度的同时减少特征中的噪声与冗余特征;然后,利用Transformer模型挖掘PQDs信号的全局特征;最后,通过池化层、线性层和Softmax层完成PQDs识别。仿真实验表明,文中所提CaT模型在参数量和浮点运算数较少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完成PQDs识别,对PQDs信号识别准确率高,具有良好的噪声鲁棒性。同时,得益于轻量化和端到端的模型设计,CaT模型相对于其他深度学习模型的推理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扰动(PQDs) 轻量化 数量 高效软阈值模块 深度可分离卷积 Transform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南海滩林场油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
17
作者 郝晓鹏 《现代园艺》 2025年第9期81-84,156,共5页
为掌握山西省关帝林区南海滩林场油松人工林立地质量,提高油松人工林质量。以南海滩林场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林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理论I,对定量因子向定性因子进行转化。通过偏相关系数判定各个立地因子的贡献率大小,从而得... 为掌握山西省关帝林区南海滩林场油松人工林立地质量,提高油松人工林质量。以南海滩林场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林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理论I,对定量因子向定性因子进行转化。通过偏相关系数判定各个立地因子的贡献率大小,从而得出主导立地因子为海拔、坡向、坡位。根据主导因子和综合多因子相结合的原则,得出各样地优势木树高的预测方程,并划分立地质量评价等级,对南海滩林场18个立地类型区进行油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中优等级的样地共占比80%,南海滩林场油松人工林立地质量总体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南海滩林场 油松人工林 立地质量评价 立地因子 数量化理论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综合监管体系研究 被引量:59
18
作者 张超 乔敏 +3 位作者 郧文聚 刘佳佳 朱德海 杨建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立国之本。为了综合、立体地监管我国耕地,结合我国国情,从系统论和公共管理的视角,对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综合监管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结合前沿技术手段,对目前较为成熟的耕地数量、...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立国之本。为了综合、立体地监管我国耕地,结合我国国情,从系统论和公共管理的视角,对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综合监管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结合前沿技术手段,对目前较为成熟的耕地数量、质量监管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对生态监管理论进行探索性研究,分别构建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监管指标,并以此为基础综合构建三位一体综合指标体系。通过航空、航天遥感技术、物联网、互联网采集数据系统实时获取耕地相关的多源数据,经过数据清理整合,构建服务于耕地监管的云数据库。研究耕地监管指标快速计算技术,搭建基于多源海量数据、分布式面向服务的耕地三位一体综合监管体系。本文构建的耕地三位一体监管体系可为我国耕地的监管、养护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数量 质量 生态 三位一体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嵩县土地整理的数量质量潜力 被引量:38
19
作者 赵玉领 苏强 +3 位作者 吴克宁 吕巧灵 王俊玲 张蕾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3-78,314,共7页
该文在综合分析前人土地整理潜力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原有耕地整理数量潜力基础上,引入了耕地整理质量潜力,并系统制定了耕地整理数量潜力和质量潜力评价理论及方法;同时,也进行了耕地整理质量潜力测算方法的探讨和实... 该文在综合分析前人土地整理潜力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原有耕地整理数量潜力基础上,引入了耕地整理质量潜力,并系统制定了耕地整理数量潜力和质量潜力评价理论及方法;同时,也进行了耕地整理质量潜力测算方法的探讨和实证研究,计算出嵩县耕地整理质量提高潜力,分别计算了耕地整理的自然质量提高潜力和耕地整理的利用提高潜力,划分了不同的质量提高潜力区,通过计算,全县可以新增粮食总产量为7.15万t,平均每公顷提高潜力为1561.8kg。最终把耕地整理数量潜力成果与质量潜力成果相结合,划分出县域耕地整理的综合潜力级别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整理 数量潜力 质量潜力 嵩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耕地数量、质量与空间变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45
20
作者 吴大放 刘艳艳 +2 位作者 董玉祥 陈梅英 王朝晖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8-113,共6页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的相关检索文献作为研究数据源,运用EXCEL软件和文献计量方法统计分析1994年以来该数据库收录的论文,并根据研究内容需要进行人为筛选分类,分析研究我国耕地数量、质量和空间变化的进展情况。结果表明:...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的相关检索文献作为研究数据源,运用EXCEL软件和文献计量方法统计分析1994年以来该数据库收录的论文,并根据研究内容需要进行人为筛选分类,分析研究我国耕地数量、质量和空间变化的进展情况。结果表明:我国耕地变化研究经历了早期调查、动态监测以及土地利用和耕地变化综合研究三个发展阶段,目前研究还存在综合性与系统性不够、缺少定量指标和综合模型、研究尺度不全面、专业化研究不够和服务目标不全面等方面的问题。鉴于此,认为从多尺度构建具有空间、动态性的综合模型是今后耕地变化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数量变化 质量变化 空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