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历史嬗变与逻辑遵循
1
作者 李均 朱慧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8,82,共11页
基于对自主知识体系的普遍性、本土性和体系性三个维度的考察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本土实践为发展原点的学科草创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1984年)、以西方理论为主要参照的体系建构阶... 基于对自主知识体系的普遍性、本土性和体系性三个维度的考察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本土实践为发展原点的学科草创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1984年)、以西方理论为主要参照的体系建构阶段(1985—1999年)、以中国特色为价值追求的自主探索阶段(2000年至今)。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知识体系建构存在的问题是西化色彩较强,本土化程度不高;自主知识数量较少,普遍性和体系化程度较低。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应遵循三个逻辑:一是实践逻辑,立足中国实践,提炼标识概念与本土理论;二是文化逻辑,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理论的本土性与民族性;三是知识逻辑,坚持全球视野,发展理论的普遍性与体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管理学 自主知识体系 历史嬗变 实践逻辑 文化逻辑 知识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历史嬗变、演进特征与未来展望
2
作者 降佳俊 尹志华 +1 位作者 周清源 孙铭珠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6,共8页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作为体育课程中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决定着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设计与实施,对体育课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我国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历史嬗变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演进特征,并提出未来展...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作为体育课程中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决定着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设计与实施,对体育课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我国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历史嬗变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演进特征,并提出未来展望。历史嬗变: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经历了萌芽探索期、转折发展期和成熟完善期三个阶段;演进特征:思想脉络始终与时代的发展需求同频共振,思想内涵在历史语境赓续中实现三重转变,思想内容强调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有机统一,思想取向从工具价值向人文关怀范式转移;未来展望:继续坚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服务于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强化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推广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 历史嬗变 演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革命叙事到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纪念话语的历史嬗变及价值作用
3
作者 梁杰皓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5,共11页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抗日战争纪念话语,因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话语内涵和主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日战争纪念话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抗战的主张,同时还传递战后和平建国的理念,服务于动员民...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抗日战争纪念话语,因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话语内涵和主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日战争纪念话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抗战的主张,同时还传递战后和平建国的理念,服务于动员民众、凝聚共识的政治目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话语重心转向批判美帝国主义霸权行径,防范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强化中国与苏联友好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抗日战争纪念话语突出铭记历史、总结经验,面向未来的内容,表达中国共产党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主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纪念话语具有鲜明的演进特征,即话语内容不断丰富并趋于成熟稳定,话语表达实现了从斗争性话语向更具包容性和艺术性的表述方式转变,话语任务始终服务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话语传播载体也日益多元化和现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的重要载体,抗日战争纪念话语在构建集体记忆、阐释政治理念、服务社会动员、展现政党形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党的历史叙事和政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胜利 纪念话语 历史嬗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地理绘图题的历史嬗变、特征探骊与教学纾解——以近五年新高考试题为例
4
作者 张现瑶 元杰 朱丽东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57-61,共5页
地理图像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试题的重要载体和关键元素。地理绘图题作为反映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方式,彰显着地理学科意涵和育人价值。本文首先梳理了高考地理绘图题“常规考查—冷门考查—多元特色... 地理图像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试题的重要载体和关键元素。地理绘图题作为反映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方式,彰显着地理学科意涵和育人价值。本文首先梳理了高考地理绘图题“常规考查—冷门考查—多元特色考查”的历史脉络和考查理念,再以近五年新高考地理绘图题为例,抽提出在绘图类型、情境、思维层级等方面的表现特征,最后提出了高考地理绘图题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地理 绘图题 历史嬗变 考查特征 纾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粹主义思潮的历史嬗变及其当代表现
5
作者 袁富民 孔垂裕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38,共6页
民粹主义思潮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处于社会变革期的俄美地区,复兴于20世纪中后期受新自由主义影响的拉美地区,当前第三波崛起于21世纪初的欧美发达国家。民粹主义作为世界性的政治思潮几经兴衰、显隐结合,在各个历史时期既有共同特... 民粹主义思潮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处于社会变革期的俄美地区,复兴于20世纪中后期受新自由主义影响的拉美地区,当前第三波崛起于21世纪初的欧美发达国家。民粹主义作为世界性的政治思潮几经兴衰、显隐结合,在各个历史时期既有共同特征,又有不同特色。然而,本质上来说,民粹主义思潮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生成于经济基础的结构性转型,真实地反映了发展利益相对受损者对经济转型公平正义的质疑。民粹主义者基于近代人民主权观念试图垄断“人民”的解释权并反抗体制,否定历史发展进步观乃至走向文化虚无主义。当代中国的民粹主义思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样构成了一定的挑战,我们需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直面社会问题全面深化改革,从而有效回应民粹主义的风险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粹主义 资本主义 历史嬗变 人民至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府信任类型的历史嬗变与现实思考 被引量:10
6
作者 余曙光 全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7-222,共6页
政府信任类型是一定时代社会、经济的产物。基于信任关系的表现形态,建国以来已经经历了政府信任的依赖型、松散型和互动型三种类型的嬗变。三种类型在表现形态、结构功能和实际效应上都有明显的差异。笔者通过分析比较,重点探讨了互动... 政府信任类型是一定时代社会、经济的产物。基于信任关系的表现形态,建国以来已经经历了政府信任的依赖型、松散型和互动型三种类型的嬗变。三种类型在表现形态、结构功能和实际效应上都有明显的差异。笔者通过分析比较,重点探讨了互动型政府信任的时代合理性及其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地从观念、机制、主体、关系、危机应对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政府信任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任 信任类型 历史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诚信概念的历史嬗变及其启示 被引量:8
7
作者 秦安兰 吴继霞 《征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62,共6页
诚信概念由早期"诚"与"信"分离使用,发展到互释、融合,显现出中国传统诚信概念的历史嬗变路线。现代诚信概念阐释的思想主流是在继承传统诚信资源基础上,依据当今社会现实本原,建构侧重"信"的现代诚信概... 诚信概念由早期"诚"与"信"分离使用,发展到互释、融合,显现出中国传统诚信概念的历史嬗变路线。现代诚信概念阐释的思想主流是在继承传统诚信资源基础上,依据当今社会现实本原,建构侧重"信"的现代诚信概念。回顾历史,两次诚信关注度突增的时代,都与社会转型、社会流动性增强、诚信资源缺失密切相关。借鉴诚信概念嬗变历史,当前诚信建设应侧重现代信用制度的建设,注重政务诚信在诚信建设的关键地位与主导性,以诚信建设来重塑社会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 历史嬗变 诚信建设 信用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政治忠诚观的历史嬗变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5
8
作者 徐霞 邵银波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86,共9页
中国传统政治忠诚观对我国几千年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当前我国增强历史自信、调顺社会关系、凝聚党心民心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阐释了中国传统政治忠诚观的基本内涵,考察了其发展... 中国传统政治忠诚观对我国几千年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当前我国增强历史自信、调顺社会关系、凝聚党心民心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阐释了中国传统政治忠诚观的基本内涵,考察了其发展沿革的脉络,发掘了其对当代的有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政治忠诚观 基本内涵 历史嬗变 当代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患关系的历史嬗变与伦理思考 被引量:20
9
作者 彭红 李永国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1-135,共5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患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由古代相对和谐到近代日益紧张到现代冲突不断,传统医患关系中的义务性呈现泛道德化色彩,近代医患关系呈现法律关系特征,当代医患关系由物化到博弈化趋势。只有回归医学人文精神,树立医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患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由古代相对和谐到近代日益紧张到现代冲突不断,传统医患关系中的义务性呈现泛道德化色彩,近代医患关系呈现法律关系特征,当代医患关系由物化到博弈化趋势。只有回归医学人文精神,树立医生的道德责任,以诚信为准则,才能构建现代和谐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伦理思考 历史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观的历史嬗变与新拓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弘 张等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45,共5页
世界各国各种不同的协商性民主实践,包括"自生性"的,也包括基于协商民主理论而带有实验性的,都是人们为实现民主理想所付出的积极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基于中国特定背景和历史逻辑创立的独具特色的协商民主观在不同... 世界各国各种不同的协商性民主实践,包括"自生性"的,也包括基于协商民主理论而带有实验性的,都是人们为实现民主理想所付出的积极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基于中国特定背景和历史逻辑创立的独具特色的协商民主观在不同时期不断取得新的拓展。新时期,中国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都应充分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所提供的有益成果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协商民主观 历史嬗变 新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都西安的发展变迁及其与历史文化嬗变之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士光 肖爱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3-89,共7页
西安在从西周初被建为国都迄今300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在其前2000年作为周、秦、汉、唐等16个王朝与政权的都城,对国内外历史与都邑营建均产生过重大影响;在其后的由唐末至清末的1000年间,虽不再为都,仍是中国西北,乃至西部的重要都会;在... 西安在从西周初被建为国都迄今300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在其前2000年作为周、秦、汉、唐等16个王朝与政权的都城,对国内外历史与都邑营建均产生过重大影响;在其后的由唐末至清末的1000年间,虽不再为都,仍是中国西北,乃至西部的重要都会;在近100年之民国与共和国时期,经历了向近代化转化,现正向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目标迈进。推进这一历史演变过程的思想、精神要素是内涵丰富传存不绝的中华文化。今后仍需要借重中华文化中保护历史文脉、实现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存等理念来建成既具有浓郁历史文化特色,又具有国际化都市品位的新西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都西安 城市形态 城市结构 城市功能 历史文化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嬗变 被引量:21
12
作者 龙先琼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6年第1期71-73,89,共4页
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为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特征的一般性要求,大学自产生迄今其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前工业经济时代,大学的人才培养以知识为导向;工业经济时代,大学的人才培养以学科为导向;知识经济时代,大学... 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为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特征的一般性要求,大学自产生迄今其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前工业经济时代,大学的人才培养以知识为导向;工业经济时代,大学的人才培养以学科为导向;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人才培养以素质和能力为导向。以素质和能力为导向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现代转型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 历史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的权力制约和监督:历史嬗变与经验启示 被引量:12
13
作者 阎德民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1,共8页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并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了艰辛的实践和探索。这一实践和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从以领导干部为对象到以权力为核心、从主要依靠运动到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从以惩戒震慑为主到惩防并举...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并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了艰辛的实践和探索。这一实践和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从以领导干部为对象到以权力为核心、从主要依靠运动到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从以惩戒震慑为主到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等三个重大历史性转变,积累了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腐败 权力制约监督 历史嬗变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本质论观念的历史嬗变及其反思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赖大仁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6,共9页
文学本质论是一个现代文学理论问题,在中国文论现代转型发展进程中,文学本质论建构得到了高度重视,成为现代文论中的核心问题。文学本质论观念是一个历史建构与嬗变过程,从20世纪初到改革开放时期,文学本质论观念随着时代变革和文学发... 文学本质论是一个现代文学理论问题,在中国文论现代转型发展进程中,文学本质论建构得到了高度重视,成为现代文论中的核心问题。文学本质论观念是一个历史建构与嬗变过程,从20世纪初到改革开放时期,文学本质论观念随着时代变革和文学发展不断变化,以适应不同时代的要求。新时期以来也是如此,从社会意识形态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从审美论到人的文学论,乃至在反本质主义语境下对文学本质问题的重新探讨,反映了文学本质论观念的历史嬗变进程。对文学本质论问题及其观念嬗变的反思,一方面可从中获得应有的经验教训或历史启示,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思考当代文论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克服反本质主义论争带来的消极影响和自我迷失的困惑,进行当代人应有的理论探究与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本质论 历史嬗变 理论反思 理论建构 实然性与应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嬗变及改革方向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立祥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51-54,共4页
从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初,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经历了基本形成、调整、瘫痪、恢复、改革和发展等阶段。未来一段时期,应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统筹资源为重点,以推动职业教育实现科学发展为主线,突出政府统筹和各部门分工合作,注重依靠制度... 从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初,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经历了基本形成、调整、瘫痪、恢复、改革和发展等阶段。未来一段时期,应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统筹资源为重点,以推动职业教育实现科学发展为主线,突出政府统筹和各部门分工合作,注重依靠制度创新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管理体制 历史嬗变 改革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领导县体制的战略意涵、历史嬗变及重构理路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仁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7-80,共4页
市领导县体制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城乡协调发展,由中央政府倡导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地方政府体制。然而,由于体制设计存在缺陷以及各地在执行中采取"一刀切"政策,使该体制在实施过程中逐渐背离初衷,演变... 市领导县体制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城乡协调发展,由中央政府倡导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地方政府体制。然而,由于体制设计存在缺陷以及各地在执行中采取"一刀切"政策,使该体制在实施过程中逐渐背离初衷,演变为以行政管理和干部安置为目的的"市管县"体制,从而成为制约县域发展的障碍。本文通过对市领导县体制战略意涵的剖析及其演变历史的探究,提出拟按照"省管县为主,市领县为辅"、"宜带则带,不宜带则省管"的原则实施体制重构。为此,需要重新确立"市领县"体制的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依法确定领县市政府的职能和领导方式,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重构市县间的权力关系,合理划定市领导县的数量和规模,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领县”体制 战略意涵 历史嬗变 重构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历史嬗变 被引量:5
17
作者 倪志安 《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3-75,共3页
哲学的方法论意义,主要地集中体现在是为人们提供理解、把握和评价相关知识领域问题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前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变化,体现为由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思辨思维方式的嬗变,它所表征的是人类哲学思维把握存... 哲学的方法论意义,主要地集中体现在是为人们提供理解、把握和评价相关知识领域问题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前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变化,体现为由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思辨思维方式的嬗变,它所表征的是人类哲学思维把握存在根本方式的合规律性的历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思维方式 基本特征 历史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天象地”艺术设计哲学的历史嬗变与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妍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36,共5页
"法天象地"是中国古人在观察天象、勘测地理的前提下,根据天象和自然的运行规律发展来设计和规划城市、园林、器物的设计理念。从"法天象地"的设计原则可以看出,一方面"法天象地"主张事物要因时而动,因... "法天象地"是中国古人在观察天象、勘测地理的前提下,根据天象和自然的运行规律发展来设计和规划城市、园林、器物的设计理念。从"法天象地"的设计原则可以看出,一方面"法天象地"主张事物要因时而动,因变则变,讲究设计的顺其自然;另一方面"法天象地"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合之美。中国传统哲学中,儒、道、释三家都对"法天象地"的思想有过阐述,而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大鹏高远之游"则是对"法天象地"思想最高境界的诠释。本文试图探究"法天象地"艺术设计哲学的产生、历史嬗变及其理论,分析"法天象地"的艺术表现,充分说明在今天重提"法天象地"设计哲学观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天象地 艺术设计 哲学思想 历史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陪审制度的历史嬗变及存废之争 被引量:12
19
作者 焦诸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0-74,共5页
关键词 陪审制度 司法制度 陪审团审判 存废之争 陪审员 历史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教学的历史嬗变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亮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0-60,共1页
探究教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卢梭。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倡导教育要适应儿童的自然本性,主张凡是儿童能从经验中学习的事物,都不要使他们从书本中去学,而经验主要来源于行,来源于探究。
关键词 探究教学 历史嬗变 自然主义教育 自然本性 卢梭 儿童 经验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