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新媒体新技术深度融合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彩娟 《河南农业》 2018年第33期23-24,共2页
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的优势,增加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对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实践课题。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媒体新技术 深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在青岛举行
2
作者 赵兴龙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2-132,共1页
为进一步贯彻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落实五部委关于《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促进新媒体新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由中央电化教育馆和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 为进一步贯彻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落实五部委关于《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促进新媒体新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由中央电化教育馆和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研究部)主办,青岛市教育局和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政府承办,青岛沧口学校、青岛市第五十八中学、青岛市李沧区教工幼儿园(绿城园区)协办的2015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2015年5月21—25日在青岛与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活动同期举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新技术 互动课堂 应用研讨会 中央电化教育馆 李沧区 教育研究中心 实施方案 基础教育信息化 观摩活动 电子白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技术专业“五重一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卫涛 王月 +2 位作者 高会燕 张易 刘国栋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5,共9页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推动新媒体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深刻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促进教学方法多样化、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新媒体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应遵循启发性、互动性、实效性的...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推动新媒体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深刻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促进教学方法多样化、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新媒体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应遵循启发性、互动性、实效性的原则,构建“重内容学理性、重方法多样性、重过程互动性、重评价科学性、重特色创新性,将数智化手段贯穿始终”的“五重一化”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中,深化学生对“五重一化”教学模式的理解与认同,提升教师对数智化教学工具的应用能力,建立多元化与智能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媒体技术专业 “五重一化”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短视频传播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创新——以赣南脐橙产业链传播为例
4
作者 李雪荣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9期113-116,共4页
为推动农业品牌传播的数字化转型,聚焦乡村振兴背景下赣南脐橙产业链的短视频传播实践,探讨新媒体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传播中的应用创新路径。采用案例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结合“信丰果果姐”与“赣南橙橙官方号”两个典型短视频账号,从... 为推动农业品牌传播的数字化转型,聚焦乡村振兴背景下赣南脐橙产业链的短视频传播实践,探讨新媒体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传播中的应用创新路径。采用案例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结合“信丰果果姐”与“赣南橙橙官方号”两个典型短视频账号,从内容生产、平台分发、用户互动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新媒体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农业传播的可视化程度与用户参与度,短视频内容贴近实际生产过程,有效增强了消费者信任与品牌影响力。研究结论表明,短视频已成为连接农业生产与市场的重要传播媒介,融合技术手段与传播策略对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目标具有现实意义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短视频传播 媒体技术 赣南脐橙 产业链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振彬 顾艺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0-251,共2页
随着食品贸易的全球化,食物供应链日趋复杂,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产销分离、技术水平的差异等因素给食品安全带来新的不确定风险,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持续升温。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利用新媒体技术曝光的食品安全事... 随着食品贸易的全球化,食物供应链日趋复杂,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产销分离、技术水平的差异等因素给食品安全带来新的不确定风险,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持续升温。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利用新媒体技术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数量逐年上升,且传播迅速、范围广泛、影响力大,充分表明新媒体技术在赋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等方面能够发挥且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技术 不确定风险 技术水平 食品贸易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食品安全事件 信息技术 食品安全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技术下“耳朵眼”品牌创新设计与推广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任莉 郭笑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6-233,285,共9页
目的 “耳朵眼”品牌是天津民俗文化品牌的代表之一,也号称“天津三绝”的美食之一,其酥脆娇嫩的外皮、香甜细腻的口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在互联网、新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对新媒体技术下的“耳朵眼”品牌进行创新设计与推广研究,... 目的 “耳朵眼”品牌是天津民俗文化品牌的代表之一,也号称“天津三绝”的美食之一,其酥脆娇嫩的外皮、香甜细腻的口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在互联网、新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对新媒体技术下的“耳朵眼”品牌进行创新设计与推广研究,有利于促进“耳朵眼”品牌的传承与发展,展现民俗文化的品牌价值。方法 通过对“耳朵眼”品牌的开发进行调研,分析“耳朵眼”品牌所拥有的民俗文化优势,发现“耳朵眼”品牌在借助新媒体技术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由此制定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耳朵眼”品牌的创新设计和推广方案。结果 针对“耳朵眼”品牌形象的不足进行设计升级,建立全新的品牌形象,通过标志设计、辅助图形、数字绘画、场景海报、物料包装等方式,展示出“耳朵眼”品牌背后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借助新媒体技术在多媒体平台广泛传播的优势,尝试通过品牌跨界营销、社交媒体运用、打造线上平台、开设特色快闪门店等方式刺激线上与线下的双线营销,扩大品牌推广效力,为民俗文化品牌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模式。结论 验证“耳朵眼”品牌在新媒体技术下的创新设计和推广的可行性,有利于传统民俗文化品牌的传播,让百年技艺和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技术 “耳朵眼”品牌 民俗文化品牌 品牌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信息技术在重庆番茄产业中的应用发展现状及对策
7
作者 高立均 李晓梅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9期206-211,共6页
聚焦重庆番茄产业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情况,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数据统计及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深入剖析其应用发展现状、现存问题,并提出促进重庆番茄产业新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对策: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新媒体内... 聚焦重庆番茄产业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情况,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数据统计及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深入剖析其应用发展现状、现存问题,并提出促进重庆番茄产业新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对策: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新媒体内容质量;加大资金投入与拓展融资渠道;构建完善的协同合作机制;提高数据分析与精准营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产业 媒体信息技术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改革创新——评《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研究》
8
作者 王沄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13-I0013,共1页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使视觉传达设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二维空间,而是向多维空间发展,从静态设计转向动态设计,并且从单一的视觉感知转向包含视觉、听觉、触觉的多感官信息传达。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视觉传达设计...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使视觉传达设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二维空间,而是向多维空间发展,从静态设计转向动态设计,并且从单一的视觉感知转向包含视觉、听觉、触觉的多感官信息传达。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知识传递更加形象和直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点。为此,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改革创新对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升设计教育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时代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 媒体技术 多维空间 信息传播 视觉感知 静态设计 多感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与茶文化融合策略
9
作者 杜隽隽 《福建茶叶》 2025年第5期108-110,共3页
新媒体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支持和创新路径。将茶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研究基于新媒体环境特点,从微课、短视频、虚拟仿真等技术应用角度,探索茶文化与高职英语教学的... 新媒体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支持和创新路径。将茶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研究基于新媒体环境特点,从微课、短视频、虚拟仿真等技术应用角度,探索茶文化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融合策略。实践表明,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开发交互式教学活动、创设虚拟文化情境,能有效促进茶文化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结果对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创新、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技术 高职英语 茶文化 融合策略 教学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路径探索》
10
作者 郑晴晴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9-I0010,共2页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大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的接触和使用已经成为常态。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不适应他们的需求。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课堂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学生...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大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的接触和使用已经成为常态。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不适应他们的需求。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课堂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学生参与度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参与度 媒体技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时代 课堂效果 移动设备 大学生群体 路径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问题——评《新媒体生态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研究》
11
作者 谭幸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3-I0003,共1页
在网络时代,新媒体技术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支撑。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性、广泛性、普及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带来了历史机遇,也带来了重大挑战。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和普及,并基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进行中国... 在网络时代,新媒体技术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支撑。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性、广泛性、普及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带来了历史机遇,也带来了重大挑战。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和普及,并基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进行中国化、时代化,就需要提高对新媒体技术的关注。在信息时代,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信息的接收者和传递者,在这一模式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范围、传播渠道得以扩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宣传提供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技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媒体传播 马克思主义传播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 传播范围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递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新技术体验学习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际平 许亚锋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2年第6期18-24,共7页
新媒体、新技术正以各种方式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是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情况究竟如何?在新理念构建下的体验式学习环境中开展新媒体、新技术的学习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目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中引入新媒体与新技术并未给予足够... 新媒体、新技术正以各种方式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是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情况究竟如何?在新理念构建下的体验式学习环境中开展新媒体、新技术的学习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目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中引入新媒体与新技术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相应的学习体验。体验学习在促进学习者知识理解、激发学习者主动性、培养批判性思维等方面有积极影响。基于新媒体、新技术进行体验学习时,一方面要使物理环境遵循未来课堂、体验学习、场馆学习环境设计基本理念,以人为本,重视多角度、多方式地对事物进行呈现,尽可能地促进学习者直接经验的获取和反思;另一方面在体验学习活动设计时要将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行动应用四个学习阶段贯穿其中,充分利用物理环境所提供的空间和技术支持,把获取经验(感知经验和领悟经验)与转换经验结合起来,实现体验学习过程的螺旋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技术 未来课堂 场馆学习 体验学习 物理环境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新发展和新思路——评《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伟 马雁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5-I0006,共2页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交互性及多元性,延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空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因势利导,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充分...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交互性及多元性,延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空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因势利导,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思想引领、文化引导作用,已然成为重要现实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传播 引导作用 媒体技术 因势利导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 思想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90
14
作者 吕燕茹 张利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30,10,共5页
目的研究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中的创新应用。方法分析新媒体技术与数字化展示之间的关系,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设计模型要素,分析多元化数字展示中的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研究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的研究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中的创新应用。方法分析新媒体技术与数字化展示之间的关系,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设计模型要素,分析多元化数字展示中的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研究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中的创新应用,从传统文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画可视化创新应用、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移动交互式应用、传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虚拟仿真展示、基于移动终端的智慧展览体验等方面进行阐述。结论新媒体技术的创新型应用有利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构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技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展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技术影响下的出版营销新思路 被引量:13
15
作者 戴世富 赵思宇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41-44,共4页
随着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媒介使用习惯已经发生变化,传统的广告和营销手法效果逐渐式微。因此,出版业要想跟进时代潮流的变化,就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出版企业与读者的多元化沟通路径,创新出版营销思路... 随着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媒介使用习惯已经发生变化,传统的广告和营销手法效果逐渐式微。因此,出版业要想跟进时代潮流的变化,就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出版企业与读者的多元化沟通路径,创新出版营销思路。文章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提出出版营销实战的四种创新思路:社群营销、场景营销、搜索引擎营销和精准营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技术 出版营销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教学媒体技术融合改革创新 被引量:27
16
作者 傅江浩 赵浦帆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0-184,共5页
信息时代的瞬息万变带动着教育的不断革新,新媒体和新技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呈现出"辅助式、混合式、嵌入式"融合等多种表现形式,效果非常明显。教改融合过程中对新媒体和新技术运用的"认同度、达成度、协... 信息时代的瞬息万变带动着教育的不断革新,新媒体和新技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呈现出"辅助式、混合式、嵌入式"融合等多种表现形式,效果非常明显。教改融合过程中对新媒体和新技术运用的"认同度、达成度、协同度"等方面还有待提升。需要从顶层设计、队伍建设、数据共享等三个方面积极构建其深度融合的运行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新技术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改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乾陵大遗址数字化展示 被引量:14
17
作者 詹秦川 赵洋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6-311,共6页
目的研究新媒体技术在乾陵大遗址数字化展示中的应用。将数字化、体验性、独特性概念与大遗址展示设计结合,使参观者在空间游览的过程中认知文物价值和产生难忘的体验。方法通过对乾陵大遗址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物、陵墓文化、历史背景、... 目的研究新媒体技术在乾陵大遗址数字化展示中的应用。将数字化、体验性、独特性概念与大遗址展示设计结合,使参观者在空间游览的过程中认知文物价值和产生难忘的体验。方法通过对乾陵大遗址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物、陵墓文化、历史背景、传说故事等信息进行核心要素提取以及多元化展示手段的研究,建立乾陵大遗址的数字化展示设计模型。深入研究新媒体技术在乾陵大遗址数字化展示中的创新应用,从乾陵大遗址文化的数字可视化数据库建立、基于移动终端的智慧展览体验、虚拟仿真展示、户外幻影成像展示等方面进行论述。结论建立乾陵大遗址的数字化展示模型有利于文化信息的传播,可以提升参观者互动体验感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技术 乾陵大遗址 数字化展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版权制度与新媒体技术之间的裂痕与弥补 被引量:39
18
作者 吴伟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72,共18页
传统的版权法制度是属于新媒体技术之前的法律制度,其特征是制造稀缺、专家法律制度以及国家主权特征明显。但是新媒体的特征是媒体充裕、消费者多重角色以及作品传播的无国界化。这使得传统的版权法制度与新媒体之间产生了明显的裂痕,... 传统的版权法制度是属于新媒体技术之前的法律制度,其特征是制造稀缺、专家法律制度以及国家主权特征明显。但是新媒体的特征是媒体充裕、消费者多重角色以及作品传播的无国界化。这使得传统的版权法制度与新媒体之间产生了明显的裂痕,这种裂痕的存在导致版权权利人、新媒体与消费者之间产生了严重的紧张与冲突。目前有三种尝试来试图弥补这一裂痕:一是改造新媒体,通过技术手段使新媒体的这三个特征得到消减或者控制;二是修改版权法,使新的版权法适应新媒体环境;三是通过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尤其是广泛使用法定许可制度来消弱三者之间的冲突。但是,这三种尝试至今都不是非常成功,因此,如何应对版权法制度与新媒体之间的裂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权法 媒体技术 网络 版权侵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媒体环境下的音乐创作及现象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谢力荣 庄曜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2-158,1,共7页
当代新技术媒体以其数字化的典型技术特征集中体现在网络、计算机、手机、ipad等传播及终端媒体中,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就音乐创作领域来看,新技术媒体对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创作群体、创作技术手段、创作思维方式、音... 当代新技术媒体以其数字化的典型技术特征集中体现在网络、计算机、手机、ipad等传播及终端媒体中,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就音乐创作领域来看,新技术媒体对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创作群体、创作技术手段、创作思维方式、音乐消费方式和音乐现象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本文将就当代音乐新技术媒体影响下的音乐创作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媒体 音乐创作 电子音乐 创作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场馆建设与场馆学习——以现代教育技术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36
20
作者 张美霞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4,共5页
场馆是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场所,将移动互联技术等新媒体技术引入场馆建设和场馆学习,是场馆建设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但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应该追求有效性,规避教育领域技术应用一向存在的"梅耶怪圈"问题。该文以现代教育技术... 场馆是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场所,将移动互联技术等新媒体技术引入场馆建设和场馆学习,是场馆建设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但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应该追求有效性,规避教育领域技术应用一向存在的"梅耶怪圈"问题。该文以现代教育技术博物馆建设为例,比较详尽地介绍了移动互联技术等在博物馆建设中的应用实践,认为技术的正确嵌入和适度有效应用才是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关键,同时指出了新媒体技术在场馆建设和场馆学习中的应用局限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正确把控新媒体技术在场馆学习中的有效应用、关注微技术在场馆学习中的开发应用、实现场馆软件环境的全面提升等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场馆学习 媒体技术 移动技术 有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