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能贵州”视阈下乡村新媒体人才培养策略
1
作者 黄兰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8期43-45,共3页
以“技能贵州”战略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乡村新媒体人才的内涵特征和核心能力构成,探讨其对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数字化转型、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针对培训内容与需求脱节、师资力量不足、政府支持不够、实践平台滞后,以及地域特色缺... 以“技能贵州”战略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乡村新媒体人才的内涵特征和核心能力构成,探讨其对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数字化转型、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针对培训内容与需求脱节、师资力量不足、政府支持不够、实践平台滞后,以及地域特色缺失等问题,提出优化实践导向培训、加强师资建设、完善扶持政策、搭建平台矩阵、深化文化融合等策略建议,旨在构建符合贵州特色的乡村新媒体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 人才培养 数字化 电商运营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个体:社交媒体人际传播的中介化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接峰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139,共10页
人机交流日益成为人际交流的等效形态,“超个体交流”成为人际交流、信息互动的新方式。人机交流逐步脱离具身临场的场景化要求成为面对面交流的替代、补偿的中介形式,使得交流越来越依赖中介化机制完成。中介化交往带来的显著改变是交... 人机交流日益成为人际交流的等效形态,“超个体交流”成为人际交流、信息互动的新方式。人机交流逐步脱离具身临场的场景化要求成为面对面交流的替代、补偿的中介形式,使得交流越来越依赖中介化机制完成。中介化交往带来的显著改变是交流趋向于“超个体”,这导致具身交流的社会语境不再被纳入交流之中,注意力被拉回到文本内部语境之中,社会语境被文本化过程滤除。人机交流的模式使得社会交往的具身经验被悬置起来,脱离了具身经验的人机交流,反过来又不得不面临新的机器语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中介化交往 人际传播 超级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化世界里人类学家与传播学家的际会:文化多样性与媒体人类学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春霞 彭兆荣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19,共7页
媒介世界(media world),媒介化世界(mediation world)或者媒介塑造的世界(mediastatued world)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大众传媒日渐普及,成为人类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如今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有很大部分源自或经由大众传媒。这样的状况在全球化的... 媒介世界(media world),媒介化世界(mediation world)或者媒介塑造的世界(mediastatued world)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大众传媒日渐普及,成为人类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如今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有很大部分源自或经由大众传媒。这样的状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一种更为明确地方式提醒学者,人类学和传播学必须联手面对、解释"地球村",或者"媒介世界",更为重要的是保护和维持我们文化的多样性,这正是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学家和传播学者必须共同面对的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多样性 传媒 媒体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份认同的转变:基于媒体人微博公益实践的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付晓静 张德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8-52,共5页
媒体人跨界做公益是当下中国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本文提出,媒体人在跨界公益的过程中,经历了从"舆论监督者"到"社会行动者"的身份认同的转变,微博作为新媒介技术平台成为媒体人公益实践的最佳平台,媒体人将自身的... 媒体人跨界做公益是当下中国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本文提出,媒体人在跨界公益的过程中,经历了从"舆论监督者"到"社会行动者"的身份认同的转变,微博作为新媒介技术平台成为媒体人公益实践的最佳平台,媒体人将自身的职业优势与微博传播特性结合起来,构筑了新型公益运作机制,并参与到社会的协同治理体系中,这也是媒体人公益实践的必然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同 媒体人 微博公益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管理学人的实践转向——一个“媒体人”的视角 被引量:11
5
作者 沙培宁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5,共5页
教育管理学科的实践转向已渐成趋势,但学界"自说自话"、将简单问题复杂化而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现象还很普遍,"假问题"、"假研究"亦大量存在。教育管理学人应努力"读懂"基层所需、提升思维层次... 教育管理学科的实践转向已渐成趋势,但学界"自说自话"、将简单问题复杂化而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现象还很普遍,"假问题"、"假研究"亦大量存在。教育管理学人应努力"读懂"基层所需、提升思维层次,实现实践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管理学 学人 实践转向 思维层次 “理性的具体” 媒体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融合对媒体人的素质要求及其培养 被引量:5
6
作者 闫欣洁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80-82,共3页
"融媒体"时代,媒体人要具备媒体融合的思维、专业精湛的素养,以及改革创新的勇气,其扮演着信息把关者、阅读引领者、互动调动者与忠诚服务者的角色。加强媒体融合环境中对媒体人素质的培养,应采取制定战略规划,丰富业务培训,... "融媒体"时代,媒体人要具备媒体融合的思维、专业精湛的素养,以及改革创新的勇气,其扮演着信息把关者、阅读引领者、互动调动者与忠诚服务者的角色。加强媒体融合环境中对媒体人素质的培养,应采取制定战略规划,丰富业务培训,改革专业教育,以及健全激励机制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媒体人 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人类学与传媒研究比较引申的讨论:本土契合性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32,共3页
传媒相关领域的研究与人类学的结合恰逢其时。两者在学科方法论、研究范畴等方面的表现和而不同。殊途同归的"本土契合性"、"直觉的合拍"、"用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在地化研究"、"地... 传媒相关领域的研究与人类学的结合恰逢其时。两者在学科方法论、研究范畴等方面的表现和而不同。殊途同归的"本土契合性"、"直觉的合拍"、"用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在地化研究"、"地方性"等概念,是媒体人类学和传媒研究在具体的研究进程上的一种探寻和思考。基于对两者的比较进而引申,旨在强调微观研究领域需重视"本土契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人类学 传媒研究 本土契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情境论视域下媒体内部创业与媒体人辞职创业行为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月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7-52,共6页
新媒介情境下,传统媒体人出现身份认同危机,导致了媒体内部创业和媒体人辞职创业现象的出现。文章运用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按照媒介-情境-行为的研究思路,解读媒体内部创业和媒体人辞职创业行为。二者的创业动因分别是争取话语权和生... 新媒介情境下,传统媒体人出现身份认同危机,导致了媒体内部创业和媒体人辞职创业现象的出现。文章运用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按照媒介-情境-行为的研究思路,解读媒体内部创业和媒体人辞职创业行为。二者的创业动因分别是争取话语权和生存权,创业行为呈现出做资讯和做服务,采用图文和采用音频、视频不同的表现形式,他们的助力和阻力分别来自体制和市场。媒体内部创业面临新闻理想的践行平台、党的舆论引导阵地和市场的盈利企业多重身份的冲突。媒体人辞职创业的自媒体在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赢得了用户市场,这与传统媒体的内容质量无关,实则是信息+服务战胜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 行为 媒体内部创业 媒体人辞职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媒体环境下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伟建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2-144,共3页
随着数字化技术越来越先进,新技术、新理论层出不穷,反映在媒体领域也是日新月异,而相应的教学大纲与教材更新往往比较落后,一些教师缺乏传媒项目实际生产经验,偏重理论而实践环节薄弱。学生缺少实践机会,学校与企业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 随着数字化技术越来越先进,新技术、新理论层出不穷,反映在媒体领域也是日新月异,而相应的教学大纲与教材更新往往比较落后,一些教师缺乏传媒项目实际生产经验,偏重理论而实践环节薄弱。学生缺少实践机会,学校与企业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基于这些因素,在人才培养中,既要考虑理论学习的扎实性,又要考虑其实用性,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对外要加强交流合作,让学生尽早融入社会,对内要加大硬件设施建设,提升师资力量水平。通过"内外兼修"方式,不断深化数字化媒体人才培养理念。以理论课为基础,突出实践教学特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媒体技术 媒体人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该培养怎样一支媒体人才队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的思考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生华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16,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19日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不仅为做好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而且还对新闻媒体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表明了新期待。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 媒体人才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溯与展望:当代媒体人类学研究主要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小华 覃亚林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47,共5页
媒体人类学的研究始于人类学界对媒介实践的兴趣,初衷是为引起公众对人类学的关注。文章主要从媒体人类学研究的缘起及其概念界定、关于媒体人类学探讨的主要议题、与媒体人类学相关的领域三个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从中发现,传播... 媒体人类学的研究始于人类学界对媒介实践的兴趣,初衷是为引起公众对人类学的关注。文章主要从媒体人类学研究的缘起及其概念界定、关于媒体人类学探讨的主要议题、与媒体人类学相关的领域三个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从中发现,传播学已发展到一个新节点,即更多地运用民族志方法,更深层地理解人类的传播行为及其社会文化背景,应是传播学研究的一条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人类学 概念界定 研究领域 民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人离职的若干背景因素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可 付春玲 吴莹莹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4期92-98,共7页
本文从个人、媒体、社会三个方面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20份媒体人离职信进行归因分析,发现媒体人的离职是个人、媒体、社会三个层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个人原因是主要因素,媒体、社会因素次之。就个人因素而言,媒体人离职主要是... 本文从个人、媒体、社会三个方面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20份媒体人离职信进行归因分析,发现媒体人的离职是个人、媒体、社会三个层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个人原因是主要因素,媒体、社会因素次之。就个人因素而言,媒体人离职主要是为了"寻找自我突破"。其次,就媒体因素而言,"媒体发展前景欠佳"、"媒体环境氛围差"是其离职的主要媒体因素。再次,"社会转型发展","传统媒体衰落新媒体崛起"和"新技术的发展"是媒体人离职主要的社会因素。本文认为,个人因素、媒体因素在媒体人离职行为中发挥了消极的推力作用,而社会因素则发挥了积极的拉力作用。本研究还发现,不同工作职务、不同媒体形式、不同媒体性质的媒体人,在个人、媒体、社会三个层面上的离职归因各有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人离职 媒体转型 传统媒体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全媒体人才的培养理念及路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尤可可 崔林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31,共5页
媒体深度融合对传媒人才提出新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使传统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发生转变。从现实层面来看,全媒体人才培养面临诸多问题,如实践应用与教学理论之间的矛盾,媒介技术与教学资源之间的失衡,知识变动与传媒人才自我建构之间的博弈... 媒体深度融合对传媒人才提出新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使传统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发生转变。从现实层面来看,全媒体人才培养面临诸多问题,如实践应用与教学理论之间的矛盾,媒介技术与教学资源之间的失衡,知识变动与传媒人才自我建构之间的博弈。如何打通媒体融合发展需求与传媒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壁垒,成为全媒体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研究认为,全媒体人才的培养应将理论与实践、理念与路径相融合,以社会责任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文化自觉为依托,以科学技术为支撑,推进高校教育学科架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平台等方面的改革,构建一个全媒体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新科技 媒体深度融合 媒体人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下薪酬公平感对双元媒体人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珍妮 娄世艳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5期71-88,共18页
在薪酬公平感对双元媒体人的影响基础上研究了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对重庆市主流媒体行业496名专业媒体人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对自我效能感和媒体人探索创新能力均具有显著正影响,分配公平和互动公平对媒... 在薪酬公平感对双元媒体人的影响基础上研究了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对重庆市主流媒体行业496名专业媒体人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对自我效能感和媒体人探索创新能力均具有显著正影响,分配公平和互动公平对媒体人利用创新能力和媒体人联合双元均具有显著正影响,互动公平对媒体人平衡双元具有显著正影响;自我效能感对媒体人利用创新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联合双元均具有显著正影响;自我效能感分别在分配公平、互动公平和媒体人利用创新与联合双元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在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和媒体人探索创新能力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主流媒体应加强薪酬管理,重视薪酬公平性,从而提升媒体人薪酬公平感,激发媒体人自我效能感,促进媒体人双元创新能力,进而推动主流媒体的融合纵深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薪酬公平感 双元媒体人 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高校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其启示 被引量:36
15
作者 鲍枫 王以宁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4-49,共6页
通过对英国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培养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发现,英国高校的数字媒体专业教育具有注重实践性,以工作坊形式为中心组织教学,重视与业界公司合作的特征。其教育理念与实践对我国有以下启示... 通过对英国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培养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发现,英国高校的数字媒体专业教育具有注重实践性,以工作坊形式为中心组织教学,重视与业界公司合作的特征。其教育理念与实践对我国有以下启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造思维能力;建立"产学研"相结合,"学校+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高校 数字媒体 媒体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区媒体人的传播实践与文化空间建构——对康巴语译制中心的田野考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东林 孙信茹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5-88,共4页
少数民族语译制部门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广电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向本地区受众传播新闻信息的职责,更肩负着少数民族文化传递和传承的使命。本文以云南迪庆康巴语译制中心为考察对象,聚焦译制中心工作人员所拥有的职业新闻人和... 少数民族语译制部门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广电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向本地区受众传播新闻信息的职责,更肩负着少数民族文化传递和传承的使命。本文以云南迪庆康巴语译制中心为考察对象,聚焦译制中心工作人员所拥有的职业新闻人和藏族文化者的双重身份。缘于这种双重身份的复杂性,少数民族地区媒体人的传播实践呈现出多样性的聚合与重叠,并在此过程中构筑起一个充满象征符号、地方情感和民族文化传承的独特空间。对这个文化空间考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让我们看到作为地方性存在的公共媒体平台运作如何被卷入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过程中,并发挥着塑造地方共同体、凝聚社会共识和传播区域形象等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巴语译制中心 藏区媒体人 传播实践 文化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景盛行下的新媒体人际传播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磊 陈红 温潇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43,共4页
流动的媒体、移动的行为、迁动的科技凸显了当下场景的价值,场景兼具背景、内容、媒介的特征,成为有意无意改变影响人际传播与交往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场景观念盛行的原因与其在人际传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阐述全新语境下人... 流动的媒体、移动的行为、迁动的科技凸显了当下场景的价值,场景兼具背景、内容、媒介的特征,成为有意无意改变影响人际传播与交往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场景观念盛行的原因与其在人际传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阐述全新语境下人际传播参与者所持有的场景化动机与需求,以及场景传播对固有人际关系的改变和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 媒体 人际传播 人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人才求调研与专业培养 被引量:61
18
作者 余红 李婷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4-138,共5页
本文通过实证调研我国用人单位对网络与新媒体人才求的状况,发现本科层次应用型、融合型人才为市场要主体,热门的新媒体职位是后台研发、网络编辑和产品经理。通过比对各类新媒体岗位职责、专业技能要求,提出新闻传播类新媒体专业的核... 本文通过实证调研我国用人单位对网络与新媒体人才求的状况,发现本科层次应用型、融合型人才为市场要主体,热门的新媒体职位是后台研发、网络编辑和产品经理。通过比对各类新媒体岗位职责、专业技能要求,提出新闻传播类新媒体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夯实新媒体传播、拓展新媒体设计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与新媒体 人才需求 专业核心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人文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慧 焦玉英 刘厚嘉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8-218,共11页
本文从多媒体人文信息系统基本模式、基本框架、多媒体人文信息处理技术规范、多媒体人文信息系统开发环境、工具与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多媒体人文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思想和实施的方案要点,为设计与实施多媒体人文信息系统提出了一个可行的... 本文从多媒体人文信息系统基本模式、基本框架、多媒体人文信息处理技术规范、多媒体人文信息系统开发环境、工具与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多媒体人文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思想和实施的方案要点,为设计与实施多媒体人文信息系统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框架与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 总体设计 人文信息系统 MM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工作者变身自媒体人:话语、角色及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潘祥辉 吴正楠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0-166,共7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许多科学工作者转型为自媒体人。他们除了向公众"科普"外,也积极介入公共议题,舆论场由此出现了一种新型舆论领袖。科学工作者创办媒体平台介入社会公共议题,是自媒体时代的一种新气象,也成为当下...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许多科学工作者转型为自媒体人。他们除了向公众"科普"外,也积极介入公共议题,舆论场由此出现了一种新型舆论领袖。科学工作者创办媒体平台介入社会公共议题,是自媒体时代的一种新气象,也成为当下中国舆论场的一道新景观,给中国的网络和社会舆论带来了新的变化。要在舆论场中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作为自媒体人的科学工作者需要保持独立和公正,在传播的专业性和大众性、商业性和公共性之间进行有效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领袖 科学工作者 知识分子 媒体 公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