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媒介面具”代身的主体审视与文化反思
1
作者 张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6,共11页
“面具”既是一种装饰之物,又可以象征人们在社交和心理层面上的表达和适应。以“媒介面具”为分析框架理解当下可穿戴VR/AR技术,发现这类媒介技术物提供“技术眼睛”观看,协领身体行动组织,代身人格进行数字展演。“媒介面具”将主体... “面具”既是一种装饰之物,又可以象征人们在社交和心理层面上的表达和适应。以“媒介面具”为分析框架理解当下可穿戴VR/AR技术,发现这类媒介技术物提供“技术眼睛”观看,协领身体行动组织,代身人格进行数字展演。“媒介面具”将主体与精神“剥离”,又将碎片化的“自我”聚合进数字场景中,书写数字化身的新构型。“媒介面具”在改变数字化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会引发身体支配错觉、行动依赖和情感茧房等一系列文化后果。面对这些问题,重拾人类作为主体的多样性是应对“媒介面具”困境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面具 代身 景观 “技术眼睛”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面具与受众认知 被引量:6
2
作者 欧阳宏生 胡畔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4-80,共7页
在媒介与受众之间互动频繁的今天,接受主体的媒介行为对整个传播过程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前看似繁荣的后媒体时代,却面临着空前的尴尬。信息的海量与受众的无所适从,信息真假混淆与受众的是非难辨,唯利是图的利润目的和大众狂欢的... 在媒介与受众之间互动频繁的今天,接受主体的媒介行为对整个传播过程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前看似繁荣的后媒体时代,却面临着空前的尴尬。信息的海量与受众的无所适从,信息真假混淆与受众的是非难辨,唯利是图的利润目的和大众狂欢的盲目追求,导致受众的迷惘与失望。为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对媒介的表象与本质、功能与人格有充分的认识,并需要不断提高媒介与受众理性处理信息的能力。依据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提出媒介面具的观念,并对两者的相似性、存在的合理性和消极性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为媒介和受众的认知拓展一个新的认识视角,并从媒介人格的层面使媒介和受众客观认识媒介的本质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媒体时代 人格面具 媒介面具 受众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