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媒介面具”代身的主体审视与文化反思
1
作者
张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6,共11页
“面具”既是一种装饰之物,又可以象征人们在社交和心理层面上的表达和适应。以“媒介面具”为分析框架理解当下可穿戴VR/AR技术,发现这类媒介技术物提供“技术眼睛”观看,协领身体行动组织,代身人格进行数字展演。“媒介面具”将主体...
“面具”既是一种装饰之物,又可以象征人们在社交和心理层面上的表达和适应。以“媒介面具”为分析框架理解当下可穿戴VR/AR技术,发现这类媒介技术物提供“技术眼睛”观看,协领身体行动组织,代身人格进行数字展演。“媒介面具”将主体与精神“剥离”,又将碎片化的“自我”聚合进数字场景中,书写数字化身的新构型。“媒介面具”在改变数字化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会引发身体支配错觉、行动依赖和情感茧房等一系列文化后果。面对这些问题,重拾人类作为主体的多样性是应对“媒介面具”困境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面具
代身
景观
“技术眼睛”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媒介面具与受众认知
被引量:
6
2
作者
欧阳宏生
胡畔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4-80,共7页
在媒介与受众之间互动频繁的今天,接受主体的媒介行为对整个传播过程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前看似繁荣的后媒体时代,却面临着空前的尴尬。信息的海量与受众的无所适从,信息真假混淆与受众的是非难辨,唯利是图的利润目的和大众狂欢的...
在媒介与受众之间互动频繁的今天,接受主体的媒介行为对整个传播过程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前看似繁荣的后媒体时代,却面临着空前的尴尬。信息的海量与受众的无所适从,信息真假混淆与受众的是非难辨,唯利是图的利润目的和大众狂欢的盲目追求,导致受众的迷惘与失望。为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对媒介的表象与本质、功能与人格有充分的认识,并需要不断提高媒介与受众理性处理信息的能力。依据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提出媒介面具的观念,并对两者的相似性、存在的合理性和消极性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为媒介和受众的认知拓展一个新的认识视角,并从媒介人格的层面使媒介和受众客观认识媒介的本质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媒体时代
人格
面具
媒介面具
受众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媒介面具”代身的主体审视与文化反思
1
作者
张玥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6,共11页
基金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类文明形态建设中的算法文化引导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2&ZD316)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项目编号:GD23XXW09)。
文摘
“面具”既是一种装饰之物,又可以象征人们在社交和心理层面上的表达和适应。以“媒介面具”为分析框架理解当下可穿戴VR/AR技术,发现这类媒介技术物提供“技术眼睛”观看,协领身体行动组织,代身人格进行数字展演。“媒介面具”将主体与精神“剥离”,又将碎片化的“自我”聚合进数字场景中,书写数字化身的新构型。“媒介面具”在改变数字化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会引发身体支配错觉、行动依赖和情感茧房等一系列文化后果。面对这些问题,重拾人类作为主体的多样性是应对“媒介面具”困境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媒介面具
代身
景观
“技术眼睛”
主体性
Keywords
media mask
avatars
landscape
“technical eyes”
subjectivity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媒介面具与受众认知
被引量:
6
2
作者
欧阳宏生
胡畔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4-80,共7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研究专项项目"认知传播与后媒介时代传播"(2082704194150)
文摘
在媒介与受众之间互动频繁的今天,接受主体的媒介行为对整个传播过程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前看似繁荣的后媒体时代,却面临着空前的尴尬。信息的海量与受众的无所适从,信息真假混淆与受众的是非难辨,唯利是图的利润目的和大众狂欢的盲目追求,导致受众的迷惘与失望。为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对媒介的表象与本质、功能与人格有充分的认识,并需要不断提高媒介与受众理性处理信息的能力。依据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提出媒介面具的观念,并对两者的相似性、存在的合理性和消极性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为媒介和受众的认知拓展一个新的认识视角,并从媒介人格的层面使媒介和受众客观认识媒介的本质与作用。
关键词
后媒体时代
人格
面具
媒介面具
受众认知
Keywords
post-media era, the personality mask, vector mask, the cognition of audience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媒介面具”代身的主体审视与文化反思
张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媒介面具与受众认知
欧阳宏生
胡畔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