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电视媒介道德偶像的建构策略——以央视“寻找最美”系列电视节目为例
1
作者
尹金凤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7-158,共2页
2012年下半年以来,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系列大型公益活动陆续登陆电视荧屏。"寻找最美"系列活动相继评选推出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最美"村官"、最美消防员、最美孝心少年等基层模范,并结合电视新闻报道、电视纪...
2012年下半年以来,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系列大型公益活动陆续登陆电视荧屏。"寻找最美"系列活动相继评选推出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最美"村官"、最美消防员、最美孝心少年等基层模范,并结合电视新闻报道、电视纪录片展播等多种方式,将活动过程全面立体地呈现给受众。活动播出以来,"最美"人物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道德品格使其成为新时代的"道德偶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
媒介道德
偶像
央视
电视新闻报道
中央电视台
电视纪录片
公益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医学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的伦理道德诉求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晋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4期494-495,共2页
随着大众传媒日益深广的影响,提高媒介素养、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呼声越来越迫切。调查显示,医学生对媒介素养的认知和批判能力欠缺,媒介及媒介信息反思能力较差,媒介道德规范的自律能力有待加强,媒介素养仍处于较低水平,亟待伦理道德的...
随着大众传媒日益深广的影响,提高媒介素养、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呼声越来越迫切。调查显示,医学生对媒介素养的认知和批判能力欠缺,媒介及媒介信息反思能力较差,媒介道德规范的自律能力有待加强,媒介素养仍处于较低水平,亟待伦理道德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媒介
素养教育
伦理
道德
诉求
媒介道德
规范
伦理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传媒面临的媒介素养教育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永亮
常昕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3-75,共3页
大众传播学与符号学联姻的实现,使媒介教育获得了一种新的范式--"表征范式"。表征范式强调大众所接触到的媒介内容是原始概念和经验符号化的过程中构建出来的一种媒介符号表征,我们正是通过这些媒介表征来认知这个世界的。这...
大众传播学与符号学联姻的实现,使媒介教育获得了一种新的范式--"表征范式"。表征范式强调大众所接触到的媒介内容是原始概念和经验符号化的过程中构建出来的一种媒介符号表征,我们正是通过这些媒介表征来认知这个世界的。这种新范式对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多向度的规定性:媒介教育需要引导大众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成为大众获取媒介思想的主渠道;在尊重每位受众的同时注意加强受众的媒介道德教育,提高其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素养教育
媒介
教育
大众传播学
媒介道德
传媒
受众
尊重
主渠道
世界
新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工具客体”到“责任主体”
被引量:
6
4
作者
胡智锋
罗振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6年第5期9-15,共7页
本文试图在一个新的认识基础上,和当代的电视媒介现象展开对话,并尝试针对一些现实的媒介问题重构理解框架。我们认为,从人和媒介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当代电视媒介已经挣脱了"工具客体"的被动地位,而成为具有行为能力的"责任主...
本文试图在一个新的认识基础上,和当代的电视媒介现象展开对话,并尝试针对一些现实的媒介问题重构理解框架。我们认为,从人和媒介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当代电视媒介已经挣脱了"工具客体"的被动地位,而成为具有行为能力的"责任主体"。在这一视点上,可以透视出当代电视媒介的一些潜在的"犯规"行为,并揭示出其隐含的社会危害。对此,本文提出:电视媒介将以其责任主体的身份,对这些行为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承担起自我调适的义务。与此同时,人类也应重新认识自身在媒介面前的角色,并进而在新的传播环境中重建媒介和社会的和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
媒介
责任主体
大众
媒介
大众报刊
媒介道德
主体性
媒介
行为
自我调适
社会责任
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情感真人秀节目的伦理引导
5
作者
谷岩
胡哲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1期67-67,76,共2页
情感真人秀节目直击人类最脆弱敏感的情感地带,直接干预了受众的现实生活,这就要求媒体在考虑收视率等商业要素的同时,必须以同样的力度关注节目对受众精神层面及社会行为的影响。在追逐事实真实的同时,媒体应该肩负起道德责任,节目素...
情感真人秀节目直击人类最脆弱敏感的情感地带,直接干预了受众的现实生活,这就要求媒体在考虑收视率等商业要素的同时,必须以同样的力度关注节目对受众精神层面及社会行为的影响。在追逐事实真实的同时,媒体应该肩负起道德责任,节目素材的取舍应加强伦理道德的审视,节目应该与善和美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真人秀
伦理抉择
媒介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视媒介道德偶像的建构策略——以央视“寻找最美”系列电视节目为例
1
作者
尹金凤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7-158,共2页
基金
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项目"风险社会媒体传播的伦理取向"(项目编号:12XGG14)的研究成果
文摘
2012年下半年以来,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系列大型公益活动陆续登陆电视荧屏。"寻找最美"系列活动相继评选推出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最美"村官"、最美消防员、最美孝心少年等基层模范,并结合电视新闻报道、电视纪录片展播等多种方式,将活动过程全面立体地呈现给受众。活动播出以来,"最美"人物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道德品格使其成为新时代的"道德偶像",
关键词
电视节目
媒介道德
偶像
央视
电视新闻报道
中央电视台
电视纪录片
公益活动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医学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的伦理道德诉求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晋
机构
滨州医学院医学人文学院
出处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4期494-495,共2页
文摘
随着大众传媒日益深广的影响,提高媒介素养、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呼声越来越迫切。调查显示,医学生对媒介素养的认知和批判能力欠缺,媒介及媒介信息反思能力较差,媒介道德规范的自律能力有待加强,媒介素养仍处于较低水平,亟待伦理道德的支撑。
关键词
医学生
媒介
素养教育
伦理
道德
诉求
媒介道德
规范
伦理
道德
Keywords
Medical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Ethical Requirement
Morality Regulations for Media
Ethics and Morality
分类号
R05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传媒面临的媒介素养教育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永亮
常昕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3-75,共3页
文摘
大众传播学与符号学联姻的实现,使媒介教育获得了一种新的范式--"表征范式"。表征范式强调大众所接触到的媒介内容是原始概念和经验符号化的过程中构建出来的一种媒介符号表征,我们正是通过这些媒介表征来认知这个世界的。这种新范式对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多向度的规定性:媒介教育需要引导大众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成为大众获取媒介思想的主渠道;在尊重每位受众的同时注意加强受众的媒介道德教育,提高其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关键词
媒介
素养教育
媒介
教育
大众传播学
媒介道德
传媒
受众
尊重
主渠道
世界
新范式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G210-4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工具客体”到“责任主体”
被引量:
6
4
作者
胡智锋
罗振宇
机构
北京广播学院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6年第5期9-15,共7页
文摘
本文试图在一个新的认识基础上,和当代的电视媒介现象展开对话,并尝试针对一些现实的媒介问题重构理解框架。我们认为,从人和媒介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当代电视媒介已经挣脱了"工具客体"的被动地位,而成为具有行为能力的"责任主体"。在这一视点上,可以透视出当代电视媒介的一些潜在的"犯规"行为,并揭示出其隐含的社会危害。对此,本文提出:电视媒介将以其责任主体的身份,对这些行为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承担起自我调适的义务。与此同时,人类也应重新认识自身在媒介面前的角色,并进而在新的传播环境中重建媒介和社会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
电视
媒介
责任主体
大众
媒介
大众报刊
媒介道德
主体性
媒介
行为
自我调适
社会责任
客体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情感真人秀节目的伦理引导
5
作者
谷岩
胡哲
机构
北华大学文学院
吉林市电视台
出处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1期67-67,76,共2页
文摘
情感真人秀节目直击人类最脆弱敏感的情感地带,直接干预了受众的现实生活,这就要求媒体在考虑收视率等商业要素的同时,必须以同样的力度关注节目对受众精神层面及社会行为的影响。在追逐事实真实的同时,媒体应该肩负起道德责任,节目素材的取舍应加强伦理道德的审视,节目应该与善和美同行。
关键词
情感真人秀
伦理抉择
媒介道德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电视媒介道德偶像的建构策略——以央视“寻找最美”系列电视节目为例
尹金凤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医学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的伦理道德诉求
张晋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当代传媒面临的媒介素养教育
王永亮
常昕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工具客体”到“责任主体”
胡智锋
罗振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谈情感真人秀节目的伦理引导
谷岩
胡哲
《电影评介》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