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数字媒体环境下参与传播理论及实践价值的在地化探索——基于对清远市“乡村新闻官”制度的考察
被引量:
14
1
作者
公丕钰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74,共5页
参与传播是在发展传播学演进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理论范式,主张通过媒体近用、赋权和参与确立公众主体性进而促进社区发展。在发展传播学的现代化范式广受质疑时,参与传播理论获得研究者认同,在实践层面亦得到推广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对...
参与传播是在发展传播学演进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理论范式,主张通过媒体近用、赋权和参与确立公众主体性进而促进社区发展。在发展传播学的现代化范式广受质疑时,参与传播理论获得研究者认同,在实践层面亦得到推广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对传播结构影响的深入,各类新兴数字媒体从技术层面解决了媒体近用的被动性问题,形成了多层次、多面向的网络参与传播景观。清远市"乡村新闻官"制度实施一年来,借助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媒体赋能乡村居民,创新了基层治理路径,助力乡村振兴,以中国实践拓展了参与传播理论的内涵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传播
媒介近用
赋能
实践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反噪声网络舆情与公民赋权——以H市快速路建设新浪微博舆情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润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2-136,42,共6页
Web2.0时代,微博赋予了公民赋权发声的渠道。基于新浪微博舆情,以H市快速路建设作为研究案例,运用网络民族志和微博舆情分析的方法,研究社会化媒体对公民赋权行动带来的变化。研究发现,公众的公民意识不断提高;微博提供了网络围观的重...
Web2.0时代,微博赋予了公民赋权发声的渠道。基于新浪微博舆情,以H市快速路建设作为研究案例,运用网络民族志和微博舆情分析的方法,研究社会化媒体对公民赋权行动带来的变化。研究发现,公众的公民意识不断提高;微博提供了网络围观的重要阵地,提供重要的社会赋权作用;微博围观者试图借用外部的媒体力量进行赋权努力。可以在该事件中逐步感受到"围观改变中国"的力量,但在缺乏制度性力量的情况下,这种力量依然是微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赋权
网络舆情
新媒体
微博
媒介近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构与赋权:城市主流媒体中的农民工镜像
被引量:
2
3
作者
滕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6,124,共6页
以农民工流入的代表性城市——东莞为主,考察了当地主流媒体的农民工报道,并分析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与城市融入的话题;认为政府、政策主导、自上而下是东莞主流媒体的基本叙事逻辑,其中《东莞日报》《东莞时报》中的农民工更多呈现"...
以农民工流入的代表性城市——东莞为主,考察了当地主流媒体的农民工报道,并分析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与城市融入的话题;认为政府、政策主导、自上而下是东莞主流媒体的基本叙事逻辑,其中《东莞日报》《东莞时报》中的农民工更多呈现"被代言"的沉默者和"受惠"的弱势者形象;让农民工回归城市主体是大众媒体消除农民工与市民群体之间隔阂进而形成互相认同的关键,还原农民工为城市主体应是大众媒体报道的基本逻辑;农民工的媒介近用是赋权的过程,传播赋权对于农民工个体而言,是个人身份与社会角色之间的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大众
媒介
媒介
建构
媒介近用
社会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媒体环境下参与传播理论及实践价值的在地化探索——基于对清远市“乡村新闻官”制度的考察
被引量:
14
1
作者
公丕钰
机构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暨南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院
出处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74,共5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参与传播视域下我国邻避冲突治理机制研究——以中广核核电项目为考察对象”阶段性成果,编号:GD17CXW02
文摘
参与传播是在发展传播学演进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理论范式,主张通过媒体近用、赋权和参与确立公众主体性进而促进社区发展。在发展传播学的现代化范式广受质疑时,参与传播理论获得研究者认同,在实践层面亦得到推广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对传播结构影响的深入,各类新兴数字媒体从技术层面解决了媒体近用的被动性问题,形成了多层次、多面向的网络参与传播景观。清远市"乡村新闻官"制度实施一年来,借助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媒体赋能乡村居民,创新了基层治理路径,助力乡村振兴,以中国实践拓展了参与传播理论的内涵及价值。
关键词
参与传播
媒介近用
赋能
实践价值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反噪声网络舆情与公民赋权——以H市快速路建设新浪微博舆情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润
机构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2-136,42,共6页
文摘
Web2.0时代,微博赋予了公民赋权发声的渠道。基于新浪微博舆情,以H市快速路建设作为研究案例,运用网络民族志和微博舆情分析的方法,研究社会化媒体对公民赋权行动带来的变化。研究发现,公众的公民意识不断提高;微博提供了网络围观的重要阵地,提供重要的社会赋权作用;微博围观者试图借用外部的媒体力量进行赋权努力。可以在该事件中逐步感受到"围观改变中国"的力量,但在缺乏制度性力量的情况下,这种力量依然是微弱的。
关键词
公民赋权
网络舆情
新媒体
微博
媒介近用
Keywords
citizen empowerment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new media micro-blog media access
分类号
G201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构与赋权:城市主流媒体中的农民工镜像
被引量:
2
3
作者
滕朋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6,124,共6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10SZZD02)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W004)
文摘
以农民工流入的代表性城市——东莞为主,考察了当地主流媒体的农民工报道,并分析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与城市融入的话题;认为政府、政策主导、自上而下是东莞主流媒体的基本叙事逻辑,其中《东莞日报》《东莞时报》中的农民工更多呈现"被代言"的沉默者和"受惠"的弱势者形象;让农民工回归城市主体是大众媒体消除农民工与市民群体之间隔阂进而形成互相认同的关键,还原农民工为城市主体应是大众媒体报道的基本逻辑;农民工的媒介近用是赋权的过程,传播赋权对于农民工个体而言,是个人身份与社会角色之间的调适。
关键词
农民工
大众
媒介
媒介
建构
媒介近用
社会认同
Keywords
migrant workers
mass media
media construction
access to the media
social identity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数字媒体环境下参与传播理论及实践价值的在地化探索——基于对清远市“乡村新闻官”制度的考察
公丕钰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城市反噪声网络舆情与公民赋权——以H市快速路建设新浪微博舆情为例
王润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建构与赋权:城市主流媒体中的农民工镜像
滕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