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人生开门红》:本土化转译、流量异托邦与后迷影
- 1
-
-
作者
乔一蝶
-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6-110,共5页
-
文摘
初代“网红”导演易小星执导的喜剧电影《人生开门红》,一方面承袭人生系列前作的幽默元素,在原片故事基础上进行本土化转译,对于网红生产、流量运作与短视频批评的反讽叙事,传递出强反差、强爽感的视觉张力;另一方面,“后迷影”的话语的思考贯穿电影创作和故事逻辑的始终。自我解构、桥段致敬的创作技法不只是导演追求快节奏、笑点密集的网感叙事的手段,更践行着电影正在经历从元电影的本体延伸到更复杂的流媒体范畴的媒介跃迁。
-
关键词
《人生开门红》
电影改编
迷影
媒介自反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媒介考古学视阈下的电影本体研究
- 2
-
-
作者
陈佑松
-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9-153,共5页
-
文摘
"媒介考古学"即受"知识考古学"的启发,通过挖掘媒介范式转型的历史地层,研究媒介物质技术变革对知识话语产生的规范性影响。以此理论观照电影本体,将呈现媒介范式的革命之演进与审美价值,有助于审视电影原有的内涵和外延。
-
关键词
媒介考古学
电影本体
复制媒介
自反媒介
泛化媒介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椒麻堂会》:虚实相间下的时代景观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梁荣
-
机构
太原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53-156,共4页
-
文摘
《椒麻堂会》是一部具有史诗气质的作品。影片以四川戏剧的风格勾勒了一位丑角的一生,尽管串联了多重关键的历史事实,影片对于人物的描绘却有一种鲜明的“去政治化”倾向。冷眼旁观与诙谐幽默构成了影片的基调,同时亦是丑角身份的要义所在。影片试图塑造一种更为基础、去紧张化的人道主义价值观。此外,影片对于戏剧和电影的相互指涉将媒介的自反性推到了台前,不过这种自反恰恰是为了印证某种艺术的真实性。
-
关键词
《椒麻堂会》
媒介自反
川剧电影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