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判理论对教育传播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娟 孔亮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0-34,共5页
本文从媒介传播理念、传播特性、传播目的和传播宗旨四个方面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判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以此为立足点,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等视角出发,提出了教育传播研究中应转化意识形态、回归真实本源、培育全面的... 本文从媒介传播理念、传播特性、传播目的和传播宗旨四个方面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判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以此为立足点,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等视角出发,提出了教育传播研究中应转化意识形态、回归真实本源、培育全面的人、转变教育价值观,旨在促进教育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兰克福学派 媒介批判理论 教育传播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蒙的两难:媒介批判理论的起源语境探析
2
作者 连水兴 梅琼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7-170,共4页
在传统的传播学理论体系中,关于媒介批判理论的研究大多肇始于法兰克福学派,但远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之前,在欧洲17、18世纪的理性启蒙运动中,就出现了某些对传播媒介进行批判的声音,只是这种声音在声势浩大的理性启蒙运动中被忽... 在传统的传播学理论体系中,关于媒介批判理论的研究大多肇始于法兰克福学派,但远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之前,在欧洲17、18世纪的理性启蒙运动中,就出现了某些对传播媒介进行批判的声音,只是这种声音在声势浩大的理性启蒙运动中被忽视了。直到19世纪以后,随着非理性思潮的兴起,传播媒介被当作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批判对象,引起了一大批思想家的关注,这直接促使了20世纪上半叶媒介批判理论的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启蒙运动以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不管是在理性启蒙还是在非理性主义的视野中,传播媒介始终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批判理论 起源语境 理性启蒙 非理性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的“他者化”:当代西方媒介批判理论透视 被引量:10
3
作者 宋德孝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27,共8页
现代媒介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但其负面价值同样不可忽视。数十年来,几代西方批判理论家们对媒介异化问题进行了深刻批判。尽管思想各有不同,但在认识论层面,他们都从媒介使用者与媒介载体之间的主客体关系的视角批判媒介客体对主体的操... 现代媒介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但其负面价值同样不可忽视。数十年来,几代西方批判理论家们对媒介异化问题进行了深刻批判。尽管思想各有不同,但在认识论层面,他们都从媒介使用者与媒介载体之间的主客体关系的视角批判媒介客体对主体的操控及由此带来的整体性社会异化。对于媒介主体“我”而言,“我”具有能动性、主动性,本应是媒介操控者,但事实上,“我”却总是陷入媒介文化的异化窠臼中,失去主体性,并被媒介这种技术客体及其背后的支配力量所编码和封存,成为失语的“他者”。媒介文化可以通过巧妙投机给予主体欺骗性的、虚假的媒介权益,但事实上,这并不能让主体真正走出他者之困,相反,只会让其更加失语、失聪,成为意义黑洞和精神无产者。这对我们的警示价值在于,要高度警惕媒介异化,努力构建良性媒介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批判理论 媒介异化 主体 他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