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媒介审判”在中国的跨文化旅行及其概念变异 被引量:11
1
作者 纪莉 刘晶晶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2-136,共5页
自20世纪中后期,媒介审判问题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尤其是2004年之后,学者对媒介审判问题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多元化的声音也开始出现。而由于刑事审判制度和文化观念的不同,源自美国的"媒介审判"概念及其内涵在我国发生... 自20世纪中后期,媒介审判问题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尤其是2004年之后,学者对媒介审判问题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多元化的声音也开始出现。而由于刑事审判制度和文化观念的不同,源自美国的"媒介审判"概念及其内涵在我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异,并变异引发中国学者的争议。媒介审判概念在中国的引入与研究经历了萨义德所描述的跨文化旅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审判 跨文化旅行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审判”的机理与对策 被引量:66
2
作者 慕明春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66,共3页
在平衡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中,“媒介审判”具有极大的负面作用, 它妨碍司法公正的实现。“媒介审判”的实质是以新闻自由为由干预司法独立, 以道德评判取代司法审判, 以“话语强权”代替舆论监督。“媒介审判”的产生归结于司法... 在平衡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中,“媒介审判”具有极大的负面作用, 它妨碍司法公正的实现。“媒介审判”的实质是以新闻自由为由干预司法独立, 以道德评判取代司法审判, 以“话语强权”代替舆论监督。“媒介审判”的产生归结于司法的缺位、新闻界的越位、媒体商业利益的驱动、公众人治情结的执着及制度建设的空白等多重因素。防治“媒介审判”, 新闻界重在明确媒介在舆论监督中的角色定位, 规范监督行为, 信守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司法界则应在增大司法的透明度的基础上, 建立起保护司法独立, 限制过度的舆论压力的司法屏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独立 媒介审判 舆论监督 新闻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的媒介审判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硕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0-163,共4页
互联网时代,谣言传播与非理性舆论构筑的传媒环境,使"媒介审判"呈现出新的特点。网络新闻专题中的大量评论,使非理性舆论湮没了少数人的异样声音,这使"媒介审判"成为现实。通过网民媒介素养教育、网络法治建设和舆... 互联网时代,谣言传播与非理性舆论构筑的传媒环境,使"媒介审判"呈现出新的特点。网络新闻专题中的大量评论,使非理性舆论湮没了少数人的异样声音,这使"媒介审判"成为现实。通过网民媒介素养教育、网络法治建设和舆论引导,能够有效消除谣言和非理性舆论,有效减少网络媒介审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舆论 谣言 媒介素养 媒介审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媒介审判”现象的负面效应与防范 被引量:8
4
作者 路鹃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3-116,共4页
近年来,社会公众真切地感受到新闻媒介发挥舆论监督的巨大威力,但由此造成的"媒介审判"现象给司法独立权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从传播学的角度,"媒介审判"即新闻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功能形成强势传播效应,引... 近年来,社会公众真切地感受到新闻媒介发挥舆论监督的巨大威力,但由此造成的"媒介审判"现象给司法独立权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从传播学的角度,"媒介审判"即新闻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功能形成强势传播效应,引导舆论向媒体报道倾斜,进而向行政、司法系统施压并影响审判结果。在大量的案例中,"媒介审判"不仅有悖于法治精神,还极大损害了新闻媒体社会公器的形象,是新闻职能错位的表现。要消除"媒介审判"的负面效应,新闻媒体必须端正自身定位,在具体操作环节应该严格遵循报道的技术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监督 媒介审判 司法独立 新闻职业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谨防“媒介审判”上演 被引量:2
5
作者 吴秋余 《人民论坛》 2007年第3期30-31,共2页
媒体在同情兰成长、谴责黑心矿主的同时,须谨防一种不良的“媒介审判”倾向,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媒介审判”
关键词 媒介审判 媒体 黑心 砖瓦缺陷 沉默的螺旋 法治新闻 新闻媒介 司法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媒介话语权辨析——由“《通知》事件”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堂发 《当代传播》 2004年第2期67-68,共2页
2003年11月21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全省各级法院下发<关于禁止戎明昌等6名记者旁听采访我省法院案件庭审活动的通知>(粤高发[ 2003 ]252号.文中简称<通知>),该<通知>规定分属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三大报... 2003年11月21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全省各级法院下发<关于禁止戎明昌等6名记者旁听采访我省法院案件庭审活动的通知>(粤高发[ 2003 ]252号.文中简称<通知>),该<通知>规定分属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三大报业集团6家报社的6名记者自2003年11月20日至2004年11月19日禁止到广东省三级法院旁听采访案件的庭审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话语权 案件 法院判决 庭审活动 司法判决 审判监督程序 最广大人民 媒介审判 媒介表达 政治逻辑 新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帮忙类节目的媒介越位
7
作者 牛炳文 王春玲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57,共3页
近几年帮忙类节目非常火爆,成为各电台、电视台在新一轮媒介竞争过程中吸引受众、提高收视率的重要节目类型,但是帮忙类节目内容中媒体超越自己的职能与角色界限的现象日益凸显:在角色上无视媒体客观记录者、信息传递者的基本定位,大力... 近几年帮忙类节目非常火爆,成为各电台、电视台在新一轮媒介竞争过程中吸引受众、提高收视率的重要节目类型,但是帮忙类节目内容中媒体超越自己的职能与角色界限的现象日益凸显:在角色上无视媒体客观记录者、信息传递者的基本定位,大力介入新闻事件甚至有意识制造媒体事件;在职能上僭越各类社会部门,甚至以执法者与审判者自居;在伦理规范上,刻意以暴露隐私作为节目卖点,无视媒体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规约。帮忙类节目的这种媒介越位不仅伤害事件当事人的各种权益,而且从长远看损害的则是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忙类节目 媒介越位 媒介审判 客观记录 媒体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美美事件“起底”式报道中的新闻失范 被引量:2
8
作者 罗朋 谢博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56,88,共3页
2011年因"红会炫富事件"走红网络的郭美美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2014年7月郭美美又因开设赌场被警方刑拘,在媒体对其所进行的"揭谜""起底"式报道中,不乏违背新闻职业规范的行为,值得我们探讨与反思。
关键词 郭美美事件 “起底”式报道 隐私权 媒介审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与理性的胜利——对“药家鑫案”的舆论影响考量 被引量:11
9
作者 慕明春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44,共4页
药家鑫案件由于微博直播庭审的介入,网络成为舆论的主战场。传统媒体的导向性舆论削弱了网络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湮灭了网络情绪化舆论的火药味,舆论分化的态势为司法一定程度上超脱于舆论压力创造了空间。加之公众中有一批比较理性的... 药家鑫案件由于微博直播庭审的介入,网络成为舆论的主战场。传统媒体的导向性舆论削弱了网络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湮灭了网络情绪化舆论的火药味,舆论分化的态势为司法一定程度上超脱于舆论压力创造了空间。加之公众中有一批比较理性的意见领袖的引领,各种舆论的最终指向又都是相信司法的公正判决,因而舆论没有绑架司法,未能形成媒介审判的格局。司法也从审判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综合考虑,实现了司法的程序正义和实质性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家鑫案件 媒介审判 导向性舆论 自发性舆论 司法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独立语境中的法制新闻 被引量:7
10
作者 慕明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38,共7页
司法是法制新闻的"主战场",也是大众传媒的高风险"雷区"。大众传媒凭借着独特的议程设置功能、强大的信息公开职能和信息解释功能,在对司法进行宣传、监督的同时,也常常会对司法形成舆论压力影响司法公正审判,消解... 司法是法制新闻的"主战场",也是大众传媒的高风险"雷区"。大众传媒凭借着独特的议程设置功能、强大的信息公开职能和信息解释功能,在对司法进行宣传、监督的同时,也常常会对司法形成舆论压力影响司法公正审判,消解司法的独立性。法制新闻干预司法独立的模式大体上分直接干预式和间接干预式。法制新闻干预司法不但与传媒裁判者的角色定位、道德化的立场导向和情绪化的话语表达有着一定联系,而且与司法腐败、媒介利益诉求以及和中国社会法文化传统中"法治"因子的缺失有着深层联系。司法独立是法制新闻的第一语境,法制报道要在坚持客观报道、同步报道和公正评论诸方面处理好尊重司法独立和强化舆论监督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新闻 司法独立 媒介审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国时期传媒影响司法的两个标本 被引量:6
11
作者 慕明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6-124,共9页
清末伴随着中文报刊的诞生,法制新闻也粉墨登场并践行其报道法制事件、传达舆情民声、监督司法审判的功能。《申报》对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的报道和评论是传媒监督司法的开山之作,对冤案的最终翻案起到了具有某种牵动全局的关键性作用,... 清末伴随着中文报刊的诞生,法制新闻也粉墨登场并践行其报道法制事件、传达舆情民声、监督司法审判的功能。《申报》对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的报道和评论是传媒监督司法的开山之作,对冤案的最终翻案起到了具有某种牵动全局的关键性作用,并通过个案的监督,推动中国司法制度的变革。民国时期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案中,媒体担当了"舆论法庭"职责,将法律命题转化为道德命题,从而剑走偏锋,成为媒介操控下的舆论审判。两个"标本"显示了:媒介报道整合的公众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大众传媒的受众本位决定了传媒以公众普遍认可的社会道德观念为基准点来整合舆论;受众的故事化偏好又决定了大众传媒在法制报道上的"好奇(案)情结"并引发故事化叙事模式对审判的干扰;在权力本位的社会结构中,舆论对司法的最终起作用尚需要权力因素的支持与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国传媒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刺杀孙传芳案 法制新闻 媒介审判 《申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新闻报道与司法权冲突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颖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3-85,共3页
本文探讨了犯罪新闻报道与司法权冲突的各种表现并对其进行法理分析,认为媒体在报道犯罪新闻时应该采取适当的预防策略,避免侵害司法公正。
关键词 犯罪新闻报道 司法权 媒介审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