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像性汉字与中国文明史的空间动力学猜想--与媒介环境学派的“李约瑟问题”对话
1
作者 孙藜 罗喆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29,共13页
“李约瑟问题”是关乎技术与东西方文明传统及现代转型的重要媒介学议题,媒介环境学派从文字入手以“模式识别”的想象力回应“李约瑟问题”,但其媒介观内蕴着文字对感知比率乃至社会组织的单向决定论,汉字文明史叙事很大程度上错失了... “李约瑟问题”是关乎技术与东西方文明传统及现代转型的重要媒介学议题,媒介环境学派从文字入手以“模式识别”的想象力回应“李约瑟问题”,但其媒介观内蕴着文字对感知比率乃至社会组织的单向决定论,汉字文明史叙事很大程度上错失了媒介复杂性视域下对中国历史性的理解。以“媒介存在论”总是历史的、多重媒介纠缠的而不能还原为一般“存在”的概念为前提,求解“李约瑟问题”的媒介学理路亦可从图像性汉字“在场”的媒介性及其与声音、数字的特定关系入手,展示汉字存在论在地理与社会组织中蕴含着的空间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图像性 李约瑟问题 媒介存在论 中国历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媒介与传统艺术创新 被引量:8
2
作者 封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2-209,共8页
艺术与媒介的关系常常被简单地划归为内容与形式或者内容与载体的关系,但从历史的角度回溯人类艺术实践的发展变迁,艺术与媒介从未割裂,两者始终交织在一起并随着时代的迁变融合发展。今天,新型的数字媒介为传统艺术的创新与活化开辟了... 艺术与媒介的关系常常被简单地划归为内容与形式或者内容与载体的关系,但从历史的角度回溯人类艺术实践的发展变迁,艺术与媒介从未割裂,两者始终交织在一起并随着时代的迁变融合发展。今天,新型的数字媒介为传统艺术的创新与活化开辟了新的路径,为传统艺术走进当代语境提供了可能。本文基于对艺术与媒介关系的思考,梳理了从工业时代到数字时代艺术与媒介彼此交织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媒介的发展如何影响乃至主导艺术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发展趋向,从新媒介艺术助推传统文化创新的实际案例分析了新媒介对于艺术表达以及弥合时代语境断裂的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形式论 媒介认识论 媒介本体论 媒介存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媒介技术与哲学未来的技术转向
3
作者 沈继睿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85,共5页
通过语言转向,近代哲学的主体存在论发展为现代哲学存在论。语言是一种符号,属于作为信息中介的媒介,语言转向也可看作是符号媒介转向。通过对分析哲学、现象学、解释学的存在论分析,得出现代哲学存在论是媒介存在论。媒介存在论对应于... 通过语言转向,近代哲学的主体存在论发展为现代哲学存在论。语言是一种符号,属于作为信息中介的媒介,语言转向也可看作是符号媒介转向。通过对分析哲学、现象学、解释学的存在论分析,得出现代哲学存在论是媒介存在论。媒介存在论对应于媒介哲学,现代语言哲学就是媒介哲学的第一阶段——符号媒介哲学。符号不能单独存在,技术人工物作为符号的载体,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符号。未来哲学的发展将继续追问语言符号的载体——媒介技术,进入媒介哲学第二阶段——媒介技术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存在论 符号媒介哲学 技术转向 媒介技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