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作为媒介基础设施的中老铁路:周边传播视野下的时空实践与主体互动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典林
万卉英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5,共11页
中老铁路在不同阶段通过时空叙事重构区域联结,其物质性实践融合运输功能与文化转译,成为承载多重意涵的符号载体,既重塑了中老及“中国—东盟”关系网络,又通过科技-经贸叙事与文化价值转译优化国家形象,产生区域合作的溢出效应。对作...
中老铁路在不同阶段通过时空叙事重构区域联结,其物质性实践融合运输功能与文化转译,成为承载多重意涵的符号载体,既重塑了中老及“中国—东盟”关系网络,又通过科技-经贸叙事与文化价值转译优化国家形象,产生区域合作的溢出效应。对作为媒介基础设施的中老铁路及其周边传播效能这一主题的研究,从理论上看揭示了基础设施物质性与符号性的互动机制,提出“以物言说”的周边传播新范式;在实践上为中国国际传播提供策略启示,强调需将基础设施在地化实践与共识性话语建设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协同科技叙事与文化转译,打造高端品牌故事,因地制宜构建可持续传播路径,从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国家形象的具象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铁路
周边传播
国际传播
媒介基础设施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媒介基础设施视角下全球传播史的再书写——以跨洋电报与跨国通讯社为例
被引量:
7
2
作者
史安斌
朱泓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91,共11页
回溯媒介基础设施的历史发展,可以探索重新书写全球传播史的路径。以19世纪、20世纪之交欧陆、北美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跨洋电报和跨国通讯社为案例,在帝国、传播与媒介基础设施互构的“三位一体”系统观念下,可审视全球传播基础设施的建...
回溯媒介基础设施的历史发展,可以探索重新书写全球传播史的路径。以19世纪、20世纪之交欧陆、北美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跨洋电报和跨国通讯社为案例,在帝国、传播与媒介基础设施互构的“三位一体”系统观念下,可审视全球传播基础设施的建造、使用和扩散,最终建立了以美西方为主导的整全性的全球传播组织逻辑和规则制度,即全球传播的“卡特尔化”。中国“数智丝路”写就新的全球化媒介地方志需要超越这一霸权逻辑,重新锚定自身的角色与定位,参与、引领新一轮全球传播基础设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基础设施
全球传播
电报
通讯社
卡特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媒介基础设施的中老铁路:周边传播视野下的时空实践与主体互动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典林
万卉英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区域国别传播研究院东盟传播研究中心/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5,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国家主要政党涉华传播话语体系研究”(22&ZD320)阶段成果。
文摘
中老铁路在不同阶段通过时空叙事重构区域联结,其物质性实践融合运输功能与文化转译,成为承载多重意涵的符号载体,既重塑了中老及“中国—东盟”关系网络,又通过科技-经贸叙事与文化价值转译优化国家形象,产生区域合作的溢出效应。对作为媒介基础设施的中老铁路及其周边传播效能这一主题的研究,从理论上看揭示了基础设施物质性与符号性的互动机制,提出“以物言说”的周边传播新范式;在实践上为中国国际传播提供策略启示,强调需将基础设施在地化实践与共识性话语建设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协同科技叙事与文化转译,打造高端品牌故事,因地制宜构建可持续传播路径,从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国家形象的具象化传播。
关键词
中老铁路
周边传播
国际传播
媒介基础设施
“一带一路”
Keywords
China-Laos Railway
neighborhood area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media infrastructur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媒介基础设施视角下全球传播史的再书写——以跨洋电报与跨国通讯社为例
被引量:
7
2
作者
史安斌
朱泓宇
机构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清华大学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91,共11页
基金
清新计算传播学与智能媒体实验室研究支持计划(2023TSLCLAB001)。
文摘
回溯媒介基础设施的历史发展,可以探索重新书写全球传播史的路径。以19世纪、20世纪之交欧陆、北美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跨洋电报和跨国通讯社为案例,在帝国、传播与媒介基础设施互构的“三位一体”系统观念下,可审视全球传播基础设施的建造、使用和扩散,最终建立了以美西方为主导的整全性的全球传播组织逻辑和规则制度,即全球传播的“卡特尔化”。中国“数智丝路”写就新的全球化媒介地方志需要超越这一霸权逻辑,重新锚定自身的角色与定位,参与、引领新一轮全球传播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媒介基础设施
全球传播
电报
通讯社
卡特尔化
Keywords
media infrastructure
global communication
telegraph
news agency
cartelization
分类号
G219.19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作为媒介基础设施的中老铁路:周边传播视野下的时空实践与主体互动
黄典林
万卉英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媒介基础设施视角下全球传播史的再书写——以跨洋电报与跨国通讯社为例
史安斌
朱泓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