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文化传播方式对组织成员心理图式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媒介丰富度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莉莉 刘延平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共7页
基于信息传播丰富程度的不同,可将组织文化传播方式分为高丰富度、线索多重性、个人化焦点和低丰富度四种不同媒介丰富度的传播方式。组织文化传播的目的是促进组织成员构建出符合组织发展需要的心理图式,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方法从实证角... 基于信息传播丰富程度的不同,可将组织文化传播方式分为高丰富度、线索多重性、个人化焦点和低丰富度四种不同媒介丰富度的传播方式。组织文化传播的目的是促进组织成员构建出符合组织发展需要的心理图式,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方法从实证角度研究这四种传播方式对于成员心理图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丰富度传播方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线索多重性传播方式和个人化焦点传播方式,而低丰富度传播方式不会使成员心理图式发生改变;管理者的态度对前三种传播方式有重要影响,但对于低丰富度传播方式的影响较小;文化一致性和成员个人特质对于传播过程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说明我国组织文化传播方式发挥作用相对较为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文化 传播方式 心理图式 媒介丰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需求和媒介丰富度对微信用户收藏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立党 周质明 胡泽鹏 《现代情报》 CSSCI 2018年第3期66-72,共7页
微信收藏是大数据时代人们信息消费和知识积累的必然行为。文章以在校大学生为样本,基于媒介丰富度和使用满足理论,考察使用需求和媒介丰富度对微信用户收藏行为的作用机制。实证分析发现:1)使用需求的5个维度和媒介丰富度均与收藏行为... 微信收藏是大数据时代人们信息消费和知识积累的必然行为。文章以在校大学生为样本,基于媒介丰富度和使用满足理论,考察使用需求和媒介丰富度对微信用户收藏行为的作用机制。实证分析发现:1)使用需求的5个维度和媒介丰富度均与收藏行为显著正相关;2)媒介丰富度作为调节变量,加强了使用需求中除利益需求外的其他4个维度对收藏行为的影响,而且对不同性别和户口性质大学生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文章从微观层面揭示了微信用户收藏行为的作用机制,可为微信内容的策划、传播和规制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用户 使用需求 媒介丰富度 收藏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S领域应用媒介丰富度理论研究的文献述评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梦茜 颜祥林 袁勤俭 《现代情报》 CSSCI 2018年第9期146-154,共9页
[目的 /意义]为了帮助信息系统学者厘清媒介丰富度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应用现状,填补国内在媒介丰富度理论相关文献综述上的缺失。[方法 /过程]本文对国内外基于媒介丰富度理论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和梳理,归纳了当前MIS领域应用媒介... [目的 /意义]为了帮助信息系统学者厘清媒介丰富度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应用现状,填补国内在媒介丰富度理论相关文献综述上的缺失。[方法 /过程]本文对国内外基于媒介丰富度理论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和梳理,归纳了当前MIS领域应用媒介丰富度理论的主要研究问题,并总结了研究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结果 /结论]研究发现:MIS领域应用媒介丰富度理论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媒介丰富度对于表现绩效的影响、媒介丰富度对于用户信任感及诚信行为的影响、媒介丰富度理论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和媒介丰富度理论在信息/沟通技术使用研究中的应用4个方面;研究中存在"媒介丰富度理论对于社会因素、个人/技术因素的考量未完善"、"相关实证研究多使用媒介丰富度理论作为分类依据,往往忽略理论的核心观点"等问题;媒介丰富度对表现绩效影响的时序分析、多媒介嵌套的混合效应等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丰富度理论 MIS领域 媒介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交互感知的形成能促进顾客采纳行为吗——基于媒介丰富度理论视角 被引量:7
4
作者 沈鹏熠 万德敏 许基南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67,共13页
.移动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新零售中,如何利用人机交互设计发挥智能服务技术对顾客采纳行为的积极影响至关重要。从媒介丰富度理论视角出发,系统分析新零售情境中人机交互感知的形成机理及其对顾客采纳行为的影响,通过线... .移动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新零售中,如何利用人机交互设计发挥智能服务技术对顾客采纳行为的积极影响至关重要。从媒介丰富度理论视角出发,系统分析新零售情境中人机交互感知的形成机理及其对顾客采纳行为的影响,通过线上线下混合调查方法,对386份新零售购物者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信息丰富度和社会互动需求均对人机交互感知和顾客采纳行为产生了正向影响;人机交互感知在信息丰富度和社会互动需求对顾客采纳行为的影响中发挥了积极的中介作用;信息素养和数字技能正向调节了信息丰富度和社会互动需求对人机交互感知的影响。研究结论扩展和丰富了现有人机交互、顾客采纳行为以及营销理论研究的边界及相关文献,对新零售企业改善人机交互设计以增强顾客关系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零售 人机交互 信息素养 数字技能 顾客采纳行为 社会互动需求 媒介丰富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RP下移动支付用户线下推广机理研究——基于媒介丰富度视角
5
作者 姜宝山 关菲 +1 位作者 荆浩 徐娴英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6-61,共6页
本文在考虑推广媒介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支付宝为例,通过构建移动支付用户线下推广机理模型,探讨奖励推荐计划中奖励设置对产品推广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奖励推荐计划的设定会通过改变推广媒介影响用户对产品的态度,最终... 本文在考虑推广媒介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支付宝为例,通过构建移动支付用户线下推广机理模型,探讨奖励推荐计划中奖励设置对产品推广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奖励推荐计划的设定会通过改变推广媒介影响用户对产品的态度,最终激励用户的推广行为;推广者与被推广者对产品的信息不对称在这一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并在此研究基础上为企业产品推广提出营销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奖励推荐 媒介丰富度 扎根理论 线下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化媒体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唐晓波 文鹏 蔡瑞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5-482,共8页
通过对微信用户使用行为的问卷调查,获取社会化媒体用户使用行为信息,尝试将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理论、感知风险理论、媒介丰富度理论和使用满足理论相结合构建理论模型,对影响社会化媒体用户使用行为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 通过对微信用户使用行为的问卷调查,获取社会化媒体用户使用行为信息,尝试将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理论、感知风险理论、媒介丰富度理论和使用满足理论相结合构建理论模型,对影响社会化媒体用户使用行为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SPSS和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该理论模型解释度较高,对社会化媒体用户使用行为给出了比较全面的解释.结果表明,技术接受因素、内容资源因素和使用满足因素对社会化媒体用户的使用行为有正向影响,而感知风险因素对社会化媒体用户的使用行为有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媒体 用户使用行为 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 感知风险 媒介丰富度 使用满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7
7
作者 文鹏 蔡瑞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6-161,共6页
3G网络和智能终端的普及让即时通信软件迅速占领用户市场。尝试将UTAUT模型理论、感知风险理论和媒介丰富度理论相结合构建理论模型,从接受因素、风险因素和内容因素三方面分析微信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采用SPSS和AMO... 3G网络和智能终端的普及让即时通信软件迅速占领用户市场。尝试将UTAUT模型理论、感知风险理论和媒介丰富度理论相结合构建理论模型,从接受因素、风险因素和内容因素三方面分析微信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采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对该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并结合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用户使用意愿 UTAUT 感知风险 媒介丰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媒体时代用户使用社交媒体的倦怠行为特征——基于负面情绪的非线性模型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蔡建峰 任胜楠 高蕾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3-88,共6页
本文选择有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多元回归分析验证社交媒体消极使用行为的非线性模型。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媒介丰富度与社交媒体消极使用行为之间呈现“U”型关系,自我呈现与社交媒体消极使用行为之间呈... 本文选择有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多元回归分析验证社交媒体消极使用行为的非线性模型。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媒介丰富度与社交媒体消极使用行为之间呈现“U”型关系,自我呈现与社交媒体消极使用行为之间呈现“U”型关系,疲劳情绪、焦虑情绪在模型中起到中介作用。同时,媒介丰富度与自我呈现由积极影响到消极影响的拐点略低于中位数,表明用户对丰富的媒介和自我信息呈现的承载阈值较大。因此,社交媒体平台应该尽可能地结合自身特点,丰富信息内容和用户功能,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功能需求。同时,平台也应该根据大数据合理量化平台信息数量和质量,对社交媒体平台的媒介丰富程度实现高效的控制。社交媒体平台运营者应尽可能地加强对用户隐私的管理,合理适当地控制用户个人信息主动或被动呈现的界限,减少用户参与社会媒体的倦怠行为和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社交倦怠 媒介丰富度 自我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众筹环境下图片线索对融资效果的影响及项目类型的调节效应
9
作者 尹裴 陈亚 +1 位作者 王欢 周晔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3-512,共10页
图片是众筹平台融资项目介绍中关键的表现形式之一,针对现有研究较少分析图片因素对众筹项目融资效果的影响,基于图像语义层次视角,从视觉层、对象层和概念层3个维度提取图片线索,根据媒介丰富度理论分析图片线索对众筹项目融资效果的影... 图片是众筹平台融资项目介绍中关键的表现形式之一,针对现有研究较少分析图片因素对众筹项目融资效果的影响,基于图像语义层次视角,从视觉层、对象层和概念层3个维度提取图片线索,根据媒介丰富度理论分析图片线索对众筹项目融资效果的影响,以及项目类型对其产生的调节作用。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Kickstarter平台上6336个众筹项目,结果表明:产品图像、团队成员人物图像、人物图像的大小及人物表情等图片线索能显著提高众筹项目的融资成功率。相较于科技类、游戏类、食品类项目,出版类项目的融资效果受图片线索影响更为显著。本研究有助于指导众筹项目的筹资者运用图片和文本等多元媒介,打造具吸引力的项目介绍,以提高融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筹融资效果 媒介丰富度 图像语义层次 图片线索 项目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技术体验如何影响数字文化接受意愿——基于自我分类调节作用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马晓悦 孙铭菲 陈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4-154,共11页
人工智能、VR等沉浸式技术应用推动了文化发展数字化转型。聚焦于数字文化核心属性,探究受众接受意愿成为数字文化发展优化的有效手段。本研究构建了沉浸式体验与用户文化价值情感承诺融合的理论模型,以在线收集的326组问卷数据为样本... 人工智能、VR等沉浸式技术应用推动了文化发展数字化转型。聚焦于数字文化核心属性,探究受众接受意愿成为数字文化发展优化的有效手段。本研究构建了沉浸式体验与用户文化价值情感承诺融合的理论模型,以在线收集的326组问卷数据为样本考察数字文化沉浸式技术特征、外部社会环境对受众数字文化价值感知及接受意愿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数字文化沉浸式技术刺激中感官体验即媒介技术丰富度、感知交互性与数字文化情感价值感知存在正相关关系,认知体验即视觉一致性与受众数字文化情感价值感知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外部环境刺激中自我分类将调节技术媒介丰富度、感知交互性对受众数字文化情感价值感知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化 媒介丰富度 感知交互性 视觉一致性 自我分类 情感承诺 接受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片社交平台消费群体的持续分享意愿--基于ECM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曦明 陶然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9-63,共5页
本研究框架在期望确认理论模型(ECM)基础上,融合媒介丰富度及感知价值理论,形成以持续分享意愿为核心,以满意度为构面,以感知价值和媒介丰富度为维度的多层、多维研究框架,用以探究图片社交平台消费群体在不同控制变量分组间的差异性及... 本研究框架在期望确认理论模型(ECM)基础上,融合媒介丰富度及感知价值理论,形成以持续分享意愿为核心,以满意度为构面,以感知价值和媒介丰富度为维度的多层、多维研究框架,用以探究图片社交平台消费群体在不同控制变量分组间的差异性及其持续分享意愿在多层面间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构成消费群体持续分享意愿的多层、多维模型各要素间均存在显著影响关系,且处于同一层面的要素对上级要素影响关系存有差别。研究结果将为图片社交平台促进消费群体发生持续分享行为的各类策略和切入视点提供依据,为平台属类企业的策略制定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片社交平台 持续分享意愿 期望确认理论模型 媒介丰富度 感知价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