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醒世姻缘传》与《姑妄言》中的一种婚姻现象——话说惧内 被引量:1
1
作者 施晔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6-91,共6页
 《醒世姻缘传》与《姑妄言》是明末清初两部通俗世情小说,皆以平民家庭生活为其主要内容,其中对惧内现象的描写尤为精彩,从中笔者归纳出男人惧内、女人泼悍的社会、经济、生理、心理因素。惧内现象昭示着男权文化的式微及妇道教化的失...  《醒世姻缘传》与《姑妄言》是明末清初两部通俗世情小说,皆以平民家庭生活为其主要内容,其中对惧内现象的描写尤为精彩,从中笔者归纳出男人惧内、女人泼悍的社会、经济、生理、心理因素。惧内现象昭示着男权文化的式微及妇道教化的失败,也体现了妇女对低下社会地位的不满,对一夫多妻制的反抗。而作者对"悍妇"的丑化、兽化,对其悍恶行为的极度夸张,正泄露了男权社会的恐惧与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姑妄言》 婚姻现象 明末清初 通俗世情小说 男权文化 女性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盆地婚姻现象 被引量:1
2
作者 邹波 《社会》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小盆地 婚姻现象 通婚圈 传统意识 农村社会分层 农民 农村社区环境 甘谷县 地缘关系 社会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湖南、四川部分地区违法婚姻的调查分析
3
作者 刘爽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3-47,共5页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变化,1980年我国颁布并实施了新《婚姻法》。其中不仅适当提高了青年男女的最低法定婚龄,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实行婚姻自由,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重婚;禁止近亲结婚;禁止患某些不宜结婚疾病的人结婚...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变化,1980年我国颁布并实施了新《婚姻法》。其中不仅适当提高了青年男女的最低法定婚龄,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实行婚姻自由,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重婚;禁止近亲结婚;禁止患某些不宜结婚疾病的人结婚及男女平等和实行计划生育等法律条文。这对于提高我国人口的婚姻质量,稳固婚姻家庭关系,更好地规范人们的权利、义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婚姻 未婚同居 近亲结婚 婚姻 婚姻现象 法定婚龄 当事人 婚姻质量 婚姻家庭关系 男女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萨尔》史诗中的藏族婚姻浅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天慧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68-74,共7页
恩格斯在研究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后,对人类早期的婚姻、家庭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作了如下科学论断:“群婚制是与蒙昧时代相适应的,对偶婚制是与野蛮时代相适应的,以通奸和卖淫为补充的一夫一妻制是与文明时代相适应的。当野蛮时代... 恩格斯在研究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后,对人类早期的婚姻、家庭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作了如下科学论断:“群婚制是与蒙昧时代相适应的,对偶婚制是与野蛮时代相适应的,以通奸和卖淫为补充的一夫一妻制是与文明时代相适应的。当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在对偶婚和一夫一妻之间,插入了男子对女奴隶的统治和多妻制”。这段精辟的论述告诉我们,人类的婚姻形式,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和演进的。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必定有与之相适应的婚姻形式出现。那末,藏族先民的婚姻和家庭是如何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化的呢?从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王传 相适应 一夫一妻制 高级阶段 婚姻现象 婚姻形式 藏族社会 野蛮时代 英雄史诗 对偶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面时代的镜子——读报告文学《婚姻大世界》
5
作者 温源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60-61,共2页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婚姻是时代的全息缩影。每一种婚姻现象的后面无不包含着深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都是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的综合产物。因此,客观、深入地研究现代婚姻问题。
关键词 报告文学 现代婚姻 涉外婚姻 大世界 面时 作品 婚姻现象 社会历史环境 定意 悲喜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朝婚姻特点概述
6
作者 刘振华 《学海》 1992年第5期84-89,共6页
六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过渡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和思想解放并存的时代.婚姻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本文试对六朝婚姻的特点作一简要的考察。
关键词 婚姻现象 中国历史 重心南移 三国志 婚姻关系 社会动荡 晋书 历史时期 门阀士族 六朝士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姻是一个系统
7
作者 王小波 《社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婚姻 批判“法轮功” 长江流域 生态系统 天高皇帝远 系统观念 牛顿第二定律 生态环境 长江上游 婚姻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婚姻关系的主体化趋势——中国第二次婚姻革命的特征
8
作者 叶乃滋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2期79-80,共2页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的婚姻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突破了传统的“相互占有、相互归属和依附”的婚姻关系的格局,显著地呈现出夫妻双方同是婚姻关系的主体的发展趋势。这种婚姻关系的主体化趋势,是我国婚姻关系的一次转型,其意义重...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的婚姻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突破了传统的“相互占有、相互归属和依附”的婚姻关系的格局,显著地呈现出夫妻双方同是婚姻关系的主体的发展趋势。这种婚姻关系的主体化趋势,是我国婚姻关系的一次转型,其意义重大而深远。与新中国建立后新婚姻法颁布,实行婚姻自主和一夫一妻制,出现我国婚姻关系的第一次革命相对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婚姻关系出现的这种主体化趋势的转型,是我国婚姻关系的第二次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关系 主体化 爱情心理 婚姻现象 婚姻 婚姻方式 自我价值 婚姻生活 社会结构 第二次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宁夏制定禁止非法婚姻的地方性法规的几点思考
9
作者 乔生彪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6-70,共5页
关于宁夏制定禁止非法婚姻的地方性法规的几点思考乔生彪80年代中期以来,关于制定宁夏禁止非法婚姻的地方性法规是否有必要以及是否可行的问题,一直是宁夏地方性立法工作中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由于有关部门在指导思想和认识上的截... 关于宁夏制定禁止非法婚姻的地方性法规的几点思考乔生彪80年代中期以来,关于制定宁夏禁止非法婚姻的地方性法规是否有必要以及是否可行的问题,一直是宁夏地方性立法工作中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由于有关部门在指导思想和认识上的截然不同,致使这方面的立法工作始终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法规 婚姻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 婚姻现象 近亲结婚 地方立法 综合治理 地方性立法 计划生育 宗教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童养媳——对《童养媳考略》一文的补正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建新 《社会》 1983年第4期57-57,共1页
读了《社会》1983年第一期的《童养媳考略》一文,感到有以下几点需要加以补正。一、关于童养媳的含义,正如《考略》所说的,是“领养人家的小女孩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后与之结婚。”无疑地,童养媳习俗是父母包办下的早(定)婚现象。但它... 读了《社会》1983年第一期的《童养媳考略》一文,感到有以下几点需要加以补正。一、关于童养媳的含义,正如《考略》所说的,是“领养人家的小女孩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后与之结婚。”无疑地,童养媳习俗是父母包办下的早(定)婚现象。但它又不同于一般旧俗于童幼之时、襁褓之中就轻许婚姻的早婚、童婚现象。它的最主要特点是具有领养关系,未成年的女孩子定婚后,就要到男家,由男家“抚养”长大再成婚。故《考略》所引述的山东省商河县(文中误为高河县)一些地方存在所谓“娃娃亲”、“小合亲”的问题:“有的孩子才十一二岁,甚至才六七岁,父母就给订了婚”(见《大众日报》1982.5.11),仅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父母包办的早(定)婚陋习,不能作为“领童养媳旧俗在某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又有所回潮”的例证。二、童养媳习俗最早可溯源于古代的媵制。嫡女出嫁,以其侄娣从行。这从嫁的侄娣中,就有未成年的女子,养于男家,待成年后成为男子的小老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略 习俗 婚姻现象 童养媳 媵制 男子 未成年 补正 主要特点 大众日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的潜流——就《玉镜台》的评价问题与王季思同志商榷 被引量:1
11
作者 宁宗一 《中州学刊》 1980年第1期78-84,共7页
鲁迅说:“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这是因为,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赏鉴总是受着个人思想水平、生活体验、审美趣味、知识修养等条件的制约。因此,往往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另外,从艺术批评史角度而言,一部作品... 鲁迅说:“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这是因为,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赏鉴总是受着个人思想水平、生活体验、审美趣味、知识修养等条件的制约。因此,往往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另外,从艺术批评史角度而言,一部作品,能长期引起广泛、热烈的争论和探讨,是作品本身思想性丰富和深刻的一个标志。世界文学名著《红楼梦》《阿Q正传》《哈姆莱特》无不是这样。关汉卿的一些杰作也是这样,对其杂剧《玉镜台》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就有争议。王季思同志两篇全面研究关汉卿创作的论文,对《玉镜台》一剧就基本上持否定态度。他在第一篇文章中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汉卿 王季思 杂剧 评价问题 婚姻现象 喜剧性 艺术作品 《世说新语》 王府 观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