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闪婚闪离”打工经济背景下的农村婚姻变革--基于多省农村调研的讨论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会 欧阳静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1,共6页
本文在对农村闪婚闪离现象的特征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打工潮带来的跨省婚姻、婚恋及生育年龄的超前、青年群体的婚姻期待等因素,共同塑造了闪婚闪离现象在农村的不断增多。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闪婚闪离的区域差异及其原因,并预... 本文在对农村闪婚闪离现象的特征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打工潮带来的跨省婚姻、婚恋及生育年龄的超前、青年群体的婚姻期待等因素,共同塑造了闪婚闪离现象在农村的不断增多。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闪婚闪离的区域差异及其原因,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指出,随着传统村落共同体不断瓦解、家庭不断核心化到个人化,当下农村青年的情感何以寄托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婚 闪离 打工经济 区域差异 情感寄托 婚姻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妇女婚姻变革中的家庭财产观——基于民国婚姻讼案的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燕 张汝 许良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9-161,共13页
民国时期,妇女婚姻行为逐渐变化,其家庭财产观念始终对她们的婚姻行为起着支配作用。民国若干司法案例中呈现出的妇女某些婚姻行为和观念,过去被忽略,现在又有所抬头:首先,有些妇女家庭财产权利义务观不对等,有单方面被扶养的潜意识,缺... 民国时期,妇女婚姻行为逐渐变化,其家庭财产观念始终对她们的婚姻行为起着支配作用。民国若干司法案例中呈现出的妇女某些婚姻行为和观念,过去被忽略,现在又有所抬头:首先,有些妇女家庭财产权利义务观不对等,有单方面被扶养的潜意识,缺乏相互扶养的责任感;其次,有些要求离婚的妇女争财产的诉求多于争自由的诉求,对财产要求甚至超过丈夫的负担能力;第三,寡妇不愿再婚并不一定是贞洁观作祟,现实生存条件与家庭财产观也有极大的影响,过去单单强调是贞洁观所致,实际上舆论、成文法和司法实践在这个问题上也有矛盾,影响了寡妇的婚姻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婚姻讼案 妇女婚姻变革 家庭财产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围、断裂与再造——中国现代婚姻变革的问题与反思
3
作者 王晓萍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6-111,共6页
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婚姻特征,婚姻功能与调适机制,婚姻教育与女性角色的养成;探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带来的新女性观,现代婚姻的变革与现实挑战;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关系和个体三个层面,对当代婚姻的发展与调适进行... 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婚姻特征,婚姻功能与调适机制,婚姻教育与女性角色的养成;探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带来的新女性观,现代婚姻的变革与现实挑战;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关系和个体三个层面,对当代婚姻的发展与调适进行了问题重思与观念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 女子观 婚姻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初期中央——地方关系的张力与弹性——婚姻制度变革的视角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福运 岑怡坤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0-140,共11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婚姻制度变革,既是建构与强化中央权威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央与地方求同存异、不断调整执行策略的过程;最终双方在建设民主和睦、团结生产的新家庭问题上找到了共同点和突破口。在维护中央权威、保持政令畅通的前提下,尊...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婚姻制度变革,既是建构与强化中央权威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央与地方求同存异、不断调整执行策略的过程;最终双方在建设民主和睦、团结生产的新家庭问题上找到了共同点和突破口。在维护中央权威、保持政令畅通的前提下,尊重地方的合理诉求,保护与鼓励地方探索符合实际的执行方略和实施策略,及时发现与推广具有普遍意义的地方经验,这是在《婚姻法》贯彻过程中形成的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准则。新中国之所以能在“冷战”格局下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跌宕起伏的背景下屹立于世界之林,并能成功应对国内各种危局,包括在改革开放后能迅速调动起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中共的政权体制和政治制度之所以始终保持着高度的韧性和灵活性,与中央在处理地方关系上的这种弹性有很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制度变革 中央与地方关系 集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民国时期京津两市婚姻自由的实施进度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印焕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83,共9页
作为中国近代婚姻变革的核心内容,婚姻自由不但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与提倡,也被青年男女视作躬身实践的目标。从整个民国时期看,京津两市婚姻自由所能普及的范围,只可达于舆论与法规层面,在社会现实中还经常遭遇到重重困难。家长在缔结... 作为中国近代婚姻变革的核心内容,婚姻自由不但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与提倡,也被青年男女视作躬身实践的目标。从整个民国时期看,京津两市婚姻自由所能普及的范围,只可达于舆论与法规层面,在社会现实中还经常遭遇到重重困难。家长在缔结婚姻中的决定权力以及不容毁约的传统习俗,都是横跨在婚姻自由实施途径中的巨大障碍。以婚姻自由为核心的婚俗变革,在冲突与磨砺中艰难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婚姻变革 婚姻自由 实施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城市婚姻幸福——以20世纪50年代上海女性为中心
6
作者 刘怡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8-157,共10页
新中国在城市推行婚姻变革的过程中,国家与城市间的互动重塑了新的幸福观。上海城市女性积极地理解自身处境与环境变迁,由受助者转变为参与主体。1950年婚姻法推行的前两三年间,大批上海女性自我解放、追求幸福的意识觉醒并积极行动起来... 新中国在城市推行婚姻变革的过程中,国家与城市间的互动重塑了新的幸福观。上海城市女性积极地理解自身处境与环境变迁,由受助者转变为参与主体。1950年婚姻法推行的前两三年间,大批上海女性自我解放、追求幸福的意识觉醒并积极行动起来,是造成“妇女法”认知形成的重要原因。在组织帮助下,上海女性整体性地认知个人的婚姻问题,将其与社会制度相关联;感到生活“有盼头了”,继而从消极认命到勇敢地追求幸福。随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全面推进,上海女性的劳动实践和情感表达,则是建设“民主和睦、团结生产”新家庭的重要力量,也为“离婚法”向“家庭团结法”的转变提供了支持。被重新定义的幸福强调集体意识、精神认同、重视劳动,这些要素为新的社会主义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思想资源,并成为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的内在驱动力。新中国婚姻幸福观始终处于一种未完待续的状态,它在稳定性和可持续方面长期存在各类问题,仍有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变革 女性 城市 幸福 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婚姻史研究》简介
7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以梁景和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婚姻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5ZDB050)是对中国20世纪婚姻变革进行综合性整体研究的课题。本课题有其重要和独到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 20世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重大项目 婚姻 中国 简介 国家社科基金 婚姻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农村部分地区“妻荒”现象的产生及原因分析——以南木林县苦确村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德吉央宗 张晓莉 普布卓玛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4期188-194,共7页
文章以南木林县卡孜乡苦确村为例,采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试图对在城镇化的推进中作为农村社会最核心的基本单位——家庭现状与未来的演化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目的在于通过对村民个体对城镇化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的表述,结合村庄实际呈... 文章以南木林县卡孜乡苦确村为例,采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试图对在城镇化的推进中作为农村社会最核心的基本单位——家庭现状与未来的演化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目的在于通过对村民个体对城镇化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的表述,结合村庄实际呈现的状态对西藏农村婚姻变革的特征作出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农村 “妻荒”现象 城镇化 家庭 婚姻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浦东居民的离婚观
9
作者 吴圣苓 胡申生 《社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婚姻家庭变革 浦东新区 离婚自由 勉强凑合 粗离婚率 稳定性 协议离婚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妇女解放 年龄组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