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丈夫网上娶妻 可否告他重婚
- 1
-
-
作者
李金玉
宋豫
-
机构
河南
-
出处
《农村农业农民》
2005年第8期36-36,共1页
-
文摘
我与丈夫两年前结婚.婚后感情不错,夫妻关系和睦。今年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丈夫在因特网上“娶”了一名叫流莉的“女人”做“妻子”。两人在网上进行了登记结婚.并贴出结婚公告.以夫妻相称。为此,我十分恼怒,要求丈夫立即解释清楚,并立即解除网上婚姻.否则我将与他离婚.并告他重婚。丈夫对此不以为然,认为网上婚姻无任何实质要件,不存在重婚问题。请问.我丈夫网上娶妻.是否构成重婚?
-
关键词
《婚姻法》
重婚罪
网上娶妻行为
婚姻关系
构成要件
网络婚姻
-
分类号
D923.9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从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谈起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秋浦
-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1984年第5期70-76,97,共8页
-
文摘
本刊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发表了程德祺同志的《试论对偶婚》。这篇文章认为,对偶婚作为一种个体婚制,在原则上是否定“多夫多妻”的,它具有个体性和独占性。现在,我们发表秋浦同志的文章,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讨论。秋浦同志认为,对偶婚是处于群婚和一夫一妻婚之间的婚姻形态,它保留有若干群婚的残余,又孕育了某些个体婚的因素。我们既不能把保留有若干群婚残余的对偶婚说成就是群婚,也不能把孕育了某些个体婚因素的对偶婚说成就是个体婚。对偶婚部分地带有个体化,具有若干个体婚的特点,并不等同于个体性质,更不能由此而引伸出独占性质,因为无论是个体性质或独占性质,都是一夫一妻婚所具有的明确特征,两者是不能加以混淆的。如果把对偶婚放到实际生活中加以检验,那么永宁纳西族中所保留的“阿注”婚姻,最雄辩不过地向我们证明,一个人在他一生中所结交的众多“阿注”关系中,都已有一个“阿注”保持比较长期的关系,这种长期关系,有的是采取异居的形式,有的是采取同居的形式,有的则是采取入赘和娶妻的形式,说明主夫、主妻正是贯穿对偶婚阶段的重要婚姻形式,而不是“只作为群婚的残余存在于对偶婚之中”。
-
关键词
对偶婚
群婚
纳西族
婚姻形式
异居
个体婚
对偶家庭
摩尔根
娶妻
男子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藏汉两个不同民族中赘婿的法律意义及其特点
- 3
-
-
作者
华热.多杰
-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0年第2期31-36,44,共7页
-
文摘
一、研究赘婿制度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赘婿,也就是男到女家,民间也有入赘和招婿的,俗称“倒插门”。它是相对于娶妻而言的一种婚姻形式。 赘婿,作为有益于实现实际意义上男女平等的一种婚姻方式,解放后曾予提倡,并收到了一定效果。但近年来蔑视男到女家。
-
关键词
赘婿婚
婚姻家庭
婚姻形式
藏汉
法律意义
汉族
不同民族
娶妻
养子
藏族
-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K280.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趣填电影片名答案
- 4
-
-
-
出处
《河北农机》
1994年第5期31-31,共1页
-
文摘
趣填电影片名答案《订亲记》、《大阅兵》、《大渡河》、《南征北战》、《农夫娶妻》、《五号机要员》、《在杂技团的背后》、《武林志》、《我们曾是女兵》、《您好出租车》、《明姑娘》、《智取华山》、《快乐的单身汉》、《我们这样选择》、《历史选择了毛泽东》。趣填...
-
关键词
电影片名
毛泽东
五号机
历史选择
南征北战
出租车
杂技团
女兵
阅兵
娶妻
-
分类号
J9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