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岭南通俗娱乐电影的历史重构与地域文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柴文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27,共3页
本文审视1949—1959年以通俗娱乐为目的的岭南电影,从道德伦理考量的电影运动、通俗娱乐观念的地域文化和自下而上发展的影像艺术三个方面,对岭南通俗娱乐电影进行影像解读。从大众文化的理论视角,探究岭南通俗娱乐电影在岭南特殊的社... 本文审视1949—1959年以通俗娱乐为目的的岭南电影,从道德伦理考量的电影运动、通俗娱乐观念的地域文化和自下而上发展的影像艺术三个方面,对岭南通俗娱乐电影进行影像解读。从大众文化的理论视角,探究岭南通俗娱乐电影在岭南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民间活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根植于民间的岭南通俗娱乐电影,自下而上的文化艺术提升正是电影艺术的自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娱乐电影 岭南 历史重构 地域文化 粤语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入歧途:娱乐电影的危机
2
作者 陈晓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75-76,共2页
严格地说,中国娱乐电影大潮的产生缺少应有的文化准备和审美的心理基础。它是一个在落后的农业社会里经由商品化浪潮催生的早产的畸胎。
关键词 娱乐电影 危机 心理基础 文化准备 农业社会 商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电影在文化市场定位中存在的问题
3
作者 黄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59-60,共2页
针对当下国产电影在文化市场中普遍不景气的状况,本文首先从电影类型的角度进行思考,继而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出现在传播主体和传播内容上的问题,指出影片最终的效果完全决定在“控制分析”和“内容分析”上,并结合中国电影实际情况阐述... 针对当下国产电影在文化市场中普遍不景气的状况,本文首先从电影类型的角度进行思考,继而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出现在传播主体和传播内容上的问题,指出影片最终的效果完全决定在“控制分析”和“内容分析”上,并结合中国电影实际情况阐述具体问题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类型 创作定位 娱乐电影市场 艺术电影市场 主旋律电影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左翼电影批评:“一元论”反思与“建设的批评” 被引量:2
4
作者 朱超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6-21,共6页
左翼电影批评标准的“一元论”,在中国电影史研究中已有了一定的探讨,但在“重写电影史”视域下,相关结论还是值得进一步商榷。1933年,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然而各种娱乐电影却依然以相对成熟的表现形式对中国观众进行... 左翼电影批评标准的“一元论”,在中国电影史研究中已有了一定的探讨,但在“重写电影史”视域下,相关结论还是值得进一步商榷。1933年,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然而各种娱乐电影却依然以相对成熟的表现形式对中国观众进行着影响,这些电影的资产阶级甚至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为害深重。一些影评人尽管对这些影片的意识形态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批判,但“仍然对这些电影的‘技巧’层面带着强烈的赞赏情绪”。[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评人 左翼电影批评 娱乐电影 重写电影 表现形式 中国电影史研究 一元论 视域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议《十全九美》的时尚特色
5
作者 侯怡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5-86,共2页
2008年暑期档的古装喜剧片《十全九美》自公映以来,毁誉参半。赞同者认为该片充分体现了当下电影对娱乐本性的诉求,是中国商业片的又一次成功尝试;批评者则反对充斥全片的恶搞手段,甚至冠以“年度恶搞片”的名号,将其划入低俗类影... 2008年暑期档的古装喜剧片《十全九美》自公映以来,毁誉参半。赞同者认为该片充分体现了当下电影对娱乐本性的诉求,是中国商业片的又一次成功尝试;批评者则反对充斥全片的恶搞手段,甚至冠以“年度恶搞片”的名号,将其划入低俗类影片的行列。不可否认,《十全九美》确实充满了各种时尚特色,比如时尚的人物、时尚的情节、时尚的语言等等。本文希望通过对影片时尚特色的分析,为读者思考国产娱乐片的发展方向提供一点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娱乐电影 时尚 个性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