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无家庭、不幸家庭到偶合家庭——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家庭主题
1
作者 张唯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38-42,共5页
1876年4月9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致阿尔切夫斯卡娅的信中写道:“对我来说,现实中最需要研究的是年轻一代以及现代的俄国家庭。”家庭是陀氏着墨最多的主题之一。这一主题是如何衍生、嬗变和发展的呢?弄清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他... 1876年4月9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致阿尔切夫斯卡娅的信中写道:“对我来说,现实中最需要研究的是年轻一代以及现代的俄国家庭。”家庭是陀氏着墨最多的主题之一。这一主题是如何衍生、嬗变和发展的呢?弄清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他的创作世界。苏联学者叶尔米洛夫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一书中,将陀氏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即青年时期;19世纪60年代上半期,60年代下半期至80年代初期。与此大体一致,陀氏对家庭问题的探讨也经历了三个阶段:无家庭、不幸家庭和偶合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主题 陀思妥耶夫斯基 洛夫 伏尔 小公务员 多尔 拉斯柯尔尼科夫 娜司泰谢 《白痴》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特征的二重性
2
作者 付杰 《云南社会科学》 1985年第5期113-118,共6页
一、序 论 在世界近代文学史上,陀思妥耶夫斯基享有极崇高的地位。在西方,由他所引起的崇拜热潮经久不衰。他不仅属于过去的时代,而且属于今天,现代人在他的艺术著作中发现了许多强烈的精神共鸣,因而他的声誉日益高涨。他对于中国读者... 一、序 论 在世界近代文学史上,陀思妥耶夫斯基享有极崇高的地位。在西方,由他所引起的崇拜热潮经久不衰。他不仅属于过去的时代,而且属于今天,现代人在他的艺术著作中发现了许多强烈的精神共鸣,因而他的声誉日益高涨。他对于中国读者也有莫大的吸引力,是最早,也是最全面地被翻译介绍进来的俄国作家之一。 然而,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与评论几乎不提他的名字。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讳莫如深的原因,也许如下种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思妥耶夫斯基 艺术特征 卡拉玛 二重性 艺术家 作家 娜司泰谢 卢那察尔斯基 美的本源 《罪与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