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南深层页岩气富集高产主要地质因素分析——以威荣页岩气田为例 被引量:35
1
作者 庞河清 熊亮 +4 位作者 魏力民 史洪亮 董晓霞 张天操 蔡左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78-84,共7页
位于四川盆地南部低陡构造带白马镇向斜的威荣页岩气田,是中石化继涪陵页岩气田之外的第二大页岩气田,亦是一个盆内埋深大于3500 m的深层页岩气田,其盆内"连续型"富集模式有别于盆缘涪陵页岩气田"构造型"模式。为... 位于四川盆地南部低陡构造带白马镇向斜的威荣页岩气田,是中石化继涪陵页岩气田之外的第二大页岩气田,亦是一个盆内埋深大于3500 m的深层页岩气田,其盆内"连续型"富集模式有别于盆缘涪陵页岩气田"构造型"模式。为了找准盆内深层页岩气富集高产的主要地质因素,开展相关科研攻关,对于突破埋深大于4000 m的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瓶颈大有裨益。为此,通过开展沉积微相、地球化学、储层特征、构造演化等地质综合研究,明确了该区深层页岩气形成地质条件以及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威荣页岩气田深水陆棚富有机质硅质页岩储层具有高孔、高TOC、高含气量、高硅、高脆、低黏土("五高一低")特征,其优良的地质条件、超高压的地层压力系数、发育的纹层及层理缝是深层页岩气富集高产的重要因素,其富集规律体现出动、静结合的"历史主线式"概念,主控因素具有"优相控源、适演控位、良存控富"三元控藏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页岩 富集高产 三元富集 主控因素 演化程度 威荣页岩气田 四川盆地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荣页岩气田压裂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永华 宋燕高 +3 位作者 王兴文 刘林 慈建发 林立世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43-1150,共8页
相比于中浅层,威荣深层页岩气工程地质特征更复杂,具有地应力高、水平应力差高、塑性高、地层压力高的“四高”特征,复杂的工程地质特征带来难以形成复杂缝网、人工裂缝难以支撑与保持及套变异常情况频发三大挑战,具体表现结果就是气井... 相比于中浅层,威荣深层页岩气工程地质特征更复杂,具有地应力高、水平应力差高、塑性高、地层压力高的“四高”特征,复杂的工程地质特征带来难以形成复杂缝网、人工裂缝难以支撑与保持及套变异常情况频发三大挑战,具体表现结果就是气井压后单井最终可采储量低。为解决上述难题,经过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压裂工艺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持续进步,探索形成了一套基于均衡压裂理念的“精细优化+实时预警+控运行节奏+W型井网”的预防套变及提高压后产量的系列措施。采用该工艺推广应用39井次,压裂效果不断提升,单井平均最终可采储量提高了500×10^(4)m^(3),套变率从2022年的42.4%降低至目前的16.67%。由于邻井老井生产影响新压裂投产井,导致新井压后产量低于前期,现有400 m(一期)/300 m(二期)井距,压裂规模有下降优化的空间。后续新井应该在剩余储量基础上差异化优化,持续做好压裂技术攻关,实现威荣深层页岩气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工艺 套变 效益开发 气田开发 威荣页岩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井距优化——以威荣页岩气田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赵勇 李南颖 +1 位作者 杨建 程诗胜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3期340-347,共8页
页岩气井距设计是气田开发技术政策设计的关键,关系到资源最大化利用,井距设计与地质特征和压裂工艺技术密切相关。威荣页岩气田开发方案初期设计400 m井距,随着产能建设主体压裂工艺由“控近扩远”向“密切割”工艺转变,微地震监测、... 页岩气井距设计是气田开发技术政策设计的关键,关系到资源最大化利用,井距设计与地质特征和压裂工艺技术密切相关。威荣页岩气田开发方案初期设计400 m井距,随着产能建设主体压裂工艺由“控近扩远”向“密切割”工艺转变,微地震监测、压裂模拟以及动态分析均反映产建井井间储量动用不充分,现有井距需进一步优化。为进一步提高气田的储量动用及采出程度,实现气藏效益开发,采用地质建模—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方法,开展了不同改造工艺的单井数值模拟研究,明确了改造工艺转变带来的单井储量动用状况差异;在单井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密切割”工艺下的井组数值模拟模型,结合技术、经济指标对开发井距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在现在工艺及经济条件下,推荐威荣气田最优井距由400 m调整为300 m,20年末采出程度可从22%提高到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工艺 井距优化 数值模拟 威荣页岩气田 地质工程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威荣页岩气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相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23
4
作者 熊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6-332,共7页
以川南威荣页岩气田五峰组—龙马溪组典型取心井为例,基于岩心观察,有机碳测试、生物鉴定、现场含气量解析和测录井等资料开展了富有机质页岩微相划分。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沉积相主要为深水陆棚亚相,根据矿物组成不同可划分为6种微相... 以川南威荣页岩气田五峰组—龙马溪组典型取心井为例,基于岩心观察,有机碳测试、生物鉴定、现场含气量解析和测录井等资料开展了富有机质页岩微相划分。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沉积相主要为深水陆棚亚相,根据矿物组成不同可划分为6种微相:黏土质硅质、富硅生物、硅质黏土质、钙质黏土质、含钙富黏土和富黏土深水陆棚微相。纵向上,前4种页岩相带具有高有机质丰度(≥3%)、高孔隙度(≥5%)和高含气量特征(≥2 m ^3 /t),其中高有机质丰度为页岩气生成提供物质基础,同时生烃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机孔为页岩气赋存提供空间,尤其是富硅生物页岩脆性矿物含量高,具有高孔、高渗特征,工程上易于压裂,是页岩气富集最有利相带和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甜点层段;横向上,这4种有利相带在威荣页岩气田的西区较厚,其勘探潜力优于东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孔隙 富有机质页岩 沉积相 五峰组-龙马溪组 威荣页岩气田 川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荣深层页岩气田开发水平井测试选段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浩宇 熊亮 +3 位作者 史洪亮 董晓霞 魏力民 简万洪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1期86-94,共9页
国内外成功开发的经验表明,压裂改造是实现页岩气开发的重要步骤,而测试选段是压裂改造前期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步,选段好坏决定着压裂改造的效果。以威荣页岩气田平台井为研究对象,根据前期评价井和后期开发井基础资料的特征,结合测试... 国内外成功开发的经验表明,压裂改造是实现页岩气开发的重要步骤,而测试选段是压裂改造前期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步,选段好坏决定着压裂改造的效果。以威荣页岩气田平台井为研究对象,根据前期评价井和后期开发井基础资料的特征,结合测试选段原则,对后期开发井的选段思路进行深化,并从轨迹、地质、工程、裂缝预测四大方面对开发井资料进行合理利用,形成以轨迹穿行评价、地质参数评价、工程参数评价、裂缝预测、综合分段"五步法"的页岩气水平井地质—工程一体化测试选段技术。使用该项技术开发井的测试无阻流量较前期评价井提高1~2倍,节约40%方案时间。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对提高深层页岩气的效益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荣页岩气田 测试选段 水平井 效益开发 非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评价技术在威荣深层页岩气田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钟文俊 熊亮 +2 位作者 黎鸿 董晓霞 周静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1期38-46,共9页
页岩气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气性等特征与常规油气藏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因此,传统的常规测井技术和解释评价方法不能完全适用。针对威荣深层页岩气田储层地质特征和测井技术系列,在分析龙马溪组页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及"六性"... 页岩气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气性等特征与常规油气藏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因此,传统的常规测井技术和解释评价方法不能完全适用。针对威荣深层页岩气田储层地质特征和测井技术系列,在分析龙马溪组页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及"六性"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以及岩石物理最优化体积模型和回归分析等技术方法,开展了页岩储层地质和工程参数的测井计算方法研究,形成了威荣深层页岩气储层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并建立页岩储层测井识别标准,在威荣深层页岩储层评价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评价 页岩储层参数 测井响应特征 测井系列 威荣深层页岩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荣深层页岩气储层精细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周桦 魏力民 +3 位作者 王同 王岩 庞河清 张天操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2期176-183,共8页
针对威荣页岩气田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页岩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强、精细评价难度大的问题,在深入研究威荣深层页岩气储层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优选TOC(总有机碳含量)、含气量、有机孔占比、脆性矿物含量、黏土矿物含量、脆性指数... 针对威荣页岩气田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页岩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强、精细评价难度大的问题,在深入研究威荣深层页岩气储层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优选TOC(总有机碳含量)、含气量、有机孔占比、脆性矿物含量、黏土矿物含量、脆性指数及水平应力差异系数作为储层评价的关键参数,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储层品质进行定量化表征。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计算评价参数与储层品质的关联度,明确含气量是指示优质储层的首要参数;(2)通过计算储层品质综合评价指标(Q),可将储层划分为4个等级,A级储层主要为生物硅质页岩和含钙-黏土质-硅质页岩,与目前水平井靶窗位置一致,研究成果与开发实践具有较高吻合度。该方法实现了多因素影响下储层品质的精细评价,为明确优质页岩储层提供了依据,对同类型气藏的评价与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荣页岩气田 深层页岩 储层评价 灰色关联分析 综合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页岩气“十三五”发展成果与展望 被引量:58
8
作者 蔡勋育 赵培荣 +3 位作者 高波 朱彤 田玲珏 孙川翔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7,共12页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化以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按照“加快开发志留系、攻关突破新类型、积极准备新区新层系”发展思路,加强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高效开发了北美以外最大...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化以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按照“加快开发志留系、攻关突破新类型、积极准备新区新层系”发展思路,加强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高效开发了北美以外最大的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探明了中国首个深层页岩气田——威荣页岩气田,实现了中国首个常压页岩气田规模商业发现,落实了深层、常压5个千亿方资源规模新阵地,侏罗系陆相页岩油气、二叠系海相页岩气以及中扬子新区新层系勘探取得新发现。页岩气地质理论认识不断深化,深层页岩气富集机理、常压页岩气富集规律研究取得新认识,创新形成了海相页岩气提高采收率技术、3800 m深层页岩气开发技术和常压页岩气低成本技术体系,助推页岩气储、产量快速增长,实现页岩气跨越式发展,持续引领中国页岩气发展。未来页岩气攻关方向将以四川盆地及周缘深层、常压、新区新层系为重点领域,加强不同类型页岩气富集机理、开发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在“十四五”期间形成涪陵万亿方规模大气田,深层、常压、新区新层系战略领域取得新突破,实现多类型页岩气商业发现和储、产量规模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成果 涪陵页岩气田 威荣页岩气田 “十三五” 页岩 中国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的深层页岩气精准地质导向技术 被引量:29
9
作者 唐诚 王志战 +3 位作者 陈明 王崇敬 梁波 施强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3-110,共8页
川南威荣页岩气田深层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准确卡取标志层、识别钻头位置和判断钻头穿行状态的难度很大。为此,利用X射线荧光(XRF)元素录井数据建立了三端元图版、元素交会图版和元素三维显示图版,以及岩石密度、含气量等评价参数... 川南威荣页岩气田深层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准确卡取标志层、识别钻头位置和判断钻头穿行状态的难度很大。为此,利用X射线荧光(XRF)元素录井数据建立了三端元图版、元素交会图版和元素三维显示图版,以及岩石密度、含气量等评价参数的定量计算模型。根据三端元图版卡取入窗前的重要标志层,利用元素交会图版指导水平井准确入窗,通过元素三维显示图版判别水平段钻头穿行状态,利用岩石密度、含气量等评价参数指导水平井井眼轨道优化,形成了基于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的精准判识目的层及钻头穿行状态的地质导向技术。该技术在威荣页岩气田18口页岩气水平井进行了应用,靶体平均钻遇率达到98.06%。研究表明,基于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的精准地质导向技术能够准确卡取标志层、识别钻头位置和判断钻头穿行状态,提高优质储层的钻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 XRF元素录井 解释图版 数学模型 地质导向 威荣页岩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